一种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0915发布日期:2019-04-17 00:0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淋室。



背景技术:

风淋室顶板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体积较大的风淋室的顶部受到自重的影响,在长期的使用中容易产生变形。为了预防顶板的变形,原有的风淋室采用丝杠吊挂风淋室顶板的结构模式,结构较为复杂。因为顶部的内部要焊接多个加厚铁板,还要焊接较难焊接的体积较小的焊接螺母;顶部的外侧要用十号槽钢和内部焊接螺母固定;外部采用M10的丝杠和螺母对位旋接,这种结构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增加支撑,保持风淋室顶板的结构,使得顶板的不容易变形,但这种结构模式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增加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最终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淋室,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淋室,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焊接组件和固定在两个侧壁焊接组件之间的顶壁焊接组件,两个侧壁焊接组件和一个顶壁焊接组件固定连接形成“冂”形隧道体,所述“冂”形隧道体两端安装有门体,使得所述“冂”形隧道体形成密闭空间,其中,所述顶壁焊接组件包含一主体,所述主体为剪切折弯而成的五壁箱体,所述五壁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交错分布的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五壁箱体包括一底壁、四个垂直于所述底壁的侧壁和四个侧壁围成的开口,所述五壁箱体内至少包括一根垂直于所述侧壁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垂直,还至少包括一根垂直于所述底壁的第三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在所述底壁,还包括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开口处、并从一个侧壁延伸至另一个侧壁的第四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两根第一加强筋和两根第二加强筋,两根第一加强筋和两根第二加强筋交错形成有四个交错点,在每个交错点上各设置一根从所述底壁向所述开口延伸的第三加强筋,至少两根第三加强筋上设置了所述第四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架设在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皆为C形折弯件。

作为优选,所述五壁箱体开口的四个边形成有折边,所述第四加强筋与所述折边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焊接组件上设置有喷嘴,用于向所述“冂”形隧道体内喷射空气。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空气循环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组件,包括一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冂”形隧道体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喷嘴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安装初效过滤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喷嘴之间连接有静压箱和高效过滤器。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焊接组件上还安装有表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淋室,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焊接组件和固定在两个侧壁焊接组件之间的顶壁焊接组件,两个侧壁焊接组件和一个顶壁焊接组件固定连接形成“冂”形隧道体,所述“冂”形隧道体两端安装有门体,使得所述“冂”形隧道体形成密闭空间,其中,所述顶壁焊接组件包含一主体,所述主体为剪切折弯而成的五壁箱体,所述五壁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交错分布的加强筋。这种结构在满足大空间风淋室顶板不容易产生变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投入,压缩制造成本,本结构不需要对体积较小的螺母进行焊接,使得安装更加简单方便,提高安装制造的效率,降低生产人工费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壁焊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淋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冂”形隧道体、110-侧壁焊接组件、120-顶壁焊接组件、121-底壁、122-侧壁、123-第一加强筋、124-第二加强筋、125-第三加强筋、126-第四加强筋、127-折边、130-喷嘴、200-风机、210-初效过滤器、220-静压箱、230-高效过滤器、300-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淋室,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焊接组件120和固定在两个侧壁焊接组件120之间的顶壁焊接组件110,两个侧壁焊接组件120和一个顶壁焊接组件110固定连接形成“冂”形隧道体100,所述“冂”形隧道体100两端安装有门体,使得所述“冂”形隧道体100形成密闭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门体为电动门体,便于物资在风淋室进出自如。

其中,所述顶壁焊接组件120包含一主体,所述主体为剪切折弯而成的五壁箱体,所述五壁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交错分布的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五壁箱体包括一底壁121、四个垂直于所述底壁的侧壁122和四个侧壁122围成的开口,开口向内部折弯形成折边127。

所述五壁箱体内至少包括一根垂直于所述侧壁122的第一加强筋123和第二加强筋124,所述第一加强筋123和第二加强筋124相互垂直,还至少包括一根垂直于所述底壁121的第三加强筋125。

在本实施例中,五壁箱体为一长方体,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根沿着长方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加强筋123,两根沿着长方体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加强筋124,第一加强筋123和第二加强筋124焊接在底壁121上,目的在于避免长方体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变形。

五壁箱体内还包括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开口处、并从一个侧壁122延伸至另一个侧壁122的第四加强筋126,上述两个侧壁122可以相邻的两个侧壁122,也可以是相对的两个侧壁122。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加强筋126与两个相对的侧壁122在开口处形成的折边127焊接,并且设置了两根相互平行的第四加强筋126,第四加强筋126平行于第二加强筋124.

两根第一加强筋123和两根第二加强筋124交错形成有四个交错点,在每个交错点上各设置一根从所述底壁121向所述开口延伸的第三加强筋1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筋125焊接在第四加强筋126和交错点之间,并且第三加强筋125垂直于底壁12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123、第二加强筋124、第三加强筋125和第四加强筋126皆为C形折弯件。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焊接组件110上设置有喷嘴130,用于向所述“冂”形隧道体100内喷射空气。

较佳地,在“冂”形隧道体100外部还设置一框架300,“冂”形隧道体100外部且位于框架300内还包括一空气循环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组件,包括一风机200,所述风机200的进风口与所述“冂”形隧道体100内部连通,所述风机200的出风口与所述喷嘴130连通。

为了增加风淋室内的空气洁净度,所述风机200的进风口处安装初效过滤器210,所述风机200的出风口和所述喷嘴130之间连接有静压箱220和高效过滤器230,高效过滤器230安装在静压箱220上,风机200的进风口从风淋室内抽取空气,经过初效过滤器210和高效过滤器230两次净化,得到洁净的空气,然后通过喷嘴130向风淋室内喷射。

为了控制风淋室内的温度,所述侧壁焊接组件110上还安装有表冷器(未图示),在风淋室的某一段增设为表冷段落,这一段落使得整个风淋室的温度维持在25℃左右,具体地是安装冷水盘管,并在其中接入冷媒,在风淋室侧壁焊接组件上设置温控器,温控器与表冷器信号连接,当温控器测得风淋室内的温度超过事先设定的临界温度时,温控器发送信号,表冷器开启冷水盘管,使得风淋室内降温。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淋室,在满足大空间风淋室顶板不容易产生变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投入,压缩制造成本,本结构不需要对体积较小的螺母进行焊接,使得安装更加简单方便,提高安装制造的效率,降低生产人工费投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