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池布水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214发布日期:2019-03-22 20:2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滤池布水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滤池布水,特别是指用滤池布水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城市内河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水污染及黑臭现象时有发生,对人民的生活形成很大干扰。生物滴滤池是由人工基质(碎石、砂砾、陶粒等)作为生物载体的水处理技术,污水从上方进入,经过滤料层,滤料在基质表层及表面下流动,靠基质的吸附、滤料表面微生物转化等一系列过程降解水中的营养物质。

滤池布水系统是滤池发挥作用的重要组成,常规采用的穿孔管虽然能够实现均匀布水,但穿孔管堵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技术的使用;此外穿孔管多同时采用压力布水,这又增加了系统设备和出现问题的几率。

目前常见的改进方法是采用布水槽加出水堰替代穿孔管,但是滤池上部的布水槽无法密集布置,通常间距大于1米,进而带来了滤池表面布水不均匀,基质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池布水板装置,通过将在池体顶部设置由纵横布置且顶部开放的若干长槽连通构成的布水槽,并在所述长槽单侧形成出水堰口,以及在出水堰口下方安装斜向设置的布水板,并在布水板的凹槽上开设布水孔,解决了现有布水槽无法密集布置导致的布水不均匀、基质利用不充分等技术问题,达到既可以让布水槽出水由均匀分布的波纹状布水板按设定流向分配为均匀水流,又可以实现沿程布水,同时利用开放的布水槽及布水板避免了现有布水系统穿孔管堵塞后不易清扫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滤池布水板装置,包括:池体,底部设有填料;布水槽,设于所述池体的顶部空间中,所述布水槽由纵横布置且顶部开放的若干长槽连通构成,所述长槽包括平行布置的若干支槽道及连通所述支槽道的主槽道,所述支槽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二槽壁,其中一槽壁顶缘下凹形成位于所述支槽道单侧的平口堰;若干布水板,斜向设于所述布水槽下方并分别形成相对的顶端及底端,令一所述布水板的顶端对应位于一所述长槽的平口堰的下方;所述布水板为波纹板,各所述布水板具有间隔形成的凸起及凹槽,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沿所述布水板的倾斜方向延伸,各所述凹槽上沿所述倾斜方向间隔开设有布水孔;令水流进入所述布水槽沿所述长槽布水,并经所述平口堰向下方的布水板配水,所述水流经所述布水板的凸起及凹槽均匀分布地落入池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槽的主槽道位于所述布水槽中间,所述主槽道的一端成形为进水口,另一端朝向池体的内壁延伸,所述支槽道一端与所述主槽道的槽壁连接并与所述主槽道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池体的内壁延伸;所述布水板成形为长方形波纹板,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沿所述布水板的短边方向延伸,令各所述布水板同向倾斜地排列设于所述支槽道下方,且所述支槽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水板的长边方向同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1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剖面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剖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剖面圆形半径相等,或者,所述凹槽的剖面圆形半径大于所述凸起的剖面圆形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剖面圆形半径为5~20c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孔的孔径沿水流方向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孔的开设间距为20~30cm,所述布水孔的孔径为0.5~2c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布水板的底面上分别固设有二承托钢筋,所述布水板通过所述承托钢筋与所述池体内壁固接以倾斜设于所述布水槽下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由纵横布置且顶部开放的若干长槽连通构成的布水槽,解决了传统布水槽布置间隙不能太密,导致布水不够均匀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波纹状布水板的凸起形成微观上的分水间隔,使得布水槽出水堰出来的水流能够被均匀分散到均分分布的凹槽中,进一步实现均匀布水。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布水板凹槽中按等距开设且依次增大孔径的布水孔,使得布水均匀性大幅提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波纹状布水板形成的凹槽全部是开放式槽道,只需要定期人工清扫布水板凹槽,即可清理布水孔,避免了传统穿孔管堵塞后难以清理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滤池布水板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水槽设于池体内部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布水槽的支槽道上形成平口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布水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布水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布水板通过承托钢筋承托设于池体内部的仰视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布水板底部设有承托钢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池体10;填料11;布水槽20;主槽道21;支槽道22;进水口23;平口堰24;外围槽

道25;夹角角度θ;布水板30;凸起31;凹槽32;布水孔33;承托钢筋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池布水板装置,其包括池体10以及设其内部的布水槽20及若干布水板30。其中:

如图1所示,所述池体10的顶部设有所述布水槽20及所述布水板30,所述池体10的底部填设有填料11。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布水槽20设于所述池体10的顶部空间中,所述布水槽20由纵横布置且顶部开放的若干长槽连通构成。如图2所示,所述长槽包括主槽道21、支槽道22及外围槽道25,所述主槽道21贯通整个布水槽20地位于所述布水槽20中间,所述主槽道21的一端成形为进水口23,另一端朝向池体10的内壁延伸;所述支槽道22一端与所述主槽道21的槽壁连接并与所述主槽道21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池体10的内壁延伸;所述外围槽道25与各所述支槽道2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布水总槽21的槽宽大于所述布水支槽22、所述外围槽道25的槽宽;借此,使所述长槽整体形成类似田字或丰字的排列形态,以达到布水均匀的目的。此外,如图1、图3、图7所示,所述支槽道22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二槽壁,其中一槽壁顶缘下凹形成位于所述支槽道22单侧的平口堰24。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若干布水板30斜向设于所述布水槽20下方并分别形成相对的顶端及底端,令一所述布水板30的顶端对应位于一所述长槽的平口堰24的下方;所述布水板30为波纹板,各所述布水板30具有间隔形成的凸起31及凹槽32,所述凸起31及所述凹槽32沿所述布水板30的倾斜方向延伸,各所述凹槽32上沿所述倾斜方向间隔开设有布水孔33。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布水板30可以是采用钢材、铝、合金金属或塑料经过加工为凹凸波纹板体。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布水板30成形为长方形波纹板,所述凸起31及所述凹槽32沿所述布水板30的短边方向延伸,令各所述布水板30同向倾斜地排列设于所述支槽道22下方,且所述支槽道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水板30的长边方向同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布水板30可由单片或者多片波纹板单元连接构成长方形的布水板30。如图4、图5所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与所述凹槽32的剖面呈圆弧形或半圆形,以便于导流;其中当剖面呈半圆形时,所述凸起31与所述凹槽32的剖面圆形半径可为相等或者不相等,且在不相等的状态下,所述凹槽32的剖面圆形半径较佳大于所述凸起31的剖面圆形半径。具体地,所述凸起31与所述凹槽32的剖面圆形半径较佳为5~20cm。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孔33的孔径可为相同尺寸或者沿水流方向依次增大,以使每个布水孔33下泄水量尽量相近。具体地,所述凹槽32上较佳等距离开设三个布水孔33,即各布水孔33之间的间距为凹槽32全长的1/4。更具体地,所述布水孔33的开设间距可为20~30cm,所述布水孔33的孔径可为0.5~2cm。

如图6所示,所述布水板30实地安装时,直接将整个布水板30设于所述布水槽20下方,每块布水板30的长度按略小于池体10内壁之间的长度,所述布水板30的宽度按等于或略小于布水槽20的支槽道22间距设计;且如图7所示,所述布水板30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较佳为5~15°,以保证水流朝一个方向运动。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滤池布水板装置的具体结构实施态样,以下请再配合参阅图1至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滤池布水板装置的具体应用实施例。

所述应用实施例按图1结构进行布置。如图2所示,所述池体10的长宽设计为5.6×6m,布水槽20设计有5根间距为0.8m的支槽道22。如图1、图3所示,在每根支槽道22的单侧开有深5cm的开口,形成平口堰24用以实现单侧布水。如图4、图5所示,所述布水板30由多块波纹布水板拼成,经预先加工成总长为5m、宽度为100cm的波纹布水板,所述布水板30的相邻二凸起3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0mm(凸起31最高点的间距),所述布水板30的相邻二凹槽3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0mm(凹槽32最低点的间距),且所述凹槽32的深度为50mm;所述凹槽32沿布水方向按间距25cm打孔3个作为布水孔33,孔径从布水板30顶端朝向底端依次为0.8cm,1.0cm,1.2cm,布水效果参见图1所示。如图6、图7所示,所述布水板30安装时凹槽32的延伸方向与支槽道22垂直并布置在布水槽20下方,所述布水板30由2根钢筋或钢丝绳承托,并使布水板30呈向下倾斜15°布置在布水槽20的支槽道22之间间隙下方。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