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9858发布日期:2019-08-13 21:3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生活污水处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餐厨污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业排放的污水处理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地下污水管道收集送入城市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存在结构复杂、耗能多,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产生大量的活性污泥难回收,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另一类是采用自然生化处理,如土塘或人工湿地等大面积自然曝气,培养好氧的微生物及水生动植物自然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上述自然曝气的缺点是占地较大,曝气时间长,不适应服务业污水净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服务业污水处理方法和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系统,该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系统排放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系统,包括油水混合液原液池、油水分离装置、污水气浮处理装置、污泥处理装置、双向切换过滤装置、水中油分离装置、pH 调节装置、兼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和MBR膜过滤装置,其中服务业污水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所述油水混合液原液池内存储,油水混合液原液池内的初步过滤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进行第一次脱油处理,经过油水分离装置第一次脱油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出来的浮渣送入污泥处理装置进行脱水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出来的水液送入所述双向切换过滤装置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经过第一次过滤处理后的水液送入所述水中油分离装置中进行第二次脱油处理,经过第二次脱油处理后的水液送入所述pH调节装置内进行pH调节,经过pH调节后的水液送入兼氧池进行兼氧发酵处理,经过兼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一发酵水液送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二发酵水液送入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经过好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三发酵水液送入MBR膜过滤装置进行第二次过滤形成中水送入所述pH调节装置回用或达标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水混合液原液池包括一格栅池,在所述格栅池的池壁上开设有一原水进口,在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原水进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过滤格栅,由所述原水进口流入的服务业污水经过所述过滤格栅初步过滤后流入所述格栅池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包括一级隔油池、二级隔油池、储水池和储油池,所述一级隔油池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格栅池联通,通过泵和管道将所述格栅池内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服务业污水抽到所述一级隔油池内;在所述一级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所述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将所述一级隔油池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送入到储油池储存;在所述一级隔油池与所述二级隔油池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流孔,所述一级隔油池内经过第一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所述第二通流孔流入到所述二级隔油池内,在所述二级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所述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将所述二级隔油池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送入到储油池储存;在所述二级隔油池与所述储水池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流孔,所述二级隔油池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所述第二通流孔流入到所述储水池内储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包括一气浮池,所述气浮池内部被分割成进液搅拌区、气浮区、沉淀区和清水输出区,在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进液搅拌区的这一侧的池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进液搅拌区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所述气浮池上的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储水池内连通,开启泵就能将储水池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抽取到进液搅拌区内搅拌,在所述进液搅拌区设置有一搅拌装置,在所述进液搅拌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沉淀物出口,所述进液搅拌区还通过管道与NaOH储罐、PAC储罐、 PAM储罐连通,NaOH储罐、PAC储罐、PAM储罐出来的NaOH、PAC、PAM投入到进液搅拌区,对进入进液搅拌区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进行脱磷、脱盐处理;

所述进液搅拌区与所述气浮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将所述进液搅拌区与所述气浮区连通;在所述气浮区的底部设置有气泡释放器,所述气泡释放器通过气体输送管和释放阀与一固定在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进液搅拌区的这一侧的池壁上的溶气罐连接,所述溶气罐连接一空压机,在所述气浮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中下部与所述气浮区的中下部之间通过一第二隔板隔开,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淀物收集槽,在每一沉淀物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沉淀物出口,在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置有一刮渣器,所述刮渣器将所述气浮区和所述沉淀区漂浮的浮渣刮向设置在所述沉淀区靠近所述清水输出区一侧的泥槽中,所述泥槽的底部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穿过所述清水输出区延伸至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清水输出区的这一侧的池壁外;所述清水输出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通过一第三隔板隔开,所述排渣管也穿过所述第三隔板,在所述第三隔板的中下部设置有一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通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清水输出区,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清水输出区的这一侧的池壁上设置有上部出水口和下部出水口,所述下部出水口通过管道、控制阀、加压水泵与所述溶气罐连接;在所述清水输出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第四沉淀物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一污水絮凝水箱、压滤装置和加药箱体,所述污水絮凝水箱和压滤装置安装在加药箱体上,在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设置有进料口、排放口以及加药口,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的进料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中的排渣管连接,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的排放口与所述压滤装置上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滤装置上的出料口与污泥收集桶连接,所述加药箱体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加药箱体上的出药口通过输药管道和输药泵与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的加药口连通;所述压滤装置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原液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切换过滤装置包括容器罐和一盖在所述容器罐上的容器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罐内的超细过滤层,在所述容器罐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容器罐上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中的上部出水口连通,经过污水气浮装置处理后的水液被送入到所述容器罐内,经过容器罐内的超细过滤层第一次过滤后,从所述容器罐上的出液口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中油处理装置包括一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负压分离罐、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真空自吸泵和自吸喷射泵,所述负压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和一回油入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罐壁上部设置有一抽油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罐壁中部设置有抽真空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口和第一放空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内设置有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进液阀、磁性过滤器与所述双向切换过滤装置上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负压分离罐的抽真空口通过抽真空管和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真空自吸泵连接;所述负压分离罐的抽油口通过抽油管、抽油泵和出油阀与所述储油池连通;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回油出口,在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罐壁中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和进水口,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回油出口,在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罐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罐壁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所述自吸喷射泵与所述负压分离罐上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第一回油出口通过第一回油阀和管道与所述负压分离罐的回油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第二回油出口通过第二回油阀和管道与所述负压分离罐的回油入口连通,所述负压分离罐底部的第一放空口、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底部的第一放空口、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底部的第二放空口通过放空管和放空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装置通过管道及出液阀与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上的出水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兼氧池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pH 调节装置连通,所述兼氧池通过设置在所述兼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的池壁上的第四通流孔连通,在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设置有一甲烷气体排放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分为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一好氧池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池壁上的第五通流孔连通,在所述第一好氧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清洗液加注口和出液口,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内设置有第一好氧处理模组,在所述第二好氧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清洗液加注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所述第二好氧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二好氧处理模组;所述第一好氧池上的第一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一清洗液加注管和第一清洗液加注控制阀与清洗液A储罐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上的出液口通过第一出液管、若干第一吸水泵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上的第二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二清洗液加注管和第二清洗液加注控制阀与清洗液B储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MBR膜过滤装置包括第一MBR过滤器、第二MBR过滤器、第一曝气风机、第二曝气风机和中水储罐,所述第一 MBR过滤器、第二MBR过滤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所述第一MBR过滤器和第二MBR过滤器通过曝气管道与所述第一曝气风机和第二曝气风机连接,所述中水储罐上设置有一进液口和一出液口,所述中水储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若干第二吸水泵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中水储罐上的出液口通过中水输送控制阀和中水输送管连接所述pH调节装置。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经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其排放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混合液原液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切换MBR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中油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一种服务业污水处置成套系统,包括油水混合液原液池110、油水分离装置、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污泥处理装置300、双向切换过滤装置400、水中油分离装置500、pH调节装置600、兼氧池700、厌氧池800、好氧池900和MBR膜过滤装置,其中服务业污水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油水混合液原液池100内存储,油水混合液原液池100内的初步过滤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第一次脱油处理,经过油水分离装置第一次脱油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进行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出来的浮渣送入污泥处理装置300进行脱水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 300出来的水液送入双向切换过滤装置400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经过第一次过滤处理后的水液送入水中油分离装置500中进行第二次脱油处理,经过第二次脱油处理后的水液送入pH调节装置600内进行pH调节,经过pH调节后的水液送入兼氧池700进行兼氧发酵处理,经过兼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一发酵水液送入厌氧池800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二发酵水液送入好氧池900内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经过好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三发酵水液送入 MBR膜过滤装置进行第二次过滤形成中水回用或达标排放。

包括油水混合液原液池100、油水分离装置200、污泥处理装置300、双向切换MBR膜过滤装置400、水中油分离装置500、pH调节装置600、兼氧池700、厌氧池800、好氧池900和MBR膜过滤装置1000,其中服务业污水送入油水混合液原液池100内进行第一次脱油处理,经过第一次脱油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油水分离装置200进行处理,经过油水分离装置200处理后的含油渣污泥送入污泥处理装置300进行脱水处理;经过油水分离装置200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和污水处理装置300脱除含油渣污泥后的服务业污水一起送入双向切换过滤装置400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经过第一次过滤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水中油分离装置500中进行第二次脱油处理,经过第二次脱油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pH调节装置600内进行pH调节,经过pH调节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兼氧池700进行兼氧发酵处理,经过兼氧发酵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厌氧池 800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好氧池900内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经过好氧发酵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送入MBR膜过滤装置 1000进行第二次过滤形成中水回用或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具体如下:

结合参见图3,油水混合液原液池110包括一格栅池,在格栅池的池壁上开设有一原水进口111,在格栅池内设置有过滤格栅112,原水进口111的位置高于过滤格栅112,由原水进口111流入的服务业污水经过过滤格栅112初步过滤后流入格栅池112内。

结合参见图3,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级隔油池120、二级隔油池130、储水池140和储油池150,在格栅池110与一级隔油池120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通流孔150,通流孔150位置低于过滤格栅112,由原水进口111流入的服务业污水经过过滤格栅112过滤后流入格栅池110内,格栅池110内经过过滤格栅 112过滤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通流孔150流入到一级隔油池120内,在一级隔油池120的顶部设置有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60,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60将一级隔油池120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进入储油池150存储。

在一级隔油池120与二级隔油池130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通流孔170,一级隔油池120内经过第一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通流孔170流入到二级隔油池130内,在二级隔油池130的顶部设置有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80,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80将二级隔油池130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进入储油池150 存储。

在二级隔油池130与储水池140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通流孔190,二级隔油池130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通流孔190流入到储水池140 内储存。

结合参见图4,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包括一气浮池210,气浮池210内部被分割成进液搅拌区211、气浮区212、沉淀区213和清水输出区214,在气浮池210位于进液搅拌区211的这一侧的池壁211a上设置有一与进液搅拌区 211连通的进液口201,气浮池210上的进液口201通过管道221和泵P101与储水池140内连通,开启泵P101就能将储水池140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抽取到进液搅拌区211内搅拌,在进液搅拌区211设置有一搅拌装置 220,在进液搅拌区211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沉淀物出口211b;进液搅拌区211 还通过管道与NaOH储罐601、PAC储罐602、PAM储罐603连通,NaOH储罐601、 PAC储罐602、PAM储罐603出来的NaOH、PAC、PAM投入到进液搅拌区211,对进入进液搅拌区211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进行脱磷、脱盐处理。

进液搅拌区211与气浮区212之间通过隔板202隔开,在隔板202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管203,出水管203将进液搅拌区211与气浮区212连通;在气浮区212的底部设置有气泡释放器230,气泡释放器230通过气体输送管231 和释放阀232与一固定在气浮池210位于进液搅拌区211的这一侧的池壁211a 上的溶气罐240连接,溶气罐240连接一空压机250。

在气浮区212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沉淀物出口212a。

沉淀区213的中下部与气浮区212的中下部之间通过一隔板204隔开,在沉淀区2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淀物收集槽260,在每一沉淀物收集槽260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沉淀物出口261,在沉淀区213的顶部设置有一刮渣器 270,刮渣器270将气浮区212和沉淀区213漂浮的浮油渣刮向设置在沉淀区 213靠近清水输出区214一侧的泥槽280中,泥槽280的底部设有排渣管281,排渣管281穿过清水输出区214延伸至气浮池210位于清水输出区214的这一侧的池壁214a外。

清水输出区214与沉淀区213之间通过一隔板205隔开,排渣管281也穿过隔板205,在隔板205的中下部设置有一集水管206,集水管206连通沉淀区213和清水输出区214。

气浮池210位于清水输出区214的这一侧的池壁214a上设置有上部出水口207和下部出水口208,下部出水口208通过管道208a、控制阀208b、加压水泵208c与溶气罐240连接。

在清水输出区214的底部设置有一第四沉淀物出口214b。

结合参见图5,污泥处理装置300包括一污水絮凝水箱310、压滤装置320 和加药箱体330,污水絮凝水箱310和压滤装置320安装在加药箱体330上,在污水絮凝水箱310上设置有进料口311、排放口(图中未示出)以及加药口 (图中未示出),污水絮凝水箱310上的进料口311通过管道312与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中的排渣管281连接,污水絮凝水箱310上的排放口与压滤装置320上的进料口通过管道和泵连通,压滤装置320上的出料口321与污泥收集桶连接,加药箱体330上设置有出药口,加药箱体330上的出药口通过输药管道和输药泵与污水絮凝水箱310上的加药口连通。

结合参见图6,双向切换过滤装置400包括容器罐410和一盖在容器罐410 上的容器盖420以及设置在容器罐410内的超细过滤层430,在容器罐410上设置有进液口411和出液口412,容器罐410上的进液口411通过管道411a 和并联运行的泵P201、P202与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中的上部出水口207连通,经过油水分离装置200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被送入到容器罐410内,经过容器罐410内的超细过滤层430第一次过滤后,从容器罐410上的出液口412 流出。

结合参见图7,水中油处理装置500包括一机架510和安装在机架510上的负压分离罐520、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真空自吸泵550和自吸喷射泵560。

负压分离罐520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521和一回油入口522,在负压分离罐520的罐壁上部设置有一抽油口523,在负压分离罐520的罐壁中部设置有抽真空口524,在负压分离罐520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口525和第一放空口 (图中未示出),在负压分离罐520内设置有油水界面传感器570和液位传感器580。

负压分离罐520的进水口521通过管道521a、进液阀521b、磁性过滤器 521c与双向切换MBR膜过滤装置400上的出液口412连通,负压分离罐520 的抽真空口524通过抽真空管524a和油气分离器524b与真空自吸泵550连接;负压分离罐520的抽油口523通过抽油管523a、抽油泵523b和出油阀523c 与储油桶连通。

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回油出口531,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罐壁中部设置有出水口532,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图中未示出)和进水口533,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 54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回油出口541,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罐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542,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罐壁下部设置有出水口543,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图中未示出)。

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进水口533通过管道533a、自吸喷射泵560 与负压分离罐520上的出水口525连通,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第一回油出口531通过第一回油阀531a和管道531b与负压分离罐520的回油入口522 连通,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出水口532与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进水口542连通;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第二回油出口541通过第二回油阀 541a和管道541b与负压分离罐520的回油入口522连通,负压分离罐520底部的第一放空口、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底部的第一放空口、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底部的第二放空口通过放空管501和放空阀502连接。

pH调节装置600通过管道610及出液阀620与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 上的出水口543连通。

兼氧池700通过管道710并联运行的泵P301、P302与pH调节装置600连通,兼氧池700通过设置在兼氧池700与厌氧池800之间的池壁720上的通流孔721连通,在厌氧池800的顶部设置有一甲烷气体排放口810。

好氧池900分为第一好氧池910和第二好氧池920,第一好氧池910通过设置在第一好氧池910与厌氧池800之间池壁820上的通流孔821连通,在第一好氧池9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清洗液加注口(图中未示出)和出液口911,在第一好氧池910内设置有第一好氧处理模组912,在第二好氧处理池9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清洗液加注口(图中未示出)、进液口921和出液口922,在第二好氧处理池920内设置有第二好氧处理模组923;第一好氧池910上的第一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一清洗液加注管914和第一清洗液加注控制阀915与清洗液A储罐连接,第一好氧池910上的出液口911通过第一出液管911a、若干第一吸水泵P401、P402与第二好氧池920的进液口921连接,第二好氧池920 上的第二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二清洗液加注管925和第二清洗液加注控制阀 926与清洗液B储罐连接。

MBR膜过滤装置包括第一MBR过滤器913、第二MBR过滤器924、第一曝气风机940、第二曝气风机950和中水储罐1000,第一MBR过滤器913、第二MBR 过滤器924分别设置在第一好氧池910和第二好氧池920内,第一MBR过滤器 913和第二MBR过滤器924通过曝气管道930与第一曝气风机940和第二曝气风机950连接,中水储罐1000上设置有一进液口1100和一出液口1200,中水储罐1000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922a、若干第二吸水泵P501、P502与第二好氧池920的出液口922连接,中水储罐1000上的出液口1200通过中水输送控制阀1220和中水输送管1210连接pH调节装置6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