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344发布日期:2019-05-07 22:0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



背景技术:

混床是混合离子交换柱的简称,是针对离子交换技术所设计的设备。所谓混床,就是把一定比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装置中,对流体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脱除。由于阳树脂的比重比阴树脂大,所以在混床内阴树脂在上阳树脂在下。一般阳、阴树脂装填的比例为1:2,也有装填比例为1:1.5的,可按不同树脂酌情考虑选择。混床也分为体内同步再生式混床和体外再生式混床。

目前,公开号为CN2031592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系统的混床结构,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上部的进水口与下部的出水口,筒体内部设置有阴离子交换树脂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筒体上还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筒体内部还设置有上排装置、下排装置、以及中排装置;混床结构还包括布水装置,布水装置包括设置于进水口下方的吊篮,以及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孔板与水帽。通过将原进水口处的孔板及水帽替换为现有的吊篮,可实现布水装置的均匀布水功能,防止筒内树脂的泄露;此外,吊篮便于安装拆卸,精密度及安全性较高,而且不会存在水帽脱落影响布水效果的问题。同时,通过将中排装置设置于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方5cm处,可有效改善再生效果,电阻冲洗速度快及周期长,降低工程成本。

这种混床不能够自动的循环使用,不利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其具有通过八个柱子分步骤循环使用,实现不停机工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包括依次连接的八个柱子,分别为工作柱、失效反洗分层柱、加碱再生柱、清洗碱残留柱、加酸再生柱、清洗酸残留柱、水加气混合柱和清洗备用柱,所述工作柱与清洗备用柱连接,形成一个循环,所述八个柱子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工作柱入水口连接自来水或物料管,出水口连接产品管。

优选的,所述加碱再生柱连接有碱管,所述碱管内连通碱性溶液。

优选的,所述失效反洗分层柱、清洗碱残留柱、清洗酸残留柱、水加气混合柱和清洗备用柱均的进水口连接有纯水管,所述纯水管内通入纯水。

优选的,所述加酸再生柱的进水口连接有酸管,所述酸管内通入酸性溶液。

优选的,所述水加气混合柱进水口还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内通入空气。

优选的,所述失效反洗分层柱、加碱再生柱、清洗碱残留柱、加酸再生柱、清洗酸残留柱、水加气混合柱和清洗备用柱的出水口均与地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循环连接八个柱子,使混床循环使用,实现不停机工作,操作简单,便于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床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柱;2、失效反洗分层柱;3、加碱再生柱;4、清洗碱残留柱;5、加酸再生柱;6、清洗酸残留柱;7、水加气混合柱;8、清洗备用柱;10、自来水或物料管;11、产品管;12、碱管;13、纯水管;14、气管;15、地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八个柱子,分别为工作柱1、失效反洗分层柱2、加碱再生柱3、清洗碱残留柱4、加酸再生柱5、清洗酸残留柱6、水加气混合柱7和清洗备用柱8,所述工作柱1与清洗备用柱8连接,形成一个循环,所述八个柱子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工作柱1入水口连接自来水或物料管10,出水口连接产品管11。

优选的,所述加碱再生柱3连接有碱管12,所述碱管12内连通碱性溶液。

优选的,所述失效反洗分层柱2、清洗碱残留柱4、清洗酸残留柱6、水加气混合柱7和清洗备用柱8均的进水口连接有纯水管13,所述纯水管13内通入纯水。

优选的,所述加酸再生柱5的进水口连接有酸管,所述酸管内通入酸性溶液。

优选的,所述水加气混合柱7进水口还连接有气管14,所述气管14内通入空气。

优选的,所述失效反洗分层柱2、加碱再生柱3、清洗碱残留柱4、加酸再生柱5、清洗酸残留柱6、水加气混合柱7和清洗备用柱8的出水口均与地沟15相连。

通过循环连接八个柱子,使混床循环使用,实现不停机工作,操作简单,便于产业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而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中的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