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801发布日期:2019-04-03 01:2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的杀菌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马桶盖。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不洁的水中不仅含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致癌物等污染物质,还含有微生物、细菌、霉菌类孢子、葡萄球菌、大肠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目前,针对饮用水和身体清洁用水通常采用过滤、反渗透膜进行净化处理,但这些方法对于水体内的细菌等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十分有限。针对水体的杀菌,有研究者提出了紫外线照射杀菌和光触媒杀菌等技术,紫外线照射杀菌是利用短波紫外线辐照水体,通过紫外线破坏病菌机体内DNA的结构,破坏其再生能力致使病毒死亡,能够将水质中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等病原体直接杀灭,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光触媒杀菌是利用光触媒催化剂吸收光能后将水转化为强氧化活性基团,利用强氧化活性基团杀灭水体中的病菌。

目前,在水净化领域已有紫外线照射杀菌和光触媒杀菌技术的具体应用,如中国专利号ZL201220206453.6公开的一种复合紫外线杀菌装置、中国专利号ZL201521090386.6公开的一种光触媒磁化滤芯及应用其的过滤器、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284488.5公开的一种光触媒水处理装置等,这些杀菌装置均是光触媒杀菌技术的具体应用,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但光触媒在产生催化杀菌作用时,光触媒催化剂需要与水体接触,其内部光照结构及光触媒设置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和装配相对较为麻烦,且体积较大,不利于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马桶(坐便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智能马桶盖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智能马桶盖最基础的功能即为清洗功能,其清洗功能是利用供水装置将清水通过喷嘴喷出来清洗人的下体,具有清洗干净、预防细菌感染、预防痔疮便秘等作用,但智能马桶盖清洗用水通常为自来水,直接利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清洗人体,容易产生细菌、病毒感染,对用户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智能马桶盖的杀菌问题,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ZL201720090439.7,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9月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应用于智能坐便器上的水路净化系统,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坐便器上的水路净化系统,其包括供水组件、加热装置、喷淋装置,水依次经过供水组件、加热装置,并通过喷淋装置喷出,水路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供水组件和喷淋装置之间的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内设有用于除菌的光杀菌装置,水箱的内壁上设有增强光线反射的反射层。该申请案能够对智能马桶盖清洗用水进行有效杀菌处理,减少了喷洗水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但该申请案采用水箱储水进行杀菌处理,需要体积较大的水箱,不利于在智能马桶盖内部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杀菌装置,以克服现有水路杀菌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等不足,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简化了杀菌装置的内部结构,且杀菌装置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小巧,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同时采用紫外线照射杀菌和光触媒杀菌两级杀菌提高了水体的杀菌效果,病菌杀灭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杀菌装置的智能马桶盖,通过在智能马桶盖内加装杀菌装置模块解决了智能马桶盖清洗用水的杀菌问题,使得智能马桶盖的使用更加安全放心。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的第一盖体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盖体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密封扣合形成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将水路分隔为进水侧和出水侧的滤网,所述的滤网上设有光触媒材料层,所述的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的侧壁上设有向空腔内照射的光触媒光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整体或安装光触媒光源的局部透明,所述的光触媒光源设于空腔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滤网夹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扣合接触面上,且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夹持滤网的筋条;所述的滤网的材质为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外侧分别设有光触媒光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和/或出水管的外壁上还设有紫外线照射灯管,且与紫外线照射灯管相配合的进水管或出水管为透明水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紫外线照射灯管通过固定夹安装于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上,且紫外线照射灯管与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相平行。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将该水路杀菌装置封闭于内部的遮光外壳,所述的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伸出遮光外壳。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遮光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下扣合连接,且该水路杀菌装置整体为“十”字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伸出遮光外壳处和出水管伸出遮光外壳处均设有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马桶盖,该智能马桶盖的水路系统具有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且该水路杀菌装置设于智能马桶盖的内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通过两个盖体扣合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具有光触媒材料层的滤网,并在盖体上设有向空腔内照射的光触媒光源,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光触媒对水体进行杀菌处理,病菌杀灭率高,且通过光触媒滤网设计,使水流充分与光触媒滤网接触杀菌,充分利用了光触媒杀菌;并且,该水路杀菌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装配制作方便,体积小巧,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整体或安装光触媒光源的局部透明,光触媒光源设于空腔的外侧,光触媒光源不与水体接触,便于光触媒光源的安装,且使得空腔整体密封性好,降低了出现漏水的可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滤网夹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扣合接触面上,且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夹持滤网的筋条,滤网安装简单方便,且滤网两侧充分与水流接触,杀菌效果更加突出;并且,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外侧分别设有光触媒光源,这样在滤网的两侧均具有光源来触发光触媒催化反应,使得空腔内的强氧化活性基团数量更多,杀菌更加充分快速;进一步地,滤网的材质为银,银本身对于某些细菌、病毒、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但对人体却是完全无害的,采用银质滤网,对于水体中的细菌能够起到进一步杀灭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进水管和/或出水管的外壁上还设有紫外线照射灯管,且与紫外线照射灯管相配合的进水管或出水管为透明水管,在光触媒杀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紫外线照射杀菌,细菌杀灭更加高效彻底;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紫外线照射灯管通过固定夹安装于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上,且紫外线照射灯管与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相平行,紫外线照射灯管安装简单方便,固定牢靠,且紫外线照射灯管的杀菌照射区域长,对于流动的水同样能够实现快速彻底地灭菌;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还包括将该水路杀菌装置封闭于内部的遮光外壳,防止水路杀菌装置内部光源外照形成光污染,避免其他部件因紫外线照射而加速老化;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遮光外壳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水路杀菌装置整体为“十”字形,结构简单紧凑,体积非常小巧,便于在狭小空间内加装;并且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各类用水管路中均能方便地加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马桶盖,其水路系统具有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且该水路杀菌装置设于智能马桶盖的内部,将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应用于智能马桶盖,解决了智能马桶盖清洗用水的杀菌问题,使得智能马桶盖的使用更加安全放心,同时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模块化设计,在智能马桶盖内安装方便,能够对现有智能马桶盖进行简单方便地快速加装,使现有智能马桶盖也具有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的遮光外壳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中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遮光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进水管;2-1、进水口;3、出水管;3-1、出水口;4、封盖;5、第一盖体;6、第二盖体;7、空腔;8、滤网;9、光触媒光源;10、紫外线照射灯管;11、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包括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的轴截面形状为“凵”形较佳,第一盖体5与进水管2相连接,第二盖体6与出水管3相连接,根据结构安装需要,进水管2与第一盖体5的中心连接较佳,出水管3与第二盖体6的中心连接较佳,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密封扣合形成连通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空腔7,空腔7内设有将水路分隔为进水侧和出水侧的滤网8,滤网8上设有光触媒材料层,较佳地,光触媒材料通过喷涂工艺设于滤网8上,使整个滤网8上均具有光触媒材料层,增加了水流与光触媒材料层的接触面积,同时空腔7的设计能够降低水流在空腔7内的流速,延长水流在空腔7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延长的光触媒灭菌的时间;第一盖体5和/或第二盖体6的侧壁上设有向空腔7内照射的光触媒光源9,光触媒光源9提供光触媒催化反应的光能,光触媒光源9优选紫外线灯珠,通过光触媒光源9的照射,水中的光触媒发生催化反应形成强氧化活性基团,利用强氧化活性基团将细菌等微生物杀灭。根据需要,光触媒光源9可单独设于第一盖体5或第二盖体6上,也可分别在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上设置,且光触媒光源9的数量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光触媒对水体进行杀菌处理,病菌杀灭率高,且通过光触媒滤网设计,使水流充分与光触媒滤网接触杀菌,充分利用了光触媒杀菌;并且,该水路杀菌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装配制作方便,体积小巧,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的整体或安装光触媒光源9的局部透明,优选方案为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整体透明,便于加工制作;光触媒光源9设于空腔7的外侧,光触媒光源9从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的外侧照射到空腔7内部,光触媒光源9不与水体接触,便于光触媒光源9的安装,且使得空腔整体密封性好,降低了出现漏水的可能性。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滤网8优选夹于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的扣合接触面上,且在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夹持滤网8的筋条,这样,滤网8安装简单方便,且滤网8两侧充分与水流接触,杀菌效果更加突出。并且,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6的外侧分别设有光触媒光源9,在滤网8的两侧均具有光源来触发光触媒催化反应,使得空腔7内的强氧化活性基团数量更多,杀菌更加充分快速。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滤网8的材质优选为银,银本身对于某些细菌、病毒、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但对人体却是完全无害的,采用银质滤网,对于水体中的细菌能够起到进一步杀灭作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进水管2和/或出水管3的外壁上还设有紫外线照射灯管10,且与紫外线照射灯管10相配合的进水管2或出水管3为透明水管,透明水管采用高透光性的材质制作,例如透明的石英玻璃,对于紫外线的透过性好,在光触媒杀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紫外线照射杀菌,细菌杀灭更加高效彻底。根据具体的杀菌需要和水路杀菌装置的尺寸要求,紫外线照射灯管10可设置在进水管2上进行前置紫外线杀菌,也可以设置在出水管3上进行后置紫外线杀菌,还可以分别设置在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上进行前后紫外线杀菌。具体安装时,紫外线照射灯管10通过固定夹11安装于对应的进水管2或出水管3上,且紫外线照射灯管10与对应的进水管2或出水管3相平行,安装简单方便,固定牢靠,且紫外线照射灯管10的杀菌照射区域长,对于流动的水同样能够实现快速彻底地灭菌。紫外线照射灯管10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水体,直接破坏病菌机体,从而将其杀灭,具有非常好的杀菌效果。将紫外线照射杀菌和光触媒杀菌相结合,细菌杀灭率近乎100%,保证了用水安全卫生。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其还包括将该水路杀菌装置封闭于内部的遮光外壳1,进水管2的进水口2-1和出水管3的出水口3-1分别伸出遮光外壳1,便于与水路进行连接,通过遮光外壳1将杀菌装置封装为一个模块,防止水路杀菌装置内部光源外照形成光污染,避免其他部件因紫外线照射而加速老化。为了便于遮光外壳1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下扣合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该水路杀菌装置整体为“十”字形(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非常小巧,便于在狭小空间内加装;并且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各类用水管路中均能方便地加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了提高杀菌装置的结构牢固性,在进水管2伸出遮光外壳1处和出水管3伸出遮光外壳1处均设有封盖4,使进水管2、出水管3与遮光外壳1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本实施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使用时,仅需将杀菌装置两端的进水口2-1、出水口3-1与水路连接,将光触媒光源9、紫外线照射灯管10与电路连接即可,加装方便,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水路杀菌装置的智能马桶盖,该智能马桶盖的水路系统具有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且该水路杀菌装置设于智能马桶盖的内部,解决了智能马桶盖清洗用水的杀菌问题,使得智能马桶盖的使用更加安全放心,同时上述的水路杀菌装置模块化设计,在智能马桶盖内安装方便,能够对现有智能马桶盖进行简单方便地快速加装,使现有智能马桶盖也具有杀菌效果。至于智能马桶盖的其他结构原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路杀菌装置及应用其的智能马桶盖,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简化了杀菌装置的内部结构,且杀菌装置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小巧,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同时采用紫外线照射杀菌和光触媒杀菌两级杀菌提高了水体的杀菌效果,病菌杀灭率更高。通过在智能马桶盖内加装杀菌装置模块,解决了智能马桶盖清洗用水的杀菌问题,使得智能马桶盖的使用更加安全放心。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