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成型用的刷辊式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6274发布日期:2019-03-30 10:0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地板成型用的刷辊式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板成型用的刷辊式清洗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室内装修大量采用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等作为地面装饰材料。而实木地板存在优质木材紧缺、木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强化地板和复合地板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在使用中,因复合时采用的胶水会散发出很多有害物质(如甲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环保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其在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过程中所产生的木酚,加入再生塑料经过造粒设备做成木塑复合材料,然后进行挤出形成共挤板,接着,在成型后共挤板的表面进行贴皮(花纹装饰层),以完全复合地板的加工。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共挤板的表皮层(也就是花纹装饰层)与共挤板存在了粘接不牢固的问题,更容易引起起皮或翘起的现象发生,使得地板的质量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也很难打开该类地板的销售市场。

那么,为了克服粘接不牢固的问题,申请人发现,在胶合时候对粘接面的清洗十分的重要,而普通的清洗方式只是将粘接面上的杂物去除,确保涂胶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粘接的强度。但是,所生产出的产品其剥离强度,还是很难达到使用要求,因此,本申请对清洗流程进行改进,采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和树脂按比例进行混合制成清洗液,不仅对粘接面进行去污和去杂质处理,而且能够在粘接面上形成树脂固化层,因此,在后续的施胶过程中,不仅能够减少施胶量,而且更有利于表皮层和共挤板的胶合,从而大大提高抗剥离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地板成型用的刷辊式清洗机构。其在基板表面去杂物的前提下,采用清洗剂再次对基板表面进行清洁,使得基板的表面形成清洗剂层,以便于后续表皮层的胶合。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板成型用的刷辊式清洗机构,其包括用于将基板表面进行去杂物处理的第一清洁单元、与第一清洁单元对接且采用清洗溶剂对基板胶合面进行清洗的第二清洁单元,该第二清洁单元包括清洁槽、位于清洁槽内的轨道架、滑动设置在轨道架上且能够定位自第一清洁单元平移基板的载架小车、位于清洁槽内的刷辊、以及位于刷辊上方的清洗液喷淋组件,其中轨道架包括靠近第一清洁单元端部且水平设置的共用轨道、自共用轨道向下弯曲并竖直延伸的涂刷轨道、自共用轨道远离第一清洁单元端部继续水平延伸的传送轨道、以及设置在涂刷轨道和传送轨道交界处的道岔,刷辊和清洗液喷淋组件位于传送轨道的下方,且位于涂刷轨道远离第一清洁单元所在的侧部,当道岔将共用轨道和涂刷轨道对接时,载架小车移至或移出涂刷轨道过程中,基板在水平和竖直两个状态进行切换,刷辊对基板待胶合的表面进行辊刷;当道岔将共用轨道和传送轨道对接时,涂刷后的基板水平向成型设备移送。

优选地,道岔转动设置在涂刷轨道和传送轨道交界处,当道岔将共用轨道和涂刷轨道对接时,道岔将传送轨道拦截并构成涂刷轨道部分上轨;当道岔将共用轨道和传送轨道对接时,道岔将涂刷轨道拦截并构成传送轨道部分下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涂刷轨道包括自水平方向弧形向下弯曲的弧形段、自弧形段的下端部竖直延伸的竖直段,第二清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竖直段底部的下行限位端口,当载架小车碰触至下行限位端口时,载架小车停止下行,此时刷辊与竖立的基板上边缘齐平或冒出基板上边缘设置,同时在载架小车反向驱动下,开始向上复位运动。

优选地,第二清洁单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传送轨道远离共用轨道端部的送料限位端口、以及设置在共用轨道靠近第一清洁单元的进料限位端口。通过限位端口的设置,限定载架小车运动或停靠的位置。

具体的,载架小车包括车架、车轮、驱动器、以及设置在车架上能够负压吸附在基板待胶合相对面的吸附夹头。至于载架小车的使用在本领域而言是十分常见,同时负压吸附也是常规设备,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刷辊沿着垂直于涂刷轨道方向水平延伸设置,且绕着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设置。

优选地,喷淋组件包括定位在刷辊侧上方且沿着刷辊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管、与通道管连通且并排设置的多个喷淋头、以及将清洁槽底部的清洗溶剂泵送至通道管的水泵和连接管,其中多个喷淋头将清洗溶剂喷淋至刷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清洁单元包括定位架、设置在定位架上的条刷,其中条刷延伸方向与基板平移方向相交设置,且条刷的刷毛将基板表面的杂物刷除。

优选地,条刷形成多组,每组两个条刷上下对称设置,且将基板的上下表面的杂物刷除。

此外,清洗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清洁单元的进出端部且齐平设置传送辊。在传送辊对接下,实现基板的传递。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基板表面去杂物的前提下,采用清洗剂在基板水平转向竖直和竖直转向水平过程中两次对基板胶合表面进行辊刷,使得基板的表面形成清洗剂层,以便于后续表皮层的胶合,同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刷辊式清洗机构的主视示意图(载架小车虚线表示处于不同状态的位置,道岔处于状态一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刷辊式清洗机构的主视示意图(虚线表示载架小车处于不同状态的位置,道岔处于状态二时);

其中:1、第一清洁单元;10、定位架;11、条刷;2、第二清洁单元;20、清洁槽;21、轨道架;210、共用轨道;211、涂刷轨道;211a、弧形段;211b、竖直段;212、传送轨道;213、道岔;22、载架小车;220、车架;221、车轮;222、吸附夹头;23、刷辊;24、喷淋组件;240、连通管;241、喷淋头;242、水泵;243、连接管;2a、下行限位端口;2b、送料限位端口;2c、料限位端口;3、传送辊;b、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地板成型用的刷辊式清洗机构,其包括用于将基板b表面进行去杂物处理的第一清洁单元1、与第一清洁单元1对接且采用清洗溶剂对基板b胶合面进行清洗的第二清洁单元2。

第一清洁单元1包括定位架10、设置在定位架10上的条刷11,其中条刷11延伸方向与基板b平移方向相交设置,且条刷11的刷毛将基板b表面的杂物刷除。

条刷11形成多组,每组两个条刷11上下对称设置,且将基板b的上下表面的杂物刷除。条刷11也是直接外购的产品,在此不对其具体的结构进行重述。

第二清洁单元2包括清洁槽20、位于清洁槽20内的轨道架21、滑动设置在轨道架21上且能够定位自第一清洁单元1平移基板b的载架小车22、位于清洁槽20内的刷辊23、以及位于刷辊23上方的清洗液喷淋组件24。

轨道架21包括靠近第一清洁单元1端部且水平设置的共用轨道210、自共用轨道210向下弯曲并竖直延伸的涂刷轨道211、自共用轨道210远离第一清洁单元1端部继续水平延伸的传送轨道212、以及设置在涂刷轨道211和传送轨道212交界处的道岔213,其中道岔213转动设置在涂刷轨道211和传送轨道212交界处,当道岔213将共用轨道210和涂刷轨道211对接时(如图2所示),道岔213将传送轨道212拦截并构成涂刷轨道211部分上轨;当道岔213将共用轨道210和传送轨道211对接时(如图1所示),道岔213将涂刷轨道211拦截并构成传送轨道212部分下轨。

至于道岔213,申请人解释一下,其原理与火车变轨所使用的道岔相同,也是常用手段,但是地板清洗而言,还未曾加过如此实施。

涂刷轨道211包括自水平方向弧形向下弯曲的弧形段211a、自弧形段211a的下端部竖直延伸的竖直段211b,第二清洁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竖直段211b底部的下行限位端口2a、分别设置在传送轨道212远离共用轨道210端部的送料限位端口2b、以及设置在共用轨道210靠近第一清洁单元1的进料限位端口2c,当载架小车22碰触至下行限位端口2a时,载架小车22停止下行,此时刷辊23与竖立的基板b上边缘齐平,同时在载架小车22反向驱动下,开始向上复位运动;当载架小车22碰触进料限位端口2c时,载架小车22停止平移,然后反向传送轨道212移动;当载架小车22碰触送料限位端口2b时,载架小车22停止平移,然后反向共用轨道210移动复位,完成一块基板b的刷辊。因此,在上述的载架小车22重复上述过程中,逐块地实现多块基板b的刷辊。

本例中,刷辊23和清洗液喷淋组件24位于传送轨道212的下方,且位于涂刷轨道211远离第一清洁单元1所在的侧部,当道岔将共用轨道和涂刷轨道对接时,载架小车移至或移出涂刷轨道过程中,基板在水平和竖直两个状态进行切换,刷辊对基板待胶合的表面进行辊刷;当道岔将共用轨道和传送轨道对接时,涂刷后的基板水平向成型设备移送。

至于,刷辊23的结构,是本申请人直接外购的,属于常规产品,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做详细的阐述。

但是,在本例中,刷辊23沿着垂直于涂刷轨道211方向水平延伸设置,且绕着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设置。

同时,载架小车22包括车架220、车轮221、驱动器、以及设置在车架220上能够负压吸附在基板b待胶合相对面的吸附夹头222。至于载架小车的使用在本领域而言是十分常见,同时负压吸附也是常规设备,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喷淋组件24包括定位在刷辊23侧上方且沿着刷辊23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管240、与通道管240连通且并排设置的多个喷淋头241、以及将清洁槽20底部的清洗溶剂泵送至通道管的水泵242和连接管243,其中多个喷淋头241将清洗溶剂喷淋至刷辊表面。

为了喷淋的均匀性,本例中,多个喷淋头241沿着通道管240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然后,当载架小车22移动至下行限位端口2a位置时,此时基板b位于清洗溶剂的液位以上,同时,刷辊多余的清洗液沥回清洁槽20内。

此外,本例中,清洗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清洁单元2的进出端部且齐平设置传送辊3。在传送辊3对接下,实现基板的传递。

综上,本实施例的清洗过程如下(结合附图1和2,需要说明的一点,本申请中载架小车只有一辆,至于附图中三辆,其主要是体现载架小车在三个不同的位置状态,从而便于理解):

基板b自右向左水平传输,先经过上下对称设置的条刷11将基板b上下表面的杂物刷除,然后在传送辊3的传动选向清洁槽20内输送,直到移动至载架小车22的吸附夹头222上,然后形成负压将基板b与载架小车22定位,并由道岔213将共用轨道210和涂刷轨道211对接,开启喷淋头241,刷辊23绕自身轴心转动,然后在载架小车22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由刷辊23基板待胶合的表面进行辊刷,直到载架小车22移动至下行限位端口2a位置时,基板表面多余的清洗液沥回清洁槽20内,同时载架小车22反向驱动,再由竖直状态转化至水平状态,且在该转换过程刷辊23再次对基板表面进行均匀的刷辊,直到载架小车22移动至进料限位端口2c时,载架小车22停止平移,转动道岔213将共用轨道210和传送轨道212对接,然后载架小车22向传送轨道212移动,当载架小车22移动至送料限位端口2b时,载架小车22停止平移,此时,吸附夹头222的负压消失,再由传送辊3将载架小车22上的基板b向成型设备中传递,接着载架小车22复位再次移动至送料限位端口2b时,接着载架小车22停止运动,从而完成一块基板b表面的清洁处理。

因此,通过本申请中初步刷除基板表面杂物后,再通过两道清洗液的刷辊,确保基板表面无杂物且能够形成一层清洗溶剂层(含有的成份包括树脂和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干燥后形成固化树脂层,从而为后续的表皮层胶合提供方便,且能够改善表皮层的耐剥离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