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1291发布日期:2019-05-17 21:0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通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实验通风设备,广泛的用于医院、学校、各类研究所等一系列的研究场所,在实验室中,由于各种化学物质的使用,常常造成实验室的空气污染,有些物质不但味道难闻,而且还有害健康,为了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因此实验室通风系统能够满足医院学校的要求,达到上述的要求。

对于目前的实验室通风技术存在以下缺点,通风柜的排风和通风罩的排风都是从实验室补入新风,无法实现节能降耗,造成实验室的风从室外直接补入,因此对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都造成影响,冬天冷夏天热,湿度无法调节,而且排放量大噪音大,或者是通过中央空调进行补风,这种情况所有进入实验室内的新风经过加热或者制冷,因此造成能耗非常大,而且控制系统非常复杂,没有一种完整的实验室通风系统能够满足通风量小、噪音小并且能耗低,来满足现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在保证了实验室内部通风柜和排风罩的完全排风,同时满足通风柜、排风罩与实验室内部气体之间的独立排风,节能降耗,实现实验室内部温湿度的智能调节,噪音小,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包括实验室主体,所述的实验室主体内部设置风幕式通风柜和风幕式排风罩,所述的实验室主体连接有实验室送风系统和实验室排风系统,所述的实验室送风系统包括新风机组和实验室送风管道,所述的实验室送风管道上设置有电动关断阀,在实验室送风管道通入实验室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定风量文丘里阀,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系统包括实验室排风管道和排风风机,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与实验室内部连通的位置设置有定风量文丘里阀,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与排风风机连接处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的风幕式排风罩通过排风罩排风管道与排风风机连接,所述的风幕式通风柜通过通风柜排风管道与排风风机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实验室送风管道上还设置有PM2.5传感器和风量传感器。

作为优化,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与排风风机连接处还设置有电动关断阀和风量传感器。

作为优化,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与实验室上端的实验室排风口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风幕式通风柜通过补风管道与实验室外界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的风幕式排风罩通过补风管道与实验室外界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的排风罩排风管道与排风风机之间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的通风柜排风管道与排风风机之间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节能降耗,实现整体排风量约在传统方式排风量的20%,同时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平稳,无风感,消除PM2.5,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实现单台设备大约在42dB左右,整个系统全开不大于55dB,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中央空调补风方式相比,在投资费用减少至少20%,而且运行和维护费用减少80%左右,降低了运行成本,调节智能方便,实现了实验室通风系统的整体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图;

其中,1实验室主体、2风幕式排风罩、3风幕式通风柜、4-1新风机组、4-2PM2.5传感器、4-3实验室送风管道、5-1实验室排风管道、5-2实验室排风口、6定风量文丘里阀、7电动关断阀、8风量传感器、9尾气处理装置、10排风风机、11排风罩排风管道、12通风柜排风管道、13补风管道、14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

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包括实验室主体1,所述的实验室主体1内部设置风幕式通风柜3和风幕式排风罩2,所述的实验室主体1连接有实验室送风系统和实验室排风系统,所述的实验室送风系统包括新风机组4-1和实验室送风管道4-3,所述的实验室送风管道4-3上设置有电动关断阀7,在实验室送风管道4-3通入实验室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定风量文丘里阀6,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系统包括实验室排风管道5-1和排风风机10,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5-1与实验室内部连通的位置设置有定风量文丘里阀6,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5-1与排风风机10连接处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9,所述的风幕式排风罩2通过排风罩排风管道11与排风风机10连接,所述的风幕式通风柜3通过通风柜排风管道12与排风风机10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实验室送风管道4-3上还设置有PM2.5传感器4-2和风量传感器8。

作为优化,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5-1与排风风机10连接处还设置有电动关断阀7和风量传感器8。

作为优化,所述的实验室排风管道5-1与实验室上端的实验室排风口5-2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风幕式通风柜3通过补风管道13与实验室外界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的风幕式排风罩2通过补风管道13与实验室外界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的排风罩排风管道11与排风风机10之间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9。

作为优化,所述的通风柜排风管道12与排风风机10之间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9。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实验室送风管道上的风量传感器与PM2.5传感器,以及在实验室排风管道上的风量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14连接,同时电动关断阀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检测实验室送风管道内部的PM2.5的值,超出设定值会自动报警,收到报警信息后通过调整更换新风机组内部的过滤网,实现新风机组的正常运行,控制系统检测到PM2.5值符合要求后,自行解除报警,同时通过风量传感器控制送风管道与排风管道内部的风量大小。

工作原理:

整个实验室为一个整体密封的实验室,实验室内部的通风柜为风幕式通风柜,排风罩为风幕式排风罩,通风柜的排风通过通风柜排风管道排出,通过排风风机的作用,排出室外,在通过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空气,在通风柜上设置有风幕,风幕形成风幕墙,同时通风柜上连接补风管道,排出的风,通过补风管道将外界的空气补入通风柜,风幕墙防止通风柜排风时将实验室内的空气经过视窗补入通风柜,形成有效风幕墙隔断,同样原理风幕式排风罩也是实现了实验室外界补风,排风时保证了实验台面与排风罩之间的气体与实验室中气体的有效隔断,并且在排风罩排风管道上连接尾气处理装置,将实验中排出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后排出,防止污染大气。

整个实验室内部气体实现独立的循环,与通风柜之间不产生气体的流动,实验室的送风系统实现对实验室的送新风,排风系统实现排风,送风系统将大气中的空气先经过过滤,将空气中的PM2.5等物质过滤掉,同时实现调温功能,冬天制热夏天制冷,保证实验室内部温度的稳定调节,同时还能实现湿度调节,加湿或者除湿,保证实验室内部湿度恒定,而且在实验室排风管道和补风管道上均设置有电动关断阀,防止在系统停运时,防止刮风倒灌进入实验室;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排风量和补风量的比例来控制实验室的压力,可以为正压,可以为负压,可以为常压;整体的排风量减小,实验室内部通风的通风量大约占整个系统排风的5%左右,降低了能耗,同时降低了噪音,保证了实验室整体系统上的智能稳定控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