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3034发布日期:2019-06-13 11:3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浮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框。



背景技术:

生态浮框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植物种植装置。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传统的生态浮框是采用螺丝拼接,需要拧螺丝,操作不方便,而且螺丝在水中容易生锈,时间长了,连接结构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浮框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浮框本体,其中一个浮框本体配合连接第一尼龙绳,第一尼龙绳配合连接膨胀螺栓,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陆地上,每个浮框本体内设置十字形隔板,十字形隔板在浮框本体内隔出四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设置一个种植盆,浮框本体的左端和后端均设置第一固定杆,浮框本体的右端和前端均设置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配合连接在浮框本体上的固定块、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锁紧部、两个与第一锁紧部的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锁紧部、设置在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上的锁紧杆、与锁紧杆的一端铰接的凸轮以及与凸轮固定连接的手柄,其中,第一锁紧部和两个第二锁紧部之间形成锁紧孔,锁紧孔内插入相邻的浮框本体的第一固定杆,当手柄朝第一锁紧部转动时,锁紧孔锁紧对应的第一固定杆。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本体的左端和后端均设置两个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分布在第一固定杆的两侧,浮框本体的右端和前端均设置两个配合孔,两个配合孔分布在固定块的两侧,相邻两个浮框本体之间的第二固定杆插入对应的配合孔。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浮框本体中的两个浮框本体配合连接第二尼龙绳,第二尼龙绳配合连接钢管,钢管插接在水底。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本体的底部布满通孔。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设置了锁紧组件,使相邻两个浮框本体之间的连接更牢靠,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浮框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框本体、100配合孔、101通孔、2第一尼龙绳、3膨胀螺栓、4十字形隔板、5种植盆、6第一固定杆、7锁紧组件、700固定块、701第一锁紧部、702第二锁紧部、703锁紧杆、704凸轮、705锁紧孔、8第二固定杆、9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生态浮框,包括多个浮框本体1,多个浮框本体1构成一个阵列,其中一个浮框本体1配合连接第一尼龙绳2,第一尼龙绳2配合连接膨胀螺栓3,膨胀螺栓3固定连接在陆地上。其中两个浮框本体1配合连接第二尼龙绳,第二尼龙绳配合连接钢管9,钢管9插接在水底。

每个浮框本体1的底部布满通孔101,浮框本体1内设置十字形隔板4,十字形隔板4在浮框本体1内隔出四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设置一个种植盆5。浮框本体1的左端和后端均设置第一固定杆6,浮框本体1的右端和前端均设置锁紧组件7,锁紧组件包括配合连接在浮框本体1上的固定块700、与固定块700固定连接的第一锁紧部701、两个与第一锁紧部701的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锁紧部702、设置在第一锁紧部701和第二锁紧部702上的锁紧杆703、与锁紧杆703的一端铰接的凸轮704以及与凸轮704固定连接的手柄706,其中,锁紧杆703的一端具有杆帽,杆帽与这一侧的锁紧部挡接,第一锁紧部701和两个第二锁紧部702之间形成锁紧孔705,锁紧孔705内插入相邻的浮框本体1的第一固定杆6,当手柄706朝第一锁紧部701转动时,锁紧孔705锁紧对应的第一固定杆6。

所述浮框本体1的左端和后端均设置两个第二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8分布在第一固定杆6的两侧,浮框本体1的右端和前端均设置两个配合孔100,两个配合孔100分布在固定块700的两侧,相邻两个浮框本体1之间的第二固定杆8插入对应的配合孔100。第二固定杆8和配合孔100起到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在两个相邻的浮框本体1之间,先将第一个浮框本体1的第一固定杆6插入第二个浮框本体1的锁紧孔705,同时第一个浮框本体1的第二固定杆8也插入第二浮框本体1的配合孔100,然后转动手柄706将第一固定杆6锁紧,实现两个浮框本体1之间可靠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