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8760发布日期:2019-07-10 10:5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扩增、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成倍数增加。城市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由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转运过程中作业区域内的地面冲洗污水组成,该渗滤液原液的水质变化范围极大,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且有多种致癌物、促癌物和金属离子。当垃圾渗滤液渗入到地下水、地表水中,即对地表水水质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及工农业水源造成直接影响。

目前,在垃圾转运站周边通常会配套建有市政管网,站内渗滤液就地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放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随即通过市政管网流道城市污水厂合并处理。然而,现有的小型垃圾转运站的规模在100m2左右,日处理垃圾量在20-50吨,而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工艺较繁琐,需要建造沉淀池而导致装置的占地面积大,因而不适应于小型垃圾转运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滤液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因工艺繁琐、占地面积大而不适应小型垃圾转运站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端具有流入口的收集池、设置于所述收集池中并用于对渗滤液进行过滤处理的栅格组件、以及第一管道;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经过过滤处理的所述渗滤液进行排污处理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呈依次分布的高压脉冲电絮凝器、UASB厌氧反应塔、MBBR生物膜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以及用于将排污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收集的污泥脱水系统;

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收集池另一端的流出口相连通,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UASB厌氧反应塔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UASB厌氧反应塔的出口与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渗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的格栅、以及用于去除所述油污的浮动撇油器,所述浮动撇油器设置于所述格栅的旁侧。

进一步地,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收集池中的所述渗滤液并用于缓解该所述渗滤液流量波动的调节池、以及用于将所述调节池调节的所述渗滤液抽向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的第一循环泵,所述调节池设置于所述收集池与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中之间,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调节池旁侧。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的入口低于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的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六管道,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上还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渗滤液经所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排污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流向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的第一分支口,所述第六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支口相连通,所述第六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七管道,所述UASB厌氧反应塔上还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渗滤液经所述UASB厌氧反应塔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流向所述污泥脱水系统进行收集的第二分支口,所述第七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支口相连通,所述第七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UASB厌氧反应塔的入口低于所述UASB厌氧反应塔的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八管道,所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上还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渗滤液经所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流向所述污泥脱水系统进行收集的第三分支口,所述第八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三分支口相连通,所述第八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用于对收集的所述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的叠螺脱水机、以及用于将所述污泥抽送至所述叠螺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的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叠螺脱水机的旁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渗滤液流量的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渗滤液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在收集池中设置栅格组件,从而可将渗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与表面的油污过滤掉,便于后续工序的处理,通过设置处理系统,即高压脉冲电絮凝器、第二管道、UASB厌氧反应塔、第三管道、MBBR生物膜反应器、第四管道、MBR膜生物反应器、第五管道、以及污泥脱水系统,从而可实现对上述渗滤液的排污处理,完全符合下水道水质标准,避免了传统装置中需建造沉淀池来实现对渗滤液的排污处理,使得渗滤液处理装置占地空间较小,因此可满足小型垃圾转运站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渗滤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收集池;11-第一管道;12-流入口;13-第四分支口;14-流出口;

2-栅格组件;21-格栅;22-浮动撇油器;

3-处理系统;31-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0-第一分支口;311-金属电极板;312-加药系统;32-第二管道;33-UASB厌氧反应塔;330-第二分支口;34-第三管道;35-MBBR生物膜反应器;350-第三分支口;36-MBR膜生物反应器;37-叠螺脱水机;

4-调节池;

5-第一循环泵;

6-第六管道;

7-第七管道;

8-第八管道;

9-第九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1、第一管道11,在收集池1的一端开设有供污水流入的流入口12,在收集池1中设有栅格组件2,此外,上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系统3,该处理系统3包括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第二管道32、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Blanket,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反应塔33、第三管道34、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35、第四管道(附图未作出)、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36、第五管道(附图未作出)、以及污泥脱水系统,具体地,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入口通过该第一管道11与收集池1另一端的流出口14相连通,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出口通过上述第二管道32与上述UASB厌氧反应塔33的入口相连通;上述UASB厌氧反应塔33的出口与通过第三管道34与上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35的入口相连通;上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35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36的入口相连通;以及上述MBR膜生物反应器36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这样,通过第二管道32、第三管道34、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可将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UASB厌氧反应塔33、MBBR生物膜反应器35、MBR膜生物反应器36依次连通,这样,通过在收集池1中设置栅格组件2,从而可将渗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与表面的油污过滤掉,便于后续工序的处理;通过设置处理系统,即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第二管道32、UASB厌氧反应塔33、第三管道34、MBBR生物膜反应器35、第四管道、MBR膜生物反应器36、第五管道、以及污泥脱水系统,从而可实现对上述渗滤液的排污处理,完全符合下水道水质标准,避免了传统装置中需建造沉淀池来实现对渗滤液的排污处理,使得渗滤液处理装置占地空间较小,因此可满足小型垃圾转运站的需求。

优选地,上述处理系统的规格为:3×3×5.5m,容积为:49.5m3,具体地,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规格为:1×1×1.5m,容积为:1.5m3,上述MBR膜生物反应器36的规格为:1.1×0.7×1.4m,容积为:1.078m3,这样,由于处理系统的容积不到小型垃圾转运站容积的一半,从而可满足对渗滤液实现较好的排污处理的前提下,使得该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小,可满足小型垃圾转运站的需求。

优选地,上述栅格组件2包括格栅21以及浮动撇油器22,该浮动撇油器22设置在格栅21的旁侧,这样,通过设置格栅21,从而可将上述渗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浮动撇油器22,从而可去除渗滤液中的油污,以便于后续工序的处理。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调节池4和第一循环泵5,该调节池4设置于上述收集池1与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之间,该第一循环泵5设置于调节池4的旁侧,这样,通过设置调节池4,从而可用于接收上述收集池1中的渗滤液,并缓解上述渗滤液的流量波动,随即通过第一循环泵5将经过调节池4调节的渗滤液抽向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中,以实现后续的排污处理,此外,通过设置调节池4也可预先调节上述渗滤液中的PH值,以及防止高浓度的有毒物质直接进入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而对仪器造成损坏。优选地,上述调节池4通过上述第一管道11分别与收集池1及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连通。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入口低于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出口,这样,可使得流入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渗滤液得到充分反应,与此同时,也保证了流出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出口的流速不易过快,避免了流速过快,而造成对后续排污处理的影响。

优选地,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包括外壳(附图未作出),在外壳中设置有金属电极板311,并采用高压脉冲方式供电,这样,当渗滤液通过金属电极板311时,电极板之间会产生电子迁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在阳极产生氧,从而对水中的无机物进行氧化,在阴极产生氢,从而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由于产生氧气和氢气,从而使得废水中的有机胶体微粒、油随气体上浮而分离,此外,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还可实现混凝沉淀,具体地,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还包括采用由低碳钢板制作的电极,使得铁金属在水中以离子态形式存在,该离子态具有较好的吸附活性,能产生强烈的混凝沉降作用,从而可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胶体和磷酸盐。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外壳采用绝缘材料制备,从而可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且上述通过采用高压脉冲方式电解,相对于普通电解电凝聚设备,具有较好的节电性能,使得能耗的费用较低。

优选地,在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还包括加药系统312,具体地,该加药系统312包括PAM(Polyacrylamide,聚丙烯酰胺)加药系统、氢氧化钠加药系统、以及聚合硫酸铁加药系统,通过设置这三种加药系统,从而可调节渗滤液的PH值、以及有效的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胶体和磷酸盐。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上述加药系统312也可设置为其他,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六管道6,在上述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上还开设有第一分支口310,上述第六管道6一端与上述第一分支口310相连通,上述第六管道6另一端与上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这样,渗滤液可通过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的第一分支口310将电化学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通过第六管道6流向污泥脱水系统中,避免渗滤液产生的污泥对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产生影响。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七管道7,在上述UASB厌氧反应塔33上还开设有第二分支口330,上述第七管道7一端与上述第二分支口330相连通,上述第七管道7另一端与上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这样,渗滤液可通过UASB厌氧反应塔33的第二分支口330将发生厌氧反应后产生的污泥通过第七管道7流向污泥脱水系统中,避免渗滤液产生的污泥对UASB厌氧反应塔33产生影响。

具体地,上述UASB厌氧反应塔33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UASB厌氧反应塔33包括上下两个区域,即下部区域的反应区和上部区域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区,在下部的反应区内是沉淀性良好的厌氧污泥床,当渗滤液流过厌氧污泥床时,从而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反应,使得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被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通过上部区域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分离,实现对渗滤液的厌氧反应。通过使用UASB厌氧反应塔33,从而了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不需要提供外源能量的条件下,以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实现对渗滤液的厌氧反应,同时产生有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以供后续使用,且通过设置UASB厌氧反应塔33,从而避免了传统的传统的渗滤液处理装置需要设沉淀池来完成气、固、液三相分离,进而缩小了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UASB厌氧反应塔33的入口低于UASB厌氧反应塔33的出口,这样,可使得流入上述UASB厌氧反应塔33的渗滤液得到充分反应,与此同时,也保证了流出UASB厌氧反应塔33的出口的流速不易过快,避免了流速过快产生紊流而影响后续的排污处理。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八管道8,在上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35上还开设有第三分支口350,上述第八管道8一端与上述第三分支口350相连通,上述第八管道8另一端与上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这样,渗滤液可通过MBBR生物膜反应器35的第三分支口350将产生的污泥通过第八管道8流向污泥脱水系统中,避免渗滤液产生的污泥对MBBR生物膜反应器35产生影响。通过设置MBBR生物膜反应器35,从而结合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于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使固相生物膜和液相的活性污泥发挥各自生物降解优势,克服了传统的活性污泥生物量不足和接触氧化工艺传质混合效率低的问题,使得生化反应效率显著增加,进而可更好的实现对渗滤液的处理。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MBBR生物膜反应器35设置于上述MBR膜生物反应器36的一侧,通过第四管道将MBBR生物膜反应器35与MBR膜生物反应器36相连通,这样,通过设置MBBR生物膜反应器35与MBR膜生物反应器36,一方面可对渗滤液进行较好的排污处理,保证渗滤液可满足下水道的排污标准;另一方面无需设置生化沉淀池,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更有利于小型垃圾转运站的适用。

优选地,上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叠螺脱水机37、以及第二循环泵(附图未作出),第二循环泵设置于叠螺脱水机37的旁侧。这样,通过第二循环泵可将收集的污泥抽送至叠螺脱水机37中进行脱水处理,从而实现泥水分离,并可将分离后的水回收利用。

优选地,上述第二管道32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附图未作出),这样,通过在上述第二管道32上设置流量调节阀,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可对上述渗滤液的流量进行调节,避免渗滤液的流量不均匀而影响后续的处理。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管道34、第四管道、以及第五管道上也可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从而实现控制每一条分支的渗滤液流量,此处不作限定。

优选地,上述渗滤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九管道9,在上述收集池1上还开设有第四分支口13,上述第九管道9一端与上述第四分支口13相连通,上述第九管道9另一端与上述污泥脱水系统相连通,这样,可将经过栅格组件2处理过的污泥通过第四分支口13与第九管道9流入污泥脱水系统中,使得收集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容纳渗滤液。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高压脉冲电絮凝器31、UASB厌氧反应塔33、MBBR生物膜反应器35、以及MBR膜生物反应器36,从而避免了需要建造沉淀池来对渗滤液进行排污处理,进而大大减小了渗滤液装置的占地面积,通过设置叠螺脱水机37,从而可将上述经过泥水分离后渗滤液回收利用,通过在垃圾转运站设置该装置,从而有效的缓解垃圾转运站的臭味问题,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