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965发布日期:2019-05-21 21:1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主要用于风景区、公园、居民小区等大小水域作为人造景观,美化环境,属于植物生态景观浮岛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水资源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风景区、公园、居民小区等大小水域多为封闭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有限,各种生态工程逐渐兴起。人工浮岛通过植物根系与水体进行充分接触,在植物的不断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吸收以及微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同时人工浮岛大大丰富了水体景观,突破了水面绿化的传统形式,是兼具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项新型绿化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

植物是人工浮岛的主体是净化水质和形成浮岛景观的重要要素,由于浮岛自身工程特性,导致目前浮岛植物选择类型单一,多为草本水生植物,群落丰富性和稳定性不足,影响了植物的净化功能和景观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引进小型乔灌木,解决目前浮岛植物配置单一的问题,采用多种种植形式,丰富植物类型,提高浮岛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包括浮岛框体、栽植框、上网格和下网格;其中,浮岛框体由主管和泡沫外壳组成,主管为闭合的四边形管道,主管镶嵌在泡沫外壳中,主管的顶部突出于泡沫外壳,主管顶部间隔设置多个种植槽,作为小型扦插苗的种植区;在所述的泡沫外壳组成的整个框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上网格和下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种植槽内填充轻型生物基质或放置营养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下网格上间隔设置多个高于泡沫外壳高度的栽植框,该上网格设在该泡沫外壳的顶端与栽植框的外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栽植框内填充生物基质。所述的栽植框高度高于上网格5-15cm,所述栽植框的形状为柱形或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上网格与下网格之间填充轻型基质,形成20-40cm厚度的基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上网格和下网格采用塑料或经过防腐处理的镀PVC金属丝;网格孔为方形或圆形,孔径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主管为闭合的四边形管道,外径20-40cm,内径15-35cm,材料采用PVC管;所述的泡沫外壳的高度为20-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下网格的四角设有挂环。

本实用新型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的主要优点包括:

本实用新型装置提高了人工浮岛植物的选择种类与栽培方式,可以采用播种、扦插、移栽等多种种植方式,覆盖了草本花卉到小型乔灌木多种植物类型,解决了现有浮岛植物存在的类型单一、结构简单、缺乏景观层次等问题,丰富了水体景观效果,同时对于提高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也具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底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管;2、泡沫外壳;3、种植槽;4、栽植框;5、下网格;6、上网格;7、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包括浮岛外框、栽植框4、下网格5和上网格6。其中,浮岛框体由主管1和泡沫外壳2组成,主管1为闭合的四边形管道,外径30cm左右,内径25cm左右,材料优先选用PVC管,主管1镶嵌在泡沫外壳2中且突出于泡沫外壳2,泡沫外壳2厚度(高度)20-40cm,主管1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种植槽3,种植槽3内可以直接填充轻型生物基质或放置营养钵,作为小型扦插苗的种植区,如彩叶草、菊花、玫瑰等;或者球根花卉,如郁金香等。

在泡沫外壳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镶嵌有下网格5和上网格6,网格孔可为方形或圆形,根据植物种类,孔径可设定为1-3mm,方便直接固定植物。通过调节浮岛浸水深度,使上网格6贴近水面或稍高于水面(5cm以内),上网格6可以栽植攀缘植物,如绿萝、鸭跖草,下层金属网格没入水中,适合种植沉水植物,如金鱼藻、黑藻等。

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在下网格5和上网格6两层网格之间填充轻型基质,形成20-40cm的基质深度,喷撒花卉种子,如二月兰、鼠尾草、大滨菊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还可在下网格5上设置栽植框4,下网格5作为栽植框4的底面,栽植框4的高度高于上网格6约10cm,栽植框4的形状优先选择柱形或方形。栽植框4和金属网格5优先选用经过防腐处理的镀PVC金属丝,也可采用塑料(如尼龙网)制成。栽植框4内填充生物基质作为基底,种植耐水湿的小型乔灌木,如垂柳、旱柳。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下网格5的四角各有1个挂环6,挂环6与锚链(未标示)固定连接,锚链锚固于水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