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5643发布日期:2019-08-31 01:5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



背景技术:

澄清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澄清池是利用池中积聚的泥渣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与清水较快分离的净水构筑物,可较充分发挥混凝剂的作用和提高澄清效率。澄清池按作用原理一般分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水力循环搅拌池、脉冲澄清池和悬浮澄清池。现有澄清池的缺点是:1、无法根据水量、水质不同做到灵活转换运行模式。2、污泥体内循环,可控性差,无法精准控制回流泥量。3、污泥浓度低,颗粒间的吸附作用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澄清池可控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该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澄清效果良好,操控灵活,适合于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处理、工业污水净化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容纳空腔和隔板,该容纳空腔被隔板分隔形成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混凝区、絮凝区和多功能区,混凝区与絮凝区的上部能够连通,絮凝区与多功能区的下部能够连通,混凝区连接有进水管,多功能区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还包括混凝搅拌机、絮凝搅拌机和多功能区搅拌机,混凝搅拌机能够对混凝区内的流体进行搅拌,絮凝搅拌机能够对絮凝区内的流体进行搅拌,多功能区搅拌机能够对多功能区内的流体进行搅拌。

絮凝区内设有絮凝导流筒,絮凝导流筒为直立的圆筒形结构,絮凝导流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状态,絮凝搅拌机的螺旋叶片位于絮凝导流筒内。

沿絮凝导流筒的周向,絮凝导流筒与絮凝区的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为直立的矩形板。

进水管含有依次连接的水平段与竖直段,该水平段的一端位于混凝区内,该水平段的另一端位于混凝区外,进水管的竖直段位于混凝区内。

混凝区与絮凝区上部的连通处设有上过水孔,絮凝区与多功能区的下部连通处设有下过水孔,进水管的竖直段的上端高于混凝区与絮凝区上部的连通处。

所述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还包括污泥泵,污泥泵位于壳体外,污泥泵的一端通过泵送管道与进水管的水平段连接,该泵送管道连接有第一自动阀门和第二自动阀门。

污泥泵的另一端连接有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通过内部污泥回流管与多功能区连接,内部污泥回流管位于多功能区的下部。

内部污泥回流管上设有第三自动阀门,该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二自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澄清效果良好,操控灵活,适合于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处理、工业污水净化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的剖视图。

1、进水管;2、混凝区;3、絮凝区;4、多功能区;5、出水槽;6、出水管;7、内部污泥回流管;8、混凝搅拌机;9、絮凝搅拌机;10、絮凝导流筒;11、多功能区搅拌机;12、污泥泵;13、第三自动阀门;14、第四自动阀门;15、浊度检测仪;16、外部回流污泥口;17、污泥排放口;18、第一自动阀门;19、第二自动阀门;20、壳体;21、隔板;22、上过水孔;23、下过水孔;24、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包括壳体20,壳体20内设有容纳空腔和隔板21,该容纳空腔被隔板21分隔形成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混凝区2、絮凝区3和多功能区4,混凝区2与絮凝区3的上部能够连通,絮凝区3与多功能区4的下部能够连通,混凝区2连接有进水管1,多功能区4连接有出水管6,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还包括混凝搅拌机8、絮凝搅拌机9和多功能区搅拌机11,混凝搅拌机8能够对混凝区2内的流体进行搅拌,絮凝搅拌机9能够对絮凝区3内的流体进行搅拌,多功能区搅拌机11能够对多功能区4 内的流体进行搅拌。

在本实施例中,絮凝区3内设有絮凝导流筒10,絮凝导流筒10为直立的圆筒形结构,絮凝导流筒10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状态,絮凝导流筒10的顶端与絮凝区3 的顶端之间存在间距,絮凝导流筒10的底端与絮凝区3的底端之间存在间距,絮凝搅拌机9的螺旋叶片位于絮凝导流筒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沿絮凝导流筒10的周向,絮凝导流筒10与絮凝区3的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导流板24,导流板24为直立的矩形板。在絮凝搅拌机9的螺旋叶片的下方的导流筒内固定有药剂投加环。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含有依次连接的水平段与竖直段,该水平段的一端位于混凝区2内,该水平段的另一端位于混凝区2外,该水平段上设有浊度检测仪15,进水管1的竖直段位于混凝区2内,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区2与絮凝区3上部的连通处设有上过水孔22,絮凝区3 与多功能区4的下部连通处设有下过水孔23,进水管1的竖直段的上端高于混凝区2 与絮凝区3上部的连通处,多功能区4内的上部设有出水槽5,出水槽5的位置与出水管6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还包括污泥泵12,污泥泵12位于壳体20外,污泥泵12的一端通过泵送管道与进水管1的水平段连接,该泵送管道连接有污泥排放口17、第一自动阀门18和第二自动阀门19。

在本实施例中,污泥泵12的另一端连接有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通过内部污泥回流管7与多功能区4连接,内部污泥回流管7位于多功能区4的下部。内部污泥回流管7上设有第三自动阀门13,该输送管道上还设有第四自动阀门14和外部回流污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区4可在推流模式和沉淀模式进行选择。根据进水水质条件进行功能切换,当进水水质较好(浊度<10NTU)时,本净化装置采用“混凝+ 絮凝+沉淀”的运行模式,此种模式下,多功能区4出水直接作为最终产水排放;当进水水质较差时,本净化装置采用“混凝+絮凝+推流”的运行模式,多功能区4出水进入后续磁分离装置深度处理。

多功能区4的底部设置倾角斜板,可在“混凝+絮凝+沉淀”的运行模式使装置排泥顺畅。进水设置浊度检测仪15,根据进水浊度检测值,通过第三自动阀门13、第四自动阀门14自动切换装置的运行模式。

下面介绍该多功能水处理净化澄清装置的工作过程。

在壳体20内,投加药剂、磁粉和回流污泥的协同作用依次流经胶体混凝区2、絮凝区3、多功能区4、出水管6,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通过进水。

污泥流程依次设置以下设施:污泥来自内部污泥回流管7或外部回流污泥口16,分别经第三自动阀门13或第四自动阀门14后由污泥泵12加压回流,通过第一自动阀门18回流至进水端,也可通过第二自动阀门19外排至污泥处理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