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滤芯过滤的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5630发布日期:2019-08-31 01:5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带滤芯过滤的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水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滤芯的开水机。



背景技术:

开水机,也叫开水器、电开水器,或者俗称为"开水炉",是为了适应不同人群饮水需求环境而设计的一种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烧水设备。

为了让人喝到更加干净的水,很多开水机上都设置有过滤器。原先的过滤器都是设置在水箱的底部,这样的过滤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过滤器中会滋生细菌,而且水箱较深,安装和拆卸过滤器都很麻烦,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滤芯过滤的开水机,滤芯不容易滋生细菌且方便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带滤芯过滤的开水机,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底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伸入所述水箱内,所述通口内设置有滤芯。加水时,水先加入到出水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储水腔内的水通过滤芯净化以后流到水箱内。整个过程中,储水腔内的水只是暂存,最终都会留到水箱内,所以避免了水中的细菌在滤芯处滋生,另外储水腔相对于水箱,不需要储存水量,所以体积不需要很大,因此也就不需要做的很深,因此滤芯的更换也很容易。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水腔的外壁与所述水箱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储水腔插入所述水箱内。这是一种比较优选的一种储水腔与水箱之间的固定方式,安装和拆卸都简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外壳,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与所述水箱相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水腔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作用是防止灰尘落入储水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相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相通,所述第二水管与加热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出水龙头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出水龙头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当所述水箱内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所述传感器发出警告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水时,水先加入到出水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储水腔内的水通过滤芯净化以后流到水箱内。整个过程中,储水腔内的水只是暂存,最终都会留到水箱内,所以避免了水中的细菌在滤芯处滋生,另外储水腔相对于水箱,不需要储存水量,所以体积不需要很大,因此也就不需要做的很深,因此滤芯的更换也很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去掉壳体以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3,带滤芯过滤的开水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水箱4,所述外壳2与所述水箱4相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卡块21,所述水箱4上设置有卡槽41,所述卡块21与所述卡槽41相配合。

所述水箱4顶部设置有储水腔3,所述储水腔3的外壁与所述水箱4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储水腔3插入所述水箱4内。所述水箱4底部设置有第一水管61,所述第一水管61与水泵7进水口相通,所述水泵7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62相通,所述第二水管62与加热器8的进口相连,所述加热器8的出口与出水龙头9相连。所述出水龙头9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盒91,所述接水盒9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储水腔3底部设置有通口31,所述通口31伸入所述水箱1内,所述通口31内设置有滤芯5。所述储水腔3顶部设置有盖板32。盖板作用是防止灰尘落入储水腔内。

还包括水位传感器9a,当所述水箱4内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所述传感器9a发出警告信号。

加水时,水先加入到出水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储水腔内的水通过滤芯净化以后流到水箱内。整个过程中,储水腔内的水只是暂存,最终都会留到水箱内,所以避免了水中的细菌在滤芯处滋生,另外储水腔相对于水箱,不需要储存水量,所以体积不需要很大,因此也就不需要做的很深,因此滤芯的更换也很容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