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6157发布日期:2019-09-29 15:30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套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丁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套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氯丁橡胶,是由2-氯丁二烯-1,3聚合而成的合成橡胶,在国内目前采用的生产方法为电石法,2-氯丁二烯-1,3的生产包括乙炔发生、乙烯基乙炔和氯丁二烯合成等工序。

在乙炔二聚生成乙烯基乙炔时,乙炔气体在装有含铜催化剂溶液的反应塔中反应生成反应气,反应气进入洗涤罐和水冷塔进行水洗涤、冷却才能进行后续操作。反应气中除含有乙烯基乙炔、乙炔等气体外还夹带含铜的催化剂液滴,因此水洗涤之后水中含有铜,因此称为含铜废水,其中还溶有乙炔和乙烯基乙炔。

现有技术中,会直接将含铜废水从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内排放到污水系统中进行处理。一方面会造成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乙炔和乙烯基乙炔会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不仅增大污水处理的负荷,还会降低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套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以回收含铜废水中的乙炔和乙烯基乙炔,节约生产成本,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避免影响污水系统处理污水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套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包括缓冲槽、与缓冲槽连通的第一液环真空泵,第一液环真空泵上方设有用于对含铜废水闪蒸的闪蒸塔,闪蒸塔连通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污管,还包括第二液环真空泵和冷凝器,第二液环真空泵分别与冷凝器和闪蒸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1)含铜废水从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中排入到缓冲槽内,再通过第一液环真空泵送入到闪蒸塔内。缓冲槽作为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和闪蒸塔之间的缓冲结构,在闪蒸塔发生故障时,可以在缓冲槽内将含铜废水阻隔,避免含铜废水再进入到闪蒸塔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通过第二液环真空泵使得闪蒸塔形成真空,将进入闪蒸塔内的含铜废水闪蒸为含铜废水与含水蒸汽的乙炔、含水蒸汽的乙烯基乙炔气体。

(3)第二液环真空泵将含有水蒸汽的乙炔、含有水蒸汽的乙烯基乙炔气体送入到冷凝器内,水蒸汽冷凝之后,乙炔气体和乙烯基乙炔气体与水蒸汽分离,如此达到回收的目的。

综上,本方案通过闪蒸塔来对乙炔、乙烯基乙炔和含铜废水气体进行分离,以避免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对乙炔、乙烯基乙炔进行回收,节约生产成本。并且与传统的方式相比,降低了乙炔和乙烯基乙炔会挥发到空气中的几率,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位于闪蒸塔的下部,且排污管连通有用于液封排污管的废液槽。含铜废水在闪蒸塔内闪蒸过后,含铜的污水会从排污管排出,并且进入到废液槽内,便于含铜废水的收集。废液槽可以液封排污管,在第二液环真空泵工作时防止气体进入闪蒸塔,闪蒸塔的真空度可以达到操作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液环真空泵与闪蒸塔之间设置有液体流量计。第一液环真空泵向闪蒸塔送入含铜废水,通过液体流量计对液体的流量进行监控,避免送入到闪蒸塔内的液体过多,影响含铜废水正常进行闪蒸。

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与闪蒸塔的连通处与排污管的出液口之间竖直方向的垂直距离至少为5m。形成至少5m的高度差,含铜废水与含水蒸汽的乙炔、含水蒸汽的乙烯基乙炔脱离后,由于存在至少5m的高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含铜废水可以克服闪蒸塔的真空的作用力,从排污管排出。

进一步,还包括有控制器,气体流量计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液环真空泵的工作功率。当气体流量计的测到的气体流量数值达到一定时,气体流量计会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第一液环真空泵的工作功率,从而控制第一液环真空泵输出气体的流量。

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下部的出液口连通有U型管。由于排污管与闪蒸塔连通,U型管液封排污管,保证第二液环真空泵正常工作时内不会有气体串入闪蒸塔,使得闪蒸塔真空度满足工艺要求。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的下部连通有废水槽。冷凝器冷凝的水会先进入到废水槽内进行缓冲,若遇到污水系统发生故障,则可通过废水槽来对冷凝器排出的冷凝水进行缓存,避免冷凝水再进入到污水系统内,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缓冲槽输入管1、缓冲槽2、第一液环真空泵3、闪蒸塔4、排污管5、第二液环真空泵6、冷凝器7、液体流量计8、废液槽9。

实施例一:

一套从含铜废水中回收乙炔和乙烯基乙炔的装置,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缓冲槽2、闪蒸塔4,缓冲槽2上连通有缓冲槽输入管1,含铜废水从现有的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通过缓冲槽输入管1输入到缓冲槽2内。还包括有第一液环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真空泵6,第一液环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真空泵6的品牌均为:钜勒,型号为:2BV5111。

第一液环真空泵3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缓冲槽2连通。第一液环真空泵3的排液口连通有输入管,并且闪蒸塔4与输入管连通。

闪蒸塔4的下部连通有排污管5,排污管5与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连通。排污管5的下部出液口连通有U型管,U型管内装入水进行液封。排污管5与闪蒸塔4的连通处与排污管5下端的出液口的垂直距离至少为5m,本实施例中为6m。第二液环真空泵6的入口连通有气体输出管,气体输出管与闪蒸塔4的上部连通。

还包括有冷凝器7,冷凝器7为化工用的列管式冷凝器,冷凝器7连通有气管,并且冷凝器7通过气管与第二液环真空泵6的出口连通。冷凝器7下部的排液口连通有废水管,废水管连通有废水槽,废水槽与污水系统连通,冷凝器7的上部通过管道与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内的含铜废水排放到缓冲槽2中,含铜废水在缓冲槽2内静置。

人工启动第一液环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真空泵6,并将排污管5的下部的U型管进行液封。第二液环真空泵6先对闪蒸塔4抽真空,从而使得闪蒸塔4形成真空。第一液环真空泵3将缓冲槽2内的含铜废水送入到闪蒸塔内。含铜废水进入到闪蒸塔4内闪蒸,从而形成含铜污水、含有水蒸汽的乙炔、乙烯基乙炔气体。

由于排污管5与闪蒸塔4的连通处与排污管5的出液口的垂直距离为6m,含铜污水可以克服闪蒸塔4内的真空作用力,从而含铜污水会从排污管5排出进入到污水系统内。

含有水蒸汽的乙烯基乙炔、乙炔的气体在第二液环真空泵6的作用下,将含有水蒸汽的乙烯基乙炔和乙炔的气体送入到冷凝器7内,在冷凝器7内水蒸汽会发生冷凝,而乙烯基乙炔和乙炔气体会从冷凝器7上部排出,通过管道再次进入到乙烯基乙炔合成装置内,如此使得乙炔和乙烯基乙炔气体回收利用。冷凝过后的水从冷凝器7下部的废水管排到废水槽内再进入到污水系统内处理。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2所示,排污管5的下部连通有废液槽9,废液槽9内废水液面要求能将排污管5液封。在第二液环真空泵6工作时,保证闪蒸塔4的真空度达到闪蒸的要求。而且废液槽9与现有的污水系统连通,污水系统出现故障时,废液槽9可以缓冲废液槽9中的含铜废水,避免向故障的污水系统排入含铜废水,从而减轻污水系统的负荷,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冷凝器7的上部连通有回收容器,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为储存罐,具体为在冷凝器7中水蒸气与乙烯气体和乙烯基乙炔气体分离后,乙烯基乙炔和乙炔的气体进入到储存罐内储存,如此达到回收的目的。第一液环真空泵3与闪蒸塔4之间设置有型号为:MF5700DE的液体流量计8,具体为液体流量计8固定在连通第一液环真空泵3和闪蒸塔4的输入管上。

还包括与液体流量计8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型号为:SEMEM-DV34,具体为:液体流量计8的输入端位于输入管内,液体流量计8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液环真空泵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可控制第一液环真空泵3的工作功率。具体为:当含铜废水经过液体流量计8时,含铜废水流经液体流量计8的量被液体流量计8检测到,并且显示一定的数值,当达到预设的数值时,液体流量计8会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液体流量计8的信号,第一液环真空泵3会控制输出含铜废水的流量,如此可避免进入闪蒸塔4的液体过多,避免含铜废水无法被充分闪蒸。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