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5943发布日期:2019-03-16 00:2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真菌分解土壤中石油烃,通过真菌降解达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即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代社会的最主要动力燃料与化工原料,石油及其产品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在石油的开采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工艺水平和处理技术的限制,大量含油类物质的废水,废渣,废气进入土壤中,破坏土壤生态。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多种有毒物质,其中一部分物质还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在污染土壤的各种治理方法中,微生物修复具有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并且对环境破坏性小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一定程度上为污染土壤的修复带来了技术上的革命。为了取得高效、彻底的生物修复效果,一种高效可实施的修复方法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通过筛选驯化高效真菌,将发满菌丝的菌棒在农田栽培,实现土壤石油烃的快速分解。

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在含石油烃污染土壤中与玉米套栽白腐真菌。

优选的,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为石油烃含量低于50000mg/kg污染的土壤。

优选的,在环境温度5-28℃,在含石油烃的土壤中栽培发满菌袋的菌棒10-12袋/m2土壤。

优选的,在间作条件下,散射光照条件生长。潮湿条件下栽培真菌,湿度控制在90%。

真菌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保藏的pda斜面的菌种到接种到100mlpd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天,到菌丝球长到一定数量,备用。pda培养基组成:称取200g土豆切成小块,煮沸20min,八成纱布过滤,20g葡萄糖,200g琼脂,补水到1000ml,121灭菌20min。pdb培养基组成:称取200g土豆切成小块,煮沸20min,八成纱布过滤,20g葡萄糖,mg2so4,1.5g,kh2po43g,调节ph到5补水到1000ml,121灭菌20min。

2)菌棒的制备:将玉米芯和麸皮按照9:1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尿素和石灰装袋封口灭菌。将培养的菌丝球倒入菌袋一端少许,封口,放入温室培养30天左右至菌丝发满菌袋,备用。

将发满菌丝的菌棒从袋中取出,在玉米田中挖25公分的畦,将菌棒埋于畦中上面覆土5cm,与玉米间作。

技术特点:本发明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是在含石油烃的湿润土壤中栽培白腐真菌。白腐真菌的最佳种植条件:在环境5-28℃时,在湿润的农田中栽培发满菌丝的菌袋10-12袋/m2土壤。

栽培的白腐真菌可在石油烃含量低于50000mg/kg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分解石油烃。

本方法公开一种白腐真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含有石油烃污染的农田中通过建畦套种白腐真菌。白腐真菌菌丝体通过与土壤中石油烃的接触,通过胞外酶分解,直接吸收等方式分解石油烃。本发明通过间作套种方式将发满菌丝体的白腐真菌菌袋栽培到土壤中,实现将石油烃在土壤中被分解的目的。

具体的实施方式

真菌的栽培与生长

白腐真菌栽培前应让菌丝发满菌袋,10袋/m2左右。建一个25厘米深20厘米长15厘米宽的畦,将菌棒外袋去除,将菌棒放入畦内,上面覆盖3-5厘米的土层,保持湿润的环境,温度在10-25度为宜。

(1)具体指标如下

污染深度为:d=0.3m

土壤容量为:w=1200kg/m3

环境温度:15-25℃

达到的处理目标:3000mg石油烃/kg土壤(农田土壤标准)。

其中菌棒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保藏的pda斜面的菌种到接种到100mlpd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天,到菌丝球长到一定数量,备用。pda培养基组成:称取200g土豆切成小块,煮沸20min,八成纱布过滤,20g葡萄糖,200g琼脂,补水到1000ml,121灭菌20min。pdb培养基组成:称取200g土豆切成小块,煮沸20min,八成纱布过滤,20g葡萄糖,mg2so4,1.5g,kh2po43g,调节ph到5补水到1000ml,121灭菌20min。

2)将玉米芯和麸皮按照9:1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尿素和石灰装袋封口灭菌。将培养的菌丝球倒入菌袋一端少许,封口,放入温室培养30天左右至菌丝发满菌袋,备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方法公开一种白腐真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含有石油烃污染的农田中通过建畦套种白腐真菌。白腐真菌菌丝体通过与土壤中石油烃的接触,通过胞外酶分解,直接吸收等方式分解石油烃。本发明通过间作套种方式将发满菌丝体的白腐真菌菌袋栽培到土壤中,实现将石油烃在土壤中被分解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戴柏平;张晓林;姚文冲;刘坤;王幽静;潘彦硕;邝宏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造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1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