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镜镜面清洗车及其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0089发布日期:2019-05-24 20:5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定日镜镜面清洗车及其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镜面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日镜镜面清洗车及其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与不可再生等问题,寻找新能源成为人类当前面临的迫切课题。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尤其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继光伏发电之后新兴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其中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因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散热损失少等优势,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把太阳光聚焦到位于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加热吸热器中的传热介质产生热能,再通过热交换系统生成高温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

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定日镜镜面的洁净度将直接影响吸热器对热能的吸收,进而影响电站发电效率。因此,不仅要对定日镜定期进行清洗,更需提升一次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日镜镜面清洗车及其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该发明能有效解决镜面清洗污渍残留问题,改善清洗效果,并对清洗液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降低清洗成本,节约水资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日镜镜面清洗车,包括行走机构、升降调节机构、摆动清洗机构、导流装置、过滤装置、储水箱,其中,

所述行走机构能够跨越在定日镜上方行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子机构、第二行走子机构,第一行走子机构、第二行走子机构分别具有横梁,所述第一行走子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子机构平行间隔设置,并根据定日镜镜面宽度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的下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走子机构、第二行走子机构的横梁上;

所述摆动清洗机构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上;

所述导流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清洗车一侧的第一行走子机构或第二行走子机构上;

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导流装置正下方,并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导流装置同侧的第一行走子机构或第二行走子机构的横梁之下;

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的上方,并通过软管与所述导流装置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推杆、升降导套、升降门架,所述摆动清洗机构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所述升降门架上;其中,所述升降推杆包括第一升降推杆和第二升降推杆,并且,所述第一升降推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一行走子机构的横梁上,上端铰接在所述升降门架一端的横梁下端;所述第二升降推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二行走子机构的横梁上,上端铰接在升降门架另一端横梁的下端;所述升降导套包括第一升降导套和第二升降导套,两个所述升降导套分别一前一后布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每个所述升降导套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行走机构的横梁上;所述升降门架与所述升降导套滑动连接,并可在所述升降推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清洗机构包括摆动推杆和清洗机构,所述升降门架包括位于两端的门型支撑架及位于两门型支撑架之间的上端横梁,其中,所述摆动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升降门架的上端横梁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清洗机构上,所述摆动推杆用于在清洗作业时调节清洗机构和镜面之间的角度;所述清洗机构铰接在所述升降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刷辊机架、双排螺旋刷辊、调整电缸、连接块、滑座、滑动导轨、刮水机构和扇形喷头,其中,所述刷辊机架铰接在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的升降门架上;所述双排螺旋刷辊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座和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滑动导轨、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刷辊机架上;所述调整电缸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座上,另一端铰接在连接块上;所述刮水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刷辊机架的后端,并且所述刮水机构由柔性材料组成,清洗作业时所述刮水机构与镜面充分接触,用于刮除镜面残留水渍,提升镜面清洗效果;所述扇形喷头数量若干,间隔设置在所述刷辊机架的前端和后端,清洗作业时,所述扇形喷头通过水泵系统将储水箱内的清洗液喷射到定日镜表面进行冲刷。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螺旋刷辊包括第一螺旋刷辊和第二螺旋刷辊,优选地,两者的旋转轴平行;其中,每个螺旋刷辊的刷毛的设置方式为螺旋式,并且,所述第一螺旋刷辊刷毛的旋向为左旋,清洗作业时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螺旋刷辊刷毛的旋向为右旋,清洗作业时顺时针转动,将清洗液积聚在两螺旋刷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螺旋刷辊清洗作业时,第一螺旋刷辊、第二螺旋刷辊与镜面之间形成相对三维空间,将清洗液积聚在第一螺旋刷辊和第二螺旋刷辊之间,可对镜面进行高效清洗,并通过刷辊刷毛的螺旋结构将清洗液输送至镜面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刷辊和第二螺旋刷辊之间的轴距可通过调整电缸根据镜面污染程度、清洗液喷洒量进行自动调节,当镜面较脏时清洗液喷洒量增多,两螺旋刷辊轴间距调大,形成足够的聚液三维空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清洗回收作业,提升镜面清洗效果和清洗液回收效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挡水板、接水槽和移动拖架,所述挡水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导套和第二升降导套之间的一端,所述移动拖架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行走子机构的横梁上方,所述接水槽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拖架上;所述接水槽可通过移动拖架作伸缩运动,清洗作业时,所述接水槽被置于镜面边缘的正下方。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内腔为栅格式,清洗回收时可防止清洗液四处飞溅,提升回收效率。

清洗作业时,双排螺旋刷辊将清洗液输送至导流装置,清洗液通过重力作用经挡水板回流到接水槽,再通过软管回流至过滤装置,经过过滤的清洗液最终回流至储水箱进行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定日镜镜面清洗车的摆动清洗机构、导流装置、过滤装置、储水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镜面清洗回收装置的操作方法,使用权上述的螺旋式定日镜镜面清洗车,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螺旋刷辊和第二螺旋刷辊将清洗液输送至导流装置,清洗液在重力作用下经挡水板导流到接水槽,再通过软管回流至过滤装置,经过滤的清洗液最终回流至储水箱进行循环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日镜镜面清洗车通过刮水机构和双排螺旋刷辊的设置,使镜面一次清洗效果更佳;

第二.本发明的定日镜镜面清洗车通过双排螺旋刷辊的设置、并结合导流装置、过滤装置、储水箱,能够对清洗液进行高效回收,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车清洗作业及回收清洗液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液回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备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的清洗车总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摆动清洗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机构侧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洗机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i、清洗车;ii、定日镜;1、行走机构;2、升降调节机构;3、摆动清洗机构;4、导流装置;5、过滤装置;6、储水箱;11、第一行走子机构;12、第二行走子机构;211、第一升降推杆;212、第二升降推杆;221、第一升降导套;222、第二升降导套;23、升降门架;31、摆动推杆;32、清洗机构;321、刷辊机架;322、第二螺旋刷辊;323、第一螺旋刷辊;324、刮水机构;325、扇形喷头;326、第一调整电缸;333、第二调整电缸;327、滑动导轨;328、第一连接块;329、第一滑座;330、轴承;331、第二滑座;332、第二连接块;41、挡水板;42、接水槽;43、移动拖架;44、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定日镜镜面的清洗主要是通过在车体上安装刷辊或组合刷盘机构,结合高压喷嘴进行冲刷式清洗。目前,此种清洗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镜面冲刷清洗过程中水渍不能及时排出,污渍残留镜面影响清洗效果;2、镜面清洗完成后,清洗液均回流至地面,浪费水资源;3、冬季低温情况下添加防冻液清洗镜面时,清洗液无法回收利用,增加清洗成本。

对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及配备该种装置的清洗车,能够有效对清洗液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降低清洗成本,节约水资源,同时解决镜面清洗污渍残留问题,改善清洗效果。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清洗车的清洗作业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清洗车i横跨在定日镜ii上方进行清洗作业,并能够对清洗液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配备螺旋式清洗刷辊回收装置的定日镜镜面清洗车,包括:

行走机构1(其结构如图4所示);

升降调节机构2(其结构如图5所示);

摆动清洗机构3(其结构如图6-9所示);

导流装置4(其结构如图10所示);

过滤装置5;

储水箱6。

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第一行走子机构11和第二行走子机构12,通过行走机构的上述设置使该清洗车能够跨越在定日镜上方行走,第一行走子机构11和第二行走子机构12平行间隔设置,并可根据定日镜镜面宽度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两行走子机构11、12之间的宽度要大于定日镜镜面宽度,并预留安全余量。过滤装置5和储水箱6安装在一侧的行走子机构上,具体在图4中所示为安装在第二行走子机构12上。第一行走子机构11上方具有横梁11a,第二行走子机构12上方具有横梁12a。

请参见图5所示,所述升降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推杆211、第二升降推杆212、第一升降导套221、第二升降导套222、升降门架23,每个升降导套包括两端的两个套部、套部下方的空心竖杆和两个套部中间的连接杆,升降门架23包括两端的门型支撑架及位于两门型支撑架之间的上端横梁,每个门型支撑架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竖杆,门型支撑架的每根竖杆套在对应位置的升降导套的空心竖杆之内;所述第一升降推杆211下端铰接在第一行走子机构11的横梁11a上,上端铰接在升降门架23一侧的门型支撑架上;第二升降推杆212下端铰接在第二行走子机构12的横梁12a上,上端铰接在升降门架23另一侧的门型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升降导套221、第二升降导套222的空心竖杆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行走子机构11和第二行走子机构12的横梁上,所述升降门架23与第一升降导套221、第二升降导套222通过相互套接的竖杆23a、空心竖杆221a、222a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推杆211和第二升降推杆212同时作用下,升降门架23可上下移动。

请参见图6所示,所述摆动清洗机构3包括摆动推杆31和清洗机构32,清洗机构32铰接在升降门架23的上端横梁上,所述摆动推杆31一端和清洗机构32铰接,另一端和升降门架23的上端横梁铰接,清洗机构32与摆动推杆31与升降门架23的上端横梁铰接的位置不同。清洗作业时摆动推杆31用于推动或拉动清洗机构32,进而调节清洗机构32和镜面之间角度,保持清洗机构32和镜面平行。

请结合参见图6-图9,所述清洗机构32包括刷辊机架321、第一螺旋刷辊323、第二螺旋刷辊322、第一调整电缸326、第二调整电缸333、第一连接块328、第二连接块332、第一滑座329、第二滑座331、轴承330、滑动导轨327、刮水机构324、扇形喷头325,其中,第一螺旋刷辊323和第二螺旋刷辊322组成双排螺旋刷辊;第一螺旋刷辊323一端通过一轴承330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座329上,另一端通过一轴承330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座331上;第二螺旋刷辊322一端通过一轴承330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块328上,另一端通过一轴承330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332上;所述第一滑座329、第二滑座331分别滑动连接在一滑动导轨327上,滑动导轨327固定安装在刷辊机架321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块328、第二连接块332分别固定安装在刷辊机架321两侧;所述第一调整电缸326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座329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块328上;第二调整电缸333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座33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块332上,如图8、图9所示。

请参见图1、图3和图6,所述第一螺旋刷辊323刷毛旋向为左旋,清洗作业时逆时针转动,第二螺旋刷辊322刷毛旋向为右旋,清洗作业时顺时针转动,两刷辊转速相同;清洗作业时,在第一螺旋刷辊323、第二螺旋刷辊322、定日镜镜面三者之间形成一相对三维空间,可将清洗液积聚在两螺旋刷辊之间,并通过刷辊刷毛的螺旋结构将清洗液输送至镜面一侧。所述第一螺旋刷辊323和第二螺旋刷辊322之间的轴距可通过第一调整电缸326、第二调整电缸333根据镜面污染程度、清洗液喷洒量同时进行自动调节,当镜面较脏时清洗液喷洒量增多,两螺旋刷辊轴间距调大,形成足够的聚液三维空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清洗回收作业,提升镜面清洗效果和清洗液回收效率。

请参见图6、图8和图9,所述扇形喷头325数量若干,并间隔设置在刷辊机架321的前端和后端;清洗作业时,扇形喷头325通过水泵系统将储水箱内的清洗液喷射到定日镜表面进行冲刷;所述刮水机构324固定安装在刷辊机架321后端,刮水机构324由柔性材料组成,清洗作业时刮水机构324与镜面充分接触,用于刮除镜面残留水渍,进一步提升镜面清洗效果,如图7所示。

请参见图3并结合参见图10所示,所述导流装置4包括挡水板41、接水槽42、移动拖架43和软管44,所述挡水板41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导套221和第二升降导套222之间的一侧,所述接水槽42固定安装在移动拖架43上,所述移动拖架43固定安装在第二行走子机构12的横梁12a上;所述接水槽42可通过移动拖架43作伸缩运动,清洗作业时,接水槽42被置于镜面边缘的正下方,用于回收导流下来的清洗液。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流装置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行走子机构11一侧,此时移动拖架43固定安装在第一行走子机构11的横梁11a上,所述挡水板41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导套221和第二升降导套222之间靠近的第一行走子机构11的一侧。

请结合参见图3和图10,所述储水箱6设置在导流装置4正下方,并固定安装在第二行走子机构12的横梁12a下方,所述过滤装置5固定安装在储水箱6的上方,并通过软管44与接水槽42连通。清洗作业时,第一螺旋刷辊323和第二螺旋刷辊322同速、不同向转动,将清洗液输送至导流装置4,清洗液通过重力作用经挡水板41回流到接水槽42,再通过软管44回流至过滤装置5,经过过滤的清洗液最终回流至储水箱6进行循环利用。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接水槽42的内腔为栅格式,清洗回收时可防止清洗液四处飞溅,提升回收效率。

图2所示为清洗液的回收流程。清洗作业时,移动拖架43进行前伸运动,将接水槽42移动到镜面边缘正下方,同时调整电缸根据镜面清洗工况调节第一螺旋刷辊323和第二螺旋刷辊322的轴间距;通过第一螺旋刷辊323和第二螺旋刷辊322的聚水、输水作用,将镜面残留的清洗液及污渍输送至镜面边缘,先后经过挡水板41、接水槽42、过滤装置5回流至储水箱6进行循环回收利用。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