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2773发布日期:2019-06-25 23:0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填料组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

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或净化处理时,常常需要在污水处理池中填入各种填料以对污水进行处理,现有的填料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胶水粘结的工艺方式来进行组装生产。

但是现有的填料生产过程中,许多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劣质的胶水来进行填料的粘合,其所使用的胶水本身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劣质胶水生产的填料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虽然会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但是在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填料浸泡在水中,胶水本身的毒性会渗透至水中,对水质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在水的不断浸泡中,由于胶水本身的性质使填料容易发生形变或松散等现象,影响其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无毒无害,可以减少胶水粘结组装形成的缺陷的局限性,减少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混合: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2)物料填充: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

(3)升温处理: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60℃-80℃;

(4)一次挤压成型:在一定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

(5)片材取出: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

(6)一次成型片材堆叠: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

(7)二次挤压成型:在一定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

(8)修整: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二次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模具升温至68℃-72℃。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所述步骤(4)中的一次挤压成型的挤压压力为3.5kn-4.2kn。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所述步骤(4)中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所述步骤(7)中的二次挤压成型的挤压压力为4.5kn-4.9kn。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所述步骤(7)中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池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步骤(6)和步骤(7),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进行成型块修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的冷却塔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组装得到的污水处理池用填料,与传统的胶水组装工艺相比,本发明得到的污水处理池用填料突破了以往胶水粘结工艺的许多缺陷和局限性,安全,环保,无毒无味,并且其采用机械挤压的方式,节省费用,组装方便,对场地环境的要求较低,并且整个组装过程无需使用胶水,仅采用升温和机械挤压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好的成型块强度高,粘结点完好率在99%以上,不容易产生粘结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60℃,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实施例2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64℃,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实施例3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68℃,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实施例4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70℃,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实施例5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72℃,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实施例6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76℃,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实施例7

将污水处理填料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后的物料依次填充至挤压模具的凹槽中,使混合后的物料充满模具的凹槽,将填充混合后的物料的挤压模具传输至一次挤压处,并将挤压模具升温至80℃,在3.5kn-4.2kn的挤压压力下对挤压模具中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一次挤压成型处理,得到填料片材,一次挤压成型得到的填料片材为填充的混合后的物料厚度的30%-35%,将一次挤压成型后的填料片材取出,将2-3片一次成型片堆叠,并使其各部分完全重合,并将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传输至二次挤压处,在4.5kn-4.9kn的挤压压力下对堆叠后的一次成型片进行二次挤压成型处理,重复挤压3次,得到二次成型块,二次挤压成型得到的二次成型块的厚度为堆叠的一次成型块的厚度的80%-8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以及填料的使用厚度的要求重复堆叠和二次挤压步骤,直至得到制定厚度的成型块后,再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将上述得到的成型块进行修整,得到填料成型块。

采用本发明的冷却塔填料无胶水组装工艺组装得到的冷却塔填料,与传统的胶水组装工艺相比,本发明得到的冷却塔填料突破了以往胶水粘结工艺的许多缺陷和局限性,安全,环保,无毒无味,并且其采用机械挤压的方式,节省费用,组装方便,对场地环境的要求较低,并且整个组装过程无需使用胶水,仅采用升温和机械挤压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好的成型块强度高,粘结点完好率在99%以上,不容易产生粘结变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