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6555发布日期:2019-06-14 23:4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道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生活区的河道容易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造成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河道水质已基本上处于地表水五类或劣五类水质,污染严重,富营养化。

利用微生物进行原位修复污染水体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常用的方法为将有益微生物菌群活化后投入到污染水体中,加快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或者加入复合酶,促进水体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对河道自净的促进作用。但是加入复合酶的作用无法持久,河道水的环境复杂,比如温度、ph不合适,会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并且复合酶不能有效除去氨氮等无机污染物。

在外界河道水体中加入微生物菌群进行治理污染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微生物代谢活性弱,环境耐受力低,水环境中存在一些与外加益生菌相克的有害微生物,外加的益生菌适应能力以及协同作用不强,和水环境的相容性差,治理效率低。

cn102815792a公开了一种用于城乡污染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每种菌种都需要通过斜面活化和摇瓶培养、种子罐发酵、批量产品的制备,然后和复合酶进行复配,制备微生物-酶复合制剂,然后应用于净化城乡污染河道。但是其每种微生物需要分别经过多级活化,活化过程复杂,并且其微生物和水环境的相容性差,治理效果不长久,该专利需要投加三次微生物。

cn103058389a公开了一种污染水体淤泥原位净化干粉制剂,其每一种菌种均需要经过一级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得到的发酵液冷冻干燥制成菌粉,然后加入酶制剂和载体,制备干粉制剂,该专利也是需要对每一菌种分别进行多级活化,操作繁琐,不利于在实际河道治理中应用,并且其是进行的模拟河道试验,污染水体是人工配制的,在实际河道水体治理中,存在微生物代谢活性弱,环境耐受力低,治理效果不长久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提高微生物与环境的相容性,治理效果好,治理效果长久;

(2)减少淤泥厚度;

(3)提高水体的清澈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包括接种微生物、加入多酶催化剂、微纳米曝气;所述接种微生物,将有益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后,以梅花式布点接种到淤泥内。

所述有益微生物菌种,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假单胞菌6wt%、脱氮假单胞菌15wt%、亚硝化单胞菌65wt%,绿色木霉4%、地衣芽孢杆菌10wt%。

所述接种微生物,平均每100米河道接种有益微生物菌种560-580公斤,配套培养基165-175公斤。

所述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45-0.55%酵母膏、1.1-1.3%蛋白胨、0.68-0.72%氯化钠、0.015-0.02%磷酸氢二钾、0.018-0.023%磷酸二氢钾、0.01-0.012%硫酸镁、0.28-0.31%葡萄糖、0.2-0.3%玉米粉、0.37-0.43%琥珀酸钠、0.01-0.012%烟酸、0.01-0.013%腺嘌呤、补足100%蒸馏水。

所述驯化,在容器中加入待处理河道的河水,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搅拌均匀,进行曝气激活,曝气充氧时间为半小时,曝气泵流量为85-95l/min;再取泥水混合物,加入容器中,继续曝气充氧2小时,扩培完毕之后再取纯淤泥,继续曝气扩培1个小时,得到微生物菌种悬浮液,放置3-5天后,得到驯化后的菌液。

所述驯化,加入的河水与微生物菌种的体积质量比为:1.7-1.8l:1kg;泥水混合物与微生物菌种的体积质量比为:0.69-0.71l:1kg;淤泥与微生物菌种的体积质量比为0.34-0.36l:1kg。

所述接种微生物,河水和驯化后的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2-3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河水和菌液的混合接种液,以梅花式布点接种到淤泥内;接种的深度位于淤泥表面以下10cm处;所述梅花式布点,以河道长每5米为一个单位,每个单位河道形成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划双对角线,然后每个对角线4等分位置取点,共计5个点,在这5个点上进行接种。

所述加入多酶催化剂,平均每100米投入多酶催化剂460-470公斤;河水和多酶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1,搅拌均匀后,以梅花式打到淤泥内;

所述多酶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碱性脂肪酶3份、淀粉酶2份、木聚糖酶2份、纤维素酶1份、漆酶3份、蛋白酶5份。

所述微纳米曝气,微纳米气泡粒径为100nm-10μm之间,水体溶氧量维持在5mg/l以上。

所述待处理河道水,悬浮物含量为40mg/l、cod为80mg/l、总磷含量为1mg/l、氨氮含量为5mg/l、总氮含量为6mg/l,底泥平均厚度为0.7m,透明度为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河道净化方法,提高微生物与环境的相容性,治理效果好,治理效果长久;微生物接种于淤泥中,可以在淤泥中定植、繁衍,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维持有效的治理效果。

(2)治理前河道水的悬浮物含量为40mg/l、cod为80mg/l、总磷含量为1mg/l、氨氮含量为5mg/l、总氮含量为6mg/l治理1个月后,水质达到地表五类水指标,半年后,检测河道水指标:悬浮物含量为8mg/l、cod为30mg/l、总磷含量为0.25mg/l、氨氮含量为1.3mg/l、总氮含量为1.5mg/l,底泥平均厚度为0.3m,透明度为60cm,达到地表水4类水的标准。

(3)治理前河道底泥的平均厚度为0.7m,透明度为20cm;半年后,河道底泥的平均厚度为0.3m,透明度为60cm。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

(1)待处理河道

待处理河道位于潍坊市高新区,是浞河的一段流域,待处理河道附近生活区较多,该段河道位长度约1600m左右,平均河宽25-30米左右,蓄水量较多,该区域水体浑浊,黄绿色,感官不愉悦,底泥较厚(十年未清淤)颜色黑,异味大。

检测指标如下:

悬浮物含量为40mg/l、cod为80mg/l、总磷含量为1mg/l、氨氮含量为5mg/l、总氮含量为6mg/l,底泥平均厚度为0.7m,透明度为20cm。

(2)接种微生物

在不影响水流流动的前提下,把有益微生物菌种接种到在河道水环境中(河道中有机污染作为微生物的定居载体及营养物)。

所述有益微生物菌种,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假单胞菌6wt%、脱氮假单胞菌15wt%、亚硝化单胞菌65wt%,绿色木霉4%、地衣芽孢杆菌10wt%。

上述菌种,均来自市场购买,为干粉或液体制剂,浓度为10亿/g,或者10亿/ml。

在受污染的河道中,按比面积计算,平均每100米接种有益微生物菌种570公斤,合计9120公斤;按比例计算配套培养基合计2724公斤;

所述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酵母膏、1.2%蛋白胨、0.7%氯化钠、0.02%磷酸氢二钾、0.02%磷酸二氢钾、0.01%硫酸镁、0.3%葡萄糖、0.2%玉米粉、0.4%琥珀酸钠、0.01%烟酸、0.01%腺嘌呤、补足100%蒸馏水。

a、驯化

在有效接种前,首先将菌种进行驯化,具体驯化方法为:

取大桶1个,加入500l待处理河道的河水,然后加入285kg的微生物菌种,均匀投加到大桶中,进行曝气激活,曝气充氧时间为半小时,曝气泵采用电磁充气泵或同等规格的空气泵(流量为90l/min,功率为80w);再取200l泥水混合物(固形物含量为50%),加入大桶中,继续曝气充氧2小时,扩培完毕之后再取纯淤泥100l,继续曝气扩培1个小时,得到微生物菌种悬浮液,重复上述操作1次,合并所得菌种悬浮液,放置3-5天后,得到驯化后的菌液,可以接种100米的河道。

按照上述方法,将9120公斤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

b、接种

接种时,先用泵将河水抽至2000l的大桶内,河水和驯化后的菌液的体积比为1:2,搅拌均匀后,得到河水和菌液的混合接种液,再用另一个泵以梅花式布点打到淤泥内,然后顺着水流一步步往下游接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使微生物扩散至整条河流中;

所述梅花式布点,以河道长5米为一个单位,每个单位河道形成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划双对角线,然后每个对角线4等分位置取点,共计5个点,在这5个点上进行接种。

通过计量570公斤菌种(用于100米河道)驯化后的菌液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得到混合接种液的体积,进而可以计算每个接种点的混合接种液的接种体积。

接种的深度位于淤泥表面以下10cm处。

在河道的底淤泥较厚处(大于0.5m),接种的微生物量可以适当加大。

接种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一部分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有机碳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氮被氧化成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磷部分被氧化成磷酸盐被河道植物吸收利用和部分转化为磷化氢气体排放。水中的另一部分有机物作为菌群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被吸收而组成新的细胞物质。微生物接种于淤泥中,可以在淤泥中定植、繁衍,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维持有效的治理效果。

(3)加入多酶催化剂

同时按比例计算注入多酶催化剂,按比面积计算,平均每100米投入多酶催化剂464公斤,合计7424公斤。按比例加入河水(河水和多酶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1)搅拌均匀后,再用另一个泵以梅花式打到淤泥内。

所述多酶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碱性脂肪酶3份、淀粉酶2份、木聚糖酶2份、纤维素酶1份、漆酶3份、蛋白酶5份。

多酶催化剂可以快速消除难降解有毒物质和腐败生物,以启动生物修复机制,建立缺损的腐蚀食物链,促进底质钙化,上覆水体的净化,大幅度削减河水、底泥中污染浓度,并强化上覆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以利于对河道污染物质的快速净化。

(4)微纳米曝气

设置8套河道修复微纳米大流量推流曝气机,河道修复微纳米大流量推流曝气机技术原理:是气体被电离后带电,先由特殊切割结构技术设计的风机将电离空气通入曝气膜管,通过高分子材料合成的膜管挤压分割后转化成带电的微纳米级气泡,气泡随水流飘动并被水体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利用。

微纳米气泡微小,粒径为100nm-10μm之间,溶氧量5mg/l以上;故它对水流的搅拌强度明显减弱,在水中停留时间长,氧气利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50%-60%。而普通曝气(表面曝气和微孔曝气)设备产生气团大,搅拌强度大,比表面积小,在水体中停留时间短,故氧气利用率自身的表面积;微纳米气泡带有负电荷,相互有一定排斥性,使气泡间聚合难度加大,随水流紊动频繁,提高气体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通过微纳米曝气技术,可以发挥土著微生物的协同、消解等作用,削减淤泥量,控制和消除外源和内源污染。

治理1个月后,水质达到地表五类水指标,半年后,检测河道水指标:悬浮物含量为8mg/l、cod为30mg/l、总磷含量为0.25mg/l、氨氮含量为1.3mg/l、总氮含量为1.5mg/l,底泥平均厚度为0.3m,透明度为60cm,达到地表水4类水的标准。

本发明微生物接种于淤泥中,可以在淤泥中定植、繁衍,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维持有效的治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