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7100发布日期:2019-07-24 10:2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作为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的初级处理设施,在减轻排水管道堵塞和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住宅小区的迅猛发展,城市生活污水量猛增了几倍,特别是在生活小区,由于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排水设施的不完善,因此在生活 小区排水出户后化粪池的一级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化粪池的设计按其结构不同分为砖砌化粪池和钢筋砼化粪池,现在建筑行业中化粪池多以砖砌为主,无论是砖砌化粪池还是钢筋砼化粪池,都存在施工工期长、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化粪效果差、不易清洗的问题,因此预制的玻璃钢化粪池应运而生。

授权公告号为CN205061846U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吸污管的化粪池,包括含有三个隔仓的化粪池本体,本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隔仓间的隔板上设置有通水管,本体上还设置有三根用于吸出池底污泥的吸污管。这种化粪池的工作原理是:固化物在第一个隔仓的池底有氧发酵,上层的水化物从通水管溢流入第二个隔仓中厌氧处理,最后溢流入第三个隔仓中澄清后排放至市政管道。这种化粪池的缺点是:进水管会断断续续地向第一隔仓补充新的排泄物,新的排泄物会改变第一个隔仓中的发酵环境(固化物的含水率和酸碱性),导致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效率降低,即第一隔仓内池底固化物的有氧发酵速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可降低补充入化粪池的新排泄物对化粪池内有氧发酵的影响。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包括壳体,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通过隔板分隔的第一隔仓、第二隔仓、第三隔仓,第一隔仓上设有进水管,第三隔仓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市政污水管接通,所述第一隔仓内设有波纹板,波纹板的顶边与第一隔仓设置进水管的内壁无缝连接,波纹板与顶边相对的底边与第一隔仓的内壁围成漏粪口,波纹板的侧边与隔板固定连接;波纹板由若干弧形板首尾相连而成,弧形板的长度即波纹板的宽度,相邻两个弧形板的上表面围成漏液槽,漏液槽的槽底为尖角状,隔板上设有开口,开口与波纹板上的所有漏液槽相通,所有弧形板的上下两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波纹板与隔板连接的一端低于相对的另一端;第二隔仓内独立设有厌氧仓,第一隔仓与厌氧仓通过倾斜的第一通水管连通,第一通水管与第一隔仓连接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厌氧仓与第三隔仓通过倾斜的第二通水管连通,第二通水管与厌氧仓连接的一端低于另一端,第三隔仓与市政污水管接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液混合排泄物从进水管排入第一隔仓内,落于波纹板上后液体顺着漏液槽流入第二隔仓内,固体顺着波纹板向下滑动并从漏粪口落入波纹板下方的储粪空间内,第一隔仓内的粪便发酵后,发酵产物通过第一通水管进入厌氧仓内进行厌氧分解,厌氧仓内的分解产物通过第二通水管进入第三隔仓内澄清后排入市政污水管。新的排泄物中只有含水量较低的粪便进入储粪空间(堆在粪堆顶部),对粪堆内部的发酵环境(含水率和酸碱性)基本无影响,因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有氧发酵)的效率也不会受到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仓内固定有挡粪板,挡粪板挡于进水管的出口端,且挡粪板的底端指向波纹板偏上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粪板可挡住从进水管冲出的排泄物,防止排泄物直接喷至漏粪口正上方,挡粪板使排泄物必须从波纹板上滑下,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开口呈长方形,所有弧形板的最高点抵于开口的顶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顶边与漏液槽围成的空间可供排泄物中的水液流入第二隔仓中,开口顶边上方的隔板可阻止少量沿漏液槽滑至隔板处的固体粪便进入第二隔仓。

优选的,所有弧形板上下两端所在的同一平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大于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固体粪便可顺利地沿波纹板的长度方向滑至漏粪口,不至于滞留于波纹板顶部。

优选的,所有弧形板上端和弧形板最高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15°-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弧形板拱起的程度不至于阻碍固体粪便沿波纹板的长度方向下滑。

优选的,所述波纹板与隔板连接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倾斜的角度大于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排泄物中的水液可顺利地顺着漏液槽流入第二隔仓,不至于使水液与固体粪便一齐流入漏粪口。

优选的,分隔第二隔仓与第三隔仓的隔板顶部设有溢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隔仓内的水、尿液及粪便浊液(拉稀产物)发酵后的上层清液进入第三隔仓中,第三隔仓中的液体澄清后排至市政污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仓的内壁上固定有流水套筒,流水套筒的顶部用于接收波纹板长度方向的流水,流水套筒的底部靠近第二隔仓底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板上的水液流入流水套筒内,可降低对第二隔仓内上层清液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长度小于波纹板的长度,且开口设于波纹板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降低固体粪便从开口漏入第二隔仓的概率,还可防止第二隔仓内的水液从开口倒流至第一隔仓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通过将进入化粪池的新排泄物固液分离,新的排泄物中只有含水量较低的粪便进入储粪空间(堆在粪堆顶部),对粪堆内部的发酵环境(含水率和酸碱性)基本无影响,降低了新排泄物对粪便有氧发酵的影响;

2. 通过设置流水套筒,使波纹板上的水液流入流水套筒内,可降低对第二隔仓内上层清液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隐藏相邻两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图2正视波纹板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侧视图。

图中,1、壳体;1a、第一隔仓;1b、第二隔仓;1c、第三隔仓;1d、厌氧仓;1e、清掏口;2、波纹板;2a、漏液槽;21、弧形板;3、隔板;3a、开口;4、挡粪板;5、漏粪口;6、第一通水管;7、第二通水管;8、溢流口;9、进水管;10、出水管;11、流水套筒;12、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型化粪池,包括壳体1。如图2所示,壳体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隔仓1a、第二隔仓1b、第三隔仓1c,所有隔仓顶部均设有清掏口1e,相邻两个隔仓之间均通过隔板3分隔。第一隔仓1a顶部设有进水管9,第三隔仓1c上设有出水管10(见图3),出水管10与市政污水管接通。

如图2所示,第一隔仓1a内壁上固定有波纹板2,波纹板2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隔仓1a的内壁无缝固定连接,第一隔仓1a与第二隔仓1b之间的隔板3上设有长方形的开口3a(见图4),波纹板2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靠近化粪池顶的部分固定地插于开口3a内。波纹板2长度方向的顶端与第一隔仓1a设置进水管9的内壁无缝固定连接,波纹板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一隔仓1a的内壁围成漏粪口5(见图4)。

如图5所示,波纹板2由若干弧形板21首尾相连一体成型,弧形板21的长度即波纹板2的宽度,所有弧形板21的上下两端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两个弧形板21的上表面围成漏液槽2a,漏液槽2a的槽底为尖角状,所有弧形板21的最高点抵于开口3a的顶边上,开口3a与波纹板2上的所有漏液槽2a相通,水液可沿漏液槽2a的长度方向流向开口3a。开口3a的顶边与漏液槽2a围成的空间可供排泄物中的水液流入第二隔仓1b中,开口3a顶边上方的隔板3可阻止少量沿漏液槽2a滑至隔板3处的固体粪便进入第二隔仓1b。开口3a的长度小于波纹板2的长度,且开口3a设于波纹板2顶部,也可降低固体粪便从开口3a漏入第二隔仓1b的概率,还可防止第二隔仓1b内的水液从开口3a倒流至第一隔仓1a内。

如图6所示,波纹板2与隔板3连接的一端低于波纹板2的另一端,波纹板2靠近进水管9的一端高于靠近漏粪口5的一端。进水管9位于波纹板2的顶部上方,且第一隔仓1a内壁上固定有挡粪板4,挡粪板4挡于进水管9的出口端,挡粪板4至进水管9的出口端有一定距离(防止挡粪板4堵住进水管9),且挡粪板4的底端指向波纹板2偏上的部分。利用挡粪板4可挡住从进水管9冲出的排泄物,防止排泄物直接喷至漏粪口5正上方,挡粪板4使排泄物必须从波纹板2上滑下,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如图5所示,所有弧形板21上下两端所在的同一平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40°,该夹角使固体粪便可顺利地沿波纹板2的长度方向滑至漏粪口5,不至于滞留于波纹板2顶部。所有弧形板21上端和弧形板21最高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17°,该夹角使弧形板21拱起的程度不至于阻碍固体粪便沿波纹板2的长度方向下滑。波纹板2与隔板3连接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倾斜的角度为25°(见图3),该角度可使排泄物中的水液可顺利地顺着漏液槽2a流入第二隔仓1b,不至于使水液与固体粪便一齐流入漏粪口5。

如图3所示,第二隔仓1b内独立设有厌氧仓1d,厌氧仓1d的上下两端与第二隔仓1b的上下两端共用化粪池的内壁。第一隔仓1a与厌氧仓1d通过倾斜的第一通水管6连通,第一通水管6与第一隔仓1a连接的一端低于另一端,第一隔仓1a内粪便的有氧发酵产物通过第一通水管6进入厌氧仓1d内进行厌氧发酵而分解。厌氧仓1d与第三隔仓1c通过倾斜的第二通水管7连通,第二通水管7与厌氧仓1d连接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厌氧仓1d内的分解产物通过第二通水管7进入第三隔仓1c。

如图2所示,第二隔仓1b与第三隔仓1c之间的隔板3顶部还设有溢流口8,溢流口8供第二隔仓1b的上层清液溢流入第三隔仓1c内,溢流口8低于开口3a的最低端。

如图3所示,第二隔仓1b的内壁上,即第一隔仓1a与第二隔仓1b之间的隔板3上固定有流水套筒11,流水套筒11的顶部用于接收波纹板2长度方向的流水,流水套筒11的底部靠近第二隔仓1b的底部设置。波纹板2上的水液流入流水套筒11内,可降低对第二隔仓1b内上层清液的影响。流水套筒11顶部远离开口3a的一侧固定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在隔板3上的水平投影覆盖开口3a,无论开口3a的出水水流速度快慢,都会撞击在导流板12上并流入流水套筒11中,导流板12可防止开口3a的出水呈抛物线形式直接落入第二隔仓1b的上层清液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固液混合排泄物从进水管9排入第一隔仓1a内,落于波纹板2上后液体顺着漏液槽2a流入第二隔仓1b内,固体顺着波纹板2向下滑动并从漏粪口5落入波纹板2下方的储粪空间内,第一隔仓1a内的粪便发酵后,发酵产物通过第一通水管6进入厌氧仓1d内进行厌氧分解,厌氧仓1d内的分解产物通过第二通水管7进入第三隔仓1c内澄清后排入市政污水管。新的排泄物中只有含水量较低的粪便进入储粪空间(堆在粪堆顶部),对粪堆内部的发酵环境(含水率和酸碱性)基本无影响,因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有氧发酵)的效率也不会受到影响。

第二隔仓1b内的水、尿液及粪便浊液(拉稀产物)发酵后的上层清液通过溢流口8溢流进入第三隔仓1c中,第三隔仓1c中的液体澄清后排至市政污水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