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5863发布日期:2019-10-18 22:3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车。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和难处理等特点;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和化肥等,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随之流失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使江河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致使水质恶化;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和致病细菌多。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一些普通的水污染的治理办法,由于我国人口多,水污染的污染面积大,水污染治理存在流域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污染源不确定、治理工程量大等诸多问题。现行河道、池塘污水处理多采用定点建站,投放絮凝剂、助凝剂等化学药品,表面看是解决了问题,但是,处理后的污染物沉于水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车,它通过结构改进,可以将河道、池塘污水抽入车厢内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重新排入河道、池塘中,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到附近,由其他车辆运走并进行利用,降低了水体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车,包括车体、车厢、进水组件、过滤组件、连通管、沉淀箱、加药组件、排水组件和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车厢固定在车体上,车厢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门板,用于内部设备和外部连通;进水组件设置在车厢内,用于将外部污水引入车厢内的处理设备中;过滤组件和进水组件连通,用于对引入的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沉淀箱设置在车厢内,用于对污水中的水和沉积物进行分层处理;连通管连通过滤组件和沉淀箱,用于将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污水送入沉淀箱中;加药组件设置于车厢内,用于向沉淀箱中添加絮凝剂和助凝剂;排水组件连通沉淀箱,用于将沉淀箱上层的水排出车厢;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与沉淀箱连通,用于对沉淀箱底部的沉积物进行脱水,形成泥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某一区域出现污染时,可以将污水处理车开到对应的地方;然后将被污染河道、池塘中的污水抽入车厢中;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由连通管送入沉淀箱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沉淀一定时间后,由排水组件将沉淀箱上层的污水排出车厢外;再将沉淀箱底部的沉积物送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形成泥饼,由其他车辆运走并进行利用;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污水处理完毕;处理后的泥饼不会混入河道和池塘中,降低了水体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箱设置在车厢内侧顶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箱设置在箱体内侧顶壁上,这样可以和箱体内下方的部件错开,更好的利用箱体空间,处理量也更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固接于过滤箱中将过滤箱分为上下两层的过滤网以及设置于过滤箱下层的电絮凝机;进水组件的出水端连通过滤箱的上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污水经由进水组件进入过滤箱,先由过滤网进行过滤,这样粗大污染物会被阻挡下来;而后经过过滤的污水进入下层,再电絮凝机进行处理,经过电化学反应,污水中部分污染物形成絮状物;便于后续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排水泵、排泥管和排泥泵;排水管的上端连通沉淀箱的上部,排水泵与排水管连通,可以将沉淀箱中上层的清水抽出;排泥泵与排泥管连通,排泥管的一端连通沉淀箱底部,另一端连通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以及将沉淀箱中的沉积物送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中均较为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排水组件还包括冲洗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冲洗管连通排水管和排泥管;第二阀门设置在冲洗管上;第一阀门设置在排泥管上,且位于冲洗管和排泥泵之间;第三阀门连接于排水管出口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要进行排水时,关闭第二阀门,并打开第三阀门,水直接排出;当要对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进行冲洗时,打开第二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这时水会通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中,对其进行冲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沉淀箱中设置有沉降网,沉降网将沉淀箱分为上下两层;排水管连通于沉淀箱的上层;排泥管连通于沉降箱的下层;连通管连通于沉淀箱的下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从连通管送入的污水和絮状物不易到达沉淀箱上层,沉淀更为快速,排水管可以在较短时间的沉淀后就开始排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沉淀箱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引导板,引导板呈弧形,其位于连通管出口的上方,可以引导送入的污水向沉淀箱底部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可以引导送入的污水向沉淀箱底部流动,进而其输出的污水中的絮状物更加不易浮起,沉淀更为快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加药组件有两组设备,一组设备包括第一加药箱、第一加药泵和第一加药管;第一加药管一端连通第一加药箱且另一端连通沉淀箱,第一加药泵连通第一加药管;另一组设备包括第二加药箱、第二加药泵和第二加药管;第二加药管连通第二加药箱和沉淀箱,第二加药泵连通第二加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这样当某一区域出现污染时,可以将污水处理车开到对应的地方;然后将被污染河道、池塘中的污水抽入车厢中;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由连通管送入沉淀箱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沉淀一定时间后,由排水组件将沉淀箱上层的污水排出车厢外;再将沉淀箱底部的沉积物送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形成泥饼,由其他车辆运走并进行利用;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污水处理完毕;处理后的泥饼不会混入河道和池塘中,降低了水体二次污染的问题;

2.将沉淀箱在箱体内侧顶壁上,这样可以和箱体内下方的部件错开,更好的利用箱体空间,处理量也更大;

3.对排水组件进行了改进处理,使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清理更为方便;

4.设置沉降网、引导板,使污水的沉降效果更为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污水处理车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污水处理车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污水处理车箱体内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剖视图;

图5是沉淀箱的剖视图。

图中,1、车体;2、车厢;3、进水组件;30、进水管;31、自吸泵;4、过滤组件;40、过滤箱;41、过滤网;42、电絮凝机;5、连通管;50、提升泵;6、沉淀箱;60、沉降网;61、引导板;7、加药组件;70、第一加药箱;71、第二加药箱;72、第一加药泵;73、第二加药泵;74、第一加药管;75、第二加药管;8、排水组件;80、排水管;81、排水泵;82、冲洗管;83、排泥管;84、排泥泵;85、第一阀门;86、第二阀门;87、第三阀门;9、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0、机架;91、混合箱;92、螺旋轴;93、驱动电机;94、出泥斗;95、游动环;96、滤液箱;96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污水处理车,包括车体1、车厢2、进水组件3、过滤组件4、连通管5、沉淀箱6、加药组件7、排水组件8和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车厢2固定在车体1上,车厢2的两侧和后面设置有可打开的门板,用于内部设备和外部连通;进水组件3设置在车厢2内,用于将外部污水引入车厢2内的处理设备中;过滤组件4和进水组件3连通,用于对引入的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沉淀箱6设置在车厢2内侧顶壁上,用于对污水中的水和沉积物进行分层处理;连通管5连通过滤组件4和沉淀箱6,用于将过滤组件4过滤后的污水送入沉淀箱6中;加药组件7设置于车厢2内,用于向沉淀箱6中添加絮凝剂和助凝剂;排水组件8连通沉淀箱6,用于将沉淀箱6上层的水排出车厢2;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与沉淀箱6连通,用于对沉淀箱6底部的沉积物进行脱水,形成泥饼,用于后续利用。

这样当某一区域出现污染时,可以将污水处理车开到对应的地方;然后将被污染河道、池塘中的污水抽入车厢2中;经过过滤组件4过滤后,由连通管5送入沉淀箱6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沉淀一定时间后,由排水组件8将沉淀箱6上层的污水排出车厢2外;再将沉淀箱6底部的沉积物送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进行脱水,形成泥饼,由其他车辆运走并进行利用;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污水处理完毕;处理后的泥饼不会混入河道和池塘中,降低了水体二次污染的问题。

在处理过程中,处理过后的水可以先排至其他地方,这样可以提升污水的处理效率,处理后也更为彻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处理后的水排入原河道、池塘中,多循环处理几次,可以起到降低河道、池塘中污染物含量的作用。

沉淀箱6设置在箱体2内侧顶壁上,这样可以和箱体2内下方的部件错开,更好的利用箱体2空间,处理量也更大。

参照图2,进水组件3包括进水管30和连通进水管30的自吸泵31;进水管30的吸水端可以使用软管,便于放入河道、池塘中;当自吸泵31工作时,可以将污水吸入过滤组件4中。

参照图2、图3,过滤组件4包括过滤箱40、固接于过滤箱40中将过滤箱40分为上下两层的过滤网41以及设置于过滤箱40下层的电絮凝机42;进水管30的出水端连通过滤箱40的上层。

使用时,污水经由进水管30进入过滤箱40,先由过滤网41进行过滤,这样粗大污染物会被阻挡下来;而后经过过滤的污水进入下层,再电絮凝机42进行处理,经过电化学反应,污水中部分污染物形成絮状物。

参照图2,连通管5上设置有提升泵50,提升泵50可以将过滤箱40下层的污水和絮状物一起送入沉淀箱6中。

参照图2,加药组件7有两组设备,分别用于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其中用于加入絮凝剂的设备包括第一加药箱70、第一加药泵72和第一加药管74;第一加药箱70中装有絮凝剂,第一加药管74一端连通第一加药箱70且另一端连通沉淀箱6,第一加药泵72连通第一加药管74,可以将絮凝剂泵送至沉淀箱6中;其中用于加入助凝剂的设备包括第二加药箱71、第二加药泵73和第二加药管75;第二加药箱71中装有助凝剂,第二加药管75连通第二加药箱71和沉淀箱6,第二加药泵73连通第二加药管75,可以将助凝剂泵送至沉淀箱6中。

参照图3,排水组件8包括排水管80、排水泵81、排泥管83和排泥泵84;排水管80的上端连通沉淀箱6的上部,排水泵81与排水管80连通,可以将沉淀箱6中上层的清水抽出;排泥泵84与排泥管83连通,排泥管83的一端连通沉淀箱6底部,另一端连通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排泥泵84工作时,可以将沉淀箱6底部的沉积物送入叠螺式污水脱水机9中。

为了方便对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进行清理,我们对排水组件8进行改进,使处理后的水可以进入叠螺式污水脱水机9中,对其进行冲洗。具体的结构为,排水组件8还包括冲洗管82、第一阀门85、第二阀门86和第三阀门87;冲洗管82连通排水管80和排泥管83;第二阀门86设置在冲洗管82上;第一阀门85设置在排泥管83上,且位于冲洗管82和排泥泵84之间;第三阀门87连接于排水管80出口端。

使用时,当要进行排水时,关闭第二阀门86,并打开第三阀门87,水直接排出;当要对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进行冲洗时,打开第二阀门86,并关闭第一阀门85和第三阀门87,这时水会通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中,对其进行冲洗。

参照图3、图4,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可以采用现有市场上任意一种;例如潍坊万洁环保公司的环保系列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也可以采用专利号为cn201910312165.5、cn201820966052.8、cn201510557941.x中公布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

现有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一般包括机架90、混合箱91、螺旋轴92、驱动电机93、出泥斗94、游动环95、滤液箱96;其中混合箱91倾斜设置在机架90上;螺旋轴92沿混合箱91长度方向设置于混合箱91中;驱动电机93固定于混合箱91较高的一端上,且输出端通过变速箱连接于螺旋轴92端部,驱动电机93可以驱动螺旋轴92进行转动;出泥斗94设置在混合箱91出口处,其上方对应驱动电机93;游动环95设置于混合箱91内部;滤液箱96设置于混合箱91下方,在滤液箱96较低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排出滤液的排液管960;螺旋轴92上叶片的螺距,随着螺旋轴92往上逐渐减小。排泥管93与混合箱91较低的一端连通。

使用时,驱动电机93驱使螺旋轴92进行转动;从排泥管93送入的沉积物先以自重经过重力浓缩,而随着螺旋轴92运送到上方时,随着螺旋轴92和游动环95形成的滤缝逐渐变小以及螺旋轴92上螺距的逐渐变小,其中的沉积物随挤压产生极大的内压,达到充分脱水的目的;脱出的水通过混合箱91进入滤液箱96中最后排出;而产生的泥饼从出泥斗94排出。

参照图5,在沉淀箱6中设置有沉降网60,沉降网60将沉淀箱6分为上下两层;排水管80连通于沉淀箱6的上层;排泥管83连通于沉降箱6的下层;连通管5连通于沉淀箱6的下层;第一加药管74和第二加药管75连通于沉淀箱6下层。这样从连通管5送入的污水和絮状物不易到达沉淀箱6上层,沉淀更为快速,排水管80可以在较短时间的沉淀后就开始排水。

为了更为快速的沉淀,在沉淀箱6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引导板61,引导板61呈弧形,其位于连通管5出口的上方,可以引导送入的污水向沉淀箱6底部流动,进而其输出的污水中的絮状物更加不易浮起,沉淀更为快速。

参照图2、图3,污水处理车在使用时,先将沉淀箱6装满,然后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沉淀一段时间后,使用排水组件8将沉淀箱6上层的污水排出;然后将沉淀箱6下层的污泥送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9进行处理,直至沉淀箱6中的沉积物处理完成;然后重新装满沉淀箱6,循环往复,就可以将河道、池塘中的污水处理干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