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及其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7750发布日期:2019-12-17 15:5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及其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透液来源于来自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垃圾渗透液具有高氨氮、高cod、高有机污染物和高含盐量的特点,因此处理垃圾渗透液十分重要。

目前,现有的垃圾渗透液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物理膜处理法和厌氧生化法等。物理膜处理法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不耐负荷冲击;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会存在污泥膨胀、污泥老化、产泥量大等问题;厌氧生化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浓缩液,后期无法处理,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受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所述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包含自动栅格机(1)、曝气池(2)、第一计量槽(3)、前处理池(4)、第一沉降池(5)、恒液池(6)、配水池(7)、第二计量槽(8)、电动节流阀(9)、一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后处理池(12)、第二沉降池(13)、排放池(14)、自吸式污泥泵(15)、污泥池(16)、叠螺机(17);所述一级生物处理系统包含第一电磁阀(1001)、第一生物处理塔(1002)和第一循环泵(1003);所述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包含第二电磁阀(1101)、第二生物处理塔(1102)和第二循环泵(1103);所述自动栅格机(1)、曝气池(2)、第一计量槽(3)、前处理池(4)、第一沉降池(5)、恒液池(6)、配水池(7)、第二计量槽(8)、电动节流阀(9)、一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后处理池(12)、第二沉降池(13)、排放池(14)依次相连;所述污泥池(16)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沉降池(5)底部连接;所述污泥池(16)另一端通过导管依次与自吸式污泥泵(15)和第二沉降池(13)底部连接;所述前处理池(4)和后处理池(12)上部设置絮凝加药箱和助凝加药箱;所述第一生物处理塔(1002)和第二生物处理塔(1102)均包含反应塔、填料架和生物填料绳;所述反应塔顶部固定设置填料架,生物填料绳垂直悬挂在填料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将高浓度垃圾渗透液通过自动栅格机(1),对高浓度垃圾渗透液进行固液分离过滤、滤液进入曝气池(2)进行曝气处理,得到处理液a;s2、处理液a进入第一沉降池(5),在处理液a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降处理,分离沉淀,沉淀进入污泥池(16),得到处理液b;s3、处理液b流进恒液池,调节上水的稳定性,后进入配水池,进行水质的综合调节,加入水质调节剂,调节ph,同时为了避免厌氧化,进行曝气处理,得到处理液c;s4、处理液c经第二计量槽(8)和电动节流阀(9)相互反馈,精细控制进入第一和第二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液c的量,从而达到精密控制第一和第二生物处理系统的负荷的目的,处理液c进入第一和第二生物处理系统,第一和第二生物处理系统是污水分解、氧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反应的主要场所,生物填料绳串挂在填料架的挂钩上,分别填满第一生物处理塔(1002)和第二生物处理塔(1102),微生物附着于生物填料绳上,第一循环泵(1003)和第二循环泵(1103)带动处理液c上下循环,冲刷生物填料绳,给微生物提供自我新陈代谢的养分,同时第一电磁阀(1001)和第二电磁阀(1101)控制反应塔中氧气的进入量,保证整个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处理液c中的氨在好氧区进行硝化反应,塔内微生物聚集,会形成厌氧区,厌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分解氨氮,整个过程中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时时同步进行,得到处理液d;s5、处理液d进入第二沉降池(13),在处理液d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降处理,分离沉淀,沉淀经过自吸式污泥泵(15)进入污泥池(16),得到的达标排放液流入排放池(14)。

s1中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固液分离过滤的设备为自动栅格机,自动栅格机的栅条间隙为0.25—10mm。

s2中絮凝剂为pac和助凝剂为pam。

s3中水质调节剂为盐酸和氢氧化钠,ph调节至6.5-7.5。

s4中处理液c上下循环流动与生物填料接触,反应温度为10-42℃,流速为120m/h。

s4中所述生物填料接触进行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进行。

s5中絮凝剂为pac和助凝剂为pa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不产生系统无法处理的渗滤液浓缩液;2、生物填料能全寿命周期使用不更换;3、占地面积少;4、土建工程量小;5、安装工期短;6、生物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厌氧反应的垃圾渗透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自动栅格机、2-曝气池、3-第一计量槽、4-前处理池、5-第一沉降池、6-恒液池、7-配水池、8-第二计量槽、9-电动节流阀、1001-第一电磁阀、1002-第一生物处理塔、1003-第一循环泵、1101-第一电磁阀、1102-生物处理塔、1103-循环泵、12-后处理池、13-第二沉降池、14-排放池、15-自吸式污泥泵、16-污泥池、17-叠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固液分离过滤、曝气处理,得到处理液a;s2、在处理液a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降处理,分离沉淀,得到处理液b;s3、稳定处理液b的流量,加入水质调节剂,调节ph,曝气处理,得到处理液c;s4、处理液c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与生物填料接触进行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得到处理液d;s5、在处理液d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降处理,分离沉淀,得到达标排放液;

s1中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固液分离过滤的设备为自动栅格机。

自动栅格机的栅条间隙为0.25-10mm。

s2和s5中絮凝剂为pam和助凝剂为pac。

s3中水质调节剂为盐酸和氢氧化钠,ph调节至6.5。

s4中处理液c上下循环流动与生物填料接触。

s4中反应温度为10-42℃,流速为120m/h。

s4中所述生物填料接触进行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进行。

实施例2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3中ph调节至7。

实施例3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3中ph调节至7.5。

实验例1

cod和nh3-n检测

检测标准:gb/t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垃圾渗透液的cod排放浓度限制为300mg/l,氨氮排放浓度限制为25mg/l实验方法:采用实施例1-3的方法处理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在处理前后分别检测cod和nh3-n的浓度。

去除率(%)=(处理前浓度-处理后浓度)/处理前浓度*100%

表1高浓度垃圾渗透液处理前后的检测结果

由表1中数据表明,按照实施例1-3中处理方法处理后的高浓度垃圾渗透液中cod的浓度均小于300mg/l,达到排放标准,nh3-n浓度均小于25mg/l,也达到排放标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