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2506发布日期:2020-02-28 12:08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亚氮制备过程中需要在反应釜与净化系统之间设置预洗工序,通过预洗工序能去除氧化亚氮中的硝酸铵。

由于预洗主要是通过清水对反应釜与净化系统之间的氧化亚氮清洗,经清洗后的预洗水中含有硝酸铵以及硝酸根离子。直接将预洗水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导致整个氧化亚氮制备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适当降低制备成本的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氧化亚氮经预洗后,经预洗处理的预洗水中含有硝酸铵以及硝酸根离子;

b、调节ph值:将高纯氨气混合在预洗水中,氨气与预洗水中的硝酸中和生成硝酸铵,将硝酸铵分离后得到一次处理原液;

c、电渗析膜堆浓缩:采用若干电渗析膜形成膜堆浓缩的方式对一次处理原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净水与废水;

d、回用、排放:将膜浓缩后得到的净水输送至氧化亚氮制备的投料处,净水与氧化亚氮原料按照设定配比后投入投料处,膜浓缩后的废水由于氨氮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将废水直接排放。

氧化亚氮经预洗处理后,预洗水中含有硝酸铵以及硝酸根离子。

当然,将硝酸铵从预洗水分离后得到一次处理原液。一次处理原液经膜浓缩处理后的得到净水和废水,净水比较纯净。将净水导入氧化亚氮制备的投料处能使其得到循环利用。而废水由于氨氮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可以将废水直接排放。

在上述的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氨气与预洗水的质量比为1—2:100。

在上述的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硝酸铵呈颗粒状且硝酸铵沉淀在底部。

在上述的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的膜浓缩为低温膜蒸馏浓缩技术。

在上述的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通过连接管将净水输入至氧化亚氮制备的投料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能将预洗水除氨后再进行电渗析膜堆浓缩,膜浓缩处理后的净水能循环利用,有效的减少了氧化亚氮的制备成本。

同时,膜浓缩处理后的废水由于达到对应的排放保证,可以直接排放,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用于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的氨气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段一;1a、连接沿一;2、管段二;2a、连接沿二;3、阀门;4、计量表;5、连杆;6、锁定螺母;7、弹簧;8、定位板;8a、通孔;8b、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氧化亚氮经预洗后,经预洗处理的预洗水中含有硝酸根离子;

b、调节ph值:将高纯氨气混合在预洗水中,氨气与预洗水中的硝酸中和生成硝酸铵,将硝酸铵分离后得到一次处理原液;。

所述步骤b中氨气与预洗水的质量比为1—2:100。

所述步骤b中硝酸铵呈颗粒状且硝酸铵沉淀在底部。

电渗析膜堆浓缩:采用若干电渗析膜形成膜堆浓缩的方式对一次处理原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净水与废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的膜浓缩为低温膜蒸馏浓缩技术。

d、回用、排放:将膜浓缩后得到的净水输送至氧化亚氮制备的投料处,净水与氧化亚氮原料按照设定配比后投入投料处,膜浓缩后的废水由于氨氮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将废水直接排放。

所述步骤d中通过连接管将净水输入至氧化亚氮制备的投料处。

氧化亚氮经预洗处理后,预洗水中含有硝酸根离子。

当然,将硝酸铵从预洗水分离后得到一次处理原液。一次处理原液经膜浓缩处理后的得到净水和废水,净水比较纯净。将净水导入氧化亚氮制备的投料处能使其得到循环利用。而废水由于氨氮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可以将废水直接排放。

如图1所示,用于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机架和用存储预洗水的壳体,上述壳体固连在机架上。

本用于氧化亚氮预洗水的回收利用的氨气输入组件包括连接管、阀门3和计量表4,上述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壳体连通,连接管另一端用于与氨气存储源相连通,上述阀门3和计量表4均连接在连接管中部处,当阀门3打开后氨气存储源处的氨气能经连接管进入壳体内,上述计量表4能显示由连接管处通过氨气的流量。

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段一1和管段二2,上述管段一1下端处具有向其侧部凸出的连接沿一1a,上述管段二2上端处具有向其侧部凸出的连接沿二2a,上述阀门3和计量表4被紧压在连接沿一1a和连接沿二2a之间。

还包括呈杆状的连杆5,连杆5上端与连接沿一1a固连,连杆5下端穿设在连接沿二2a上,所述连杆5下端还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6,上述连杆5上套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连接沿二2a和锁定螺母6上。

所述连杆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连杆5对称的分布在连接沿一1a的两侧处,还包括板状的定位板8,上述定位板8一侧具有贯穿的通孔8a,定位板8另一侧处具有筒状的连接筒8b,其中一根连杆5穿设在通孔8a处且弹簧7的一端抵靠在定位板8上,另外一根连杆5穿设在连接筒8b内且两者面接触。

所述连接筒8b与定位板8为一体式结构。

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板抵靠在连接沿二下部,并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使连接沿一具有下移的趋势,这样的结构能使阀门与计量表能被稳定的定位在连接沿一和连接二之间。当然,管段一、阀门、计量表和管段二相连通。

两根连杆均与定位板连接,定位板与连接沿二之间接触面积大,这样的结构能使连接沿一和连接沿二稳定受力,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