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盐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68316发布日期:2020-04-14 12: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盐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盐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利用锅炉加水发电时,对水的要求较高,由于盐溶液能够导电,故而水中不能有盐,在使用前需要将水中的盐去除,保证水无法导电,对电子元件起保护作用。而现有的水包括自来水中都含有较多的盐,并不能达到使用要求,故而需要一套将水中的盐去除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盐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盐水系统,包括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膜、一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装置及edi装置,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膜、一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装置及edi装置依次相连,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渗透膜,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包括多组第二渗透膜,所述自清洗过滤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桶体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隔板上设有围板,所述围板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过滤板,所述桶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下腔内设有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下腔侧壁上设有活动门;自来水接入到先通入到自清洗过滤器内,在自清洗过滤器作用下对自来水做初步的过滤处理,将水中的颗粒杂质去除,过滤后的水流经过超滤膜,对水流做再一次的过滤处理,将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去除,随后水流在经过一次反渗透装置、二次反渗透装置及edi装置,保证将水中的盐全部去除,最后在水泵作用下,将脱盐水输送至锅炉内,以便对水做利用,避免由于水中含有离子引发安全事故,提升工作安全性;自来水进入到桶体内后置于上腔内,水流被收集在上腔内,随水位上升水流上层与围板内壁相接触,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对水流起过滤作用,将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滤除,对水流做初步过滤;过滤在第一过滤板上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往隔板上运动,将杂质收集在隔板上,避免杂质卡在第一过滤板上,保证第一过滤板的通透性,使水流正常的从第一过滤板上通过;从第一过滤板上通过的水流进入到下腔内,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相互配合对水流起过滤作用,对水流做二次过滤,以便将水流中的大部分颗粒杂质滤除;在盖板与活动门设置下,使箱体可方便的开启,以便将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从箱体内取出,完成过滤板的清理更换操作,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所述围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板滤孔直径;所述安装腔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过滤板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块;在第一通孔设置下,使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直接与水流相接触,以便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对水流起过滤作用,将水中的杂质滤除在围板内;在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一过滤板的位置做控制,使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与围板上的第一通孔准确相对,避免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被围板所堵塞,以便使水流顺利的从上腔内掉落至下腔内;在对第一过滤板维护时,开启盖板,往上拉动连接环,可直接将第一过滤板从安装腔内取出,以便对第一过滤板表面做清理,降低第一过滤板维护难度。

所述隔板底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挡板直径大于所述进水口直径;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到上腔内,将部分水流储存在上腔内,上层液面与围板内壁相接触,使水流从第一过滤板上经过,水流中的杂质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被滤下,围板内的杂质堆积在推板上,杂质在重力和水流作用下积聚在第二凹槽内,对杂质做收集,避免杂质粘附在第一过滤板上,保证第一过滤板的透水性;通过挡板的设置,避免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直接冲击在第二凹槽内,将杂质更好的收集在第二凹槽内,防止杂质漂浮在围板内部,避免杂质对水流处理造成影响;通过挡板与进水口的直径差,进一步的保证水流无法直接冲击在第二凹槽内将杂质搅起,以便对杂质做统一收集;当水流处理完成后,气缸驱动推板往上运动,推板推动围板内部的部分水流和杂质往上运动,水流通过第一过滤板漏下,第一推板从桶体内被推出,以便对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做处理。

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螺纹连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隔板上升和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推板底部设有与所述气缸活塞杆相配合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当自来水处理完成后,气缸驱动活塞杆伸出,在气缸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第一推板从桶体内升起后,转动第一推板,使第一滑块转动至与第一活动槽相对齐位置,以便直接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取下;随后转动套筒,将套筒从连接杆上转下,以便将挡板从第一推板上取下,可方便的将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倒出,对第二凹槽做清理,降低杂质清理难度,使设备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滑块顶部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顶部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三凹槽上方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复位弹簧;在对第一推板安装时,使第一滑块与第一活动槽相对,将第一滑块推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一滑块沿第一活动槽移动至对活动腔内,转动第一推板,将第一滑块转动至第三凹槽位置处,限位弹簧推动第一限位板往上运动,第一限位板嵌入到第三凹槽内,对第一滑块起固定作用,将第一推板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提升第一推板与气缸的连接效果;在将第一推板从气缸上拆下时,往下推动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带动第二推板往下运动,第二推板将第一限位板从第三凹槽内推出,使第一限位板与第三凹槽脱开配合,使第一推板可自由转动,降低第一推板拆卸难度,以便对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做清理。

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环槽,所述转盘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相配合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转盘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三凸块;在需要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时,转动转盘,使第二凸块转动至第一推杆顶部,在第二凸块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杆往下运动,使第一推杆带动第二推板往下运动,以便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将限位板从第三凹槽内推出,避免在水流压力作用下将第二推板推动,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第一推板与气缸活塞杆的连接效果。

所述挡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四通孔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板,所述转轴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块相配合的第四凹槽;在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时,转动转轴,在第四凸块与第四凹槽的相互配合下,使转轴带动转盘转动,将第二凸块转动至第一推杆顶部,从而将第二推板推下以便将第一推板拆卸;在转轴设置下增加转盘力臂,使转盘更易转动,使第一推板的拆卸更加方便,避免挡板将第三凸块阻挡的尴尬。

所述下腔底部设有第一安装环,所述桶体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顶部设有导板,第一安装环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齐,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五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在对第二过滤板安装时,将第三滑块与第一开口相对齐,再将第三滑块推入到第一滑槽内,使第二过滤板固定在安装环上;第三滑块进入到第一滑槽内后,第五通孔与第二连接槽相对齐,将固定螺栓插入到第五通孔内,对第三滑块起固定作用,避免第三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提升第二过滤板与安装环的连接效果,保证设备使用可靠性。

所述桶体侧壁上设有水力马达室,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水力马达室与所述第一空腔通过一输水管相连通;所述隔板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的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隔板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线轴,所述活动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绕设于所述线轴上;当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杂质较多后,水力马达室内的部件工作,将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杂质去除,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做自清理操作;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线轴转动,使第一连接绳从线轴上绕出,活动板在重力作用下往下运动,使活动板与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整个侧壁相接触,以便对整个第二过滤板和点过滤板做清理,提升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清理效果,延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使用寿命。

所述第二空腔储备删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所述第五活动腔顶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输送腔,所述连接带上设有与第二输送腔,所述第一输送腔与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侧壁上设有连接弹簧,所述隔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通槽相配合的第三推板;当活动板置于隔板底部时,第三推板插入到通槽内,第三推板底部与连接带顶面相接触,在第三推板作用下推动连接带产生形变,连接带将第二连接板拉入到第二开口内,避免第二连接板对从上腔掉落的水流造成阻碍;当活动板在重力作用下往下运动时,第三推板从通槽内脱出,连接弹簧推动第二连接板从第二开口内伸出,在第二连接板作用下增加活动板直径,减小活动板与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距离,增加第一输送腔对过滤板的吸力,提升对过滤板的清理效果,以便有效的将过滤板上的杂质去除。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自来水接入到先通入到自清洗过滤器内,在自清洗过滤器作用下对自来水做初步的过滤处理,将水中的颗粒杂质去除,过滤后的水流经过超滤膜,对水流做再一次的过滤处理,将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去除,随后水流在经过一次反渗透装置、二次反渗透装置及edi装置,保证将水中的盐全部去除,最后在水泵作用下,将脱盐水输送至锅炉内,以便对水做利用,避免由于水中含有离子引发安全事故,提升工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清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清理过滤器的右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自清理过滤器的正视图。

图9为图8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d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的e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的f处放大图。

图13为图9中的h处放大图。

图14为图9中的h处放大图。

图15为图8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的i处放大图。

图17为图8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j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8所示,一种脱盐水系统,包括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膜20、一级反渗透装置30、二级反渗透装置40及edi装置50,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膜20、一级反渗透装置30、二级反渗透装置40及edi装置50依次相连,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30包括多组第一渗透膜,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40包括多组第二渗透膜,所述自清洗过滤器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内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所述桶体1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隔板14上设有围板15,所述围板15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过滤板151,所述桶体1顶部设有盖板11,桶体顶部设有与所述盖板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盖板上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为环形结构,为盖板提供着力点,以便将盖板开启;所述下腔内设有第二过滤板4和第三过滤板5,第二过滤板滤孔直径与第三过滤板滤孔直径相同,第一过滤板滤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板滤孔直径;所述下腔侧壁上设有活动门12;活动门侧壁上设有合页,活动门通过合页连接于桶体侧壁上;活动门为两扇,两扇活动门端面上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为橡胶制成,在密封条作用下对活动门的连接处起密封作用,避免水流从密封门处漏出;下腔侧壁上还设有出水口,以将过滤后的水流从桶体内排出;自来水接入到先通入到自清洗过滤器内,在自清洗过滤器作用下对自来水做初步的过滤处理,将水中的颗粒杂质去除,过滤后的水流经过超滤膜,对水流做再一次的过滤处理,将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去除,随后水流在经过一次反渗透装置、二次反渗透装置及edi装置,保证将水中的盐全部去除,最后在水泵作用下,将脱盐水输送至锅炉内,以便对水做利用,避免由于水中含有离子引发安全事故,提升工作安全性;自来水进入到桶体内后置于上腔内,水流被收集在上腔内,随水位上升水流上层与围板内壁相接触,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对水流起过滤作用,将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滤除,对水流做初步过滤;过滤在第一过滤板上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往隔板上运动,将杂质收集在隔板上,避免杂质卡在第一过滤板上,保证第一过滤板的通透性,使水流正常的从第一过滤板上通过;从第一过滤板上通过的水流进入到下腔内,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相互配合对水流起过滤作用,对水流做二次过滤,以便将水流中的大部分颗粒杂质滤除;在盖板与活动门设置下,使箱体可方便的开启,以便将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从箱体内取出,完成过滤板的清理更换操作,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所述围板15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板151滤孔直径;所述安装腔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过滤板15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块;在第一通孔设置下,使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直接与水流相接触,以便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对水流起过滤作用,将水中的杂质滤除在围板内;在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一过滤板的位置做控制,使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与围板上的第一通孔准确相对,避免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被围板所堵塞,以便使水流顺利的从上腔内掉落至下腔内;在对第一过滤板维护时,开启盖板,往上拉动连接环,可直接将第一过滤板从安装腔内取出,以便对第一过滤板表面做清理,降低第一过滤板维护难度。

所述隔板14底部设有导杆16,所述导杆16上设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设有气缸161,所述气缸161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2,所述第一推板2上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上设有挡板22,所述第一推板21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盖板11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挡板22直径大于所述进水口直径;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到上腔内,将部分水流储存在上腔内,上层液面与围板内壁相接触,使水流从第一过滤板上经过,水流中的杂质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被滤下,围板内的杂质堆积在推板上,杂质在重力和水流作用下积聚在第二凹槽内,对杂质做收集,避免杂质粘附在第一过滤板上,保证第一过滤板的透水性;通过挡板的设置,避免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直接冲击在第二凹槽内,将杂质更好的收集在第二凹槽内,防止杂质漂浮在围板内部,避免杂质对水流处理造成影响;通过挡板与进水口的直径差,进一步的保证水流无法直接冲击在第二凹槽内将杂质搅起,以便对杂质做统一收集;当水流处理完成后,气缸驱动推板往上运动,推板推动围板内部的部分水流和杂质往上运动,水流通过第一过滤板漏下,第一推板从桶体内被推出,以便对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做处理。

所述挡板2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21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21顶部设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通过螺纹连于所述连接杆21上;所述隔板14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推板21底部设有与所述气缸161活塞杆相配合的连接管141,所述连接管141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气缸161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1611;当自来水处理完成后,气缸驱动活塞杆伸出,在气缸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第一推板从桶体内升起后,转动第一推板,使第一滑块转动至与第一活动槽相对齐位置,以便直接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取下;随后转动套筒,将套筒从连接杆上转下,以便将挡板从第一推板上取下,可方便的将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倒出,对第二凹槽做清理,降低杂质清理难度,使设备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滑块1611顶部设有限位弹簧1612,所述限位弹簧1612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板1613,所述第一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1613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顶部设有第二推板143,所述第三凹槽上方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推板143上设有第一推杆1431,所述第一推杆1431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推杆1431上设有复位弹簧;在对第一推板安装时,使第一滑块与第一活动槽相对,将第一滑块推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一滑块沿第一活动槽移动至对活动腔内,转动第一推板,将第一滑块转动至第三凹槽位置处,限位弹簧推动第一限位板往上运动,第一限位板嵌入到第三凹槽内,对第一滑块起固定作用,将第一推板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提升第一推板与气缸的连接效果;在将第一推板从气缸上拆下时,往下推动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带动第二推板往下运动,第二推板将第一限位板从第三凹槽内推出,使第一限位板与第三凹槽脱开配合,使第一推板可自由转动,降低第一推板拆卸难度,以便对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做清理。

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转盘142,所述转盘142顶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环槽,所述转盘142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1431相配合的第二凸块1421;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转盘14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三凸块;在需要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时,转动转盘,使第二凸块转动至第一推杆顶部,在第二凸块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杆往下运动,使第一推杆带动第二推板往下运动,以便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将限位板从第三凹槽内推出,避免在水流压力作用下将第二推板推动,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第一推板与气缸活塞杆的连接效果。

所述挡板24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四通孔内穿设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板242,所述转轴24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板243,第一连接板顶部设有凸条,为第一连接板提供着力点,以便更轻松的转动转轴,底部设有第四凸块241,所述第三凸块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块241相配合的第四凹槽;在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时,转动转轴,在第四凸块与第四凹槽的相互配合下,使转轴带动转盘转动,将第二凸块转动至第一推杆顶部,从而将第二推板推下以便将第一推板拆卸;在转轴设置下增加转盘力臂,使转盘更易转动,使第一推板的拆卸更加方便,避免挡板将第三凸块阻挡的尴尬。

所述下腔底部设有第一安装环,所述桶体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环17,所述第二安装环17顶部设有导板171,在导板设置下,以便将从上腔掉落的水流导入到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之间,使水流再次经过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后从桶体内排出;第一安装环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过滤板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齐,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五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41;在对第二过滤板安装时,将第三滑块与第一开口相对齐,再将第三滑块推入到第一滑槽内,使第二过滤板固定在安装环上;第三滑块进入到第一滑槽内后,第五通孔与第二连接槽相对齐,将固定螺栓插入到第五通孔内,对第三滑块起固定作用,避免第三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提升第二过滤板与安装环的连接效果,保证设备使用可靠性。

第一安装环结构与第二安装环结构相同,第三过滤板两端同样设于第三滑块,以便将第三过滤板装入到凹安装环内;第一过滤板为圆管形结构,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均为半圆管形结构,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相接形成一个完成的圆管形结构;在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安装时,将第三过滤板装入到安装环内,沿第一滑槽推动第三过滤板,将第三过滤板推送至桶体内侧,再将第二过滤板装入到安装环内,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相互配合,往第五通孔内转入固定螺栓,对第二过滤板起固定作用,从而将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固定在安装环内,完成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安装。

第二过滤板侧壁上设有第四连接槽,第三过滤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当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均被装入到安装环内后,第二连接块嵌入到第四连接槽内,增加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连接效果,提升设备结构强度。

所述桶体1侧壁上设有水力马达室,所述的水力马达室结构与现有的自清理过滤器结构相同,水力马达室侧壁上设有排污管,排污管内设有电磁阀,水力马达室内还设有水力马达,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隔板14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水力马达室与所述第一空腔通过一输水管19相连通;所述隔板14底部设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的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隔板14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线轴,所述活动板3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为钢丝绳制成,所述第一连接绳绕设于所述线轴上;当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杂质较多后,水力马达室内的部件工作,将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杂质去除,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做自清理操作;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线轴转动,使第一连接绳从线轴上绕出,活动板在重力作用下往下运动,使活动板与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整个侧壁相接触,以便对整个第二过滤板和点过滤板做清理,提升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清理效果,延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使用寿命。

所述第二空腔侧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所述第五活动腔顶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连接带32,所述连接带32为橡胶制成,所述连接带32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31,所述第二连接板31上设有第一输送腔,所述连接带32上设有与第二输送腔,所述第一输送腔与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31侧壁上设有连接弹簧,所述隔板14底部设有与所述通槽相配合的第三推板144;当活动板置于隔板底部时,第三推板插入到通槽内,第三推板底部与连接带顶面相接触,在第三推板作用下推动连接带产生形变,连接带将第二连接板拉入到第二开口内,避免第二连接板对从上腔掉落的水流造成阻碍;当活动板在重力作用下往下运动时,第三推板从通槽内脱出,连接弹簧推动第二连接板从第二开口内伸出,在第二连接板作用下增加活动板直径,减小活动板与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距离,增加第一输送腔对过滤板的吸力,提升对过滤板的清理效果,以便有效的将过滤板上的杂质去除。

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杆相配合的第六通孔,在导杆与第六通孔的相互配合下,对活动板起导向作用,使活动板在下腔内呈竖直方向移动,提升活动板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清理效果。

所述桶体侧壁上设有凸环13,凸环上设有第六活动腔,凸环设于上腔侧壁上;第六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块131,第三连接块上设有通腔,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七活动腔,通腔内穿设有第二推杆132,第二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七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板,所述点限位板上设有震动弹簧1321;第三连接块侧壁上设有第四连接块133,第四连接块上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1331,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二连接绳,第二连接绳另一端固连于所述活动块侧壁上;第六活动腔内设有传动环134,传动环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五凸块1341,第五凸块一侧设有支撑板1342,支撑板为金属薄片制成,具有一定弹性能力;当水力马达时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做清理时,传动环转动,传动环转动带动第五凸块转动,第五凸块转动至活动块一侧与活动块接触,第五凸块推动活动块在第二活动槽内移动,活动块拉动连接绳移动,使连接绳拉动第二推杆移动;当活动块移动至第二活动槽一端后,活动块无法继续往前移动,活动块为第五凸块提供阻力,第五凸块推动支撑板形变,使第五凸块绕连接点翻转,第五凸块往传动环内壁方向翻转,使第五凸块从活动块顶端经过,第五凸块不再为活动块提供支撑力,震动弹簧推动第二推杆往前移动,使第二推杆撞击在围板侧壁上,使围板和第一过滤板产生震动,以便将围板和第一过滤板上的杂质抖落,对第一过滤板和围板做自清理。

所述第三连接块为多组,优选为四组,呈圆周分布于第六活动腔内,使围板上的多处发生震动,以便对整个围板和第一过滤板做清理;桶体侧壁上设有设备箱18,设备箱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81,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传动轮182,第六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三开口,传动轮穿设于第三开口内与传动环传动配合;第二驱动电机为传动环转动提供动力,以便在传动环作用下带动第二推杆移动,使围板和第一过滤板产生震动。

对水流做处理时,将水流从进水口处放入到桶体内,水流冲击在挡板上,将水流收集在上腔内,上腔内的液面升高,上层液面与第一过滤板相接触,在第一过滤板作用下对水流起一次过滤,将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滤除,被滤下的杂质掉落在对题推板上,在水流作用下将杂质积聚在第二凹槽内,以便对对杂质做清理;从上腔内掉落的水流进入到下腔内,使水流处于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之间,水流从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经过,使过滤后的水流从出水口处排出,以便将水流导入到下道工序内继续处理;当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杂质过多时,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内外侧产生压强差,排污管开启,水力马达工作将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之间的水流吸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线轴转动,活动板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侧壁往下运动,以便对整个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做清理;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传动环转动,使第二推杆间断性的撞击在围板上,使围板和第一过滤板产生震动,对第一过滤板做清理,完成过滤板的自清理;当需要对过滤板做维护时,开启盖板,气缸驱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将第一推板从桶体内伸出,将第一推板从气缸活塞杆上拆下,以便对第二凹槽内的杂质做清理;随后直接将第一过滤板从安装腔内拉出,对第一过滤板做维护;开启活动门,将固定螺栓从第五通孔内转出,以便直接将第二过滤板从安装环内取出,第二过滤板取出后,沿第一滑槽推动第三过滤板,将第三过滤板上的第三滑块转动至第一开口位置处,以便将第三过滤板从安装环内取出,降低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维护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