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循环一体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1366发布日期:2020-01-15 00:1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循环一体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循环一体机设备。



背景技术:

所谓生活污水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一些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和排泄废水等。我国小区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废水回收利用则是节约水资源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工业用水而言,生活用水中含有的毒素会少很多,更有利于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循环一体机设备,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净化彻底,方便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循环一体机设备,包括过滤吸附罐和絮凝沉淀罐,所述过滤吸附罐包括上罐体和与上罐体连接在一起的下罐体,所述上罐体的上端设有污水入口,所述上罐体内设有拱形过滤板,所述上罐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收集大颗粒废料的收集室,所述收集室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吸附罐的侧壁上且拱形过滤板的下端设有与收集室连通的通孔,所述下罐体内设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下罐体的底端通过管道与絮凝沉淀罐的侧壁底端连接且在管道上设有水泵和过滤室;

所述絮凝沉淀罐的内部设有搅拌器,所述絮凝沉淀罐的上端设有输出端与搅拌器一端连接的搅拌电机,所述絮凝沉淀罐的内部且上端位置设有絮凝过滤板,所述絮凝沉淀罐的侧壁且絮凝过滤板的上侧设有出液口,所述絮凝沉淀罐的侧壁且絮凝过滤板的下侧设有絮凝剂入口,所述絮凝沉淀罐的下端设有絮凝体出口。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吸附罐和絮凝沉淀罐通过法兰结构连接且在连接端设有密封圈。

作为改进,所述絮凝剂入口的远离絮凝沉淀罐端高度高于出液口。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孔板且过滤孔板通过插入嵌接的形式设置在过滤孔板。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孔板与过滤室的接触端过盈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收集室的侧面上设有开关门。

作为改进,所述絮凝体出口上设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吸附罐为上下分开的两个罐体,方便内部设有的活性炭吸附板安装组合及更换,在上罐体内设有拱形过滤板,方便颗粒状杂质往拱形过滤板四周移动,防止拱形过滤板的堵塞,在上罐体的外侧设有收集室且收集室的侧面上设有开关门,方便收集和取出颗粒状杂质,在收集室内设有过滤网,方便溢出也体的回收,装置通过多层过滤吸附在经过絮凝反应,能够将生活污水中的杂质清除干净,过滤孔板能够拆卸,方便过滤室内杂质的取出及过滤孔板的更换,过滤吸附罐和絮凝沉淀罐通过法兰结构连接且在连接端设有密封圈,上下罐体连接方便,配合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过滤吸附罐、11-上罐体、12-下罐体、13-密封圈、2-絮凝沉淀罐、21-搅拌器、22-搅拌电机、23-絮凝过滤板、24-出液口、25-絮凝剂入口、26-絮凝体出口、27-开关阀、3-污水入口、4-拱形过滤板、5-收集室、6-过滤网、7-通孔、8-活性炭吸附板、9-水泵、10-过滤室、101-过滤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循环一体机设备,包括过滤吸附罐1和絮凝沉淀罐2,所述过滤吸附罐1包括上罐体11和与上罐体11连接在一起的下罐体12,所述上罐体11的上端设有污水入口3,所述上罐体11内设有拱形过滤板4,所述上罐体11的外侧设有用于收集大颗粒废料的收集室5,所述收集室5内设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吸附罐1的侧壁上且拱形过滤板4的下端设有与收集室5连通的通孔7,所述下罐体12内设有活性炭吸附板8,所述下罐体12的底端通过管道与絮凝沉淀罐2的侧壁底端连接且在管道上设有水泵9和过滤室10;

所述絮凝沉淀罐2的内部设有搅拌器21,所述絮凝沉淀罐2的上端设有输出端与搅拌器21一端连接的搅拌电机22,所述絮凝沉淀罐2的内部且上端位置设有絮凝过滤板23,所述絮凝沉淀罐2的侧壁且絮凝过滤板23的上侧设有出液口24,所述絮凝沉淀罐2的侧壁且絮凝过滤板23的下侧设有絮凝剂入口25,所述絮凝沉淀罐2的下端设有絮凝体出口26。

所述过滤吸附罐1和絮凝沉淀罐2通过法兰结构连接且在连接端设有密封圈13。

所述絮凝剂入口25的远离絮凝沉淀罐2端高度高于出液口24。

所述过滤室10内设有过滤孔板101且过滤孔板101通过插入嵌接的形式设置在过滤孔板101。

述过滤孔板101与过滤室10的接触端过盈配合。

所述收集室5的侧面上设有开关门51。

所述絮凝体出口26上设有开关阀27。

该装置使用过程中,从污水入口3通过泵向滤吸附罐1内抽入污水,污水入口3设置在拱形过滤板4的正上方,污水中颗粒状杂质经过拱形过滤板4的作用向四周运动,从而进入到收集室5内,进入收集室5的污水会经过过滤网6和通孔7进入到过滤吸附罐1内,收集室5的内的杂质可以通过开关门51进行取出,进入下罐体12的污水会经过活性炭吸附板8的吸附作用进行去除杂质,之后进入到絮凝沉淀罐2进行絮凝沉淀,清液经过过滤孔板101的过滤排出,絮凝体因重力的作用沉积在絮凝沉淀罐2下端并通过絮凝体出口2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