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产H2、除Cr(Ⅵ)一体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583发布日期:2019-10-15 17:3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步产H2、除Cr(Ⅵ)一体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同步产氢除Cr(Ⅵ)一体化装置,用于Cr(Ⅵ)的去除和H2的同步收集。



背景技术:

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属于不能通过开采获取的二次能源,现今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制取得到。目前储氢技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液化储氢、压缩储氢、碳质材料吸附、玻璃微球储氢等;后者主要包括金属氢化物储氢、无机物储氢、有机液态氢化物储氢等。所用的储氢材料主要有合金、碳材料、有机液体以及络合物等。化学氢化物是潜在的候选材料,其中硼氢化钠(NaBH4)似乎是理想的氢源,因为它是稳定的,不可燃的,无毒的且质量储氢能力高达10.8%,脱氢化后得到的反应产物(硼砂)NaBO2对环境无污染,可循环利用。另外,NaBH4用来产氢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利用其水解作用,产生的氢气一半来自于水中的H+。近年来利用NaBH4产氢气的研究是国内外的研究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开发促进NaBH4水解用途的催化剂,使储存氢尽可能多的释放,另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控制吸、放氢速度。

另外,NaBH4在水解产H2的同时,可作为还原剂用于还原去除Cr(VI),但此法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NaBH4的利用率仍不高、NaBH4对Cr(VI)的去除作用随着初始pH的上升而下降。为减少NaBH4的还原能力对pH的依赖,解决NaBH4利用率低的问题,在过去的研究中,通过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Fe-Al-Si复合催化材料,用于提高NaBH4水解程度和水解速率。CN108191034A公开了一种催化NaBH4同步产氢、除Cr(VI)的方法,该方法在催化NaBH4还原去除Cr(VI)最佳工艺研究中,处理Cr(VI)的同时,可以产生具高纯度、高利用价值的水解副产物H2能源。NaBH4相比于硫系还原剂,如Na2S2O5、Na2SO3等所产生副产物SO2,产生低毒无害H2,回收后可用于化学还原等工业用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催化NaBH4同步除铬-产氢技术符合国家对环保和能源发展的中、长期政策,前景光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收集催化NaBH4同步产氢、除Cr(VI)的方法中产生的H2副产物,提供了一种同步产H2、除Cr(Ⅵ)一体化处理系统,在处理了Cr(Ⅵ)的同时,收集了具有高附加值的H2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同步产H2、除Cr(Ⅵ)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Cr(Ⅵ)存储罐、同步除Cr(Ⅵ)产H2罐、H2缓冲罐、储H2罐、自动固体加料器、水泵、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H2压缩机,其中:

所述Cr(Ⅵ)存储罐的底部装有第一搅拌器,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和水泵与同步除Cr(Ⅵ)产H2罐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同步除Cr(Ⅵ)产H2罐的底部装有第二搅拌器和排泥水嘴,顶部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其中第一接口装有自动固体加料器,第二接口与第二管道相连;

所述H2缓冲罐的顶部装有第一安全阀、第一放空阀、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第四管道与H2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储H2罐的顶部装有第二安全阀、第二放空阀和第五管道,底部装有减压阀,第五管道与H2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

所述第一真空泵通过第六管道分别与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相连;

所述第二真空泵通过第七管道与第五管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国际空白,提供了一种同步产氢、除Cr(VI)装置,该装置各部分构造简单,操作安全可靠,无污染,达到了催化NaBH4同步产氢、除Cr(VI)工艺要求。在实现了处理Cr(Ⅵ)的同时,产生了高纯度氢气,省去了复杂的H2纯化过程,另外,高附加值H2的回收弥补了NaBH4处理Cr(Ⅵ)的高成本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同步产H2、除Cr(Ⅵ)一体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产H2、除Cr(Ⅵ)一体化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主要由Cr(Ⅵ)存储罐1、同步除Cr(Ⅵ)产H2罐2、H2缓冲罐3、储H2罐4、自动固体加料器5、水泵6、第一真空泵7、第二真空泵8、H2压缩机9组成,其中:

所述Cr(Ⅵ)存储罐1是Cr(Ⅵ)废水的存储、初始pH调节、催化剂的溶解与分散场所,其底部装有两组第一搅拌器10,用于初始pH调节、促进催化剂的溶解与分散;Cr(Ⅵ)存储罐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44与同步除Cr(Ⅵ)产H2罐2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44上依次装有第一截止阀12、水泵6、第二截止阀13;

所述同步除Cr(Ⅵ)产H2罐2是H2产生与Cr(Ⅵ)同步去除场所,其底部装有两组第二搅拌器11和一个排泥水嘴38,其中第二搅拌器11起到分散还原剂与加速产氢的作用,在还原沉淀反应完成后,排泥水嘴38起到排铬泥的作用;顶部设置两个接口,其中第一接口45装有自动固体加料器5,可控制还原剂质量的添加量,第二接口46与第二管道相连47;所述自动固体加料器5由漏斗38、流量控制阀39、第十截止阀40、质量控制器41和第十一截止阀42构成;所述第二管道47上依次装有净化装置14、第一止回阀15、气体流量计16和第三截止阀17,其中第一止回阀15用于阻止同步除Cr(Ⅵ)产H2罐2中产生的H2回流至同步除Cr(Ⅵ)产H2罐2,H2只能从同步除Cr(Ⅵ)产H2罐2流向H2缓冲罐3,气体流量计16用于记录从同步除Cr(Ⅵ)产H2罐2进入H2缓冲罐3的气体量,第三截止阀17用于控制同步除Cr(Ⅵ)产H2罐2与H2缓冲罐3的连通;

所述H2缓冲罐3用于暂时存储同步除Cr(Ⅵ)产H2罐2产生的H2,其顶部装有第一安全阀21、第一放空阀22、第三管道48和第四管道49,其中第一安全阀21设有接收容器,当第三管道48、第四管道49和H2缓冲罐3工作压力超过允许压力值时,第一安全阀21自动打开向接收容器排放H2,随着压力降低,第一安全阀21将重新关闭;第一放空阀22采用金属材料并设有阻火器,可与灭火蒸汽或惰性气体管连接,以防着火;第三管道48上依次装有阻燃器20、压力表19和第四截止阀18,第三管道48与第二管道47连通,其中阻燃器20对H2缓冲罐3及其第三管道48的逆流回火起到安全熄灭的功能,压力表19在关闭第四截止阀18和第五截止阀23时起到监测H2缓冲罐3压力的作用;第四管道49依次装有第五截止阀23、第二止回阀24和流量阀25,第四管道49与H2压缩机9的进气口相连,流量阀25用于控制H2缓冲罐3进入储H2罐4的流速,第二止回阀24用于阻止H2缓冲罐3中的H2回流至H2缓冲罐3;

所述H2压缩机9的内部设有循环冷却装置、可燃气体报警仪、换气扇等,它依靠压缩空气来实现H2缓冲罐3中暂存H2的增压,压缩至储H2罐4;

所述储H2罐4用于存储压缩H2,其顶部装有第二安全阀30、第二放空阀31和第五管道50,底部装有减压阀43用于向外部供气;第五管道50上依次装有阻燃器29、压力表28、第七截止阀27和第六截止阀26,第五管道50与H2压缩机9的出气口相连,可通过关闭第六截止阀26或第七截止阀27与H2压缩机9隔开;

所述第一真空泵7用于H2缓冲罐3抽湿抽气,通过第六管道51分别与第三截止阀17和第四截止阀18之间的第二管道47和第三管道48相连,第六管道51上依次装有第一真空表36和第八截止阀35;

所述第二真空泵8用于储H2罐4抽湿抽气,通过第七管道52与第七截止阀27和第六截止阀26之间的第五管道50相连,第七管道52上依次装有第二真空表33和第九截止阀32。

工作过程如下:

(1)关闭第六截止阀门26,启动第二真空泵8,缓慢打开第七截止阀门27和第九截止阀32,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结束后,见第二真空表33(真空度控制在0.1 Mpa),关闭第七截止阀门27和第九截止阀32,储H2罐4可用于后续装瓶。

(2)关闭第三截止阀17,启动第一真空泵7,缓慢打开第四截止阀18和第八截止阀35,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结束后,见第一真空表36(真空度控制在0.1 Mpa),关闭第四截止阀18和第八截止阀35,H2缓冲罐3可用于后续存储H2。

(3)打开第一搅拌器10,在Cr(Ⅵ)存储罐1加入Fe-Al-Si催化剂并调节pH至3.0,打开第一截止阀12和第二截止阀13,通过水泵6 将Cr(Ⅵ)存储罐1中的Cr(Ⅵ)泵入同步除Cr(Ⅵ)产H2罐2,关闭第一截止阀12和第二截止阀13,关闭水泵6。

(4)打开第十截止阀40和流量控制阀39,将NaBH4通过漏斗38流入质量控制器41,待称至目标质量后,关闭第十截止阀40和流量控制阀39。

(5)依次打开第二搅拌器11、第三截止阀17和第四截止阀18,打开第十一截止阀42,待质量控制器41计数指示为零时,NaBH4进入同步除Cr(Ⅵ)产H2罐2,关闭第十一截止阀42,除Cr(Ⅵ)产H2反应开始。产生的H2依次通过净化装置14、第一止回阀15、气体流量计16、第三截止阀17、第四截止阀18、压力表19和阻燃器20进入H2缓冲罐3,待气体流量计16归零时,关闭第三截止阀17和第四截止阀18,打开排泥水嘴38进行排泥操作。

(6)打开第五截止阀23、第六截止阀26和第七截止阀27,调节流量阀25,打开H2压缩机9,将H2缓冲罐3中的H2压缩至储H2罐4,关闭第五截止阀23、第六截止阀26和第七截止阀27。

(7)重复步骤(3)~(6),直至压力表28读数至安全压力下限,压缩氢气通过减压阀43向外部供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