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6291发布日期:2019-12-03 18: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油箱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油箱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箱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挖掘机油箱制造过程中,其先是在一块平置的钢板四周焊接四块竖直固定的钢板,形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结构,焊接完成后要对焊接后的箱体的内部进行清洗,将钢板表面附着的灰尘、污渍清洗干净。清洗后再在其开口处焊接顶部的钢板,形成封闭的油箱,由于顶部钢板的焊缝在上端,因此不会污染内部。现有的清洗工序中都是人工利用钢丝刷进行清洗操作,其不但劳动强度高,同时还存在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清洗洁净度高、提高生产效率的油箱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箱清洗装置,包括:

油箱,其顶部开口;

横梁,沿油箱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油箱的正上方,横梁下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支腿;

四个电动推杆,分别竖直放置于地面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头端与对应的支腿的底部相连接;

燕尾导轨,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于横梁上,燕尾导轨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孔;

滑座,通过底部设置的燕尾槽滑动安装于燕尾导轨上;

转轴,其上端通过轴承ⅰ竖直转动安装于滑座中,转轴的顶部设置有法兰,法兰的外径大于转轴的外径,法兰的下端面与轴承ⅰ的内圈的上端面相接触,转轴的下端穿过长孔后位于油箱内;

毛刷,沿圆周方向设置于转轴的外侧和底部,毛刷与油箱的内壁及底面相接触;以及

驱动机构,设置于滑座中,驱动机构驱动滑座沿燕尾导轨水平滑动的同时驱动转轴旋转。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ⅱ水平转动安装于滑座内的驱动轴、设置于滑座内的凹槽、设置于驱动轴后端的滚轮、设置于驱动轴头端的手轮以及设置于驱动轴上且位于滚轮与手轮之间的齿轮,所述横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齿轮下端与齿条相啮合,滚轮下端与横梁的上端面滚动摩擦接触,位于凹槽中的转轴上设置有伞齿轮ⅱ,位于凹槽中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伞齿轮ⅰ,所述伞齿轮ⅰ与伞齿轮ⅱ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待清洗的油箱至于横梁下方,各个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向内缩回横梁下移,从而使毛刷插入油箱中,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时驱动毛刷转动,毛刷将油箱侧壁及底平面上的污渍进行刷洗。驱动机构在驱动转轴旋转的同时还会驱动滑座沿燕尾导轨滑动,从而实现滑座沿油箱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在长孔中移动,不会发生干涉,由于转轴边旋转边沿油箱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毛刷可以将油箱内各个区域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洁净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燕尾导轨3.支腿4.油箱5.滑座6.转轴7.毛刷8.轴承ⅰ9.法兰10.驱动轴11.轴承ⅱ12.滚轮13.齿轮14.齿条15.手轮16.凹槽17.长孔18.伞齿轮ⅰ19.伞齿轮ⅱ20.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油箱清洗装置,包括:油箱4,其顶部开口;横梁1,沿油箱4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油箱4的正上方,横梁1下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支腿3;四个电动推杆20,分别竖直放置于地面上,电动推杆20的活塞杆头端与对应的支腿3的底部相连接;燕尾导轨2,沿横梁1长度方向设置于横梁1上,燕尾导轨2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孔17;滑座5,通过底部设置的燕尾槽滑动安装于燕尾导轨2上;转轴6,其上端通过轴承ⅰ8竖直转动安装于滑座5中,转轴6的顶部设置有法兰9,法兰9的外径大于转轴6的外径,法兰9的下端面与轴承ⅰ8的内圈的上端面相接触,转轴6的下端穿过长孔17后位于油箱4内;毛刷7,沿圆周方向设置于转轴6的外侧和底部,毛刷7与油箱4的内壁及底面相接触;以及驱动机构,设置于滑座5中,驱动机构驱动滑座5沿燕尾导轨2水平滑动的同时驱动转轴6旋转。各个电动推杆20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将横梁1驱动上移,将待清洗的油箱4至于横梁1下方,各个电动推杆20的活塞杆向内缩回横梁1下移,从而使毛刷7插入油箱4中,驱动机构驱动转轴6旋转,转轴6旋转时驱动毛刷7转动,毛刷7将油箱4侧壁及底平面上的污渍进行刷洗。驱动机构在驱动转轴6旋转的同时还会驱动滑座5沿燕尾导轨2滑动,从而实现滑座5沿油箱4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6在长孔17中移动,不会发生干涉,由于转轴6边旋转边沿油箱4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毛刷7可以将油箱4内各个区域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洁净度和效率。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通过轴承ⅱ11水平转动安装于滑座5内的驱动轴10、设置于滑座5内的凹槽16、设置于驱动轴10后端的滚轮12、设置于驱动轴10头端的手轮15以及设置于驱动轴10上且位于滚轮12与手轮15之间的齿轮13,横梁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14,齿轮13下端与齿条14相啮合,滚轮12下端与横梁1的上端面滚动摩擦接触,位于凹槽16中的转轴6上设置有伞齿轮ⅱ19,位于凹槽16中的驱动轴10上设置有伞齿轮ⅰ18,伞齿轮ⅰ18与伞齿轮ⅱ19相啮合。当操作人员转动手轮15时,手轮15驱动驱动轴10旋转,由于驱动轴10与转轴6是通过啮合的伞齿轮ⅰ18与伞齿轮ⅱ19传递动力,因此实现将水平方向的转动变为竖直方向的转动,从而转轴6实现旋转,达到驱动毛刷7旋转的目的。驱动轴10转动的同时,其启动滚轮12与齿轮13转动,齿轮13转动时,其沿齿条14行走,实现驱动滑座5沿燕尾导轨2滑动的目的,滚轮12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其在横梁1的上表面滚动。从而操作人员只要边转动手轮15边沿油箱4的长度方向行走即可实现毛刷7边旋转边在油箱4内移动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