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5887发布日期:2020-04-03 13:2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超临界反应装置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不同浓度的氨氮和氟离子,由于环保要求氨氮和氟离子的排放标准分别为48mg/l和1.5mg/l。除氟药剂要在合适的ph(8-8.5)条件下才能发挥较好的去除效果。

水质调节主要是用于降解超临界反应器后系统水氨氮和调节系统水的ph值;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会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由于环保排放标准为48mg/l,所以必须降解至达标后才能排放;以往的处理方式为在除磷中和池中投加次氯酸钠溶液,采用折点加氟的方法氧化氨氮,折点加氯法除氨氮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好控制,导致废水不达标。

另外,由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进料性质差异较大,有机氯、有机硫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会转化为氯离子和硫酸根,在阳离子不变的体系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的生成会导致ph值下降。对于调节ph值的处理方式是将液碱加入至超临界调节池中,由于系统水的ph值波动较大且超临界调节池处于连续的进水和出水状态,ph值的调节不好控制,导致除氟药剂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导致废水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临界反应器后系统水氨氮和ph值难以控制,水质调节效果不好,导致废水不达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包括

渣水缓冲罐,输入端连通超临界反应装置,所述渣水缓冲罐中设有用于测量渣水ph值的第一ph计和用于测量渣水液位的液位传感器;

超临界调节池,输入端与所述渣水缓冲罐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与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氨氮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渣水缓冲罐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内投加次氯酸钠溶液;

ph值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渣水缓冲罐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内投加液碱;

中控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h计和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并分别控制所述氨氮调节装置和所述ph值调节装置向所述渣水缓冲罐中的投加量。

进一步地,所述氨氮调节装置包括次氯酸钠储罐和次氯酸钠投加器;所述次氯酸钠储罐的输出端与所述渣水缓冲罐连通,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设置在所述次氯酸钠储罐与所述渣水缓冲罐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中泵送次氯酸钠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ph值调节装置包括液碱储罐和液碱投加器;所述液碱储罐的输出端与所述渣水缓冲罐连通,所述液碱投加器设置在所述液碱储罐与所述渣水缓冲罐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中泵送液碱。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机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h计和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和所述液碱投加器连接,所述中控机用于控制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向所述渣水缓冲罐中投加次氯酸钠溶液量和用于控制所述液碱投加器向所述渣水缓冲罐中投加液碱量。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渣水缓冲罐中液位达到50%时,所述中控机控制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启动;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渣水缓冲罐中液位达到70%时,所述中控机控制所述液碱投加器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渣水缓冲罐与所述超临界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渣水输送泵,所述渣水输送泵受控于所述中控机,所述渣水输送泵用于向所述超临界调节池中泵送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还包括喷淋塔,所述喷淋塔设置在所述渣水缓冲罐与所述超临界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废液回收和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调节池中设有第二ph计,所述第二ph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控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h计和所述第二ph计均为ph探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第一ph计能检测渣水缓冲罐中的ph值,液位传感器能检测渣水缓冲罐中的液位值,并将信号传递给中控机,中控机控制氨氮调节装置和ph值调节装置向渣水缓冲罐中投加物料量,水质达标后排放至超临界调节池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临界反应器后系统水氨氮和ph值难以控制,水质调节效果不好,导致废水不达标的技术问题,具有能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利用率,降低除氟药剂的成本,能有效调节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ph值,使后系统水的ph值稳定在8-8.5之间,稳定且合适的ph值,能有助于后续水处理药剂发挥相应的作用,保证废水能达标排放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渣水缓冲罐;11、第一ph计;12、液位传感器;2、超临界调节池;21、第二ph计;3、氨氮调节装置;31、次氯酸钠储罐;32、次氯酸钠投加器;4、ph值调节装置;41、液碱储罐;42、液碱投加器;5、中控机;6、渣水输送泵;7、喷淋塔。

其中,图中虚线表示信号流向,实线表示物料流向,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进行说明。所述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包括渣水缓冲罐1、超临界调节池2、氨氮调节装置3、ph值调节装置4和中控机5;

渣水缓冲罐1的输入端连通超临界反应装置,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设有用于测量渣水ph值的第一ph计11和用于测量渣水液位的液位传感器12;渣水缓冲罐1用于盛放经超临界反应装置反应后的系统水或渣水,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ph值不稳定,超临界反应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氨氮含量不稳定;

超临界调节池2的输入端与所述渣水缓冲罐1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与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通;超临界调节池2能储存经渣水缓冲罐1对水质进行处理后的废水,超临界调节池2中的废水是通过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处理过后的,其氨氮含量和ph值符合环保排放标准,ph值稳定在8-8.5之间,水质达标或符合要求。水处理装置上外界对水进行处理的一种设备,经过超临界调节池2中的水质符合要求后,可将废水排放至水处理装置中,位于水处理装置为现有技术,故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水处理装置不再赘述。

氨氮调节装置3设置在所述渣水缓冲罐1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内投加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能氧化氨氮,次氯酸钠去除氨氮的方法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较高时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由于超临界水氧化为热处理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后系统水处仍有40-50摄氏度的温度,在此处投加次氯酸钠,可以有效提高次氯酸钠的利用率,降低药剂成本。

ph值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渣水缓冲罐1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内投加液碱;液碱即液态状的氢氧化钠,亦称烧碱、苛性钠。现有氯碱厂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液碱的浓度通常为30-32%或40-42%。向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液碱,液碱能调节渣水的ph值,并使ph值增大,防止了在阳离子不变的体系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的生成会导致ph下降,并能使ph值保持稳定,提高除氟药剂的去除效果。

中控机5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h计11和所述液位传感器12的信号,并分别控制所述氨氮调节装置3和所述ph值调节装置4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的投加量。中控机5能收集第一ph计11反馈的渣水的ph值的大小,分别控制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向渣水缓冲罐1中的投加量,从而可以使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氨氮含量和ph值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ph计11能检测渣水缓冲罐1中的ph值,液位传感器12能检测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值,并将信号传递给中控机5,中控机5控制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向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物料量,水质达标后排放至超临界调节池2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临界反应器后系统水氨氮和ph值难以控制,水质调节效果不好,导致废水不达标,具有能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利用率,降低除氟药剂的成本,能有效调节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ph值,使后系统水的ph值稳定在8-8.5之间,稳定且合适的ph值,能有助于后续水处理药剂发挥相应的作用,保证废水能达标排放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用于超临界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系统水的水质调节中,对系统水的水质的氨氮含量和ph值进行调节,使氨氮含量符合环保排放标准,通过ph计可持续监测ph值,使ph值保持在8-8.5之间,且能持续保持,对系统水的处理有益,废水排放达标。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氨氮调节装置3包括次氯酸钠储罐31和次氯酸钠投加器32;所述次氯酸钠储罐31的输出端与所述渣水缓冲罐1连通,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32设置在所述次氯酸钠储罐31与所述渣水缓冲罐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泵送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能氧化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氨氮,使氨氮含量降低,通过中控机5控制氨氮调节装置3向渣水缓冲罐1中的氨氮投加量,液位传感器12检测渣水缓冲罐1中渣水的液位,当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达到50%时,启动氨氮调节装置3的次氯酸钠投加器32,并向渣水缓冲罐1中添加氨氮。次氯酸钠投加器32为次氯酸钠输送泵。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ph值调节装置4包括液碱储罐41和液碱投加器42;所述液碱储罐41的输出端与所述渣水缓冲罐1连通,所述液碱投加器42设置在所述液碱储罐41与所述渣水缓冲罐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泵送液碱。液碱能提高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ph值,通过第一ph计11和液位传感器12的检测,将实时的ph值和液位值传递给中控机5,中控机5判断当前的ph值大小和液位高低,当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达到70%时,启动ph值调节装置4的液碱投加器42,并向渣水缓冲罐1中添加液碱,使渣水的ph值保持在8-8.5之间。液碱投加器42为液碱输送泵。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控机5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h计11和所述液位传感器12连接,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32和所述液碱投加器42连接,所述中控机5用于控制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32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次氯酸钠溶液量和用于控制所述液碱投加器42向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液碱量。中控机5能有效监控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值和ph值(酸碱度),并使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当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达到50%时,启动氨氮调节装置3的次氯酸钠投加器32,并向渣水缓冲罐1中添加氨氮;当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达到70%时,启动ph值调节装置4的液碱投加器42,并向渣水缓冲罐1中添加液碱,使渣水的ph值保持在8-8.5之间。这样可以使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氨氮含量和ph值保持稳定,使渣水排放至超临界调节池2中。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液位传感器12检测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液位达到50%时,所述中控机5控制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32启动;所述液位传感器12检测所述渣水缓冲罐1中液位达到70%时,所述中控机5控制所述液碱投加器42启动。液位传感器12与中控机5连接,中控机5上能看出渣水缓冲罐1中当前的液位值,并可以在中控机5上设定一个参数,如当液位达到50%时,向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次氯酸钠,当液位达到70%时,向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液碱,作用是通过中控机5的控制,使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水质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和有助于后续水处理药剂发挥作用,保证渣水达标排放。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渣水缓冲罐1与所述超临界调节池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渣水输送泵6,所述渣水输送泵6受控于所述中控机5,所述渣水输送泵6用于向所述超临界调节池2中泵送物料。渣水缓冲罐1向超临界调节池2中排放达标的渣水,借助于渣水输送泵6进行排放,渣水输送泵6的工作效率高,功率大,可有效提高向超临界调节池2中输送物料的效率。渣水输送泵6也可以通过中控机5进行控制,当需要打开渣水输送泵6时,可以在中控机5上进行操作,不必去现场单独开启或关闭,节省人力,提高水质调节自动化。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还包括喷淋塔7,所述喷淋塔7设置在所述渣水缓冲罐1与所述超临界调节池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废液回收和净化。喷淋塔7的内部设有三级喷淋机构,能有效对渣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喷淋塔7能有效提高渣水或废水的回收率。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超临界调节池2中设有第二ph计21,所述第二ph计2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控机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ph计21设置在超临界调节池2中,能通过第二ph计21的探测,将超临界调节池2中废水的ph值反馈至中控机5上,在中控机5上即可看出超临界调节池2中废水的ph值,也可作为判断经处理后的水质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的一个参考,若第二ph计21检测的ph值与第一ph计11检测的ph值一致(或相同),则可认定为通过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调节后的水质符合要求和环保排放标准;若第二ph计21检测的ph值与第一ph计11检测的ph值不一致(或不相同),则可认定为通过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调节后的水质不符合要求和环保排放标准,则需要重新调整氨氮调节装置3的次氯酸钠投加量或ph值调节装置4的液碱投加量,并使最终的ph值在8-8.5之间。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ph计11和所述第二ph计21均为ph探头。ph探头能有效探测渣水(废水)的ph值,将ph值信号返回至中控机5上,中控机5上有预设好的ph值的范围,然后控制ph值调节装置4向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液碱量,从而使渣水缓冲罐1中保持稳定的ph值。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临界反应装置后系统水的水质调节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经超临界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系统水排放至渣水缓冲罐1中,渣水缓冲罐1外接有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水质经处理后排放至超临界调节池2中;渣水缓冲罐1中的水质一般情况下上不符合要求的,需要通过上述两个装置向渣水缓冲罐1中投加物料,如次氯酸钠和液碱,次氯酸钠能氧化氨氮,液碱能调高水质的ph值,通过设在渣水缓冲罐1中的第一ph计11和液位传感器12,ph计检测水质的ph值,液位传感器12能探测渣水的液位高低,第一ph计11和液位传感器12分别与中控机5输入端连接,中控机5能控制的氨氮调节装置3和ph值调节装置4向渣水缓冲罐1中的物料投加量,使排出的废水符合要求;

当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达到50%时,启动氨氮调节装置3的次氯酸钠投加器32,并向渣水缓冲罐1中添加氨氮;当渣水缓冲罐1中的液位达到70%时,启动ph值调节装置4的液碱投加器42,并向渣水缓冲罐1中添加液碱,使渣水的ph值保持在8-8.5之间。这样可以使渣水缓冲罐1中的渣水的氨氮含量和ph值保持稳定,使渣水排放至超临界调节池2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