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9569发布日期:2020-02-07 21:4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矿山毒性沸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转移的快速推进,大量重污染企业关闭,但是这些企业对原址的污染并未完全消除,在土壤中积淀的污染物将会通过地下水、空气、植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势必威胁人体健康,危及环境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可见土壤修复迫在眉睫。目前,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微生物方法、植物方法等。每种修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修复技术难以满足修复的实际需要。比如植物修复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修复效果一般;物理修复成本较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以解决目前,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微生物方法、植物方法等。每种修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修复技术难以满足修复的实际需要。比如植物修复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修复效果一般;物理修复成本较高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土壤框、框板、储存箱、盖板、土壤层、挡板、修复槽,所述土壤框内部大量堆积并构成土壤层,所述盖板覆于多个挡板构成的框形架空表面上,所述挡板装设在土壤框前侧的中部位置上,所述土壤框表面设有安装位置固定的框板,所述储存箱内部构成修复槽。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槽包括微生物催化层、槽体、支撑杆、隔层、堆肥层、渗透反应层,所述微生物催化层设于槽体内腔表面上,所述槽体内腔中部设有渗透反应层,所述渗透反应层下层设有堆肥层,所述堆肥层堆积在隔层内槽中,所述隔层设在槽体的最下层位置上,置于对应的储存箱内腔底部,所述储存箱内底壁与支撑杆相垂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层与储存箱相接触且发生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表面设有可开合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堆肥层含有稻草、有机物、麦秸、碎木片和树皮。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反应层是一种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催化层采用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技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修复槽设在储存箱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微生物催化层与渗透反应层及堆肥层,支撑杆与隔层的安装位置固定不变,微生物催化层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槽体内部堆肥层是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多种修复技术组合一体,能够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修复槽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土壤框-1、框板-2、储存箱-3、盖板-4、土壤层-5、挡板-6、修复槽-7、微生物催化层-a、槽体-b、支撑杆-c、隔层-d、堆肥层-e、渗透反应层-f。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土壤框1、框板2、储存箱3、盖板4、土壤层5、挡板6、修复槽7,所述土壤框1内部大量堆积并构成土壤层5,所述盖板4覆于多个挡板构成的框形架空表面上,所述挡板6装设在土壤框1前侧的中部位置上,所述土壤框1表面设有安装位置固定的框板2,所述储存箱3内部构成修复槽7,所述修复槽7包括微生物催化层a、槽体b、支撑杆c、隔层d、堆肥层e、渗透反应层f,所述微生物催化层a设于槽体b内腔表面上,所述槽体b内腔中部设有渗透反应层f,所述渗透反应层f下层设有堆肥层e,所述堆肥层e堆积在隔层d内槽中,所述隔层d设在槽体b的最下层位置上,置于对应的储存箱3内腔底部,所述储存箱3内底壁与支撑杆c相垂对接,所述土壤层5与储存箱3相接触且发生反应,所述储存箱3表面设有可开合的盖板4,所述堆肥层e含有稻草、有机物、麦秸、碎木片和树皮,所述渗透反应层f是一种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材料层,所述微生物催化层a采用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技术。

本专利所说的渗透反应层f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外来水之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处理层,污染水体经过层壁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壁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

例如:在进行使用时,修复槽7设在储存箱3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微生物催化层a与渗透反应层f及堆肥层e,支撑杆c与隔层d的安装位置固定不变,微生物催化层a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槽体b内部堆肥层e是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多种修复技术组合一体,能够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微生物方法、植物方法等。每种修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修复技术难以满足修复的实际需要。比如植物修复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修复效果一般;物理修复成本较高等,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多种修复技术组合一体,能够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