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系统堵塞及防厌氧释磷的污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5151发布日期:2020-05-01 16:4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系统堵塞及防厌氧释磷的污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系统堵塞及防厌氧释磷的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中磷的去除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工艺,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淀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淀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淀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采用的药剂一般有铝盐、铁盐(亚铁盐)、石灰、铁铝聚合物。化学沉淀工艺是按沉淀药剂的投加位置来区分的,实际中常采用的有:前沉淀、同步沉淀和后沉淀。

污水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超量磷吸收现象。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会释放出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进入好氧区后,聚磷菌可将积贮的phb好氧分解,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可供聚磷菌生长繁殖。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大大超过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由于系统经常排放剩余污泥,被细菌过量摄取的磷也将随之排出系统,因而可获得较好的除磷效果。生物除磷代表工艺有a/o、a2/o、bardenpho工艺、phoredox工艺、uct、改良型uct、sbr以及氧化沟工艺。

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生物除磷是通过将多余富磷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而达到除磷的目的。如果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出现厌氧状态,剩余污泥中的磷就会重新释放出来。

城镇污水处理厂为减少生化系统排出的污泥含水量,以缩小其体积,对污泥进行有效地、经济地进一步处理,须先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5~97%。污泥浓缩中所排出的污泥水一般混入原污水一起再处理。

现一般城镇污水处理厂,为节约成本、方便运行,污泥浓缩一般采用重力浓缩,而重力浓缩容易产生厌氧状态,此时剩余污泥中的磷就会重新释放出来,随上清液与原水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形成死循环,使生物除磷形同虚设,据调查了解,污泥浓缩池上清液中的磷含量,一般为进水磷含量的3-5倍,因此上清液回流,会大大加重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和处理难度,而现在针对于此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是使用辅助化学除磷加入药剂使磷变为沉淀而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此法不仅需要建设化学除磷设施、而且需要投入药剂从而增加运行成本,造成运行费用的增加,更为关键的是,如此应对,将使生物除磷的理念及众多的生化除磷工艺,失去其原有的意义,最终的磷,还是通过化学沉淀以物化的方式去除,这将是污水处理历史上的一大损失,是对生物除磷理念及生化除磷工艺的否定。

此外,在污泥沉淀过程中,往往需要曝气设备,但是现有的曝气设备存在曝气管容易堵塞,导致曝气搅拌不均匀、曝气效果低的问题,并且维修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系统堵塞及防厌氧释磷的污泥处理系统,使污泥中积聚的磷随污泥压滤转移到泥饼中而外运去除,有效防止污泥处理系统产生厌氧状态而使浓缩上清液中富含的高磷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使生物除磷成为污水处理厂除磷的主要方式、最终方式,填补了生物除磷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系统堵塞及防厌氧释磷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贮池,所述污泥贮池一侧设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可逆旋转子泵和厢式压滤机,污泥贮池内设有曝气搅拌装置,所述曝气搅拌装置包括空气接入管、一级空气支管、一定数量的二级空气支管和曝气竖管,空气接入管呈l型,一段竖直通向污泥贮池底部,另一段横向延伸至污泥贮池中央,一级空气支管中间与空气接入管末端连通,两端横向延伸至污泥贮池左右两侧,二级空气支管一端以一定的间距从前后两侧连接在一级空气支管上,另一端横向延伸至污泥贮池前后两侧,曝气竖管一端以一定的间距从下方连接在二级空气支管上,另一端竖直延伸至污泥贮池底部。曝气搅拌装置防止污泥贮池中产生厌氧环境而释磷,采用不锈钢材质以防止装置的腐蚀及损坏。为防止曝气搅拌装置污泥堵塞,放弃在曝气管道上打孔的传统曝气方式,不在管道上开孔,而是通过一级空气支管、二级空气支管和曝气竖管两两垂直连接,最终通过曝气竖管下方开口曝气。

采用以上曝气搅拌装置对剩余污泥曝气搅拌后,省略了污泥浓缩环境,将会导致进入压滤机的待压滤混合液大幅度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污泥压滤装置设计采用厢式压滤机,此种压滤方式规模只与待压滤液中的绝干固体总量有关,待压滤液的浓度及量对于其影响很小,针对与本除磷系统,所做的改变只是进液泵的流量比传统污泥处理方式大了一些,在本除磷系统中,选择采用可逆旋转子泵作为进液泵,可逆旋转子泵根据压滤机每天的工作时间及所需压滤的待压滤液量进行选型,厢式压滤机根据压滤机每天的工作时间及所需压滤的绝干固体量进行选型。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竖管的末端为直径逐渐缩小的渐缩管。渐缩管长度约为10公分,可提高曝气搅拌强度,可用较小的曝气量达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具有节能强效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竖管末端设有至少两个直径逐渐缩小且呈一定弧度的渐缩弯管。多个曝气头的方向周向均匀分布,此结构一方面可提高曝气搅拌强度,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曝气搅拌面积,提高曝气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贮池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曝气搅拌装置架设在支撑架上,使曝气搅拌装置保持一定的水平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接入管靠近污泥贮池上方位置设有法兰,可从法兰处拆分,便于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空气支管的外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污泥贮池前后两侧的顶部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轮,设有拉绳穿过滑轮与连接杆连接。在安装或检修的时候,通过拉绳可将曝气搅拌装置拉升和下降,并且具有一定的限位左右,保证装置升降平稳且位置准确,避免曝气搅拌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平移,连接杆还能增强结构强度,减少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贮池的前后两侧设有拉绳固定架,用于拉绳捆绑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竖管内设有止逆结构,止逆结构包括固定在曝气竖管内壁的十字固定架和四个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止逆片,止逆片的一条直线边旋转连接在十字固定架下方。十字固定架将曝气竖管分为四个区域,曝气时止逆片向下张开让空气流通,不曝气时因为负压或污泥压力,四个止逆片向上翻转分别覆盖四个区域,隔绝污泥进入到管路中。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十字固定架下方的曝气竖管内壁上设有四个限位块。对止逆片向下张开的角度进行限制,避免角度过大而造成无法向上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十字固定架处的曝气竖管壁厚大于下方的壁厚,并在内壁形成台阶。止逆片向上翻转后,两直线边与十字固定架相抵,圆弧边与台阶相抵,既提高密封性,又保证受力均匀,避免止逆片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使整个污水处理厂的除磷系统更加完善及合理,有效防止污泥处理系统产生厌氧状态而使浓缩上清液中富含的高磷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使生物除磷成为污水处理厂除磷的主要方式、最终方式,填补了生物除磷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从而使生物除磷重新具有其应有的意义及地位。

2、在不影响污泥处理效果及处理量的前提下,使污泥中积聚的磷随污泥压滤转移到泥饼中而外运去除,防止污泥处理系统产生厌氧环境而使污泥中的磷重新释放随上清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前端进行重复处理并加重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并配以合理的污泥脱水方式(采用厢式压滤机),既不影响污泥脱水的效果及处理量,也避免脱水系统导致设备大幅度增加,降低设备成本。

3、采用可逆旋转子泵,有三种优势:1)、此泵可输送高粘度含颗粒物质的液体,有效防止输送泵的堵塞及耗损;2)、此泵有很强的自吸功能,即使因为现场原因致使污泥池建设在地下,也可以把混合液自吸上来,有应对特殊情况的功能;3)、此泵可逆旋,在同一根输送管中可以把混合液反向输送,如果压滤机停止运行时,此泵可逆旋转把输送管道中的混合液抽送至污泥池中,并把污泥池出口的闸阀关闭,可保持输送管中无混合液,从而避免了传统压滤系统中,压滤机停机后,输送管中扔存有混合液,下次启动时混合液凝固而堵塞管道及输送泵,从而导致故障发生和设备损坏的问题。

4、在污泥贮池中加装新设计的曝气搅拌设备,使污泥池中避免产生厌氧环境而使磷重新释放,装置结构牢固便于安装及检修,曝气竖管的结构有效防止曝气搅拌设备的堵塞,提高曝气搅拌强度和曝气效果,具有节能强效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污泥贮池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污泥贮池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c-c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止逆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9是图5中e-e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污泥贮池;2、可逆旋转子泵;3、厢式压滤机;4、空气接入管;4.1、法兰;5、一级空气支管;6、二级空气支管;7、曝气竖管;7.1、渐缩管;7.2、渐缩弯管;7.3、十字固定架;7.4、止逆片;7.5、限位块;7.6、台阶;8、支撑架;9、连接杆;10、滑轮;11、拉绳;12、拉绳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防系统堵塞及防厌氧释磷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贮池1,污泥贮池1一侧设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可逆旋转子泵2和厢式压滤机3,污泥贮池1内设有曝气搅拌装置。结合图2-3所示,曝气搅拌装置包括空气接入管4、一级空气支管5、一定数量的二级空气支管6和曝气竖管7,空气接入管4呈l型,一段竖直通向污泥贮池1底部,且在靠近污泥贮池1上方位置设有法兰4.1,另一段横向延伸至污泥贮池1中央,一级空气支管5中间与空气接入管4末端连通,两端横向延伸至污泥贮池1左右两侧,二级空气支管6一端以一定的间距从前后两侧连接在一级空气支管5上,另一端横向延伸至污泥贮池1前后两侧,曝气竖管7一端以一定的间距从下方连接在二级空气支管6上,另一端竖直延伸至污泥贮池1底部。其中,污泥贮池1底部设有支撑架8,曝气搅拌装置架设在支撑架8上。

结合图4所示,曝气竖管7的末端为直径逐渐缩小的渐缩管7.1。

实施例二:结合图5-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二级空气支管6的外端通过连接杆9连接,污泥贮池1前后两侧的顶部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轮10,在污泥贮池1的前后两侧设有相应数量的拉绳固定架12,拉绳11一端穿过滑轮10与连接杆9连接,另一端在不活动时捆绑固定在拉绳固定架12上。

结合图7所示,曝气竖管7末端设有至少两个直径逐渐缩小且呈一定弧度的渐缩弯管7.2。

实施例三:结合图8-9所示,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曝气竖管7内设置止逆结构,止逆结构包括固定在曝气竖管7内壁的十字固定架7.3和四个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止逆片7.4,止逆片7.4的一条直线边旋转连接在十字固定架7.3下方。其中,位于十字固定架7.3下方的曝气竖管7内壁上设有四个限位块7.5,曝气时,限位块7.5对止逆片7.4的开口角度进行限制,如图9所示。十字固定架7.3处的曝气竖管7壁厚大于下方的壁厚,并在内壁形成台阶7.6,不曝气时,止逆片7.4得圆弧边与台阶7.6相抵,如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