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9657发布日期:2020-06-12 14:4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加工中产生的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的深加工中,部分铝型材氧化后需进行封孔工艺,在封孔工艺中可能采用醋酸镍封孔,在封孔后水洗时可能溢流带出一部分含镍溶液,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及本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要实现零排放;

在含镍重金属废水处理中,一般选在在生产车间中直接处理,节约了大量架设管道的费用,但是由于生产车间本身空间不大,因此要求污水处理设备必须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不能太小,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因此,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设计出一款节省空间,同时高效作业的加药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使得铝型材加工中产生的含镍废水更为高效的被处理,同时又节省在车间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采用隔板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在每个溶液室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所述罐体上端面对应于每个溶液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在上层所述溶液室和下层所述储液室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于每个储液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在出液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药的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在所述罐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及设置于电机下方的搅拌轴,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处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电机固定于支撑架上。

进一步,所述加药罐上部为敞口式设计,便于加药搅拌,下方为密闭设计,便于溶液保存。

进一步,所述储液室中设置有浮球液位计,用于检测储液室中溶液的水位。

进一步,所述浮球液位计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电磁阀,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合。

以上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罐体采用隔板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相对于两个加药罐而言,减少占地空间;本实用新型每个溶液室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既能够进行储液,同时避免溶液暴露空气中,容易发生质变,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加药变得连续,同时溶液的溶度更为均匀,若直接将溶液室连接到加药室,在溶液配制阶段,溶液溶度不均匀,使得加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浓度也不准确,同时溶液使用完毕后,再次配制溶液中,影响污水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个加药罐在生产车间占地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隔板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在每个溶液室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少,同时避免了溶液暴露空气中,容易发生质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药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药罐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罐体,2为隔板,3为溶液室,4为储液室,5为第一电磁阀,6为出液管,7为第二电磁阀,8为支撑架,9为电机,10为搅拌轴,11为螺旋叶片,12为浮球液位计,13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采用隔板2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3,在每个溶液室3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4,所述罐体1上端面对应于每个溶液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在上层所述溶液室3和下层所述储液室4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于每个储液室4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6,所述出液管6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在出液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药的第二电磁阀7。

所述第一电磁阀5与溶液室3底板面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

在所述罐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9及设置于电机9下方的搅拌轴10,于所述搅拌轴10的下端处设置有螺旋叶片11,所述电机9固定于支撑架8上。

所述加药罐上部为敞口式设计,便于加药搅拌,下方为密闭设计,便于溶液保存。所述储液室4中设置有浮球液位计12,用于检测储液室4中溶液的水位。

所述浮球液位计12连接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根据计算,向溶液室内加入定量的水,后加入药剂,搅拌均匀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将溶液放置储液室,在污水处理系统开始工作后,打开第二电磁阀,向污水处理系统中加入溶液,当浮球液位计测量到液位低于设定值后,再次向溶液室内加入水和药剂,继续进行溶液补给。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采用隔板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在每个溶液室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所述罐体上端面对应于每个溶液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在上层所述溶液室和下层所述储液室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于每个储液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在出液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药的第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及设置于电机下方的搅拌轴,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处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电机固定于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室中设置有浮球液位计,用于检测储液室中溶液的水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液位计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电磁阀,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镍废水处理用加药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采用隔板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在每个溶液室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所述罐体上端面对应于每个溶液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在上层所述溶液室和下层所述储液室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于每个储液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在出液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药的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个加药罐在生产车间占地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隔板将其分割成两个溶液室,在每个溶液室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液室,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少,同时避免了溶液暴露空气中,容易发生质变。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森;张朝军;胡明德;申朝军;刘彦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恒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