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3272发布日期:2020-06-20 15:3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因其工艺简单、费用节省、处理效果优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在同一反应池中,按时间顺序有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随着应用的广泛,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已从sbr工艺发展出cass、cast等多种工艺类型。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一般有2组以上反应池组成,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配置的主要设备包括排水装置、曝气设备、搅拌设备等,其中排水装置为滗水器。通常sbr工艺还配备较为齐全的检测、控制和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液位计、do仪、自控设备等,可使工艺过程实现全部自动化,但也因为每组sbr池相对独立运行,且无污泥回流系统,当sbr池因设施、设备检修或污泥活性差等因素放空后,往往需要重新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所用恢复时间很长,往往需十余天时间才能恢复,给生产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

目前常用的此类设备均为在水器旋转联合器受力薄弱部位进行加固,使得该处部位很容易损坏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包括多组并联的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曝气组件和滗水器,所述反应池的侧壁设置进水管和放空管,所述滗水器与出水筒连接,所述出水筒与排水管连接,其中,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出水筒之间设置旋转联合器,所述置旋转联合器与加固装置连接,所述加固装置为两组相互对称的夹板,所述夹板内设置圆弧结构的空槽,两组所述夹板结合后中部空槽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夹板的上下两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t型结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若干螺栓连接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板的一侧与基座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基座固定在所述反应池的内部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液位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多组所述反应池的排水管均与汇水管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汇水管上设置隔离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汇水管上设置冲洗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滗水器底部出水筒与排水管通过旋转联合器连接,旋转联合器采用内外套筒设计,满足滗水器旋转滗水功能,并且在旋转联合器上增设加固装置,加固装置使滗水器能承受向池内进、出泥水混合液时各方向受力变化的要求,避免受力破坏,从而实现滗水器可同时完成滗水和进、出泥水混合液的功能,此外,加固装置采用两块对夹板拼接在旋转联合器外侧,对夹板采用两个半弧形结构,拼接后能贴合在旋转联合器外侧,在对夹板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进行固定,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基座板上,安装调节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图1实施例立面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图1实施例的加固装置安装部位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图1实施例的加固装置安装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图1实施例的加固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图5实施例的加固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主要标记说明:

1-反应池;2-放空管;3-进水管;4-液位计;5-隔离阀;6-滗水器;7-排水管;8-汇水管;9-曝气组件;10-冲洗阀;11-出水筒;12-加固装置;13-旋转联合器;14-夹板;15-连接板;16-基座;17-螺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包括多组并联的反应池1,所述反应池1内设置曝气组件9和滗水器6,所述反应池1的侧壁设置进水管3和放空管2,所述反应池1内设置液位计4,所述滗水器6与出水筒11连接,所述出水筒11与排水管7连接,多组所述反应池1的排水管7均与汇水管8连接,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3进入所述反应池1内,在所述曝气组件9作用下完成反应过程,在泥水分离后,上清液由所述滗水器6排出,各组所述滗水器6由所述排水管7与汇水管8相连接,所述汇水管8将出水引至后续处理设施,所述反应池1底部的放空阀2,用于所述反应池1放空,所述汇水管8流向后续处理设施一侧设置隔离阀5,用于倒泥时隔断泥水向后续处理设施流动,所述汇水管8的另一侧设置冲洗阀10,用于完成倒泥后利用滗水冲洗管道内的泥水混合液,开始倒泥时,关闭所述隔离阀5和冲洗阀10,各组所述反应池1通过所述滗水器6、排水管7、汇水管8实现互相连通,可通过不同反应池1的滗水器6放置高度的调节,实现泥水混合液在各反应池1间的转移,滗水完成后,收起所述滗水器6,关闭隔离阀5,开启冲洗阀10,将汇水管8泥水混合液排空,并通过滗水器6滗水进行管道冲洗,完成后关闭冲洗阀10,开启隔离阀5,恢复运行。

加固装置12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滗水器6的出水筒11与排水管7通过旋转联合器13连接,加固装置12安装在所述旋转联合器13外侧,加固装置12结构如图4所示,对于直径dn400mm的旋转联合器13,采用两块圆弧段直径dn410的夹板14拼接,所述夹板14采用厚度为10mm钢板制作,在所述夹板14拼接好后,将所述夹板14与基座16用螺栓固定,再将两块夹板14上下端用连接板15和螺栓固定,所述夹板14、连接板15上的螺栓连接孔17采用长为100mm的条形孔,便于对接安装,所述滗水器底部出水筒与排水管通过旋转联合器连接,旋转联合器采用内外套筒设计,满足滗水器旋转滗水功能,在旋转联合器上增设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12使滗水器6能承受向池内进、出泥水混合液时各方向受力变化的要求,避免受力破坏,从而实现滗水器6可同时完成滗水和进、出泥水混合液的功能,所述加固装置12采用两块夹板14拼接在所述旋转联合器13外侧,所述夹板14采用两个半弧形结构,拼接后能贴合在所述旋转联合器13外侧,在所述夹板14顶部和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板15和螺栓进行固定,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基座16上,安装调节便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利用如上述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完成所述反应池1放空后的快速恢复过程,包括步骤:

(1)完成所述加固装置12、冲洗阀10、隔离阀5及管道安装;

(2)当a组反应池1因设施、设备检修或污泥活性差时,开启放空阀2完成a组反应池1放空,b、c、d组反应池1运行正常,可将b、c、d三组泥水混合液部分倒入a组反应池,从而实现a组反应池1快速恢复运行;

(3)在倒泥前适当提高b、c、d三组反应池1污泥浓度至6000mg/l,以保证将泥水混合液部分倒入a组反应池1后,b、c、d三组反应池1污泥浓度仍能满足运行需要,若使倒泥后a、b、c、d四组反应池污泥浓度大致相等,则完成倒泥后各组反应池污泥浓度为4500mg/l;

(4)将b、c、d组滗水器6收至上位,将b、c、d反应池1进满水至运行液位,关闭隔离阀5和冲洗阀10;

(5)根据各反应池1污泥浓度和完成泥水混合液倒入后各池应控制的污泥浓度,计算b、c、d组反应池1可向a组反应池1倒入的泥水混合液量,并根据液位计4上涨情况予以控制。a池液位上涨高度h=2*(b池初始污泥浓度-b池控制污泥浓度)/(b池初始污泥浓度+b池控制污泥浓度)*满水位水深h。例如:h=5m,b池初始污泥浓度为6000mg/l,b池控制污泥浓度为4500mg/l。则h=2*(6000-4500)/(6000+4500)*5=1.43m,即从b池向a池倒泥时,可观察到a池水位上涨1.43m后停止;

(6)将b组滗水器6滗水堰口下放至略低于运行液位,a组滗水器6放置位置低于b组滗水器6的位置。开启b组反应池1曝气系统9和进水管3,开始进水,进水流量可按滗水器6设计流量确定。则b组反应池1泥水混合液经由滗水器6、排水管7、汇水管8进入a组反应池1。当a组反应池1液位计4指示液位上升1.43m时,收起b组反应池滗水器6,关闭进水并恢复b组反应池1运行。

(7)按步骤(5)完成后续几组反应池1向a组反应池1倒入泥水混合液,完成后收起a组滗水器,并恢复a组反应池运行;

(8)打开冲洗阀10,放空滗水器6、排水管8、汇水管10内所积泥水混合液,并通过滗水器6排出上清液完成管线冲洗;。

(9)关闭冲洗阀10,打开隔离阀5,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10)初始恢复运行周期可根据出水水质情况适当调整反应池运行参数,保障出水水质达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固装置,方便快捷的对滗水器旋转联合器受力薄弱部位进行加固。实现滗水器除完成滗水功能外,还能实现进、出泥水混合液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滗水器、排水管、汇水管和隔离阀、冲洗阀将各组sbr池进行连通,通过隔离阀、冲洗阀的启闭,实现连通倒泥和冲洗功能,投入和运行成本低。

(3)当一组sbr池故障放空后,可通过上述倒泥系统将其他池内泥水混合液倒入故障池内,倒入完成后,故障反应池可立即恢复正常运行,且对其他组池的影响很小。反应池组数越多,倒泥后对各反应池运行的影响越小。

(4)上述倒泥系统可通过初始污泥浓度和倒入液位控制,可实现倒泥前后各池污泥浓度的准确控制。

(5)倒泥系统进、出泥水混合液的流量可达到滗水器设计滗水流量,可将sbr池恢复时间从十余天缩短为数小时,恢复过程对生产工艺的运行及处理水量基本不产水影响,可大幅提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故障恢复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