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325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一体化的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自动化运行,维护操作方便,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不需采暖保温等优点。本设备可设置成地埋式,地面之上可种花种草,不影响周围环境。该设备适合用于住宅小区、村庄、村镇、办公楼、商场、宾馆、饭店、疗养院、机关、学校、部队、医院、高速公路、铁路、工厂、矿山、旅游景区等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屠宰、水产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规模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和回用。

其结构主要包括预处理池、反应池和清水池,原水经过粗过滤后进入预处理池内初步沉淀和反应后进入反应池内进行反应脱氮,而后进入清水池内存储,为提高预处理池内的初步沉淀和反应效果,通常采用将反应池内的沉淀物一部分反流进入预处理池内,采用沉淀物作为吸附核提高沉淀效果,同时也能够将一部分处理剂回流至预处理池内,提高预处理池的初步沉淀和反应效果,但是目前的回流设备只是单纯的回流沉淀物,沉淀物进入预处理池后不能够充分分散,其通过反流提高预处理效果也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前端处理池、反应池和清水池,所述反应池内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进口连通反应池底部,所述污泥泵出口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污泥泵出口连接,另一端延伸入前端处理池内,所述回水管远离污泥泵一端设有分水机构;

所述分水机构包括顶板、底板和套管,所述底板与前端处理池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设于底板正上方;

所述回水管穿透顶板中部,出水端延伸入顶板与底板之间,且与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设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套于回水管外,所述套管外壁中部环周设有多个喷水管,多个所述喷水管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喷水管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且连通套管内部,另一端向同一侧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污泥泵作为反流沉淀物的动力源,反流沉淀物通过污泥泵经过回水管通入分水机构再进入前端处理池内,且分水机构由顶板、底板和套管组成,顶板和底板分别用于固定套管两端,回水管由顶板插入套管内,反流沉淀物被泵入套管内之后,将由多个喷水管喷出,由于多个喷水管向外一端向同侧倾斜,其喷出反流沉淀物的同时,套管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且带动喷水管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喷水管喷出的反流沉淀物将呈螺旋状涡流,能够带动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旋转,使泵出的反流沉淀物能够充分分散,提高反流沉淀物与前端处理池内的水混合效果;另,转动的喷水管也能够对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搅动,提高反流沉淀物与前端处理池内的水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通过反流沉淀物对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预处理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板底面外缘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底板顶面外缘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套于套管上端外,所述第二限位环套于套管下端外,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构共同将套管进行固定,防止套管转动时发生摆动,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回水管端部插入限位卡槽内,所述回水管位于套管内部一段外壁开有若干出水孔,回水管与顶板固定连接后插入限位卡槽内与底板固定连接,其中底板与预处理池底部固定连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进一步限定,所述污泥泵为潜水泵,所述污泥泵固定设于反应池底部。

进一步限定,所述套管、顶板和底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较高的防腐蚀特性,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转动过程中喷水管喷出的反流沉淀物将呈螺旋状涡流,能够带动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旋转,使泵出的反流沉淀物能够充分分散,提高反流沉淀物与前端处理池内的水混合效果;另,转动的喷水管也能够对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搅动,提高反流沉淀物与前端处理池内的水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通过反流沉淀物对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预处理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分水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水器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预处理池1、反应池2、清水池3、污泥泵4、回水管5、出水孔51、分水机构6、顶板61、第一限位环611、底板62、第二限位环621、限位卡槽622、套管63、喷水管6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前端处理池、反应池2和清水池3,所述反应池2内设有污泥泵4,所述污泥泵4进口连通反应池2底部,所述污泥泵4出口连接有回水管5,所述回水管5一端与污泥泵4出口连接,另一端延伸入前端处理池内,所述回水管5远离污泥泵4一端设有分水机构6;所述分水机构6包括顶板61、底板62和套管63,所述底板62与前端处理池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1设于底板62正上方;所述回水管5穿透顶板61中部,出水端延伸入顶板61与底板62之间,且与顶板61固定连接;所述套管63设于顶板61和底板62之间,且套于回水管5外,所述套管63外壁中部环周设有三个喷水管631,三个所述喷水管631均匀分布,三个所述喷水管631一端与套管63固定连接,且连通套管63内部,另一端向同一侧倾斜。

本实施例中,污泥泵4作为反流沉淀物的动力源,反流沉淀物通过污泥泵4经过回水管5通入分水机构6再进入前端处理池内,且分水机构6由顶板61、底板62和套管63组成,顶板61和底板62分别用于固定套管63两端,回水管5由顶板61插入套管63内,反流沉淀物被泵入套管63内之后,将由三个喷水管631喷出,由于三个喷水管631向外一端向同侧倾斜,其喷出反流沉淀物的同时,套管63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且带动喷水管631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喷水管631喷出的反流沉淀物将呈螺旋状涡流,能够带动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旋转,使泵出的反流沉淀物能够充分分散,提高反流沉淀物与前端处理池内的水混合效果;另,转动的喷水管631也能够对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搅动,提高反流沉淀物与前端处理池内的水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通过反流沉淀物对前端处理池内的水进行预处理的处理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61底面外缘设有第一限位环611,所述底板62顶面外缘设有第二限位环621;所述第一限位环611套于套管63上端外,所述第二限位环621套于套管63下端外,第一限位环611与第二限位环621构共同将套管63进行固定,防止套管63转动时发生摆动,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62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卡槽622,所述回水管5端部插入限位卡槽622内,所述回水管5位于套管63内部一段外壁开有若干出水孔51,回水管5与顶板61固定连接后插入限位卡槽622内与底板62固定连接,其中底板62与预处理池1底部固定连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泵4为潜水泵,所述污泥泵4固定设于反应池2底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63、顶板61和底板6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较高的防腐蚀特性,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