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382发布日期:2020-05-22 21: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随着城市扩张,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而随之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再加上季节性、来水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泵站前池水质不稳定,波动较大。

近年来,泵站前池水体受到自身及周围环境影响,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明显下降,经过取样分析得到泵站前池水体中污染物主要有cod、氨氮和总磷,而现有的泵站前池没有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的设备,同时考虑城市空间的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混凝机构、沉淀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所述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均设置在沉淀机构的周向上;

所述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沉淀池的轴心线上设有刮泥机,底部的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泵;

所述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组成,所述混凝池贯穿承载板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周向上,混凝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池水管和加药管,沉淀池与混凝池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

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对应每个混凝池的位置均设有隔板,所述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组成,每个所述生物膜反应池均位于相邻两个混凝池之间,生物膜反应池均贯穿设置在承载板上,沉淀池与生物膜反应池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溢流口;

所述隔板与沉淀池的内壁之间围成一个沉淀区,沉淀区与第一溢流口相连通,沉淀池的中部为澄清区,澄清区与第二溢流口相连通;

所述污泥处理机构至少由一个污泥脱水机组成,污泥脱水机用于对沉淀池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所述污泥脱水机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池之间,并固定在承载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周向上设有护栏,承载板的一侧设有爬梯。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为圆筒型结构,其轴心线上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凝池的顶部,混凝池的中部设有层板,搅拌器的搅拌轴通过轴套固定在层板的中线位置上,所述层板将混凝池上下分割为两个仓室,其上部为絮凝仓,下部为搅拌仓,层板上设有多个用来混凝液通过的通孔,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仓内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棍,所述搅拌轴位于絮凝仓的下部设有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和螺旋叶片的旋转直径均小于混凝池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反应池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上连接有吸液管,所述生物膜反应池的内壁上设有曝气组件,曝气组件上连接有用来曝气的供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膜组件为mbr膜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组件为多个并排的u型曝气管组成,且曝气组件的u型结构围绕在膜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反应池的底部还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排污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混凝池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进料口通过污泥管与所述污泥泵相连,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泥饼出料口下方设有排料位,所述排料位内可进入收集泥饼用的推车,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出水口下方设有污水池,污水池的底部设有污水泵,污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到混凝池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高池体高度,一方面提高了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减小对城市土地的占用面积。

(2)、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除去水质中总磷的混凝机构以及去除cod、氨氮的膜处理机构进行单元化设计,并分布在沉淀池的周向上,整体构成一个矩形结构,布局紧凑,效率利用土地资源,模块化的设计有利对泵站前池水质处理量的调节,一方面提高处理量,另一方面避免资源浪费。

(3)、本实用新型沉淀池、混凝池均采用独立的圆筒形设计,这样可避免池内存在拐角,进而避免污泥的堆积,有利水质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关于点a-a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关于点b-b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沉淀池1、刮泥机11、隔板12、第一溢流口13、第二溢流口14、污泥泵15、污泥管16、承载板2、护栏21、爬梯22、混凝池3、搅拌器31、搅拌轴311、轴套312、搅拌棍313、螺旋叶片314、池水管32、加药管33、层板34、通孔35、搅拌仓36、絮凝仓37、生物膜反应池4、膜组件41、吸液管42、曝气组件43、供气管44、排污泵45、污泥脱水机5、进料口51、排料位52、污水池6、污水泵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4,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混凝机构、沉淀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均设置在沉淀机构的周向上;

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1,沉淀池1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2,承载板2用于工作人员巡查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便于设备的维修,沉淀池1的轴心线上设有刮泥机11,刮泥机11用于将沉淀池1底部的污泥刮到污泥出口处排出,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泵15,污泥泵15用于将污泥排出;

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3组成,混凝池3贯穿承载板2均匀分布在沉淀池1的周向上,设置四个混凝池3的好处在于可填补沉淀池1与承载板2的四角之间多出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混凝池3的底部分别设有池水管32和加药管33,池水管32用与将池水通过高压泵引入到混凝池3中,每个混凝池3上的池水管32上均设有阀门,用来独立控制混凝池3的通水量,各个混凝池3可同时作业也可以独立作业,加药管33用于添加除磷药剂,除磷药剂选用铝盐并加入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有利提高分散的游离金属磷酸盐絮体混凝和沉淀,沉淀池1与混凝池3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13,第一溢流口13用于混凝池3内絮凝后的溶液自流入沉淀池1内,减少泵的使用,更加节能;

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4组成,每个生物膜反应池4均位于相邻两个混凝池3之间,生物膜反应池4均贯穿设置在承载板2上,生物膜反应池4用于填补两个混凝池3之间多出的空间,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利用生物膜反应池4出去水质中的cod、氨氮,在沉淀池1与生物膜反应池4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溢流口14,第二溢流口14用于沉淀池1内的澄清液自流入生物膜反应池4内,减少泵的使用,进一步节约能源;

沉淀池1的内部对应每个混凝池3的位置均设有隔板12,隔板12与沉淀池1的内壁之间围成一个沉淀区,沉淀区与第一溢流口13相连通,沉淀池1的中部为澄清区,澄清区与第二溢流口14相连通,隔板12用于将沉淀池1分区,分成沉淀区和澄清区,避免新流入进沉淀池1内的絮凝液对澄清液造成污染,提高沉淀池1的沉淀效率;

污泥处理机构至少由一个污泥脱水机5组成,污泥脱水机5用于对沉淀池1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污泥脱水机5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池3之间,并固定在承载板2上,污泥脱水机5采用离心式污泥脱水机,可实现快速干燥污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通过加高池体高度,一方面提高了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减小对城市土地的占用面积,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除去水质中总磷的混凝机构以及去除cod、氨氮的膜处理机构进行单元化设计,并分布在沉淀池的周向上,整体构成一个矩形结构,布局紧凑,效率利用土地资源,模块化的设计有利对泵站前池水质处理量的调节,一方面提高处理量,另一方面避免资源浪费,沉淀池、混凝池均采用独立的圆筒形设计,这样可避免池内存在拐角,进而避免污泥的堆积,有利水质质量的提高。

具体地,使用时,将池前水通过高压泵引入到混凝池3内,同时通过药泵向混凝池3内添加除磷药剂,混合溶液从混凝池3的底部通入,在搅拌器的作用下进行高效混凝、絮凝,实现除磷,然后絮凝液由第一溢流口13自流入到沉淀池1内,絮凝溶液在沉淀池1内的沉淀区进行有效沉淀,沉淀的污泥由污泥泵15引入到污泥脱水机5进行脱水干燥,并将脱水后的泥饼运出,沉淀池1中澄清区内的澄清液由第二溢流口自流入到生物膜反应池4进行除cod、氨氮作业,去除cod、氨氮的水通过引水泵引出,生物膜反应池4内剩余的水质变差后,再由排污泵45引入到混凝池3内进行循环处理,从而提高水质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参见图1,进一步说,承载板2的周向上设有护栏21,承载板2的一侧设有爬梯22。

设置护栏21和爬梯22,利于操作人员的攀爬和操作的安全。

参见图3,进一步说,混凝池3为圆筒型结构,其轴心线上设有搅拌器31,搅拌器31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凝池3的顶部,混凝池3的中部设有层板34,搅拌器31的搅拌轴311通过轴套312固定在层板34的中线位置上,层板34将混凝池3上下分割为两个仓室,其上部为絮凝仓37,下部为搅拌仓36,层板34上设有多个用来混凝液通过的通孔35,搅拌轴311位于搅拌仓36内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棍313,搅拌轴311位于絮凝仓37的下部设有螺旋叶片314,搅拌棍313和螺旋叶片314的旋转直径均小于混凝池3的内径。

设置搅拌仓36和絮凝仓37,池水和除磷药剂在通过混凝池3,先在搅拌仓36内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再在絮凝仓37内进行充分的絮凝成块,这样有利絮凝成大块的絮状物,有利沉淀,设置在絮凝仓37下部的螺旋叶片314可使絮凝仓37内的絮凝溶液不断翻滚,有利提高絮凝仓37内溶液的絮凝效果。

参见图4,进一步说,生物膜反应池4内设有膜组件41,膜组件41为mbr膜组件,膜组件41上连接有吸液管42,生物膜反应池4的内壁上设有曝气组件43,曝气组件43上连接有用来曝气的供气管44。

曝气组件43为多个并排的u型曝气管组成,且曝气组件43的u型结构围绕在膜组件41的外侧。

设置u型结构的曝气组件43可将膜组件41上附着的污泥等杂物清除掉,有利膜组件41对水质中cod、氨氮的去除。

参见图1和4,进一步说,生物膜反应池4的底部还设有排污泵45,排污泵45的排污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混凝池3的底部。

设置排污泵45,可以使生物膜反应池4内的水循环进混凝池3进行循环处理,进一步提高水质处理的质量,同时也避免因生物膜反应池4内杂质浓度高,而影响膜组件41的生化处理能力。

参见图1,进一步说,污泥脱水机5的进料口51通过污泥管16与污泥泵15相连,污泥脱水机5的泥饼出料口下方设有排料位52,排料位52内可进入收集泥饼用的推车,污泥脱水机5的出水口下方设有污水池6,污水池6的底部设有污水泵61,污水泵61通过管道连接到混凝池3的底部。

设置污水池6用来收集污泥脱水机5中排出污水及其他污水,污水池6内的污水可由污水泵61引入到混凝池3进行循环处理,进一步提高水质的处理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