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7368发布日期:2020-07-24 16: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水泵(5)、传送单元(15)和旋转单元(13);

主体(1):所述主体(1)的内部中空,所述主体(1)内壁的下部设有过滤板(11),所述过滤板(11)的上表面阵列开设有漏水孔,所述过滤板(11)将主体(1)内腔的下部分隔形成收集室(10),所述主体(1)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位于过滤板(11)的上方;

水泵(5):所述水泵(5)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

传送单元(15):所述传送单元(15)包括第三电机(151)、传送轮(152)和传送带(153),所述传送轮(15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送轮(152)通过轴承对应转动连接在主体(1)内腔中部的前后内壁之间,所述传送轮(152)上对应设有传送带(153),所述第三电机(151)固定在主体(1)的后侧,所述第三电机(15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送轮(152)的一端固定连接;

旋转单元(13):所述旋转单元(13)包括直管(131)、蜗轮(132)和旋转接头(133),所述直管(131)通过轴承与主体(1)上表面的中心转动连接,且直管(131)的底端贯穿延伸至主体(1)内腔的上部,所述直管(131)的底端与淋洗单元(12)连通,所述直管(131)外侧的圆周面上设有蜗轮(132),所述直管(131)的顶端与旋转接头(133)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接头(133)通过弯管(7)与水泵(5)的出水口连通;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4),所述plc控制器(4)置于主体(1)的前侧,所述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泵(5)和第三电机(151)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洗单元(12)包括喷头(121)和分流管(122),所述分流管(122)位于主体(1)内腔的上部,所述分流管(122)圆周面的上端与直管(131)的底端连通,所述分流管(122)圆周面的下端排列设有喷头(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单元(8),所述驱动单元(8)包括蜗杆(81)、第一电机(82)、固定板(83),所述固定板(83)设在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83)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81),所述蜗杆(81)与蜗轮(132)对应啮合,所述第一电机(82)固定在固定板(83)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82)的输出轴与蜗杆(8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2)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窗(2),所述观察窗(2)开设在主体(1)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设在主体(1)侧面的下部,所述排水管(3)的内侧端与收集室(10)连通,所述排水管(3)的外侧端对应设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单元(14),所述搅拌单元(14)的数量为两个且对应置于传送单元(15)的正上方,所述搅拌单元(14)包括搅拌齿(141)、搅拌轴(142)和第二电机(143),所述搅拌轴(14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体(1)内腔后侧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轴(142)的圆周面上阵列设有搅拌齿(141),所述第二电机(143)固定在主体(1)的后侧,所述第二电机(143)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包括主体、水泵、传送单元和旋转单元;主体:主体的内部中空,主体内壁的下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上表面阵列开设有漏水孔,过滤板将主体内腔的下部分隔形成收集室,主体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主体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过滤板的上方;水泵:水泵置于主体的上表面;传送单元:传送单元包括第三电机、传送轮和传送带,传送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送轮通过轴承对应转动连接在主体内腔中部的前后内壁之间,本土壤治理修复设备,可以旋转喷淋,还可以对喷淋的土壤进行搅拌,修复的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对喷淋出的修复药剂进行收集回收,有利于节约成本和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枣一枣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