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8409阅读:1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法。



背景技术:

铬盐是我国无机化工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制革、颜料、染料、香料、金属表面处理、木材防腐、军工等工业中,被列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八种资源性原材料产品之一。我国是铬盐的主要生产国家,年产量约40万吨,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递增,约占世界产量的40%。我国主要采用有钙焙烧的方法生产铬盐,通常每生产1吨铬盐就要排出2.5~3吨铬渣,大量的铬渣堆积导致场地铬污染。随着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许多生产铬盐的化工厂搬离城区,留下了大量被污染的土壤亟待治理。目前,针对铬污染场地的常用治理方法包括:化学还原、化学清洗、电动修复等技术,化学还原法不仅大量消耗还原剂,而且经还原之后的三价铬在土壤复杂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再次转化为六价铬;化学清洗法成本极高,很难被推广应用;电动修复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且修复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铬渣历史总堆存量超过600万吨,分散于20多个省市的80余处,目前已经基本处置完毕;但经过几十年的雨水冲淋、渗透,铬渣堆存场地已被严重污染。据估算,已被铬渣严重污染、必须治理的土壤数量估计在400万吨至1000万吨之间。

铬渣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六价铬,现有的六价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固化/稳定化、淋洗等,其中工程化应用的主要技术为固化/稳定化技术;其机理是通过添加还原药剂将土壤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并以氢氧化铬的形式固定在土壤中,降低土壤的六价铬浸出毒性。由于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特性和还原药剂的有效性短等问题,导致很多六价铬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存在“返黄”现象,即修复后土壤的浸出液中六价铬含量在一定时间后有所增加,导致固化体表面出现(六价铬的颜色(黄色)的现象。即使添加过量的还原药剂,也难以抑制“返黄”现象的发生,其原因在于土壤中六价铬的释放时间长和还原剂的有效期短造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法,将植物种植于被污染的土地上,分两次种植,第一次2~6个月后,种植第二次。

所述的植物为芥菜、苎麻、紫花苜蓿、西葫芦、玉米。

第一次种植前,进行厌氧堆堆置,再进行好氧堆堆置。

第二次种植前,进行厌氧堆堆置,再进行好氧堆堆置。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在铬污染土壤,进行厌氧堆的堆置,然后在堆置好氧堆,然后种植植物,进行第一次修复,3个月以后,再次进行厌氧堆的堆置和好氧堆的堆置,再进行第二次植物种植,第二次种植的植物数量为第一次种植的1/2。3个月后,完成修复。

本发明是赋予植被吸收(树木、草坪等植物)土壤中六价铬土壤中毛细管的渗透作用及含铬污水净化技术,将污染土壤中的六价铬在土壤中毛细管的作用下,地下水毛细管互相渗透作用或降水作用自然融出的六价铬迁移到植物中或流出到渗滤池的水中,经过对渗滤池中水周而复始的实施净化处置,使土壤中六价铬达到安全数值内得以实现修复。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铬污染土壤上种植树木,利用根系茂密的草坪,玉米等作物,经光合作用和其根茎吸收水分作用,使土壤中六价铬迁移到植物中,达到铬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本发明是一个安全无二次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明显的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先用挖掘机将表层深度土挖出,然后对深土壤层施用有机肥;再利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翻耕搅拌,使有机肥均匀分布,然后继续对土壤进行有机肥添加和翻耕;

将翻耕后的土壤堆制,并设计堆制体,多次作用使得堆制作业基准面为地下60cm; 于土壤中补充水分至最大田间持水量,使土壤处于一个厌氧环境;在堆制体表面铺设地膜,维持土壤内厌氧环境2个月。

步骤2,厌氧堆制完成后,拆除表面地膜,进行翻耕和堆制,翻耕前添加有机肥,翻耕顺序与上一次相反;翻耕和堆制频率为6天一次,翻耕和堆制1个月,完成好氧堆制。

步骤3,将堆制体翻平后,种植紫花苜蓿,一次植物修复时间控制在3个月,种植后的苜蓿直接还田。

步骤4,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

步骤5,将堆制体翻平后,种玉米,一次植物修复时间控制在3个月,种植后的苜蓿直接还田。

实施例2

步骤1,先用挖掘机将表层深度土挖出,然后对深土壤层施用有机肥;再利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翻耕搅拌,使有机肥均匀分布,然后继续对土壤进行有机肥添加和翻耕;

将翻耕后的土壤堆制,并设计堆制体,多次作用使得堆制作业基准面为地下60cm;于土壤中补充水分至最大田间持水量,使土壤处于一个厌氧环境;在堆制体表面铺设地膜,维持土壤内厌氧环境2个月。

步骤2,厌氧堆制完成后,拆除表面地膜,进行翻耕和堆制,翻耕前添加有机肥,翻耕顺序与上一次相反;翻耕和堆制频率为6天一次,翻耕和堆制1个月,完成好氧堆制。

步骤3,将堆制体翻平后,种植苎麻,一次植物修复时间控制在3个月,种植后的苜蓿直接还田。

步骤4,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

步骤5,将堆制体翻平后,种玉米,一次植物修复时间控制在3个月,种植后的苜蓿直接还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