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3987发布日期:2020-08-05 01:2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池,具体是一种集成式调节池。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的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处理是今后节水和水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调节池是目前污水处理主流技术的工艺设备,现有的调节池结构基本采用混凝土现浇方式,池体设计基本为方方正正的形状,存在大量的死角,使得污水净化效果较差;且现浇结构存在施工周期长,受天气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调节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式调节池,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为水平设置的椭圆形结构,在罐体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隔断,在各第一隔断之间的罐体内设有第二隔断,各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相互配合将罐体分为第一配水段、缺氧反应段、第二配水段、好氧反应段和汇水段;

各第一隔断的侧面和上端与罐体固定连接,第一隔断的下端与罐体之间留有间隙;各第二隔断的侧面和下端与罐体固定连接,第二隔断的上端与罐体之间留有间隙;各第一隔断和各第二隔断相互配合形成s形通道,污水源源不断的经过第一配水段、缺氧反应段、第二配水段、好氧反应段和汇水段再经出水口排出;

在罐体外壁上设有控制单元,在缺氧反应段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与控制单元连接;在好氧反应段内设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与外部增氧设备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与缺氧反应段和好氧反应段一一对应的检修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直筒部、设置在直筒部两端的连接筒部以及一体成型在各连接筒部自由端的半圆球部组成;各第一隔断和各第二隔断均设置在直筒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组件由设置在缺氧反应段内且外围设有隔水罩的搅拌电机以及与搅拌电机联动连接的搅拌桨组成;所述搅拌电机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组件由铺设在好氧反应段内底部的曝气管、导通连接在曝气管上的若干氧气沙头以及与曝气管导通连接且穿出罐体的连接管组成;所述连接管通过管路与外部增氧设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集成式调节池为一个横置的椭圆形罐体,避免了水流的死角,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且罐体采用椭圆形形状,各向受力均匀,提高了罐体的强度,增加了罐体的抗压能力,降低了材料用量。罐体内部装有数个隔断,将罐体分隔为多个池体,使得各反应段集成在一个罐体内,提高了罐体的利用率,降低了加工难度;每个池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调节池对污水进行生化反应;且各隔断相互配合形成s形通道,污水可源源不断的进入罐体内进行生化反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各隔断提高了罐体的抗压能力。罐内的各种附属设备、材料等均在厂内进行加工制作安装等,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证了加工质量,减少了现场工作量,现场仅提供简单筏板基础即可,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污水净化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集成式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01、检修口;102、直筒部;103、连接筒部;104、半圆球部;2、第一隔断;3、第二隔断;4、第一配水段;5、缺氧反应段;6、第二配水段;7、好氧反应段;8、汇水段;9、控制单元;10、搅拌组件;1001、搅拌电机;1002、搅拌桨;11、曝气组件;1101、曝气管;1102、氧气沙头;110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集成式调节池,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腔为水平设置的椭圆形结构,避免了水流的死角,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且采用椭圆形形状,各向受力均匀,提高了罐体1的强度,增加了罐体1的抗压能力,降低了材料用量;在罐体1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隔断2,在各第一隔断2之间的罐体1内设有第二隔断3,各第一隔断2和第二隔断3相互配合将罐体1分为第一配水段4、缺氧反应段5、第二配水段6、好氧反应段7和汇水段8;使得各反应段集成在一个罐体1内,提高了罐体1的利用率,降低了加工难度。第一配水段4对流进罐体1内的污水进行分配,使得污水均匀流入下一个隔仓的分段内。所述缺氧反应段5是为生物进行反硝化过程提供无氧或低氧条件的池体,可依照工况条件确定池内是否装填填料,填料形式可采用悬挂填料、漂浮填料、组合填料等一种或者多种。第二配水段6将经过缺氧反应后的污水均匀分配进入好氧反应段7。好氧反应段7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池体,依照工况条件确定池内是否装填填料,填料形式采用悬挂填料、漂浮填料、组合填料等一种或者多种。汇水段8保证经过好氧反应处理的污水均匀流出好氧反应段7,因汇水段8拥有一定的容积,也保证了调节池抗水力冲击的能力。

各第一隔断2的侧面和上端与罐体1固定连接,第一隔断2的下端与罐体1之间留有间隙;各第二隔断3的侧面和下端与罐体1固定连接,第二隔断3的上端与罐体1之间留有间隙;各第一隔断2和各第二隔断3相互配合形成s形通道,污水源源不断的经过第一配水段4、缺氧反应段5、第二配水段6、好氧反应段7和汇水段8再经出水口排出;设置的s形通道,方便污水一直流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方便污水在罐体1内进行生化反应。且各隔断在起到对水流进行分配作用的同时,也起到对罐体1加强的作用。

在罐体1外壁上设有控制单元9,在缺氧反应段5内设有搅拌组件10,所述搅拌组件10与控制单元9连接;在好氧反应段7内设有曝气组件11,所述曝气组件11与外部增氧设备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搅拌组件10由设置在缺氧反应段5内且外围设有隔水罩的搅拌电机1001以及与搅拌电机1001联动连接的搅拌桨1002组成;所述搅拌电机1001与控制单元9连接,将缺氧反应段5中的污水搅拌均匀,促进生化反应。

另外,所述曝气组件11由铺设在好氧反应段7内底部的曝气管1101、导通连接在曝气管1101上的若干氧气沙头1102以及与曝气管1101导通连接且穿出罐体1的连接管1103组成;所述连接管1103通过管路与外部增氧设备连接。将风机、空气压缩机输送来的空气通过该曝气组件11将空气中的氧气向污水中进行转移,其目的是使得污水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可以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优选的,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与缺氧反应段5和好氧反应段7一一对应的检修口101,可方便对搅拌组件10和曝气组件11进行检修。

具体的,所述罐体1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直筒部102、设置在直筒部102两端的连接筒部103以及一体成型在各连接筒部103自由端的半圆球部104组成;各第一隔断2和各第二隔断3均设置在直筒部102内。由于椭圆部分经线曲率平滑连续,故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其结构强度强度较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以及各第一隔断2和第二隔断3均采用玻璃钢、碳钢或不锈钢制成,罐内的各种附属设备、材料等均在厂内进行加工制作安装等,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证了加工质量,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的控制单元9以及与控制单元9连接的搅拌电机1001均为现有技术,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也均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过多赘述其连接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在工厂内对罐体1及罐内的各种附属设备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安装,在厂内集成完毕,现场仅提供简单筏板基础,即可对集成式调节池进行安装,污水源源不断的经由罐体1进水口进入罐内,再经出水口排出,在罐体1内依序经过第一配水段4、缺氧反应段5、第二配水段6、好氧反应段7和汇水段8进行生化反应。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