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611发布日期:2020-06-23 21:3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目前对餐厨垃圾的处理中,通常都是现将其粉碎然后发酵,为了方便人们往往同时对大量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同时加入过量的发酵菌进行发酵,造成发酵时间长发酵菌浪费等问题,同时目前的发酵流程都是发酵完上一批才能继续发酵下一批的餐厨垃圾,更换原料仍需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酵效率低发酵时间长且浪费发酵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和通风口,所述箱体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箱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刀片,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磨盘,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位于磨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形状均为扇形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刮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箱体的侧壁位于第一转板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发酵菌箱,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刮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箱体的下端的杆壁上开设有齿槽,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放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槽啮合的齿杆,所述箱体的下端与第二挡板之间倾斜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壁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外固定连接有除臭箱。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外固定连接有带盖板的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和出料口外均配设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壁与磨盘之间环绕固定连接有粉碎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机、转轴、旋转刀片、磨盘和粉碎块,能够将倒入箱体内的垃圾进行粉碎细化,便于垃圾的发酵和处理,能够提高垃圾的发酵效率,给垃圾发酵后的二次利用提供方便。

2、该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通过设有的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刮板、第二刮板、转杆、转盘、第二电机和齿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开口位置相错开,等第二挡板的开口恰好被挡住时第一挡板的开口正好被打开,能够实现垃圾的定时进入发酵和排出收集,提高了发酵效率,不用人力操作进行添加,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

3、该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通过设有的发酵菌箱、开口、第一挡板和第一转板,开口开在第一转板处,只有在第一转板的与第二转板的缺开合时,发酵菌箱内的发酵菌才能缓慢下落掉落在第二转板上,形成了定时定量的填加发酵菌,提高了发酵效率,节约了资源,不需要人工计算该加多少发酵菌,节约了人力劳动。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各个转板和各个挡板之间的配合,能够让垃圾和发酵菌定时定量的进行发酵,无需人工去手动操作来更换每一批餐厨垃圾,同时在发酵完成自动进行固液分离,无需人工二次分离,提高了发酵效率,提高了发酵菌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工操作,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第一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第二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料口、3通风口、4第一电机、5转轴、6旋转刀片、7磨盘、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第一刮板、11第二刮板、12第一转板、13开口、14发酵菌箱、15第二转板、16转杆、17齿槽、18第二电机、19转盘、20滤网、21出水口、22出料口、23立柱、24除臭箱、25粉碎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用发酵仓,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2和通风口3,箱体1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箱体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刀片6,转轴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磨盘7,箱体1的内侧壁位于磨盘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刮板10和第二刮板11,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的形状均为扇形板,两个挡板的缺口位置不相同,形状均为从上到下倾斜的缺口,相差一个四分之一圆的距离,第一挡板8和第一刮板10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板12,箱体1的侧壁位于第一转板12处开设有开口13,开口13处固定连接有发酵菌箱14,这样可以通过第一转板12的转动带动发酵菌箱定时定量的投放发酵菌,第二挡板9和第二刮板11之间连接有第二转板15,第一转板12和第二转板15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6,转杆16贯穿箱体1的下端的杆壁上开设有齿槽17,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19,转盘19放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槽啮合的齿杆,箱体1的下端与第二挡板9之间倾斜固定连接有滤网20,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水口21和出料口22。

箱体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23,可以抬高设备,保护第二电机18。

通风口3外固定连接有除臭箱24,除臭箱24内设有活性炭,可以将产生的臭气过滤吸收。

进料口2外固定连接有带盖板的进料斗,方便人们对料进行倾倒,同时可以通过盖板盖封闭进料口。

出水口21和出料口22外均配设有盖板,设有的盖板可以在不使用时封闭箱体1。

箱体1内侧壁与磨盘7之间环绕固定连接有粉碎块25,设有的粉碎块25可以协助磨盘7粉碎垃圾。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打开第一电机4带动转轴5转动,同时带动转轴5上的旋转刀片6和磨盘7转动,然后通过进料口1倒入餐厨垃圾进行粉碎,打开第二电机18带动转盘19上的齿杆转动,通过齿杆与齿槽17的啮合转动使得齿杆每转动一圈带动转杆16转动一下,当第一转板12转动到第一挡板8缺口处时,垃圾被第一刮板10从缺口处刮入下方空间,通过发酵菌箱14内的发酵菌通过开口13进入箱体内进行发酵,等发酵完成后,第二转板15转动动第二挡板9缺口处,第二刮板11将发酵好的废渣和液体刮入下方,通过滤网分离固体和液体,在第二转板15转动挡住第二挡板9缺口时,第一转板12有转动到第一挡板缺口处,继续进行相同的发酵循环过程,再第二挡板9缺口被挡住时可以先打开出水口21排出液体,待液体排尽后打开出料口22将废渣排出收集,同时,发酵产生的臭气通过上方的除臭箱进行除臭,整个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各个转板和各个挡板之间的配合,能够让垃圾和发酵菌定时定量的进行发酵,无需人工去手动操作来更换每一批餐厨垃圾,同时在发酵完成自动进行固液分离,无需人工二次分离,提高了发酵效率,提高了发酵菌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工操作,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