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5708发布日期:2020-06-26 21:5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类的发展,对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原水不能够直接饮用,原水在饮用前,需要对水体中的胶体、色素和藻类等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使得原水得到净化,达到饮用的标准。

目前的双膜水处理装置,在净化水体的过程中,不能够对膜进行冲击振动,使得膜在使用一段时间被堵塞,且在对膜进行清洗时,只靠增压清洗,导致清洗不全面,从而降低膜的使用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双膜水处理装置,在净化水体的过程中,不能够对膜进行冲击振动,使得膜在使用一段时间被堵塞,且在对膜进行清洗时,只靠增压清洗,导致清洗不全面,从而降低膜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进水管、气泵、水泵、化学药剂添加器和气泡发生器,所述原水进水管的右端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膜,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回收水管和承接管,且第一回收水管设置在承接管的上方,所述气泵设置在第一过滤膜的前方,且气泵通过气管与连接管的右侧底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右方设置有集水池,且集水池通过承接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集水池的右侧,且水泵通过承接管与外管连通,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且外管与内管之间安装有第二过滤膜,并且外管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回收水管,所述内管的右端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设置在第二回收水管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化学药剂添加器和气泡发生器,且化学药剂添加器位于气泡发生器的右侧,所述外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封盖,且封盖的内侧设置有凸出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膜呈倾斜结构设置在连接管的内部,且第一过滤膜与连接管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管的出气端位于第一过滤膜的右侧下方,且气管的出气端呈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管包裹在内管的外部,且内管的左端呈密封结构,并且内管的外部均匀分布有孔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收水管的末端与集水池连通,且第二回收水管、集水池和外管构成循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封盖和凸出块构成“凸”型结构,且凸出块呈圆台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通过对连接管中产生气体冲击,避免第一过滤膜被堵塞,便于第一过滤膜对水体的过滤,便于添加的化学药剂快速溶于水,加快第二过滤膜的冲洗效率,便于提高双膜的净水效果;

1.设置了连接管和气泵,连接管的内部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膜,在第一过滤膜运行时,气泵对连接管中出气,使得连接管中产生气泡冲击第一过滤膜,避免第一过滤膜堵塞,且便于直径较大的杂物回流处理;

2.设置了化学药剂添加器和气泡发生器,化学药剂添加器设置在气泡发生器的右侧,在向出水管中冲水时,化学药剂添加器将化学药剂添加在出水管中,气泡发生器对出水管中的水体产生气泡,将出水管中的化学药剂与水充分融合,且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便于第二过滤膜的清洗;

3.设置了第一回收水管和第二回收水管,第一回收水管将第一过滤膜构成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第二回收水管将第二过滤膜构成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从而便于水体在管道中快速的流动,提高处理效果,且减小了水体的流动距离,便于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与气泵连接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膜冲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水进水管;2、连接管;3、第一过滤膜;4、气泵;5、气管;6、第一回收水管;7、承接管;8、集水池;9、水泵;10、外管;11、内管;12、第二过滤膜;13、出水管;14、第二回收水管;15、化学药剂添加器;16、气泡发生器;17、封盖;18、凸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进水管1、连接管2、第一过滤膜3、气泵4、气管5、第一回收水管6、承接管7、集水池8、水泵9、外管10、内管11、第二过滤膜12、出水管13、第二回收水管14、化学药剂添加器15、气泡发生器16、封盖17和凸出块18,原水进水管1的右端连接有连接管2,且连接管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膜3,连接管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回收水管6和承接管7,且第一回收水管6设置在承接管7的上方,气泵4设置在第一过滤膜3的前方,且气泵4通过气管5与连接管2的右侧底端连接,连接管2的右方设置有集水池8,且集水池8通过承接管7与连接管2连通,水泵9设置在集水池8的右侧,且水泵9通过承接管7与外管10连通,外管10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1,且外管10与内管11之间安装有第二过滤膜12,并且外管10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回收水管14,内管11的右端连接有出水管13,且出水管13设置在第二回收水管14的上方,出水管13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化学药剂添加器15和气泡发生器16,且化学药剂添加器15位于气泡发生器16的右侧,外管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封盖17,且封盖17的内侧设置有凸出块18。

如图1和图3中第一过滤膜3呈倾斜结构设置在连接管2的内部,且第一过滤膜3与连接管2构成拆卸结构,便于第一过滤膜3的过滤与更换,气管5的出气端位于第一过滤膜3的右侧下方,且气管5的出气端呈蜂窝状结构,便于产生气泡对第一过滤膜3进行冲击,避免第一过滤膜3的堵塞。

如图1、图2和图4中外管10包裹在内管11的外部,且内管11的左端呈密封结构,并且内管11的外部均匀分布有孔状结构,便于过滤水体,第二回收水管14的末端与集水池8连通,且第二回收水管14、集水池8和外管10构成循环结构,设置了小循环功能,便于减少水体的流动消耗,封盖17和凸出块18构成“凸”型结构,且凸出块18呈圆台型结构,便于对第二过滤膜12进行更换。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时,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原水进水管1向连接管2中注入原水,同时启动气泵4,使得气泵4通过气管5向连接管2中充气,使得连接管2中的原水产生气泡,从而使得第一过滤膜3得到冲击振动,避免第一过滤膜3的堵塞,第一过滤膜3过滤的水体从承接管7流出,含有较多杂物的高浓度水从第一回收水管6回流,进行下一次处理,避免原水在连接管2中阻流;

处理后的水进入到集水池8中,如图1所示,启动水泵9,使得水泵9通过承接管7将集水池8中的水抽进外管10中,如图2所示,外管10与内管11中的水通过第二过滤膜12进行过滤,且内管11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孔状结构,便于净化后的水体进入到内管11中,再通过出水管13排出,第二过滤膜12过滤后的高浓度水通过外管10右侧的第二回收水管14再次回流到集水池8中;

待到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图4所示,通过出水管13向内管11中注水,使得水体反向流动,同时启动化学药剂添加器15和气泡发生器16,化学药剂添加器15向水中加入的化学药剂通过气泡发生器16的作用,使得化学药剂与水融合,且气泡发生器16产生的气泡,便于冲洗第二过滤膜12,且在第二过滤膜12使用一个周期后,需要更换时,通过手动旋转打开封盖17,使得凸出块18与第二过滤膜12分离即可;

在清洗更换第一过滤膜3时,将连接管2的顶端打开,将第一过滤膜3取出更换即可,这就是该双膜高效水处理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