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软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5698发布日期:2020-06-26 21:5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软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软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反渗透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系统回收率指反渗透系统在工作时候的总回收率,膜系统回收率的大小常常以膜系统内不会因盐类等杂质的过饱和发生沉淀为它的极限值。

而垃圾渗滤液中成分复杂、硬度较高,使得垃圾渗滤液经纳滤系统处理后的浓缩液的钙、镁离子浓度大幅升高,从而制约了减量化系统回收率的提升,同时易造成膜污染,容易对减量化系统造成污染,并对减量化系统的回收率产生影响。故现有技术存在减量化系统容易被污染和回收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软化处理装置,具有减量化系统不容易被污染和回收率较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软化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槽、酸碱调节槽、反应槽和减量化系统,所述收集槽、酸碱调节槽、反应槽和减量化系统依次连通,所述收集槽设有浓缩液进水口,所述酸碱调节槽设有氢氧化钠投料器,所述反应槽设有酸性软水剂投料器,所述反应槽与减量化系统之间设有增压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槽包括槽体、排水腔和至少3个反应腔,所述排水腔和反应腔均位于槽体内,相邻的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排水腔位于反应腔下方,所述反应腔和排水腔之间设有开合机构,所述槽体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安装有与酸性软水投料器连通的通水软管,所述通水软管一端位于反应腔上方且另一端与酸碱调节槽连通,所述槽体设有驱动滑动架滑动的驱动组件,至少3个反应腔沿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架和至少2个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槽体转动连接且与隔板抵接,所述隔板设有与密封板抵接的柔性密封件,所述密封板设有与槽体卡接的密封锁定组件,所述开合架与槽体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架与密封板的转动轴心相同且开合架与密封板远离反应腔的一侧面卡接,所述开合架设有与槽体卡接的开合锁定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锁定组件包括至少3个密封锁块和密封弹性件,至少3个所述密封锁块均与槽体滑动连接且分别与不同的密封板卡接,所述密封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密封锁块和槽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锁定组件包括至少3个开合锁块和开合弹性件,所述开合锁块与槽体滑动连接且与密封板卡接,所述开合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开合锁块和槽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驱动轴、驱动块和驱动件,所述驱动轴与槽体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绕设于驱动轴,所述传动带位于滑动架的下方,所述驱动件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于传动带且与滑动架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竖向滑动连接有至少3个密封解锁杆,至少3个所述密封解锁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别与不同的密封锁块滑动连接密封斜滑轨,所述密封解锁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解锁块,所述驱动块设有与密封解锁块抵接的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竖向滑动连接有至少3个开合解锁杆,所述开合解锁杆之间设有固定连杆,至少3个所述开合解锁杆均与固定连杆固定连接,至少3个所述开合解锁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别与不同的开合锁块滑动连接有开合斜滑轨,所述开合解锁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开合解锁块,所述驱动块设有与开合解锁块抵接的斜面。

密封解锁块位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运动方向上相邻的反应腔上方;下端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运动方向上最后一个密封锁块连接的密封解锁杆,其固定连接的密封解锁块位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运动方向上的第一个反应腔上方。3个开合解锁块的位置分别与3个密封解锁块的位置一一对应,使驱动块能同时推动密封解锁块和开合解锁块向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开合架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拉索,所述第一拉索远离开合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所述槽体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拉索绕设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位置高度高于开合架,所述密封锁块设有与密封板抵接的密封斜倒角,所述开合锁块设有与开合架抵接的开合斜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块共设置2个,2个所述驱动块在传动带上的位置相对,所述滑动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索,所述第二拉索远离滑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块,所述槽体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拉索绕设于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位于滑动架远离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氢氧化钠调节纳滤浓缩液的酸碱度,使纳滤浓缩液的ph值至8~9。向酸碱调节槽内的纳滤浓缩液投加磷酸二氢钠溶液,反应15分钟后,纳滤浓缩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磷酸二氢钠反应产生磷酸盐和水。使纳滤浓缩液中的氢氧离子结合形成水,从而降低纳滤浓缩液的ph值,起到调节纳滤浓缩液ph值的作用。反应产生的磷酸盐能与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形成磷酸钙和磷酸镁的难溶性沉淀物,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纳滤浓缩液的硬度,起到软化纳滤浓缩液的效果,降低了纳滤浓缩液对减量化系统的污染,进而达到减量化系统不容易被污染和回收率较高的优点。

分别在不同的反应腔中进行废水的输入、反应和输出,能够实现废水的不间断输入,从而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作用,起到对废水的软化效果,进一步降低废水的硬度,也能达到降低纳滤浓缩液对减量化系统的污染作用,达到减量化系统不容易被污染和回收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反应腔和排水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密封解锁杆和开合解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收集槽;12、酸碱调节槽;13、反应槽;14、减量化系统;15、增压泵;21、槽体;22、排水腔;23、反应腔;24、滑动架;25、通水软管;26、酸性软水剂投料器;27、隔板;31、密封板;32、密封锁块;33、密封斜倒角;34、密封弹性件;35、柔性密封件;36、密封解锁杆;37、密封斜滑轨;38、密封解锁块;41、开合架;42、开合锁块;43、开合斜倒角;44、开合弹性件;45、开合解锁杆;46、开合斜滑轨;47、开合解锁块;48、固定连杆;51、传动带;52、驱动轴;53、驱动块;54、斜面;55、驱动件;61、第一滑轮;62、第二滑轮;63、第一拉索;64、第一配重块;65、第二拉索;66、第二配重块;67、第三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软化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收集槽11、酸碱调节槽12、反应槽13和减量化系统14,收集槽11、酸碱调节槽12、反应槽13和减量化系统14依次连通,收集槽11设有浓缩液进水口,酸碱调节槽12设有氢氧化钠投料器(图中未示出),反应槽13设有酸性软水剂投料器26,反应槽13与减量化系统14之间设有增压泵15。

反应槽13包括槽体21、排水腔22和3个反应腔23,排水腔22和反应腔23均位于槽体21内,相邻的反应腔23之间设有隔板27,排水腔22位于反应腔23下方,反应腔23和排水腔22之间设有开合机构,槽体21滑动连接有滑动架24,滑动架24安装有与酸性软水投料器连通的通水软管25,通水软管25一端位于反应腔23上方且另一端与酸碱调节槽12连通,槽体21设有驱动滑动架24滑动的驱动组件,3个反应腔23沿驱动组件的驱动滑动架24移动的方向排列。

开合机构包括开合架41和至少2个密封板31,密封板31与槽体21转动连接且与隔板27抵接,隔板27设有与密封板31抵接的柔性密封件35,密封板31设有与槽体21卡接的密封锁定组件,开合架41与槽体21转动连接,开合架41与密封板31的转动轴心相同且开合架41与密封板31远离反应腔23的一侧面卡接,开合架41设有与槽体21卡接的开合锁定组件。

柔性密封件35能挡住密封板31与隔板27之间的缝隙,防止废水从反应腔23内泄露。

密封锁定组件包括3个密封锁块32和密封弹性件34,3个密封锁块32均与槽体21滑动连接且分别与不同的密封板31卡接,密封弹性件34两端分别与密封锁块32和槽体21固定连接。

开合锁定组件包括3个开合锁块42和开合弹性件44,开合锁块42与槽体21滑动连接且与密封板31卡接,开合弹性件44两端分别与开合锁块42和槽体21固定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51、驱动轴52、驱动块53和驱动件55,驱动轴52与槽体21转动连接,传动带51绕设于驱动轴52,传动带51位于滑动架24的下方,驱动件55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轴52固定连接,驱动块53固定连接于传动带51且与滑动架24抵接。

槽体21竖向滑动连接有3个密封解锁杆36,3个密封解锁杆36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别与不同的密封锁块32滑动连接密封斜滑轨37,密封解锁杆36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解锁块38。

槽体21竖向滑动连接有3个开合解锁杆45,开合解锁杆45之间设有固定连杆48,3个开合解锁杆45均与固定连杆48固定连接,3个开合解锁杆45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别与不同的开合锁块42滑动连接有开合斜滑轨46,开合解锁杆45上端固定连接有开合解锁块47,驱动块53设有与开合解锁块47和密封解锁块38抵接的斜面54。

下端不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24运动方向上最后一个密封锁块32连接的2个密封解锁杆36上,与其固定连接的密封解锁块38位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24运动方向上相邻的反应腔23上方;下端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24运动方向上最后一个密封锁块32连接的密封解锁杆36上,与其固定连接的密封解锁块38位于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24运动方向上的第一个反应腔23上方。3个开合解锁块47的位置分别与3个密封解锁块38的位置一一对应,使驱动块53能同时推动密封解锁块38和开合解锁块47向上移动。

槽体21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61和第二滑轮62,开合架41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拉索63,第一拉索63远离开合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64,槽体21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61,第一拉索63绕设于第一滑轮61和第二滑轮62,第一滑轮61位置高度高于开合架41,密封锁块32设有与密封板31抵接的密封斜倒角33,开合锁块42设有与开合架41抵接的开合斜倒角43,第二滑轮62高度高于第一滑轮61。

驱动块53共设置2个,2个驱动块53在传动带51上的位置相对,滑动架24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索65,第二拉索65远离滑动架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块66,槽体21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67,第二拉索65绕设于第三滑轮67,第三滑轮67位于滑动架24远离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的一侧。

驱动件55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传动带51和驱动块53回转,位于传动带51上方的驱动块53与滑动架24抵接,并带动滑动架24沿驱动块53的回转方向运动。当与滑动架24抵接的驱动块53运动回转至传动带51下方时,滑动架24与驱动块53抵接的状态解除,第二配重块66通过第二拉索65带动滑动架24快速回到初始位置,然后与另一驱动块53抵接,从而实现滑动架24带动通水软管25周期性运动,进而能周期性的向不同反应腔23内注入废水。

滑动架24位于一反应腔23上方时,该反应腔23下端的密封板31与隔板27抵接并阻止反应腔23内的废水流向排水腔22,密封锁块32与密封板31卡接,滑动架24在驱动块53的带动下向另一反应腔23的上方移动。当驱动块53移动至另一反应腔23上方后并达到废水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时,驱动块53上的斜面54与密封解锁块38抵接,驱动块53继续移动,使斜面54与密封解锁块38相对滑动,并通过斜面54推动密封解锁块38、密封解锁杆36和密封斜滑轨37向上移动,密封斜滑轨37与密封锁块32产生相对滑动并使密封锁块32在槽体21上向远离密封板31的方向滑动,使密封锁块32与密封板31卡接的状态解除;斜面54与密封解锁块38抵接的同时,斜面54与开合解锁块47抵接,驱动块53继续移动并推动开合解锁块47、开合解锁杆45和开合斜滑轨46向上移动,通过开合斜滑轨46驱动开合锁块42向远离开合架41的方向移动并使开合锁块42与开合架41卡接的状态接触。随后在废水的重力作用下,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向下翻转,使密封板31无法挡住废水,废水快速的向下流动到排水腔22内,然后将排水腔22内的废水排出反应槽13。

反应腔23内的废水流动到排水腔22内后,失去废水的压力的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在第一配重块64和第一拉索63的拉动下向上翻转,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分别与密封斜倒角33和开合斜倒角43抵接,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分别与密封斜倒角33和开合斜倒角43相对滑动并分别推动密封锁块32和开合锁块42滑动,直至密封板31与隔板27抵接,然后密封弹性件34和开合弹性件44分别驱动密封锁块32和开合锁块42向靠近开合架41的方向移动,使密封锁块32和开合锁块42分别与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卡接,从而锁定密封板31。此时该密封腔已经将废水排放到排水腔22内,等待滑动架24在下一个输入废水的工作周期。

当滑动架24移动至另一反应腔23的上方时,废水输入反应腔23和排出反应腔23的过程中,与此反应腔23相对应的密封板31、开合架41、密封锁块32和密封解锁块38动作过程相同,此处不在重复。

实现了废水能够不间断的输入反应槽13,有效的提高了反应槽13对废水的处理效率。

通过驱动件55带动传动带51和驱动块53运动,实现滑动架24和密封板31的周期性运动。密封解锁块38和开合解锁块47用于与斜面54抵接,并实现驱动块53与密封锁块32和开合锁块42的联动。密封锁块32和开合锁块42分别用于锁定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防止密封板31和开合架41在槽体21上意外向下翻转。密封板31用于分隔反应槽13和排水腔22,隔板27用于分隔相邻的反应槽13。开合架41用于连接第一拉索63和第一配重块64,并带动密封板31复位。第二配重块66和第二拉索65用于带动滑动架24复位。

通过固定连杆48的设置,使3个开合解锁杆45能够同步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驱动块53能同时驱使3个开合解锁杆45同时向上运动,进而能使3个开合锁块42同时与开合架41卡接的状态解除。

收集槽11、酸碱调节槽12、反应槽13和减量化系统14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酸性软水剂为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投料器和酸性软水剂投料器26均采用现有的液体投料器,分别用于向酸碱调节槽12内投加氢氧化钠溶液和向反应槽13内投加磷酸二氢钠溶液。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收集槽11用于收集和存储从浓缩液进水口流入的纳滤浓缩液,当需要对收集槽11内的纳滤浓缩液进行处理时,通过管道将收集槽11内的纳滤浓缩液输送到酸碱调节槽12内,通过酸碱调节槽12上的氢氧化钠投料器向纳滤浓缩液中投放氢氧化钠,从而调节纳滤浓缩液的酸碱度,使纳滤浓缩液的ph值至8~9。将酸碱调节槽12内ph值8~9的纳滤浓缩液通过管道输送至反应槽13内,通过酸碱调节槽12上的酸性软水剂投料器26向酸碱调节槽12内的纳滤浓缩液投加磷酸二氢钠溶液,反应15分钟后,纳滤浓缩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磷酸二氢钠反应产生磷酸盐和水,使纳滤浓缩液中的氢氧离子结合形成水,从而降低纳滤浓缩液的ph值,起到调节纳滤浓缩液ph值的作用。反应产生的磷酸盐能与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形成磷酸钙和磷酸镁的难溶性沉淀物,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纳滤浓缩液的硬度,起到软化纳滤浓缩液的效果,降低了纳滤浓缩液对减量化系统14的污染,进而达到减量化系统14不容易被污染和回收率较高的优点。最后通过增压泵15将反应槽13内的纳滤浓缩液输送到减量化系统14内,通过减量化系统14对水进行处理。

在纳滤浓缩液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纳滤浓缩液的量往往较大,而纳滤浓缩液在各个处理区域内的输送速度是有限的。若仅在单一的反应区域内投放磷酸二氢钠,则需要以废水输送和磷酸二氢钠投放均结束时作为反应起算时间,才能满足废水的反应时间,并且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停止废水在反应槽13内的输入和输出,将反应槽13内的废水排出也同样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处理效率受到限制。归根结底,反应槽13处理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反应槽13中废水的输入、反应和输出不能同时进行。

通过在槽体21上移动滑动架24,带动通水软管25的一端分别移动至不同反应腔23上,使废水能分别流入不同的反应腔23。分别驱动不同的密封板31转动,密封板31向靠近隔板27的方向转动并与隔板27抵接时,能挡住反应腔23内的液体,阻止反应腔23内的液体流向排水腔22,从而使废水能在反应腔23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密封板31向远离隔板27的方向转动时,反应腔23内的水能够流动到排水腔22内,从而使废水能经过排水腔22排出反应槽13。从而能分别在不同的反应腔23中进行废水的输入、反应和输出,能够实现废水的不间断输入,从而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作用。

能够通过3个相互独立的反应腔23进行废水的输入、反应和输出,从而能有效的提高处理效率,尤其适合应用于反应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的水处理设施中。在传统废水处理池中,以每分钟1立方米的废水输入和输出速度、反应时间为15分钟的废水处理时间和15立方米的废水处理池为例,废水输入和输出的时间都需要消耗15分钟,即每处理15立方米废水的处理时间为45分钟。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反应槽13在处理周期中实现废水的不间断输入,即在上述案例中能够在45分钟处理45立方米废水,非常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