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0172发布日期:2020-08-25 19:5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大量不达标的污水排入河湖,造成水中污染物超标,河流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黑臭水体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目前,对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主要采取在河道中放置养护装置,主要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漂浮颗粒,用于净化河道水以及美化河道的目的。目前,现有的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倾斜,同时不便于寻找,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倾斜,同时不便于寻找,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它可以实现在底座两侧设置加固装置,对底座进行进一步加固,提高整体安装的稳定性,防止倾斜,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同时设置有标记装置,便于工人后期打捞维护,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养护框,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刺针。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耳。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运动杆套接,所述接触块通过复位弹簧与限位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运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爪。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侧壁设置有标记装置,所述标记装置包括底块,所述底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铰链,所述连接杆通过转动铰链的转动连接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浮球。

优选的,所述养护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养护框的孔径为10mm,所述养护框的内部设置有水生植物的种子。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主体内设置养护框,养护框内设置水生植物的种子,吸收水中的漂浮颗粒,用于净化河道水以及美化河道,当整体放置到河道中,主体自身的重力,带动刺针运动,使得刺针扎入河床上,提高稳定性,同时可以在限位框中放置石块,对接触块进行挤压,带动接触块向下运动,增加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带动运动杆向下运动,带动挡块运动,带动卡爪运动,对底座进一步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顶盖侧壁设置标记装置,当整体位于水中时,浮球受到水的浮力,带动固定框浮在水面上,带动连接套环运动,带动连接铰链运动,方便后期工作人员进行打捞,进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了在底座两侧设置加固装置,对底座进行进一步加固,提高整体安装的稳定性,防止倾斜,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同时设置有标记装置,便于工人后期打捞维护,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标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刺针;3、主体;4、养护框;5、顶盖;6、吊耳;7、加固装置;71、限位框;72、运动杆;73、接触块;74、复位弹簧;75、挡块;76、卡爪;8、标记装置;81、底块;82、连接杆;83、转动铰链;84、连接套环;85、固定框;86、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3,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养护框4,主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5。主体3内设置养护框4,养护框4内设置水生植物的种子,吸收水中的漂浮颗粒,用于净化河道水以及美化河道。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刺针2。当整体放置到河道中,主体3自身的重力,带动刺针2运动,使得刺针2扎入河床上,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2,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顶盖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耳6。便于起吊与放置,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3,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装置7,加固装置7包括限位框71,限位框7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运动杆72,运动杆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块73,接触块7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4,复位弹簧74与运动杆72套接,接触块73通过复位弹簧74与限位框71的内壁固定连接,运动杆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75,挡块7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爪76。在限位框71中放置石块,对接触块73进行挤压,带动接触块73向下运动,增加复位弹簧74的弹性势能,带动运动杆72向下运动,带动挡块75运动,带动卡爪76运动,使得卡爪76与河床进行卡接,对底座1进一步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实施例5:

请参阅图4,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顶盖5的侧壁设置有标记装置8,标记装置8包括底块81,底块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铰链83,连接杆82通过转动铰链83的转动连接有连接套环84,连接套环84远离连接杆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5,固定框8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浮球86。当整体位于水中时,浮球86受到水的浮力,带动固定框85浮在水面上,带动连接套环84运动,带动连接铰链83运动,方便后期工作人员进行打捞,进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6:

请参阅图1-2,一种应用于黑臭河流治理修复的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养护框4的数量为两个,养护框4的孔径为10mm,养护框4的内部设置有水生植物的种子。养护框4内设置水生植物的种子,吸收水中的漂浮颗粒,用于净化河道水以及美化河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