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003发布日期:2020-08-05 01:2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特别是应用于多级生化组合水处理,属于污、废水生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物是目前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如人工合成化合物、脂肪、含氮化合物等,其在水体中如不能被有效去除,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生化水处理作为廉价、高效的水处理手段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水体的处理。但传统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由于需要大量曝气和回流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耗电量高,同时由于反应区内有机物混合程度低导致反应系统生物活性较低和反应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运行电耗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装置底部的进水口,进水口连通一号气水混合室,一号气水混合室内设有进水导流板和曝气器;一号气水混合室上部连通前好氧生物反应区,前好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好氧生物填料,前好氧生物反应区上部两侧分流,两侧流道均设有倾斜布置的分离网,前好氧生物反应区与两侧分离网中间设有填料回收区;分离网的外侧连通缺氧生物反应区,缺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厌氧生物填料;缺氧生物反应区底部出水口设有可调节分流组件,可调节分流组件分别连通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并控制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水量;二号气水混合室内设有曝气器;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流道末端连通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底部,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好氧生物填料,后好氧生物反应区上部外侧连接出水堰。

优选地,所述的分离网倾角范围为60°以上且小于90°。

优选地,所述的可调节分流组件包括短流孔和电动可调导流板,短流孔连通缺氧生物反应区出口与后好氧生物反应区,电动可调导流板通过调节所述缺氧生物反应区出水水流方向控制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水量。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下方设有用于收集装置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的污泥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气水混合室将进水和缺氧生物反应区出水进行混合并实现水的回流,提高反应效率的同时避免废水回流泵的使用;

2、通过设定曝气量,实现生物填料的完全流化状态,提高填料与水的接触面积,相较传统好氧生化系统对有机物去除效率提高了20%以上;

3、好氧生物反应区内填料呈完全流化状态,从而提高物料混合程度,提高好氧生物反应区反应效率;

4、分离网和填料回收区能将填料拦截使填料内微生物菌落始终保持在好氧环境中生活,提高生物菌落的生物活性提高了好氧生化反应的速率;

5、通过可调节分流组件,可调整缺氧生物反应区的出水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比例,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

6、通过设计前好氧生物反应区和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可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多段深度处理,同时在不同好氧段产生并富集优势菌种,使反应器整体反应效率提高。

7、通过曝气器、分离网和可调节分流组件的组合设计,实现了废水的内回流,在省去回流泵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实现对回流比的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号气水混合室1,进水从设备底部进水口进入,气水混合室内设置有进水导流板和曝气器2。进水在此处与空气充分混合后,以气水混合物的形式进入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气水混合物的初始动能可以保证其通过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到达装置顶部。

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气水混合物自气水混合室进入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内设置有好氧生物填料,好氧生物填料能在气水混合物的推流作用下呈流化状态,充分与气水体系进行混合,高速流化状态既能获得较高的传质速率和氧利用率,又具有脱膜作用,使填料内的菌落保持很高的生物活性,保证生化反应的高效进行。

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上部两侧分流,两侧流道均设有倾斜布置的分离网5,分离网5隔离缺氧生活反应区和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分离网5设置倾角为60゜,保证好氧生物填料在此处能被拦截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进入内侧填料回收区3。

填料回收区3位于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所在位置和分离网5所在位置之间,从分离网5上截留并滑落下的生物填料进入填料回收区3,填料回收区3将好氧生物填料导流至一号气水混合室1,使生物填料与气水混合物再次混合。

缺氧生物反应区6:经过分离网5的污水进入缺氧生物反应区6,此处能将前段硝化反应生成的硝酸盐高效转化为氮气。缺氧生化反应区设置有高密度的厌氧生物填料,并且此处为缺氧环境,能最大限度提高反硝化速率。

可调节分流组件7:缺氧生物反应区6出水通过可调节分流组件7实现前好氧生物反应区4回流量的控制,可调节分流组件7包括短流孔和电动可调导流板,缺氧生物反应区6一部分出水通过短流孔进入后好氧生化反应区,剩余出水通过可调导流板调节水流方向,从而调节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1和二号气水混合室8内的水量。

二号气水混合室8:经过可调节分流组件7的水进入二号气水混合室8,此处设置有曝气器2,水与空气在此处充分混合后上升进入后好氧生物反应区9。

后好氧生物反应区9:二号气水混合室8的混合物由于其具有初始动能,能上升进入后好氧生物反应区9,此处设置有高密度的好氧生物填料,能高效降解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此处生物填料内含有大量高生物活性的菌落,能高效进行脱碳除氮反应,保证出水水质。

污泥斗11:污泥斗11置于整体装置下部,用于收集系统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并定期排放。

为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效果,收集生活污水经小区化粪池后,codcr平均浓度小于350mg/l,总氮小于40mg/l。

经过本实用新型装置处理后出水codcr稳定在100mg/l以下,总氮稳定在20mg/l以下。同时本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好,在温度和来水codcr变化幅度较大时并未出现污泥膨胀或上浮等情况,各种出水指标均十分稳定。



技术特征:

1.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装置底部的进水口,进水口连通一号气水混合室,一号气水混合室内设有进水导流板和曝气器;一号气水混合室上部连通前好氧生物反应区,前好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好氧生物填料,前好氧生物反应区上部两侧分流,两侧流道均设有倾斜布置的分离网,前好氧生物反应区与两侧分离网中间设有填料回收区;分离网的外侧连通缺氧生物反应区,缺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厌氧生物填料;缺氧生物反应区底部出水口设有可调节分流组件,可调节分流组件分别连通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并控制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水量;二号气水混合室内设有曝气器;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流道末端连通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底部,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好氧生物填料,后好氧生物反应区上部外侧连接出水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网倾角范围为60°以上且小于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分流组件包括短流孔和电动可调导流板,短流孔连通缺氧生物反应区出口与后好氧生物反应区,电动可调导流板通过调节所述缺氧生物反应区出水水流方向控制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水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下方设有用于收集装置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的污泥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厌氧好氧生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底部进水口连通一号气水混合室,一号气水混合室连通前好氧生物反应区,前好氧生物反应区上部两侧分流,两侧流道均设有倾斜布置的分离网,前好氧生物反应区与两侧分离网中间设有填料回收区;分离网的外侧连通缺氧生物反应区;缺氧生物反应区底部出水口设有可调节分流组件控制进入一号气水混合室和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水量;二号气水混合室内设有曝气器;二号气水混合室的流道末端连通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底部,后好氧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好氧生物填料,后好氧生物反应区上部外侧连接出水堰。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林;樊智锋;张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电站辅机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9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