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1877发布日期:2020-08-11 21:38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平流式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流式隔油池。



背景技术:

预处理单元罐区处理废水是通过管道进入水泥构筑平面隔油池进行沉淀隔油预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在隔油池中产生尾气,尾气主要成分是酚烃类化合物,酚烃类化合物对人体的毒害较大,假如长时间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若对尾气不予以回收处理,将严重影响现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恶劣影响。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国家对大气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现有技术的处理过程中,由于隔油池能够产生尾气,并且由于隔油池的上部通过水泥盖板密封,密封性能较差,对产生的尾气无法完全回收,导致空气的污染,并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隔油池的抗渗透性能差,会造成土壤污染,存在安全及环保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流式隔油池,能够防止隔油池中产生的尾气外泄,有效保护外界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平流式隔油池,所述平流式隔油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为封闭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右端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的左端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三块隔板,分别为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所述隔板一与所述隔板三的一端皆固定连接于所述池体的内顶壁,所述隔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池体的内底壁,所述池体的顶端部设置有清洗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一与所述池体的左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一,所述隔板一与所述隔板二之间形成沉淀区二,所述隔板二与所述隔板三之间形成沉淀区三,所述隔板三与所述池体的右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四;所述清洗口设置有三个,分别为清洗口一、清洗口二、以及清洗口三,所述清洗口一位于所述沉淀区一,所述清洗口二位于所述沉淀区二与所述沉淀区三,所述清洗口三位于所述沉淀区四。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进水管一和进水管二。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为不锈钢304材质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一为不锈钢304材质的隔板一,所述隔板一的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二为不锈钢304材质的隔板二,所述隔板二的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三为不锈钢304材质的隔板三,所述隔板三的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一的长度为80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二的长度为40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三的长度为8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平流式隔油池的池体为封闭的池体,在池体的右端部设置有进水管,在池体的左端部设置有出水管,在池体的内部设置有三块隔板,分别为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一与隔板三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池体的内顶壁,隔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池体的内底壁,池体的顶端部设置有清洗口。在池体内部设置有三块隔板,能够减缓废水流动的速度,保证废水的有效沉淀;池体是封闭的池体,能够防止隔油池中产生的尾气外泄,有效保护外界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隔油池的立体图(无盖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隔油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进水管一,3-进水管二,4-隔板一,5-隔板二,6-隔板三,7-清洗口一,8-清洗口二,9-清洗口三,10-出水管,11-沉淀区一,12-沉淀区二,13-沉淀区三,14-沉淀区四,15-支撑脚,16-盖板一,17-盖板二,18-盖板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以及图2共同所示,一种平流式隔油池,它包括池体1,池体1为封闭的池体,池体1优选为不锈钢材质的池体。上述结构与材质的池体1能够提高池体1的密封性和抗渗透性,有效避免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泄露。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性能,避免造成土壤的污染,安全系数高。在池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支撑脚15。

在池体1的右端部设置有进水管,在池体1的左端部设置有出水管10。在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三块隔板,分别为隔板一4、隔板二5、隔板三6,隔板一4与隔板三6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池体1的内顶壁上,隔板二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池体1的内底壁上。隔板一4与池体1的左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一11,隔板一4与隔板二5之间形成沉淀区二12,隔板二5与隔板三6之间形成沉淀区三13,隔板三6与池体1的右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四14。池体1内部的沉淀区一11、沉淀区二12、沉淀区三13、以及沉淀区四14的宽度皆不超过1m,以便于布水均匀。由于隔板一4、隔板二5、以及隔板三6的存在,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池体1内部后,废水的流速较慢,能够保证废水在沉淀区一11、沉淀区二12、沉淀区三13、以及沉淀区四14停留的时间皆保持在2min-5min,保证废水能够充分沉淀以便于去除可浮性油类物质。

在池体1的顶端部设置有清洗口,清洗口设置有三个,分别为清洗口一7、清洗口二8、以及清洗口三9,在清洗口一7上盖设有盖板一16,盖板一16封堵清洗口一7。在清洗口二8上盖设有盖板二17,盖板二17封堵清洗口二8。在清洗口三9上盖设有盖板三18,盖板三18封堵清洗口三9。清洗口一7位于沉淀区一11的区域范围内,清洗口二8位于沉淀区二12与沉淀区三13的区域范围内,清洗口三9位于沉淀区四14的区域范围内。盖板一16、盖板二17、以及盖板三18皆为450*450mm的正方形的盖板。清洗口一7便于清理沉淀区一11沉淀下来的杂质以及其对应区域顶部的废油;清洗口二8便于清理沉淀区二12以及沉淀区三13沉淀下来的杂质以及其对应区域顶部的废油;清洗口三9便于清理沉淀区四14沉淀下来的杂质以及其对应区域顶部的废油。

为了便于废水进入池体1内部,根据实际需求,进水管优选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进水管一2和进水管二3。进水管一2位于池体1的右端部,进水管二3位于池体1的侧部。

隔板一4优选为不锈钢304材质的隔板一,隔板一4的厚度为10mm。隔板一4的长度优选为800mm。

隔板二5优选为不锈钢304材质的隔板二,隔板二5的厚度为10mm。隔板二5的长度优选为400mm。

隔板三6优选为不锈钢304材质的隔板三,隔板三6的厚度为10mm。隔板三6的长度优选为800mm。

下面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隔油池对进入池体1内部的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详细描述如下:

废水经过进水管一2和进水管二3进入到池体1的内部,由于隔板一4、隔板二5、以及隔板三6的存在,废水在池体2内部的沉淀区一11、沉淀区二12、沉淀区三13、以及沉淀区四14内停留的时间皆为2min-5min,废水在池体1内部产生的尾气通过出水管10进入地下污水罐上部的尾气收集系统(图中未示出),然后进入尾气焚烧炉(图中未示出)进行燃烧。废水在池体1的内部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保证废水可以充分沉淀去除可浮性油类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打开清洗口一7上的盖板一16、清洗口二8上的盖板二17、以及清洗口三9上的盖板三18,对相应区域的沉淀杂质以及顶部浮油进行清理。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沉淀区一、沉淀区二、沉淀区三、沉淀区四、进水管一、进水管二,清洗口一、清洗口二、清洗口三、盖板一、盖板二、盖板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左端部”、“右端部”、“内部”、“内顶壁”、“内底壁”、“顶端部”、“左内壁”、“右内壁”、“水平”、“底部”、“外表面”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