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484发布日期:2020-06-02 20:0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医疗器械浸泡在放有清洗液的容器内。医疗器械上的血点污渍,经过清洗液的浸泡逐渐变得松动乃至脱落,然后再进行清洗,以彻底将医疗器械上的血点污渍清除。

上述浸泡清洗的过程所用到的装置为清洁池,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专利号为201410194462.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盆,通过在洗涤盆上设置保温层、电加热装置、以及温度控制器,实现了对清洗液的恒温控制,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效率。

然而,无论是清洗池还是对比文件中的洗涤盆,其浸泡医疗器械的方式都局限于静态浸泡,存在着血点污渍清除的效率低,时间长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可进行动态浸泡、或静态浸泡与动态浸泡相结合的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包括浸泡池,所述的浸泡池内设有扰流装置,所述的扰流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设置于底板表面的扰流器,所述的底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的扰流器包括一端与空腔连通的连接管、固定连接于连接管另一端的压力容器,所述的压力容器为圆环形柱体,所述的连接管与圆环形柱体的内腔底端密封连通,所述的圆环形柱体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在圆环形柱体的环壁上还以螺旋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弧形出液孔,所述的扰流器均匀分布于底板表面,所述的空腔远离扰流器方向的侧壁上还设有贯通空腔内外的接管,所述的接管连接有气体或液体压力输入装置,所述的浸泡池的下部设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为弹性橡胶管。

优选的,所述的扰流装置包括扰流装置a、及扰流装置b,所述的扰流装置a固定设置于浸泡池的池底、且扰流器所在端面朝上,在扰流装置a的上方的浸泡池的侧壁内表面还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弹性隔板,所述的弹性隔板的下表面边缘处的浸泡池的侧壁表面上还固定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的弹性隔板与环形限位块通过螺丝连接或者通过卡扣连接,在弹性隔板的上表面边缘设有提手,在弹性隔板上还均匀分布有贯通弹性隔板上下端面的通气孔;所述的扰流装置b设置于弹性隔板的上方,在扰流装置b的侧壁外表面上设有3或4个滑块,在浸泡池的侧壁内表面上设有3或4个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的滑槽的上端贯通浸泡池的顶端面,下端终止于弹性隔板上方所在的浸泡池的侧壁表面;所述的弹性隔板与扰流装置a之间的浸泡池侧壁上设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的浸泡池的侧壁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中转箱,所述的中转箱上端通过进液管与浸泡池内部连通,所述的中转箱下端还设有出液管a和出液管b,所述的出液管a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a的输入端,所述的水泵a的输出端通过软管a与扰流装置b的接管连通;所述的出液管b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b,所述的水泵b的输出端通过软管b与扰流装置a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水泵a及水泵b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中转箱内还设有斜筛,所述的斜筛的斜下端所在的中转箱的箱壁上还设有排渣门。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有若干组,且每组滑槽的深度不同。

优选的,所述的浸泡池的侧壁上端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圈的侧壁外表面为向内侧倾斜的斜面,在所述的斜面上分别嵌设有时间继电器和控制器,所述的时间继电器连接有电源;所述的进液管内设有电磁阀a,且在中转箱的内壁表面上端还设有电子水位传感器,所述的时间继电器与电磁阀a电性连接,所述的电子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水泵a及水泵b。

优选的,所述的排液管上还设有电磁阀b,所述的电磁阀b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动态浸泡洗涤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表面的血点污渍的分解速度,提高了清洗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还提供了自动化的操作模式,可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压力容器的截面图;

图3:本发明的扰流装置a的俯视图;

1:浸泡池,2:滑块,3:时间继电器,4:固定圈,5:滑槽,6:底板b,7:接管,8:空腔b,9:扰流器,901:连接管,902:压力容器,903:弧形出液孔,904:圆形挡板,905:内腔,10:控制器,11:软管a,12:进液管,13:电磁阀a,14:电子水位传感器,15:中转箱,16:排渣门,17:斜筛,18:水泵a,19:水泵b,20:软管b,21:弹性隔板,22:空腔a,23:排液管,24:电磁阀b,2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1~3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洗涤装置,包括浸泡池1,所述的浸泡池1内设有扰流装置,所述的扰流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设置于底板表面的扰流器9,所述的底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的扰流器9包括一端与空腔连通的连接管901、固定连接于连接管901另一端的压力容器902,所述的压力容器902为圆环形柱体,所述的连接管901与圆环形柱体的内腔905底端密封连通,所述的圆环形柱体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904,在圆环形柱体的环壁上还以螺旋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弧形出液孔903,所述的扰流器均匀分布于底板表面,所述的空腔远离扰流器方向的侧壁上还设有贯通空腔内外的接管7,所述的接管7连接有气体或液体压力输入装置,所述的浸泡池的下部设有排液管23;

所述的连接管901为弹性橡胶管。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将浸泡池1里放入清洁液或者消毒液,将医疗器械浸泡在内,再将扰流装置固定设置于液面处,使扰流器9浸泡在液面下,通过在接管7内通入压力气体或者压力液体(与浸泡池1内同样的清洁液或消毒液),如图2所示,压力气体或压力液体进入压力容器902内后,会沿着螺旋形分布的若干弧形出液孔903向外涌出,如图1所示,弧形出液孔903可设置若干层,如图3所示,扰流器9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底板表面,从而在清洁液或消毒液内形成若干个螺旋形的涡流,由于螺旋形的涡流的旋转方向可以设置成顺时针与逆时针掺杂的状态(即扰流器中,螺旋形分布的弧形出液孔903的方向可以为顺时针、逆时针掺杂),涡流之间互相扰动,形成复杂的流动状态,医疗器械在复杂的流动状态的液体内受到多个角度的液流冲击,从而使医疗器械表面的血点污渍受到液流的冲击力、扭力,被快速瓦解,有效提高了浸泡清洗的效率,提高了清洗质量。

由于连接管901为弹性橡胶管,故在使用中,弹性橡胶管会发生颤动,从而使涡流方向不断发生改变,进一步使液流的角度复杂多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一种能够动态浸泡或者动静结合的浸泡方式,具体为:

如图1所示,所述的扰流装置包括扰流装置a、及扰流装置b,所述的扰流装置a固定设置于浸泡池1的池底、且扰流器9所在端面朝上,在扰流装置a的上方的浸泡池1的侧壁内表面还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弹性隔板21,所述的弹性隔板21的下表面边缘处的浸泡池1的侧壁表面上还固定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的弹性隔板21与环形限位块通过螺丝连接或者通过卡扣连接,在弹性隔板21的上表面边缘设有提手25,在弹性隔板上还均匀分布有贯通弹性隔板上下端面的通气孔;所述的扰流装置b设置于弹性隔板的上方,在扰流装置b的侧壁外表面上设有3或4个滑块2,在浸泡池的侧壁内表面上设有3或4个与滑块2配合使用的滑槽5,所述的滑槽5的上端贯通浸泡池1的顶端面,下端终止于弹性隔板21上方所在的浸泡池的侧壁表面;所述的弹性隔板21与扰流装置a之间的浸泡池侧壁上设有排液管23;

如图1所示,所述的浸泡池1的侧壁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中转箱15,所述的中转箱15上端通过进液管12与浸泡池1内部连通,所述的中转箱15下端还设有出液管a和出液管b,所述的出液管a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a18的输入端,所述的水泵a18的输出端通过软管a11与扰流装置b的接管7连通;所述的出液管b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b19,所述的水泵b19的输出端通过软管b20与扰流装置a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水泵a18及水泵b19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中转箱15内还设有斜筛17,所述的斜筛17的斜下端所在的中转箱15的箱壁上还设有排渣门16;

所述的滑槽5有若干组,且每组滑槽5的深度不同;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医疗器械放在弹性隔板21上,再将扰流装置b沿滑槽5放入,然后将清洁液或消毒液浸泡没过扰流装置b,并使中转箱15内注满液体,此时,可选择动态浸泡,也可以选择先静态浸泡后动态浸泡,后者的过程为,先静态浸泡规定时间,然后打开水泵a18及水泵b19,液体被分别抽送到空腔b8及空腔a22,并进入扰流器9,上方的扰流装置b产生的复杂液流冲击医疗器械上表面,加速血点污渍的快速分解,下方的扰流装置a产生的复杂液流鼓动弹性隔板21不规则的抖动,从而使位于弹性隔板21上的医疗器械不断发生轻微位移,利于被压住的部位的清洗,同时液体从若干均匀分布于弹性隔板上的通气孔向上涌动,促进医疗器械的下表面的动态浸泡与清洗。

整个过程结束后,可将扰流装置b取出,若有必要,可将弹性隔板21取出清洗保养,在斜筛17上积留的污物残渣可以通过排渣门16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了动态浸泡、及静态浸泡与动态浸泡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分解血点污渍,提高了清洗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医疗器械的洗涤时间。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操作模式,具体为:

所述的浸泡池1的侧壁上端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

所述的固定圈4的侧壁外表面为向内侧倾斜的斜面,以便于防水,在所述的斜面上分别嵌设有时间继电器3和控制器10,所述的时间继电器3连接有电源;所述的进液管12内设有电磁阀a13,且在中转箱15的内壁表面上端还设有电子水位传感器14,所述的时间继电器3与电磁阀a13电性连接,所述的电子水位传感器14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水泵a18及水泵b19;

所述的排液管23上还设有电磁阀b24,所述的电磁阀b24与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本实施例使用时,可以将中转箱15内灌满液体,也可以在静态浸泡过程结束后,通过时间继电器3打开电磁阀a13,使液体经由进液管12流入中转箱15,当液面达到电子水位传感器14的感应高度时,电子水位传感器14向控制器10发出信号,控制器10向水泵a18及水泵b19发出信号,水泵a18及水泵b19开始抽液,如实施例2所述,开始动态浸泡清洗工作,当浸泡清洗工作达到规定的时间时,控制器向水泵a18及水泵b19发出停止信号,并发出信号给电磁阀b24,电磁阀b24打开,污液从排液管23上排出。

如上所述,由于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可以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