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6372发布日期:2020-05-08 17:5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也以急剧增长,垃圾围城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目前,垃圾处理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相较于填埋法,焚烧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垃圾容量,具有节省土地,不易产生污水渗透等污染的优点,并且产生的热值可以用来供热、发电等进行再利用。但是垃圾处理不管是采取填埋,还是焚烧的方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都是其中的技术难题。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其是因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其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生物营养比例失衡、色度高、臭味大、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因此,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面临着处理效果较差、成本花费高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原液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纳滤组件、第一反渗透组件、第二纳滤组件、第二反渗透组件、第三反渗透组件、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原液池与第一纳滤组件之间设有第一三通球阀、第一输送泵和第一高压泵,第一三通球阀的一个端口与原液池相连接,另一个端口与第一输送泵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输送泵的输出端与第一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高压泵的输出端与第一纳滤组件相连接;第一纳滤组件与第一反渗透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高压泵,第二高压泵的输入端与第一纳滤组件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一反渗透组件相连接;第一纳滤组件与第二纳滤组件之间设有第三高压泵,第三高压泵的输入端与第一纳滤组件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二纳滤组件相连接;第一反渗透组件与第二反渗透组件之间设有第四高压泵,第四高压泵的输入端与第一反渗透组件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反渗透组件相连接;第二纳滤组件与第二反渗透组件之间设有第五高压泵,第五高压泵的输入端与第二纳滤组件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反渗透组件相连接;第二纳滤组件与第三反渗透组件之间设有第六高压泵,第六高压泵的输入端与第二纳滤组件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三反渗透组件相连接;第二反渗透组件与第三反渗透组件之间设有第七高压泵,第七高压泵的输入端与第二反渗透组件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三反渗透组件相连接;第三反渗透组件与第一回收箱之间设有第二三通球阀,第二三通球阀的一个端口与第三反渗透组件相连接,另一个端口与第一回收箱相连接;第二三通球阀与第一三通球阀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第二三通球阀未与第三反渗透组件和第一回收箱连接的端口与第二输送泵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三通球阀未与原液池和第一纳滤组件连接的端口与第二输送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回收箱分别与第一反渗透组件、第二反渗透组件和第三反渗透组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纳滤组件包括第一纳滤箱体,第一纳滤箱体的中部设有第一纳滤膜,第一纳滤膜将第一纳滤箱体分为第一污水部和第一净水部,靠第一污水部侧的第一纳滤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一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靠第一净水部侧的第一纳滤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二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靠第一污水部的第一纳滤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上连有竖直向下穿入第一纳滤箱体内的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的轴壁上设有第一搅拌杆,靠第一污水部的第一纳滤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一排污泵、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泵的排污端与第一排污口相连接,第一排污口与第三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靠第一净水部侧的第一纳滤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一排水泵,第一排水泵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纳滤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还设有第一储药罐,第一储药罐内设有第一出药泵,第一纳滤箱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呈对称设置于第一纳滤膜的两侧,第一安装块上均设有第一喷头,第一喷头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一纳滤膜的方向设置,第一喷头的进水端均与第一出药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渗透组件包括第一反渗透箱体,第一反渗透箱体的中部设有第一反渗透膜,第一反渗透膜将第一反渗透箱体分为第二污水部和第二净水部,靠第二污水部侧的第一反渗透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二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靠第二净水部侧的第一反渗透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回收箱相连接,靠第二污水部的第一反渗透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二排污泵、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泵的排污端与第二排污口相连接,第二排污口与第四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靠第二净水部侧的第一反渗透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二排水泵,第二排水泵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接,第一反渗透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储药罐,第二储药罐内设有第二出药泵,第一反渗透箱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呈对称设置于第一反渗透膜的两侧,第二安装块上均设有第二喷头,第二喷头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一反渗透膜的方向设置,第二喷头的进水端均与第二出药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纳滤组件包括第二纳滤箱体,第二纳滤箱体的中部设有第二纳滤膜,第二纳滤膜将第二纳滤箱体分为第三污水部和第三净水部,靠第三污水部侧的第二纳滤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进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三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靠第三净水部侧的第二纳滤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第五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靠第三污水部的第二纳滤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主轴上连有竖直向下穿入第二纳滤箱体内的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轴壁上设有第二搅拌杆,靠第三污水部的第二纳滤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三排污泵、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三排污口,第三排污泵的排污端与第三排污口相连接,第三排污口与第六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靠第三净水部侧的第二纳滤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三排水泵,第三排水泵与第三出水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纳滤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还设有第三储药罐,第三储药罐内设有第三出药泵,第二纳滤箱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三安装块,第三安装块呈对称设置于第二纳滤膜的两侧,第三安装块上均设有第三喷头,第三喷头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二纳滤膜的方向设置,第三喷头的进水端均与第三出药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反渗透组件包括第二反渗透箱体,第二反渗透箱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反渗透膜,第二反渗透膜将第二反渗透箱体分为第四污水部和第四净水部,靠第四污水部侧的第二反渗透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进水口和第五进水口,第四进水口与第四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五进水口与第五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靠第四净水部侧的第二反渗透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出水口,第四出水口与第二回收箱相连接,靠第四污水部的第二反渗透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四排污泵、底部外壁上设有第四排污口,第四排污泵的排污端与第四排污口相连接,第四排污口与第七高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靠第四净水部侧的第二反渗透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四排水泵,第四排水泵与第四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反渗透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四储药罐,第四储药罐内设有第四出药泵,第二反渗透箱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四安装块,第四安装块呈对称设置于第二反渗透膜的两侧,第四安装块上均设有第四喷头,第四喷头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二反渗透膜的方向设置,第四喷头的进水端均与第四出药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反渗透组件包括第三反渗透箱体,第三反渗透箱体的中部设有第三反渗透膜,第三反渗透膜将第三反渗透箱体分为第五污水部和第五净水部,靠第五污水部侧的第三反渗透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六进水口和第七进水口,第六进水口与第六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七进水口与第七高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靠第五净水部侧的第三反渗透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出水口,第五出水口与第二回收箱相连接,靠第五污水部的第三反渗透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五排污泵、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五排污口,第五排污泵的排污端与第五排污口相连接,第五排污口与第二三通球阀的一个端口相连接,靠第五净水部侧的第三反渗透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五排水泵,第五排水泵与第五出水口相连接,第三反渗透箱体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五储药罐,第五储药罐内设有第五出药泵,第三反渗透箱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五安装块,第五安装块呈对称设置于第三反渗透膜的两侧,第五安装块上均设有第五喷头,第五喷头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三反渗透膜的方向设置,第五喷头的进水端均与第五出药泵相连接。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纳滤组件、第一反渗透组件、第二纳滤组件、第二反渗透组件和第三反渗透组件,构建多级过滤的框架,对由原液池引入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进行过滤,令最后进入第一回收箱内的液体为有机物含量高达百分之99以上的浓缩液,此类浓缩液可经过膜处理、析出等处理方式制作成肥料、工业铵盐等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最后进入第二回收箱内的液体为不含有机物或有机物含量极低的淡水,处理效果好;同时,设置的第一三通球阀、第二三通球阀令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能够在第一纳滤组件、第一反渗透组件、第二纳滤组件、第二反渗透组件和第三反渗透组件中进行多次循环过滤,不仅保证了最终处理效果,并且在处理过程中无需投入絮凝剂等药剂进行辅助,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纳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反渗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纳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反渗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三反渗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原液池;2、第一纳滤组件;200、第一纳滤箱体;201、第一纳滤膜;202、第一污水部;203、第一净水部;204、第一进水口;205、第一出水口;206、第一电机;207、第一搅拌轴;208、第一搅拌杆;209、第一排污泵;210、第一排污口;211、第一排水泵;212、第一储药罐;213、第一出药泵;214、第一安装块;215、第一喷头;3、第一反渗透组件;300、第一反渗透箱体;301、第一反渗透膜;302、第一污水部;303、第一净水部;304、第二进水口;305、第二出水口;306、第二排污泵;307、第二排污口;308、第二排水泵;309、第二储药罐;310、第二出药泵;311、第二安装块;312、第二喷头;4、第二纳滤组件;400、第二纳滤箱体;401、第二纳滤膜;402、第三污水部;403、第三净水部;404、第三进水口;405、第三出水口;406、第二电机;407、第二搅拌轴;408、第二搅拌杆;409、第三排污泵;410、第三排污口;411、第三排水泵;412、第三储药罐;413、第三出药泵;414、第三安装块;415、第三喷头;5、第二反渗透组件;500、第二反渗透箱体;501、第二反渗透膜;502、第四污水部;503、第四净水部;504、第四进水口;505、第五进水口;506、第四出水口;507、第四排污泵;508、第四排污口;509、第四排水泵;510、第四储药罐;511、第四出药泵;512、第四安装块;513、第四喷头;6、第三反渗透组件;600、第三反渗透箱体;601、第三反渗透膜;602、第五污水部;603、第五净水部;604、第六进水口;605、第七进水口;606、第五出水口;607、第五排污泵;608、第五排污口;609、第五排水泵;610、第五储药罐;611、第五出药泵;612、第五安装块;613、第五喷头;7、第一回收箱;8、第二回收箱;9、第一三通球阀;10、第一输送泵;11、第一高压泵;12、第二高压泵;13、第三高压泵;14、第四高压泵;15、第五高压泵;16、第六高压泵;17、第七高压泵;18、第二三通球阀;19、第二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原液池1、第一纳滤组件2、第一反渗透组件3、第二纳滤组件4、第二反渗透组件5、第三反渗透组件6、第一回收箱7和第二回收箱8,原液池1内储存有需要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第一纳滤组件2包括第一纳滤箱体200,第一纳滤箱体200的中部设有第一纳滤膜201,第一纳滤膜2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纳滤箱体2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第一纳滤膜201能够截流垃圾渗透液浓缩液中50-60%的有机溶解盐,第一纳滤膜201将第一纳滤箱体200分为第一污水部302202和第一净水部303203,靠第一污水部302202侧的第一纳滤箱体2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204,靠第一净水部303203侧的第一纳滤箱体2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一排水泵211,第一排水泵211与第一出水口205相连接,第一排水泵211能够将第一净水部303203内的液体由第一出水口205向外排出,靠第一污水部302202的第一纳滤箱体2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一排污泵209、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一排污口210,第一排污泵209的排污端与第一排污口210相连接,第一排污泵209能够将第一污水部302202内的液体由第一排污口210向外排出,靠第一污水部302202的第一纳滤箱体200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一电机206,第一电机206的主轴上连有竖直向下穿入第一纳滤箱体200内的第一搅拌轴207,第一搅拌轴207的轴壁上设有第一搅拌杆208,第一电机206开始工作后带动第一搅拌轴207转动,令第一搅拌杆208进行搅动作业,令处于第一污水部302202中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能够更好的被第一纳滤膜201进行过滤;第一纳滤箱体200的顶部外壁上还设有第一储药罐212,第一储药罐212内装有用于清洗第一纳滤膜201的清洗剂,因第一纳滤膜201主要过滤有机盐离子,因此选用碱性清洗剂作为清洗剂;第一储药罐212内设有第一出药泵213,第一纳滤箱体2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块214,第一安装块214呈对称设置于第一纳滤膜201的两侧,第一安装块214上均设有第一喷头215,第一喷头215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一纳滤膜201的方向设置,第一喷头215的进水端均与第一出药泵213相连接,第一出药泵213能够将第一储药罐212内的清洗剂注入第一喷头215内,第一喷头215将注入的清洗剂喷洒在第一纳滤膜201上,以此进行对第一纳滤膜201的清洗,保证第一纳滤膜201的使用寿命以及处理效果。

原液池1与第一纳滤组件2之间设有第一三通球阀9、第一输送泵10和第一高压泵11,第一三通球阀9的一个端口与原液池1相连接,另一个端口与第一输送泵10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输送泵10的输出端与第一高压泵1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高压泵11的输出端与第一进水口204相连接。

第一反渗透组件3包括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中部设有第一反渗透膜301,第一反渗透膜3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顶部内壁和底壁内壁上,第一反渗透膜301能够截留垃圾渗透液浓缩液中高达99%的有机溶解盐,令经过第一反渗透膜301处理后的液体为纯净水或淡水,可直接进行使用,第一反渗透膜301将第一反渗透箱体300分为第二污水部402和第二净水部,靠第二污水部402侧的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口304,靠第二净水部侧的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口305,靠第二净水部侧的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二排水泵308,第二排水泵308与第二出水口305相连接,第二排水泵308能够将第二净水部内的液体由第二出水口305向外排出,靠第二污水部402的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二排污泵306、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二排污口307,第二排污泵306的排污端与第二排污口307相连接,第二排污泵306能够将第二污水部402内的液体由第二排污口307向外排出,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储药罐309,第二储药罐309内装有用于清洗第一反渗透膜301的清洗剂,因第一反渗透膜301主要过滤有机盐离子,因此选用0.2%naclo+0.1%naoh作为清洗剂;第二储药罐309内设有第二出药泵310,第一反渗透箱体3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块311,第二安装块311呈对称设置于第一反渗透膜301的两侧,第二安装块311上均设有第二喷头312,第二喷头312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一反渗透膜301的方向设置,第二喷头312的进水端均与第二出药泵310相连接,第二出药泵310能够将第二储药罐309内的清洗剂注入第二喷头312内,第二喷头312将注入的清洗剂喷洒在第一反渗透膜301上,以此进行对第一反渗透膜301的清洗,保证第一反渗透膜301的使用寿命以及处理效果。

第一纳滤组件2与第一反渗透组件3之间设有第二高压泵12,第二高压泵12的输入端与第一出水口205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进水口304相连接。

第二纳滤组件4包括第二纳滤箱体400,第二纳滤箱体400的中部设有第二纳滤膜401,第二纳滤膜4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纳滤箱体4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第二纳滤膜401能够截流垃圾渗透液浓缩液中70-80%的有机溶解盐;第二纳滤膜401将第二纳滤箱体400分为第三污水部和第三净水部403,靠第三污水部侧的第二纳滤箱体4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进水口404,靠第三净水部403侧的第二纳滤箱体4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出水口405,靠第三净水部403侧的第二纳滤箱体4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三排水泵411,第三排水泵411与第三出水口405相连接,第三排水泵411能够将第三净水部403内的液体由第三出水口405向外排出,靠第三污水部的第二纳滤箱体4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三排污泵409、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三排污口410,第三排污泵409的排污端与第三排污口410相连接,第三排污泵409能够将第三污水部内的液体由第三排污口410向外排出,靠第三污水部的第二纳滤箱体400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电机406,第二电机406的主轴上连有竖直向下穿入第二纳滤箱体400内的第二搅拌轴407,第二搅拌轴407的轴壁上设有第二搅拌杆408,第二电机406开始工作后带动第二搅拌轴407转动,令第二搅拌杆408进行搅动作业,令处于第三污水部中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能够更好的被第二纳滤膜401进行过滤;第二纳滤箱体400的顶部外壁上还设有第三储药罐412,第三储药罐412内装有用于清洗第二纳滤膜401的清洗剂,因第二纳滤膜401主要过滤有机盐离子,因此选用碱性清洗剂作为清洗剂;第三储药罐412内设有第三出药泵413,第三纳滤箱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三安装块414,第三安装块414呈对称设置于第三纳滤膜的两侧,第三安装块414上均设有第三喷头415,第三喷头415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三纳滤膜的方向设置,第三喷头415的进水端均与第三出药泵413相连接,第三出药泵413能够将第三储药罐412内的清洗剂注入第三喷头415内,第三喷头415将注入的清洗剂喷洒在第三纳滤膜上,以此进行对第三纳滤膜的清洗,保证第三纳滤膜的使用寿命以及处理效果。

第一纳滤组件2与第二纳滤组件4之间设有第三高压泵13,第三高压泵13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污口210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三进水口404相连接。

第二反渗透组件5包括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中部设有第二反渗透膜501,第二反渗透膜5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顶部内壁和底壁内壁上,第二反渗透膜501能够截留垃圾渗透液浓缩液中高达99%的有机溶解盐,令经过第二反渗透膜501处理后的液体为纯净水或淡水,可直接进行使用,第二反渗透膜501将第二反渗透箱体500分为第四污水部502和第四净水部503,靠第四污水部502侧的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进水口504和第五进水口505,靠第四净水部503侧的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出水口506,靠第四净水部503侧的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四排水泵509,第四排水泵509与第四出水口506相连接,第四排水泵509能够将第四净水部503内的液体由第四出水口506向外排出,靠第四污水部502的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四排污泵507、底部外壁上设有第四排污口508,第四排污泵507的排污端与第四排污口508相连接,第四排污泵507能够将第四污水部502中的液体由第四排污口508向外排出;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四储药罐510,第四储药罐510内装有用于清洗第二反渗透膜501的清洗剂,因第二反渗透膜501主要过滤有机盐离子,因此选用0.2%naclo+0.1%naoh作为清洗剂;第四储药罐510内设有第四出药泵511,第二反渗透箱体5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四安装块512,第四安装块512呈对称设置于第二反渗透膜501的两侧,第四安装块512上均设有第四喷头513,第四喷头513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二反渗透膜501的方向设置,第四喷头513的进水端均与第四出药泵511相连接,第四出药泵511能够将第四储药罐510内的清洗剂注入第四喷头513内,第四喷头513将注入的清洗剂喷洒在第二反渗透膜501上,以此进行对第二反渗透膜501的清洗,保证第二反渗透膜501的使用寿命以及处理效果。

第一反渗透组件3与第二反渗透组件5之间设有第四高压泵14,第四高压泵14的输入端与第二排污口307相连接,输出端与第四进水口504相连接,第二纳滤组件4与第二反渗透组件5之间设有第五高压泵15,第五高压泵15的输入端与第三出水口405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五进水口505相连接。

第三反渗透组件6包括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中部设有第三反渗透膜601,第三反渗透膜6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顶部内壁和底壁内壁上,第三反渗透膜601能够截留垃圾渗透液浓缩液中高达99%的有机溶解盐,令经过第三反渗透膜601处理后的液体为纯净水或淡水,可直接进行使用第三反渗透膜601将第三反渗透箱体600分为第五污水部602和第五净水部603,靠第五污水部602侧的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六进水口604和第七进水口605,靠第五净水部603侧的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出水口606,靠第五净水部603侧的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五排水泵609,第五排水泵609与第五出水口606相连接,第五排水泵609能够将第五净水部603内的液体由第五出水口606向外排出,靠第五污水部602的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第五排污泵607、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五排污口608,第五排污泵607的排污端与第五排污口608相连接,第五排污泵607能够将第五污水部602内的液体由第五排污口608向外排出;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五储药罐610,第五储药罐610内装有用于清洗第三反渗透膜601的清洗剂,因第三反渗透膜601主要过滤有机盐离子,因此选用0.2%naclo+0.1%naoh作为清洗剂,第五储药罐610内设有第五出药泵611,第三反渗透箱体6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有第五安装块612,第五安装块612呈对称设置于第三反渗透膜601的两侧,第五安装块612上均设有第五喷头613,第五喷头613呈喷洒部倾斜朝贴近第三反渗透膜601的方向设置,第五喷头613的进水端均与第五出药泵611相连接,第五出药泵611能够将第五储药罐610内的清洗剂注入第五喷头613内,第五喷头613将注入的清洗剂喷洒在第三反渗透膜601上,以此进行对第三反渗透膜601的清洗,保证第三反渗透膜601的使用寿命以及处理效果。

第二纳滤组件4与第三反渗透组件6之间设有第六高压泵16,第六高压泵16的输入端与第三排污口410相连接,输出端与第六进水口604相连接,第二反渗透组件5与第三反渗透组件6之间设有第七高压泵17,第七高压泵17的输入端与第四排污口508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七进水口605相连接。

第三反渗透组件6与第一回收箱7之间设有第二三通球阀18,第二三通球阀18的一个端口与第五排污口608相连接,另一个端口与第一回收箱7相连接,第二三通球阀18与第一三通球阀9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19,第二三通球阀18未与第三反渗透组件6和第一回收箱7连接的端口与第二输送泵19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三通球阀9未与原液池1和第一纳滤组件2连接的端口与第二输送泵19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回收箱8分别与第二出水口305、第四出水口506和第五出水口606相连接。

实施例:本发明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控制第一三通球阀9,令第一三通球阀9与原液池1和第一输送泵10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与第二输送泵19相连接的端口为阻隔状态,控制第二三通球阀18,令第二三通球阀18与第五排污口608和第二输送泵19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与第一回收箱7相连接的端口为阻隔状态。

第二步,控制第一输送泵10向原液池1内抽取定量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第一输送泵10将抽取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注入第一高压泵11内,第一高压泵11将该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由第一进水口204注入第一纳滤箱体2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一污水部302202的压力大于第一净水部303203的压力,从而使得该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被第一纳滤膜201进行过滤,同时控制第一电机206开始工作,令第一搅拌杆208开始搅拌作业,令该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能够充分的被第一纳滤膜201进行过滤。

第三步,由第一纳滤膜2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一净水部303203内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由第一排水泵211从第一出水口205向外排出,注入第二高压泵12内,第二高压泵12将该液体由第二进水口304注入第一反渗透箱体3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二污水部402的压力大于第二净水部的压力,从而使得该液体被第一反渗透膜301进行过滤,由第一纳滤膜2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一污水部302202内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由第一排污泵209从第一排污口210向外排出,注入第三高压泵13内,第三高压泵13将该液体由第三进水口404注入第二纳滤箱体4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三污水部的压力大于第三净水部403的压力,从而使得该液体被第二纳滤膜401进行过滤,同时控制第二电机406开始工作,令第二搅拌杆408开始搅拌作业,令处于第三污水部内的液体能够充分的被第二纳滤膜401进行过滤。

第四步,由第一反渗透膜3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二净水部内的液体由第二排水泵308从第二出水口305向外排出,注入第二回收箱8内,进行回收,此时,该液体为纯净水或淡水,由第一反渗透膜3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二污水部402内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由第二排污泵306从第二排污口307向外排出,注入第四高压泵14内,第四高压泵14将该液体由第四进水口504注入第二反渗透箱体5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四污水部502的压力大于第四净水部503的压力,从而使得该液体被第二反渗透膜501进行过滤;由第二纳滤膜4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三净水部403内的液体由第三排水泵411从第三出水口405向外排出,注入第五高压泵15内,第五高压泵15将该液体由第五进水口505注入第二反渗透箱体5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四污水部502的压力大于第四净水部503的压力,从而使得该液体被第二反渗透膜501进行过滤,由第二纳滤膜4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三污水部内的液体由第三排污泵409从第三排污口410向外排出,注入第六高压泵16内,第六高压泵16将该液体由第六进水口604注入第三反渗透箱体6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五污水部602的压力大于第五净水部603的压力,从而使得该液体被第三反渗透膜601进行过滤。

第五步,由第二反渗透膜5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四净水部503内的液体由第四排水泵509从第四出水口506向外排出,注入第二回收箱8体内,进行回收,此时,该液体为纯净水或淡水,由第二反渗透膜5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四污水部502内的液体由第四排污泵507从第四排污口508向外排出,注入第七高压泵17内,第七高压泵17将该液体由第七进水口605注入第三反渗透箱体600内,并提供压力,令第五污水部602的压力大于第五净水部603的压力,从而使得该液体被第三反渗透膜601进行过滤;由第三反渗透膜6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五净水部603内的液体由第五排水泵609从第五排水口向外排出,注入第二回收箱8内,进行回收,此时,该液体为纯净水或淡水,由第三反渗透膜601过滤完成的处于第五污水部602内的液体由第五排污泵607从第五排污口608向外排出,注入第二三通球阀18内。

第六步,在第一输送泵10抽取到定量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后,控制第一三通球阀9,令第一三通球阀9与原液池1相连接的端口为阻隔状态,与第二输送泵19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

第七步,控制第二输送泵19开始工作,将进入第二三通球阀18内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注入第一三通球阀9内,之后重复第二步到第五步的步骤,进行一次过滤循环。

第八步,控制第二三通球阀18,令第二三通球阀18与第五排污口608和第一回收箱7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与第二输送泵19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进入第二三通球阀18内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注入第一回收箱7内,进行回收利用,此时,该液体为有机物含量高达百分之99以上的浓缩液。

第九步,控制第一三通球阀9,令第一三通球阀9与原液池1和第一输送泵10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与第二输送泵19相连接的端口为阻隔状态,控制第二三通球阀18,令第二三通球阀18与第五排污口608和第二输送泵19相连接的端口为导通状态,与第一回收箱7相连接的端口为阻隔状态,之后,即可继续工作。

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的循环次数以及第一输送泵10抽取的原液池1内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