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6690发布日期:2020-08-11 21:0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矿山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循环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山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工业一直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所产生的矿山废水也对地下水资源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类矿区污水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1、生活污水,主要是矿区施工人员工作、生活产生;2、普通矿井水,此类废水硬度和矿化度不高,水质呈中性,内部悬浮物主要为岩尘等颗粒物;3、高矿化度矿井水,此类废水的水体硬度较高,内部蕴含无机盐,呈中性或偏碱性,此类废水用作农业灌溉会加速土壤盐渍化,用作建筑用水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4、酸性矿井水,此类废水排放后导致地表水酸度上升,危害水生物并影响土壤酸碱度,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综合来说矿山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矿区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达到环保并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处理后循环使用废水成为当下针对矿山废水的主要处理方式。

公告号为cn10224144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废水引入沉降池中进行沉降;步骤2,将经过步骤1沉降过的废水通过泌水系统引入到连接有石灰池场的酸碱中和池中进行酸碱中和后进入硫酸钙沉降池中重力沉降;步骤3,将步骤2经过重力沉降的废水引入第一重金属沉降池中进行一次重金属沉降;步骤4,将步骤3经过重金属沉降后的废水引入第二重金属沉降池中进行二次重金属沉降后排出清水。在上述的一种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它还包括一个循环用水的过程,即将经过步骤4二次重金属沉降后排出的清水引入到上述石灰场中;还包括一种使用矿山废水处理方法的装置,包括硫酸钙沉降池以及与硫酸钙沉降池连通的酸碱中和池,所述酸碱中和池通过第一重金属沉降池与第二重金属沉降池连通,所述酸碱中和池还包括一个与其连通的石灰池场,所述的酸碱中和池包括一个设置在酸碱中和池内与硫酸钙沉降池连通的废酸过渡池以及与石灰池场连通的石灰乳池,所述的废酸过渡池与石灰乳池之间还设置有中和反应池。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矿山废水排除种类较多时,单纯通过石灰池场内石灰乳只能对酸性矿山废水进行中和处理,无法满足生活废水、碱性废水等多种矿山废水的处理需求,亟需针对多种矿山废水进行同步处理以满足实际废水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矿山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具有同步处理多种矿山废水的效果,针对酸性、碱性进行中和循环处理,针对生活用水等进行多重处理并最终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矿山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依次包括沉淀箱、连接所述沉淀箱的酸碱中和箱和连接所述沉淀箱的压滤箱,所述沉淀箱的顶面设置有供矿井水导入的进水管一,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进水管一的下方设置有粗滤格栅板;

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粗滤格栅板的下方的侧壁连接有供生活用水导入的进水管二,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粗滤格栅板下方的侧壁连接有供凝絮剂导入的凝絮剂管,所述凝絮剂管的管壁设置有若干发散孔;

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凝絮剂管下方的侧壁开设有抽槽,所述抽槽内插接有过滤抽屉,所述过滤抽屉朝向所述沉淀箱顶面的内壁设置为过滤网;

所述沉淀箱的内底壁设置有活性污泥处理机构,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抽槽与所述活性污泥处理机构之间的侧壁连接有出水管一,所述出水管一远离所述沉淀箱的一端连接有提升水泵,所述提升水泵通过导水管一连通所述酸碱中和箱;

所述酸碱中和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二且所述出水管二通过抽取泵连通所述压滤箱,所述压滤箱内设置有压滤板,所述压滤箱的顶面固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一端连接有置于所述压滤板上方的弹性抽取管,另一端连接有导水管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矿井水由进水管一接引至粗滤格栅板上后,矿井水内携带的大颗粒矿渣等杂质由粗滤格栅板进行初步过滤并堆积,矿井水进而下落至凝絮剂管处,同时操作人员可将生活用水由进水管二导入沉淀箱内,操作人员将凝絮剂通入凝絮剂管内并由发散孔喷散,发散孔有利于凝絮剂快速导入沉淀箱内并与矿井水、生活用水充分混合反应,凝絮沉淀后的杂质堆积在过滤网上,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由抽槽内抽出过滤抽屉并清理过滤网,然后过滤后的矿井水及生活用水通过活性污泥处理机构再次进行活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处理机构有利于对水体进行氧化吸附,有效去除水体内有机污染物,处理完成后,操作人员驱动提升水泵将矿井水及生活用水导入酸碱中和箱内,由操作人员进行水体酸碱度测试并进行相应的中和处理,处理完成后,操作人员驱动抽取泵将ph值呈中性的水体抽送至压滤箱内,压滤板再次过滤水体,操作人员驱动抽水泵并通过弹性抽取管将压滤板顶面析出的清水抽出,清水由导水管二导出并循环使用,通过同步处理多种矿山废水的效果,针对酸性、碱性进行中和循环处理,针对生活用水等进行多重处理并最终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性污泥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沉淀箱内底壁的微生物污泥层,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抽槽下方的侧壁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管壁设置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沉淀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所述曝气管的鼓风机一,所述沉淀箱位于所述微生物污泥层和曝气管之间的侧壁连接有排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导入矿井水及生活用水过程中,启动鼓风机一不断朝向水体内部充氧,有利于不断为微生物污泥层内好氧微生物补充氧气并促进其不断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吸附水体内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排泥管将微生物污泥排除并重新导入微生物污泥层,有利于保持微生物污泥层氧化吸附水体内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酸碱中和箱内部分隔有酸性腔、碱性腔和中和腔,所述酸性腔和碱性腔平行设置在所述中和腔上方,所述酸性腔和碱性腔的底部相对设置有底流板且一对所述底流板相对端之间形成有连通中和腔的交汇口,所述导水管一与所述酸碱中和箱之间连通有测试壳,所述测试壳开设有测试孔,所述测试壳上设置有电子ph计且所述电子ph计的测杆插入所述测试孔内,所述测试壳上位于所述测试孔上固定有供所述电子ph计插入的导入管,所述导入管的内管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导入管远离所述测试壳的一端的内管壁设置有用于旋接螺纹塞的内螺纹,所述测试壳与所述酸碱中和箱之间设置有三通阀一,且三通阀一的一端连接所述测试壳,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酸性腔和碱性腔,所述酸性腔和碱性腔之间位于所述交汇口内插接有用于密封交汇口并分隔酸性腔和碱性腔的分隔板,所述酸碱中和箱的侧壁固定有抬升气缸,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的顶部,且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的伸长极限设置为向上拉起分隔板并打开交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箱导入导水管一内水体经过测试壳时,此时电子ph计的测杆检测水体酸碱性,当水体为酸性时,三通阀一将酸性腔和导水管一接通,从而使酸性水体导入酸性腔内并由操作人员进行中和处理,当水体为碱性时,三通阀一将碱性腔和导水管一接通,从而使碱性水体导入碱性腔内并由操作人员进行中和处理,导入管有利于保护电子ph计的测杆,减少水体流速过大、人为安插过程中造成对电子ph计的测杆的损坏,密封圈有利于减少电子ph计使用过程中水体由导入管渗出,提高导入管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当拔下电子ph计时,操作人员可将导入管由螺纹塞密封,酸性腔和碱性腔内均储存大量水体后,操作人员可驱动抬升气缸将分隔板向上抬起,从而打开交汇口,此时酸性水体和碱性水体进行交汇中和,操作人员再次测试中和后的混合水体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次中和处理,预先将酸性水体混合碱性水体,有利于减少单独针对酸性或碱性水体使用中和药剂的量,降低中和处理的成本,操作人员驱动抽取泵将中和后的水体抽送至压滤箱内进行下一步处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酸碱中和箱内位于所述交汇口的下方设置有封口壳,所述封口壳朝向所述交汇口的内壁设置有供所述分隔板插入的插槽,所述酸碱中和箱位于与所述封口壳两端壁相贴合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槽,且所述封口壳两端壁分别固定有沿所述移动槽移动的移动块,所述酸碱中和箱位于所述移动槽的侧壁固定有下推气缸,且所述下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所述下推气缸的活塞杆、抬升气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封口壳顶面与两块所述底流板的底面抵紧且所述分隔板插接至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驱动下推气缸将封口壳抬升并贴合两底流板,然后驱动抬升气缸将分隔板插入插槽内以密封交汇口,封口壳及其插槽配合分隔板提高密封交汇口的效果,当需要打开交汇口时,操作人员先驱动抬升气缸抬升分隔板,然后驱动下推气缸沿移动槽推动移动块以使封口壳脱离底流板,从而打开交汇口。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酸碱中和箱位于所述中和腔内的两相对侧壁沿竖直方向交替倾斜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所述酸碱中和箱的侧壁向所述交汇口正下方下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性和碱性水体由交汇口交汇并导下时,混合水体经过若干层导流板交替导流,有利于减缓混合水体的下落速度,使混合水体充分混合反应。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酸碱中和箱位于所述中和腔底部的侧壁设置有电子ph计,且所述酸碱中和箱的侧壁插接有导入管,所述电子ph计的测杆插入所述导入管内,所述酸碱中和箱位于所述中和腔底部的侧壁连接有循环管一,所述循环管一远离所述酸碱中和箱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接有循环管二且所述循环管二远离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二,所述三通阀二另外两端分别连通至酸性腔和碱性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后的水体下落至中和腔底部后,此时电子ph计再次测量水体的酸碱度,若水体为酸性,启动循环泵并通过循环管一抽取酸性水体,同时三通阀二只连通循环管一、循环管二以及酸性腔,若水体为碱性,三通阀二只连通循环管一、循环管二以及碱性箱,从而方便操作人员针对酸碱性进行中和处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滤板朝向所述压滤箱内顶壁的面上固定有若干穿出所述压滤箱顶壁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滤箱的内顶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滤板,所述压滤板贴合所述压滤箱的内底壁时,所述导向杆远离压滤板的一端位于压滤箱外侧,所述压滤箱的外顶壁固定有丝杆升降机,所述丝杆升降机的丝杆穿入所述压滤箱内,且所述丝杆升降机的丝杆的伸长极限设置为将所述压滤板抵推至所述压滤箱的内底壁,所述压滤箱的底壁开设有若干排杂孔,所述压滤箱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盘,且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对接所述排杂孔的对接孔,所述压滤箱的外底壁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并可带动转盘转至所述对接孔与所述排杂孔错位,所述压滤箱的侧壁连通有清洗管,所述压滤箱位于所述清洗管上方的侧壁连通有导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滤板由若干弹簧挂接在压滤箱内并自然下压,导向杆有利于为压滤板上下移动提供导向作用,操作人员由导药管接入处理水质的药剂后,药剂混合水体产生杂质,进一步净化水质,导入压滤箱内水体本身含有部分杂质,杂质混合堆积在压滤箱底部,当杂质不断向上堆积时,压滤板由水体浮力,压滤箱内部水压及杂质堆积不断向上移动,操作人员驱动丝杆升降机下压杂质,水体经过压滤板过滤至压滤板上方,然后操作人员驱动抽水泵抽走过滤后的清水,驱动电机转动转盘使对接孔对接排杂孔,同时驱动丝杆升降机下压压滤板使杂质由排杂孔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由清洗管导入清洗水并清洗压滤箱内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抽取管远离所述抽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过滤吸水头,所述压滤板顶面设置有活性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板有利于进一步吸附净化压滤板过滤后的水体,操作人员驱动抽水泵抽取清水过程中,过滤吸水头再次对吸取水体进行过滤,提高清水的洁净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滤箱位于所述排杂孔的下方设置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的一侧设置有烘干板,所述烘干板朝向所述承接盒的面上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喷头,所述烘干板远离所述承接盒的一侧连接有鼓风机二,所述承接盒朝向所述喷头的盒壁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驱动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下压压滤板并将堆积在压滤箱底壁的杂质由排杂孔排出时,启动鼓风机二连通烘干板及其若干喷头,从而不断风干导出杂质,堆积在承接盒内的杂质干燥后,方便操作人员的转移、清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水管二上设置有三通阀三,所述三通阀三其中两端连通所述导水管二,另外一端连接有喷洗管,所述喷洗管远离所述三通阀三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沉淀箱上方,且所述喷洗管连接有朝向所述粗滤格栅板喷洗的喷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滤格栅板上堆积大量颗粒物杂质后,在操作人员清理前,通过三通阀三连通喷洗管和导水管,从而使处理完成后的部分清水喷洗粗滤格栅板上方堆积杂质,清洗水再次流下并再次水里,有利于在处理粗滤格栅板上堆积杂质前进行冲洗,减少堆积在粗滤格栅板上杂质夹杂的酸性或碱性水渍,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同时采用循环使用处理后的水体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针对多种矿山废水进行同步粗滤、沉淀、氧化除杂处理,针对酸性、碱性进行中和循环处理并最终再次压滤导出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将酸性水体和碱性水体进行交汇中和,根据混合水体实际情况进行再次中和处理,有利于减少单独针对酸性或碱性水体使用中和药剂的量,降低中和处理的成本;

3.压滤板自然下压过滤水体,操作人员由导药管接入处理水质的药剂进一步净化水质,驱动抽水泵抽走过滤后的清水,驱动电机转动转盘使对接孔对接排杂孔,然后驱动丝杆升降机下压杂质使杂质由排杂孔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由清洗管导入清洗水并清洗压滤箱内部,有利于保持压滤箱的过滤效果,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沉淀箱、酸碱中和箱和压滤箱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沉淀箱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酸碱中和箱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用于体现测试壳、导入管、电子ph计和密封圈的结构。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抬升气缸、下推气缸、移动槽、封口壳及其移动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压滤箱内部结构、烘干板及其喷头、清洗管、导药管和活性炭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过滤吸水头、排杂孔与对接孔错位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沉淀箱;11、进水管一;12、粗滤格栅板;13、进水管二;14、凝絮剂管;141、发散孔;15、抽槽;16、出水管一;17、提升水泵;18、导水管一;19、排泥管;2、过滤抽屉;21、过滤网;3、活性污泥处理机构;31、微生物污泥层;32、曝气管;321、曝气孔;33、鼓风机一;4、酸碱中和箱;41、出水管二;42、抽取泵;43、酸性腔;44、碱性腔;45、中和腔;46、底流板;47、交汇口;48、移动槽;49、导流板;5、测试壳;51、测试孔;52、导入管;521、内螺纹;53、电子ph计;531、测杆;54、密封圈;55、三通阀一;551、分流管一;6、分隔板;61、抬升气缸;62、封口壳;621、插槽;622、移动块;63、下推气缸;7、循环管一;71、循环泵;72、循环管二;73、三通阀二;731、分流管二;8、压滤箱;80、支脚;81、压滤板;811、活性炭板;82、导向杆;83、弹簧;84、丝杆升降机;841、丝杆;85、排杂孔;86、转盘;861、电机;862、对接孔;87、清洗管;88、导药管;89、抽水泵;891、弹性抽取管;892、过滤吸水头;893、导水管二;894、三通阀三;895、喷洗管;896、喷淋头;9、承接盒;91、通风孔;92、烘干板;921、喷头;93、鼓风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矿山废水循环处理系统,依次包括沉淀箱1、酸碱中和箱4和压滤箱8,沉淀箱1的顶面开口并设置有供矿井水导入沉淀箱1内的进水管一11,沉淀箱1朝向酸碱中和箱4的侧壁靠近顶部连通有供生活用水导入的进水管二13,沉淀箱1朝向酸碱中和箱4的侧壁靠近中下部连通有出水管一16,且出水管一16外接有提升水泵17,提升水泵17通过导水管一18连通至酸碱中和箱4的顶面,酸碱中和箱4朝向压滤箱8的侧壁靠近底部连通有出水管二41,且出水管二41通过抽取泵42输送水体至压滤箱8内,压滤箱8的顶部固定有抽水泵89,抽水泵89外接导水管二893以供处理后清水导出,进水管一11、进水管二13、出水管一16和出水管二41均设置有控制通断的水阀;操作人员将矿井水由进水管一11导入沉淀箱1内,将生活用水由进水管二13导入沉淀箱1内,经过沉淀箱1处理后,通过提升水泵17将水体输送至酸碱中和箱4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处理完成的中性水体通过抽取泵42再输送至压滤箱8内再次过滤,过滤完成的水体最终通过抽水泵89抽出再利用,通过同步处理多种矿山废水,针对生活用水、酸性、碱性进行中和循环处理,并最终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1和图2,沉淀箱1开口处设置有粗滤格栅板12,进水管二13连通在粗滤格栅板12下方,沉淀箱1远离进水管二13的侧壁连接有用以导入凝絮剂的凝絮剂管14,凝絮剂管14外接有控制通断的管阀,且凝絮剂管14位于进水管二13的下方,凝絮剂管14位于沉淀箱1内部的管壁上均匀密布有若干发散孔141,沉淀箱1位于凝絮剂管14下方的侧壁开设有抽槽15,抽槽15内插接有过滤抽屉2,且过滤抽屉2竖直向上的内壁设置为过滤网21;操作人员将矿井水由进水管一11接引至粗滤格栅板12上后,矿井水本身会携带的大颗粒矿渣等杂质,粗滤格栅板12进行初步过滤并堆积,同时操作人员将生活用水由进水管二13导入沉淀箱1内,将凝絮剂通入凝絮剂管14内并由发散孔141喷散,凝絮剂可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氧化铝、聚丙烯酰胺等,根据实际可灵活调整;发散孔141有利于凝絮剂快速导入沉淀箱1内并与矿井水、生活用水充分混合反应,凝絮沉淀后的杂质堆积在过滤网21上,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由抽槽15内抽出过滤抽屉2并清理过滤网21。

参照图2,沉淀箱1的内底壁设置有活性污泥处理机构3,活性污泥处理机构3包括设置在沉淀箱1内底壁的微生物污泥层31,沉淀箱1位于抽槽15下方的侧壁连通有曝气管32,曝气管32位于微生物污泥层31上方的管壁均匀密布有若干曝气孔321,曝气管32位于沉淀箱1外侧一端连接有鼓风机一33,沉淀箱1背离鼓风机一33的侧壁连通有排泥管19,且排泥管19位于微生物污泥层31和曝气管32之间,排泥管19外接有管阀;操作人员在导入矿井水及生活用水过程中,启动鼓风机一33不断朝向水体内部充氧,曝气管32及鼓风机一33有利于不断为微生物污泥层31内好氧微生物补充氧气并促进其不断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吸附水体内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排泥管19将微生物污泥排除并重新导入微生物污泥层31,有利于保持微生物污泥层31氧化吸附水体内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4,酸碱中和箱4左右两相对内侧壁相对倾斜设置有底流板46,底流板46位于酸碱中和箱4中部、由酸碱中和箱4内侧壁向下倾斜并相对形成交汇口47,酸碱中和箱4的顶面中部插接有一块分隔板6,分隔板6卡入交汇口47形成密封结构同时与两块底流板46将酸碱中和箱4分隔为上部酸性腔43、碱性腔44和下部的中和腔45,导水管一18与酸碱中和箱4之间连通有测试壳5,测试壳5顶面开设有测试孔51,测试孔51插接有导入管52,测试壳5上设置电子ph计53且电子ph计53的测杆531插入导入管52并置入测试壳5,测试壳5与酸碱中和箱4之间设置有三通阀一55,三通阀一55的一端连通测试壳5,另外两端分别通过分流管一551连通酸性腔43和碱性腔44,酸碱中和箱4两相背侧壁均固定有活塞杆竖直向上的抬升气缸61,抬升气缸6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分隔板6的顶部两端,抬升气缸61的活塞杆向上推出后,刚好拉起分隔板6并打开交汇口47;沉淀箱1导入导水管一18内水体经过测试壳5时,电子ph计53的测杆531检测水体酸碱性,当水体为酸性时,三通阀一55将酸性腔43和测试壳5接通,使酸性水体导入酸性腔43内并由操作人员进行中和处理,当水体为碱性时,三通阀一55将碱性腔44和测试壳5连通,从而使碱性水体导入碱性腔44内并由操作人员进行中和处理,电子ph计53的测试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导入管52有利于保护电子ph计53的测杆531,减少水体流速过大、人为安插过程不当产生弯折力等造成对电子ph计53的测杆531的损坏,酸性腔43和碱性腔44内均储存大量水体后,操作人员可驱动抬升气缸61将分隔板6向上抬起,从而打开交汇口47,此时酸性水体和碱性水体进行交汇中和,操作人员再次测试中和后的混合水体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次中和处理,预先将酸性水体混合碱性水体,有利于减少单独针对酸性或碱性水体使用中和药剂的量,降低中和处理的成本,操作人员驱动抽取泵42将中和后的水体抽送至压滤箱8内进行下一步处理。

参照图4,导入管52的内管壁设置有密封圈54,导入管52靠近顶部的内管壁设置有内螺纹521,取下电子ph计53的测杆531后,操作人员可另外旋接螺纹塞(图中未示出)以密封,避免导入管52漏水,密封圈54有利于减少电子ph计53使用过程中水体由导入管52渗出,提高导入管52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参照图3,位于中和腔45内酸碱中和箱4两相对侧壁沿竖直方向交替倾斜设置有若干导流板49,导流板49由酸碱中和箱4的侧壁向交汇口47正下方下斜;酸性和碱性水体由交汇口47交汇并导下时,混合水体经过若干层导流板49交替导流,有利于减缓混合水体的下落速度,使混合水体充分混合反应。

参照图3和图5,酸碱中和箱4内位于交汇口47的下方设置有封口壳62,封口壳62的顶面设置有供分隔板6插入的插槽621,酸碱中和箱4位于与封口壳62两端壁相贴合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槽48,且封口壳62端底部分别固定有沿移动槽48移动的移动块622,移动槽48的长度小于插槽621的槽底壁至封口壳62底壁的宽度,从而当封口壳62及其移动块622沿移动槽48下移时,封口壳62两端始终密封移动槽48,避免移动槽48漏水;酸碱中和箱4位于移动槽48上方的侧壁固定有下推气缸63,下推气缸6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移动块622,下推气缸63的活塞杆和抬升气缸61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封口壳62顶面与两块底流板46的底面抵紧且分隔板6插接至插槽621内;操作人员驱动下推气缸63将封口壳62抬升并贴合两底流板46,然后驱动抬升气缸61将分隔板6插入插槽621内以密封交汇口47,封口壳62及其插槽621配合分隔板6提高密封交汇口47的效果,当需要打开交汇口47时,操作人员先驱动抬升气缸61抬升分隔板6,然后驱动下推气缸63沿移动槽48推动移动块622以使封口壳62脱离底流板46,从而打开交汇口47。

参照图1和图5,酸碱中和箱4位于中和腔45底部的侧壁设置有电子ph计53,且酸碱中和箱4的侧壁插接有供电子ph计53的测杆531插入的导入管52,酸碱中和箱4位于中和腔45底部的侧壁连接有循环管一7,循环管一7外端连通有用以抽出中和腔45内水体的循环泵71,循环泵71另一端连通有循环管二72且循环管二72远离循环泵71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二73,三通阀二73另外两端分别通过分流管二731连通至酸性腔43和碱性腔44内;混合后的水体下落至中和腔45底部后,此时电子ph计53再次测量水体的酸碱度,若水体为酸性,启动循环泵71并通过循环管一7抽取酸性水体,同时三通阀二73只连通循环管一7、循环管二72以及酸性腔43,若水体为碱性,三通阀二73只连通循环管一7、循环管二72以及碱性箱,从而方便操作人员针对酸碱性进行中和处理。

参照图6和图7,压滤箱8内横置有带有滤孔的压滤板81,抽水泵89通过弹性抽取管891接入压滤箱8并置于压滤板81上方,压滤板81朝向压滤箱8内顶壁的四角位置分别固定有穿出压滤箱8顶壁的导向杆82,导向杆82上套设有弹簧83且弹簧83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滤箱8的内顶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滤板81,弹簧83优先套有防水胶套(图中未示出)以保护弹簧83、延长弹簧83使用寿命;压滤板81贴合压滤箱8的内底壁时,导向杆82顶端略伸出压滤箱8顶面,压滤箱8的外顶壁固定有丝杆升降机84,丝杆升降机84的丝杆841穿入压滤箱8内,且丝杆升降机84的丝杆841的伸长极限设置为将压滤板81抵推至压滤箱8的内底壁,压滤箱8的底壁周向开设有若干排杂孔85,压滤箱8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盘86,转盘86上开设有若干可对接若干排杂孔85的对接孔862,对接孔862、排杂孔85的尺寸远大于压滤板81的滤孔,压滤箱8的外底壁固定有电机861,电机8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盘86的转动中心并可带动转盘86转至对接孔862与排杂孔85错位,压滤箱8背离出水管二41的侧壁连通有清洗管87,压滤箱8位于清洗管87上方的侧壁连通有导药管88;压滤板81由四根弹簧83挂接在压滤箱8内并自然下压,导向杆82有利于为压滤板81上下移动提供导向作用,操作人员由导药管88接入处理水质的药剂后,药剂混合水体产生杂质,同时导入压滤箱8内水体本身含有部分杂质,杂质混合堆积在压滤箱8底部,当杂质不断向上堆积时,压滤板81由水体浮力,压滤箱8内部水压及杂质堆积不断向上移动,操作人员驱动丝杆升降机84下压杂质,水体经过压滤板81过滤至压滤板81上方,然后操作人员驱动抽水泵89抽走过滤后的清水,驱动电机861转动转盘86使对接孔862对接排杂孔85,同时驱动丝杆升降机84下压压滤板81使杂质由排杂孔85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由清洗管87导入清洗水并清洗压滤箱8内部。

参照图6和图7,压滤箱8底面由四角支脚80架起,且排杂孔85的下方设置有朝上开口的承接盒9,承接盒9朝向清洗管87一侧的侧面设置有烘干板92,烘干板92朝向承接盒9的面上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喷头921,烘干板92远离承接盒9的一侧连接有鼓风机二93(参考图1),承接盒9朝向喷头921的盒壁开设有若干通风孔91;操作人员驱动丝杆升降机84的丝杆841下压压滤板81并将堆积在压滤箱8底壁的杂质由排杂孔85排出时,启动鼓风机二93连通烘干板92及其若干喷头921,从而不断风干导出杂质,堆积在承接盒9内的杂质干燥后,方便操作人员的转移、清理。

参照图6和图7,弹性抽取管891位于压滤板81上的一端连接有过滤吸水头892,过滤吸水头892为密布滤孔的块装空心实体,且可与弹性抽取管891密封连接,压滤板81顶面设置有若干活性炭板811;活性炭板811有利于进一步吸附净化压滤板81过滤后的水体,操作人员驱动抽水泵89抽取清水过程中,过滤吸水头892再次对吸取水体进行过滤,提高清水的洁净度。

参照图1,导水管二893上设置有三通阀三894,三通阀三894其中两端连通导水管二893以供清水正常导出循环再利用,另外一端连接有一根喷洗管895,喷洗管895远离三通阀三894的一端连接至沉淀箱1上方并连接有朝向粗滤格栅板12喷洗的喷淋头896;粗滤格栅板12上堆积大量颗粒物杂质后,在操作人员清理前,通过三通阀三894连通喷洗管895和导水管二893,从而使处理完成后的部分清水通过喷淋头896喷洗粗滤格栅板12上方堆积杂质,清洗后的水再次流下并再次水里,有利于在处理粗滤格栅板12上堆积杂质前进行冲洗,减少堆积在粗滤格栅板12上杂质夹杂的酸性或碱性水渍,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同时采用循环使用处理后的水体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矿井水由进水管一11导入沉淀箱1,将生活用水由进水管二13导入沉淀箱1,混合水体由凝絮管喷射的凝絮剂凝絮沉淀堆积在过滤网21上,同时过滤网21下部曝气管32配合微生物污泥层31去除有机污染物,驱动提升水泵17将混合水体导入酸碱中和箱4内,由电子ph计53控制分流至酸性腔43或碱性腔44,当酸性腔43和碱性腔44均存储大量水体后,驱动抬升气缸61、下推气缸63打开交汇口47,使酸性水体和碱性水体交汇混合反应,通过电子ph计53在中性腔内在此检测,中性水体即可驱动抽取泵42抽送至压滤箱8内,若为酸性水体、碱性水体即通过循环泵71在此对应抽送至酸性腔43或碱性腔44内循环处理,导入压滤箱8内的水体经过导药管88导入药剂处理,由压滤板81及其上活性炭板811在此过滤、吸附,最终驱动抽水泵89将压滤板81顶面析出的清水抽出并循环使用,通过同步处理多种矿山废水的效果,针对酸性、碱性进行中和循环处理,针对生活用水等进行多重处理并最终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