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池及污水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82193发布日期:2020-07-24 16:2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净化池及污水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净化池及污水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乡镇生活污水引入池塘生态治理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接触氧化塘法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强化作用,在塘中安装原位直接净化机和生物载体,经过充氧曝气培养补充微生物使水体得到微生物净化。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及配套的污水净化方法,通过生物载体提供高效稳定的净化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池,所述污水净化池池底水平,池壁(1)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在池壁的护坡下侧沿池壁铺设有生物膜;污水净化池池底沿顺时针环形间隔摆放有至少四台原位净化机;在原位净化机围成的池底区域内设有立体生物载体框架。优选的,所述污水净化池池壁的坡度为1:3.优选的,所述生物膜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且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平均孔径为15ppi。优选的,所述原位净化机为bht-b1500型原位净化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方法,所述污水净化方法采用上述的污水净化池实施,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安装生物载体;(2)引入污水;(3)循环曝氧流动;(4)检测水体,达标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净化池及污水净化方法,净化效果好,可以有效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水体的透明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净化池示意图。其中:1.池壁;2.生物膜;3.原位净化机;4.立体生物载体框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池。所述污水净化池池底水平,池壁1向外侧倾斜设置。所示池壁的坡度优选为1:3,以便后续作业。在污水净化池池底沿顺时针环形间隔摆放有至少四台原位净化机3,用于促进污水净化池池内的污水在池内循环流动,提高接触曝气的效果。所述原位净化机3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原位净化机,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原位净化机为北京碧海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bht-b1500型原位净化机。所述生物接触曝气池池壁1的上部为由水泥六菱块铺设而成的护坡,下部沿池壁1铺设有生物膜2。所述生物膜2为聚氨酯泡沫塑料,且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平均孔径为15ppi。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曝气的效果,在污水净化池的池底原位净化机3围成的区域内,还设置有立体生物载体框架4。所述立体生物载体框架4上固定有生物膜,用于进一步提高生物膜与池水的接触面积。在所述污水净化池使用前,需先将土著微生物在生物膜上进行培养驯化,使优势菌的数量快速增加。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比表面积大,且其上的孔洞有利于微生物增殖,微生物通过与水接触,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实现水质的净化。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污水净化池实施的污水净化方法,并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所述池体的面积规格不限,依据实际的需求以及需要处理的污水量在3亩至9亩之间进行调整,深度为2m。(1)安装生物载体按照预定的方案将生物膜安装铺设于污水净化池池壁的下部,同时将固定安装有生物膜的立体生物载体框架设置于池底,本申请中所用的立体生物载体框架的规格为1.2mx2mx1.5m,所述生物膜在安装前已经预先接种有土著微生物,所述土著微生物为当地自然生长的土著生物菌群,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定。(2)引入污水将污水引入池中,并使污水没过生物膜的上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污水的注入水位为高于生物膜的上沿20cm。以对生物膜进行充分的接触和利用,同时避免污水的量过大影响最终的处理效果。(3)循环曝氧流动注入污水后,开启原位净化机,使池内污水开始循环曝氧,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曝氧的增氧量在1.2kg/h。同时,在曝氧过程中,向池体中补充芽孢杆菌和em菌,以补充曝氧过程中的菌群的损失。持续循环曝氧至池中水质稳定,以进行后续的净化步骤。(4)检测水体,达标排出向池中周期性注入污水,进行循环曝氧净化流程,每一个净化流程时间为10min,在池体的出口对水体进行取样检测,并在池体内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采用该方式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效果如表1所示。指标溶解氧(mg/l)氧化还原电位(mv)氨氮(mg/l)透明度(cm)治理前0.2-31821.520治理后7.5889.00.289150轻度黑臭0.2~2.0-200~508.0~1525~10重度黑臭<0.2<-200>15<10表1污水净化池净化效果表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净化池,净化效果好,可以有效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水体的透明度。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