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3321发布日期:2020-09-08 13: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境安全意识的加强,医疗垃圾的处理工作也由粗旷式朝精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主要从破碎和消毒这两个方面对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187885a、申请公布日为2018.06.2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处理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医疗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消毒室、底座、粉碎室和废水处理室,底座的顶端的左侧安装有箱体,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箱体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粉碎室,粉碎室内安装有转动轴,以及安装在转动轴上的螺旋片和粉碎刀片;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消毒室,消毒室位于粉碎室的下方,消毒室设置有第一水泵、进水管和喷头,消毒液通过第一水泵的作用,在喷头喷出从而对粉碎后的医疗垃圾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室内安装有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下方的过滤板,以及底端的第二水泵,过滤板将医疗垃圾和废液分离,通过第二水泵抽取废液。

经过破碎的垃圾碎料在消毒处理后,还会沾染和吸附部分消毒液,消毒液与医疗垃圾本身所带的污染物掺混、溶解形成了废液,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垃圾处理装置虽然能够分离出垃圾碎料所沾附的废液,但是采用过滤板过滤分离废液的方式,无法将垃圾碎料沾附的废液彻底去除,分离工作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垃圾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医疗垃圾处理技术无法将垃圾碎料沾附的废液彻底去除,分离工作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医疗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撕碎机构、安装在所述撕碎机构的出料侧位置的消毒搅拌机构;所述消毒搅拌机构连通有消毒供液机构,所述消毒搅拌机构还连接有上料输送机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设置有湿料出口;

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湿料脱水机构,所述湿料脱水机构包括脱水机壳体、安装在所述脱水机壳体中的筛网和脱水机主轴,所述筛网罩设于所述脱水机主轴的外部,所述筛网上开设有排料口,以及与所述湿料出口相连的湿料进口,所述脱水机主轴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脱水叶片,所述脱水叶片具有驱动湿料朝所述排料口运动的旋升面。

有益效果:医疗垃圾在撕碎机构的作用下,被撕碎分解成垃圾碎料并进入消毒搅拌机构中,消毒搅拌机构连通有消毒供液机构,在消毒搅拌机构中碎料受到消毒液的浸泡作用,以及消毒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与消毒液充分接触实现消毒处理;消毒后的湿料经上料输送机构进入湿料脱水机构中,通过脱水机主轴的脱水叶片驱动湿料旋升,湿料在筛网中不规则运动,并使湿料所沾附的废液与碎料本身发生分离,部分废液滴落在脱水机壳体的下部,部分废液飞溅至筛网以外的脱水机壳体内壁上,而脱水后的碎料则从排料口排出湿料脱水机构,得到了彻底脱水的、无毒害风险的医疗垃圾碎料;整个系统的撕碎、消毒、上料以及脱水过程连续运转,各工序之间得到了有效的衔接,可高效、彻底地去除垃圾碎料沾附的废液。

进一步的,所述撕碎机构包括撕碎机壳体、第一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撕碎机壳体中的撕碎辊,所述撕碎机壳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消毒搅拌机构包括消毒段壳体、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消毒段壳体中的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消毒段壳体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撕碎辊下侧的消毒浸泡仓,且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撕碎辊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为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折板叶片,所述折板叶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折板叶片的折角朝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折板叶片间隔分布在所述搅拌轴的外侧面,相邻所述折板叶片之间形成供碎料运动的搅拌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折板叶片绕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呈周向间隔布置,位于周向相邻位置的折板叶片的折角呈朝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包括上料段壳体、第三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上料段壳体中的螺旋上料结构,所述上料段壳体呈斜向上延伸布置,且所述上料段壳体的下部与所述消毒搅拌机构连通,所述湿料出口设置在所述上料段壳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段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废液初排口,所述废液初排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消毒浸泡仓中消毒液的液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湿料脱水机构还包括脱水电机,所述脱水电机与所述脱水机主轴传动连接,所述脱水机主轴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所述脱水机主轴的形状为多棱柱体,所述脱水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脱水机主轴的棱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叶片包括脱水叶片本体和连接板,所述脱水叶片本体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布置,所述连接板贴合固定在所述脱水机主轴的棱侧面上;所述脱水叶片的上侧面呈斜向上延伸并构成所述旋升面,所述连接板靠近棱边的位置设有外折沿,所述外折沿凸出于所述脱水机主轴的转动外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呈筒状布置在所述脱水机壳体的中部,且所述筛网与所述脱水机壳体之间设有支撑臂,所述筛网与所述脱水机壳体之间形成集水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口开设在所述筛网的上部侧面,所述排料口处设置有排料结构,所述排料结构包括排料仓斗和过渡管,所述排料仓斗的下部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过渡管呈收缩状连接在所述排料口和所述排料仓斗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中医疗垃圾处理系统(去掉机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消毒搅拌机构的搅拌轴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料输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湿料脱水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中湿料脱水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中湿料脱水机构(带机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机座、10-机罩、2-撕碎机构、20-进料口、21-撕碎机壳体、22-第一电机、3-消毒搅拌机构、31-消毒段壳体、32-搅拌轴、33-折板叶片、4-上料输送机构、40-废液初排口、41-上料段壳体、42-螺旋上料结构、43-第三电机、44-湿料出口、5-消毒供液机构、6-湿料脱水机构、60-湿料进口、61-脱水机壳体、61-脱水机壳体、610-筛网、611-支撑臂、612-过渡管、62-脱水机主轴、63-脱水电机、64-脱水叶片、640-脱水叶片本体、641-连接板、65-排料仓斗、7-垃圾提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医疗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撕碎机构2、安装在撕碎机构2出料侧位置的消毒搅拌机构3;消毒搅拌机构3连通有消毒供液机构5,消毒搅拌机构3还连接有上料输送机构4,上料输送机构4设置有废液初排口40和湿料出口44。在本实施例中,撕碎机构2包括撕碎机壳体21、第一电机22,以及安装在撕碎机壳体21中的撕碎辊(图中未示出),撕碎机壳体21上设有进料口20。具体的,撕碎机构2为四轴撕碎机构,即撕碎辊并列间隔布置有四个,四个撕碎辊的外部设有辊齿,通过相邻撕碎辊的辊齿相对运动,对医疗垃圾进行撕碎处理得到垃圾碎料。

其中,进料口20设置在撕碎机壳体21的上部位置,且在撕碎机壳体21的外部还安装有垃圾提升机构7。垃圾提升机构7采用液压驱动链条的设计形式,通过链条带动支架向上提升垃圾桶,并带动垃圾桶进行翻转倾倒动作,从而使垃圾桶的医疗垃圾完全进入撕碎机构2的进料口20中,进而在撕碎机构2的撕碎辊的作用下完成垃圾碎料处理。消毒搅拌机构3位于撕碎机构2的下部,消毒搅拌机构3包括消毒段壳体31、第二电机、安装在消毒段壳体31中的搅拌轴32和搅拌叶,消毒段壳体31的内部设有位于撕碎辊下侧的消毒浸泡仓,且搅拌轴32的轴线方向与撕碎辊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搅拌轴32的轴线方向与撕碎辊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有效地改变了碎料落料的空间位置,可确保将垃圾碎料进行充分、均匀地混合搅拌。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为固定在搅拌轴32上的折板叶片33,如图3所示,折板叶片33设有多个,多个折板叶片33的折角朝搅拌轴32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多个折板叶片33间隔分布在搅拌轴32的外侧面,相邻折板叶片33之间形成供碎料运动的搅拌间隔。采用折板叶片33相比于斜板或螺旋片,显著地增加了碎料在折板叶片33的搅拌间隔中的运动复杂程度。

并且,折板叶片33绕搅拌轴32的轴线呈周向间隔布置,位于周向相邻位置的折板叶片33的折角呈朝向交错设置。即周向相邻的两个折板叶片33的折角朝向相反,也就是说,一部分折边脱水叶片33的折角朝左,另一部分的折边脱水叶片33的折角朝右,使搅拌轴32对碎料形成了无规律的扰动搅拌作用,一方面保证了折边脱水叶片33能够对碎料和消毒液形成有效的轴向输送作用,另一方面延长了碎料在消毒浸泡仓中的停留时间,确保了碎料在消毒液的浸泡下得以充分的消毒。在本实施例中,消毒供液机构5包括安装在机座1上的消毒液容器、泵体和管路,泵体将消毒液容器中存储的消毒液经管路泵送至消毒浸泡仓,在消毒浸泡仓中通过搅拌轴32的搅动作用对碎料充分彻底的消毒。

上料输送机构4包括上料段壳体41、第三电机43,以及安装在上料段壳体41中的螺旋上料结构42,上料段壳体41呈斜向上延伸布置,且上料段壳体41的下部与消毒段壳体31连通,湿料出口44设置在上料段壳体41的上部。并且,废液初排口40开设在上料段壳体41的侧壁上,且废液初排口41的高度高于消毒浸泡仓中消毒液的液面高度。第三电机43与螺旋上料结构42传动连接,通过第三电机43带动螺旋上料结构42转动,使湿料和废液在上料段壳体41的内部空间中斜向上搅拌输送,当废液经过废液初排口40时排出上料段壳体41以外,避免了大量的废液随湿料一同进入后段工序,减少了后段工序的脱水工作量。需要说明的是,废液初排口40设置有连接管与消毒液容器连通,使废液得到循环重复利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可在废液初排口设置连接管接通在废液储仓中,通过专门的废液储仓对废液进行收集和存储。

在机座1上还设置有湿料脱水机构6,湿料脱水机构6包括脱水机壳体61、安装在脱水机壳体61中的筛网610和脱水机主轴62,筛网610呈筒状罩设于脱水机主轴62的外部,筛网610上开设有排料口,以及与湿料出口44相连的湿料进口60,脱水机主轴62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脱水叶片64,脱水叶片64具有驱动湿料朝排料口运动的旋升面。在本实施例中,湿料脱水机构6还包括脱水电机63,脱水电机63与脱水机主轴62传动连接,脱水机主轴62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脱水机主轴62的形状为多棱柱体,脱水叶片64固定安装在脱水机主轴62的棱侧面上。通过脱水机主轴62的脱水叶片64驱动湿料旋升,湿料在筛网610中不规则运动,并使湿料所沾附的废液与碎料本身发生分离,部分废液滴落在脱水机壳体61的下部,部分废液飞溅至筛网610以外的脱水机壳体61内壁上,而脱水后的碎料则从排料口排出湿料脱水机构6。

具体的,脱水电机63的主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相应的,脱水机主轴62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皮带,脱水电机63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脱水机主轴62转动。将脱水机主轴62的形状设计为多棱柱体,相比于传统的圆柱形主轴,多棱柱体作为非回转体结构,在转动时其棱侧面能够对湿料形成驱动作用,增加了脱水机主轴62对湿料起到离心脱水形式。并且,脱水叶片64包括脱水叶片本体640和连接板641,脱水叶片本体640垂直于连接板641的板面布置,连接板641贴合固定在脱水机主轴62的棱侧面上;脱水叶片本体640的上侧面呈斜向上延伸并构成驱动湿料朝排料口运动的旋升面,连接板641靠近棱边的位置设有外折沿,外折沿凸出于脱水机主轴62的转动外轮廓,通过外折沿加强了脱水机主轴62的离心脱水效果,保证了脱水叶片64能够对尺寸更小的湿料起到有效的驱动作用。

其中,筛网610布置在脱水机壳体61的中部,且筛网610与脱水机壳体61之间设有支撑臂611,筛网610与脱水机壳体61之间形成集水空间。脱水机壳体61的底部设有废液出口,废液出口连接有废液管路,废液管路与连接管接通在同一容器上。并且,排料口开设在筛网610的上部侧面,排料口处设置有排料结构,排料结构包括排料仓斗65和过渡管612,排料仓斗65的下部开设有落料口,过渡管612呈收缩状连接在排料口和排料仓斗65之间。碎料在脱水叶片64的驱动作用下,朝斜向上方向发生离心运动,运动至排料口时甩出进入过渡管612,并在过渡管612的管壁引导下经排料仓斗65的落料口排出,最终得到了彻底脱水的、无毒害风险的医疗垃圾碎料。整个系统的撕碎、消毒、上料以及脱水过程连续运转,各工序之间得到了有效的衔接,可高效、彻底地去除垃圾碎料沾附的废液。

本发明的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适应不同使用需求,可将上料输送机构的废液初排口位置进行调整,将上料输送机构的废液初排口设计为等于消毒浸泡仓中消毒液的液面高度的位置,同样能够保证消毒浸泡仓中始终存留有足量的消毒液,且对上料输送机构中的大量废液进行初次排放,减少了后段脱水工序的工作量,提高了碎料的最终脱水效果。再或者,可将废液初排口省去,使大量废液借助于自身重力而停留在上料段壳体的下部位置。

本发明的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可将消毒搅拌机构设计为螺旋片的结构形成,同样能够起到均匀搅拌碎料和消毒液的作用。再或者,上料输送机构也不仅限于具体实施例1中的螺旋上料结构的形式,还可替换成皮带或链条刮板等结构,同样能够起到上料输送的湿料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