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4789发布日期:2020-08-05 01:0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而我国又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我国是全球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至关重要。在政府部门的号召与努力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已成为国民共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雨水作为一大淡水资源经常被忽略,或者存在收集难度大、过滤麻烦等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需要设计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适用于广大农村,在雨天收集雨水并将其层层过滤为生活用水,必要时还能更换过滤装置,做到长期使用,从而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助力节约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装和更换过滤装置的家用雨水净化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包括竖向设置的接水管和水平设置的过滤管,接水管下端与过滤管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过滤管左端外部螺纹连接有堵盖,过滤管内在接水管下方设有滤网,过滤管内在过滤网的右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

接水管和过滤管均采用pvc材质,过滤管的横截面为矩形,过滤管的内壁开设有一个呈矩形的的定位槽,定位槽所在的平面为左低右高倾斜布置,定位槽右侧边开设在的槽底设有接水管与过滤管的右侧连接处,滤网为矩形片状结构,滤网装配在定位槽内。

过滤管顶部在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上方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处设有盖板,盖板左侧边通过合页铰接在过滤管顶部,盖板右侧边、前侧边和后侧边均通过卡扣与过滤管固定连接,盖板下侧面设有与过滤管的更换口四周压接密封配合的密封条。

过滤管的内壁在更换口的右侧设有定位结构,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外部均包裹有纱网形成长方体结构,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四周对应与过滤管内壁及盖板下表面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水管的上端作为房屋屋顶的下水口连接,过滤管的右端与储水池的进水口连接,在下雨时,屋顶的雨水通过节水管向下流入到过滤管内,雨水先在滤网的过滤下,雨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物被过滤到滤网和堵盖之间的过滤管中,透过滤网的雨水继续向左流,依次通过置于过滤管内部的pp棉滤芯(过滤掉水中灰尘及杂质)、颗粒活性炭滤芯(除氯及有机杂质)、反渗透膜(除去水中细菌、病毒等)、活性炭层(进一步过滤,除去异味),最后流入到家庭的储水池。

当不下雨时,可将堵盖拧下,定期清理滤网左侧的杂物,还可以将滤网从定位槽内取出,对滤网进行清洗,再次安装到定位槽内。当需要更换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一个或多个时,将盖板打开,取出失效的滤层,再安装到对应位置即可。

由于雨水在过滤管内自左向右流动,具有向右的水流推力,因此在过滤管的内壁在更换口的右侧设置定位结构,确保各滤层的稳定性。

盖板下表面的密封条起到将更换口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由盖板处漏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内置滤网、储污腔(滤网左侧与堵盖之间)、层级滤层进行自然雨水净化的装置,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将其转化成家庭用水,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自然水资源,节约用水,缓解用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包括竖向设置的接水管1和水平设置的过滤管2,接水管1下端与过滤管2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过滤管2左端外部螺纹连接有堵盖3,过滤管2内在接水管1下方设有滤网4,过滤管2内在过滤网4的右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pp棉滤芯5、颗粒活性炭滤芯6、反渗透膜7和活性炭层8。

接水管1和过滤管2均采用pvc材质,过滤管2的横截面为矩形,过滤管2的内壁开设有一个呈矩形的的定位槽,定位槽所在的平面为左低右高倾斜布置,定位槽右侧边开设在的槽底设有接水管1与过滤管2的右侧连接处,滤网4为矩形片状结构,滤网4装配在定位槽内。

过滤管2顶部在pp棉滤芯5、颗粒活性炭滤芯6、反渗透膜7和活性炭层8的上方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处设有盖板9,盖板9左侧边通过合页10铰接在过滤管2顶部,盖板9右侧边、前侧边和后侧边均通过卡扣11与过滤管2固定连接,盖板9下侧面设有与过滤管2的更换口四周压接密封配合的密封条12。

过滤管2的内壁在更换口的右侧设有定位结构,pp棉滤芯5、颗粒活性炭滤芯6、反渗透膜7和活性炭层8的外部均包裹有纱网形成长方体结构,pp棉滤芯5、颗粒活性炭滤芯6、反渗透膜7和活性炭层8的四周对应与过滤管2内壁及盖板9下表面接触。

接水管1的上端作为房屋屋顶的下水口连接,过滤管2的右端与储水池的进水口连接,在下雨时,屋顶的雨水通过节水管向下流入到过滤管2内,雨水先在滤网4的过滤下,雨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物被过滤到滤网4和堵盖3之间的过滤管2中,透过滤网4的雨水继续向左流,依次通过置于过滤管2内部的pp棉滤芯5(过滤掉水中灰尘及杂质)、颗粒活性炭滤芯6(除氯及有机杂质)、反渗透膜7(除去水中细菌、病毒等)、活性炭层8(进一步过滤,除去异味),最后流入到家庭的储水池。

当不下雨时,可将堵盖3拧下,定期清理滤网4左侧的杂物,还可以将滤网4从定位槽内取出,对滤网4进行清洗,再次安装到定位槽内。当需要更换pp棉滤芯5、颗粒活性炭滤芯6、反渗透膜7和活性炭层8的一个或多个时,将盖板9打开,取出失效的滤层,再安装到对应位置即可。

由于雨水在过滤管2内自左向右流动,具有向右的水流推力,因此在过滤管2的内壁在更换口的右侧设置定位结构,确保各滤层的稳定性。

盖板9下表面的密封条12起到将更换口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由盖板9处漏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接水管和水平设置的过滤管,接水管下端与过滤管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过滤管左端外部螺纹连接有堵盖,过滤管内在接水管下方设有滤网,过滤管内在过滤网的右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其特征在于:接水管和过滤管均采用pvc材质,过滤管的横截面为矩形,过滤管的内壁开设有一个呈矩形的的定位槽,定位槽所在的平面为左低右高倾斜布置,定位槽右侧边开设在的槽底设有接水管与过滤管的右侧连接处,滤网为矩形片状结构,滤网装配在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其特征在于:过滤管顶部在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上方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处设有盖板,盖板左侧边通过合页铰接在过滤管顶部,盖板右侧边、前侧边和后侧边均通过卡扣与过滤管固定连接,盖板下侧面设有与过滤管的更换口四周压接密封配合的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其特征在于:过滤管的内壁在更换口的右侧设有定位结构,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外部均包裹有纱网形成长方体结构,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的四周对应与过滤管内壁及盖板下表面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家用雨水净化管,包括竖向设置的接水管和水平设置的过滤管,接水管下端与过滤管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过滤管左端外部螺纹连接有堵盖,过滤管内在接水管下方设有滤网,过滤管内在过滤网的右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和活性炭层。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内置滤网、储污腔(滤网左侧与堵盖之间)、层级滤层进行自然雨水净化的装置,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将其转化成家庭用水,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自然水资源,节约用水,缓解用水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袁纪锋;陈莉;陈杰;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