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29130发布日期:2020-11-13 16:2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早期典型的简易堆场多形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主要是堆填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可能混入少量的工业废弃物,早期粗犷式的填埋,多次覆土掩埋,且经多年降解,多为稳定的腐殖土。未封场覆膜的早期简易堆场受天气影响,垃圾湿度大,在早期简易堆场开展存量垃圾分筛工作,砖瓦砂石等骨料在传统分筛过程中,易受生活垃圾中纤维类、塑料类影响,裹挟成团,难以分选,且rdf中细土含量高,不利于焚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将存量垃圾有效分类,本发明提供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具体步骤为:稳定化处理垃圾堆体,垃圾挖运,破碎大件垃圾,振动打散垃圾,利用一级滚筒筛和碟式分选机一级筛分细土,利用风力分选机筛分骨料,人工挑选可燃大件物,可燃大件物包括橡胶、塑料和布类,利用二级滚筒筛二级筛分细土,可燃物打包。

进一步,将注气管和抽气管打入垃圾堆体,注气管加压将新鲜空气注入垃圾堆体,抽气管将垃圾堆体中二氧化碳气体抽出,每运行1~2小时候将注气和抽气方向对换,稳定化处理的时间为7~10日。

进一步,稳定化处理过程中检测抽出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进一步,利用一级滚筒筛筛分打散后的垃圾物料,粒径小于40mm的筛下物从一级滚筒筛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粒径大于40mm的筛上物从一级滚筒筛尾部的排料口排出,一级滚筒筛排出的筛上物进入碟式分选机,粒径小于10mm的筛下物从碟式分选机底部的出料口排出,其余筛上物从碟式分选机尾部的排料口排出。

进一步,一级滚筒筛的筛上物和碟式分选机的筛上物进入风力分选机,重质物靠自重落在人工分选平台,可燃物靠风力吹落在可燃物输送带输出。

进一步,人工挑选出的可燃大件物后,剩余的重质物通过骨料输送带进入骨料坑。

进一步,风力分选机筛分的可燃物汇入二级滚筒筛,粒径大于60mm的筛上物从二级滚筒筛尾部的排料口排出,粒径小于60mm的筛下物从二级滚筒筛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汇入细土地。

进一步,二级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输送带汇入卧式捆扎机的箱体进行压缩打包。

进一步,压缩比为1:1.5至1:1.8。

有益效果:将存量垃圾分选为细土、骨料和可燃物,并通过人工分选从可燃物中分选处可燃大件物,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整治目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分筛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级滚筒筛、碟式分选机、风力分选机、人工分选平台和二级滚筒筛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过程如下:稳定化处理垃圾堆体,垃圾挖运,破碎大件垃圾,振动打散垃圾,利用一级滚筒筛11和碟式分选机12一级筛分细土,利用风力分选机13筛分骨料,人工挑选可燃大件物,利用二级滚筒筛15二级筛分细土,可燃物打包。

稳定化处理是通过注气通风和抽气等技术措施使垃圾堆体快速达到稳定化的过程。将注气管和抽气管打入垃圾堆体,打入深度应大于开采深度0.5~1m,注气管和抽气管通过软管连接到风机,注气管加压将新鲜空气注入垃圾堆体,抽气管将垃圾堆体中二氧化碳气体抽出,每运行1~2小时候将注气和抽气方向对换,防止处理单元内氧气浓度差形成局部厌氧环境。稳定化处理的时间为7~10日,处理过程中检测抽出气体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检测结果调整运行参数,激活垃圾中的非厌氧微生物快速繁殖,从而抑制沼气的产生。

垃圾挖运时,设备进场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做好施工放线后进行表层开挖,表层开挖结束后做好边坡放坡和边坡支护工作后进行深层开挖,待开挖至预留垃圾标高后转到下一区域,进行后续施工,在安全的开挖工作中垃圾转运车实时将垃圾转运至大件破碎前的垃圾堆放区。

运输至大件破碎系统处的存量垃圾,通过大件破碎机进行全量破碎,破碎完毕后运输至分选系统前端储料区。垃圾中有各种各样的物料,尺寸大小不一,经破碎处理,大件物料和容易缠绕的物料破碎为尺寸大幅降低的物料,从而保证分筛系统高效运行。

存量垃圾经破碎后进入前段物料区,由钩机投料进入振动进料斗,振动进料斗中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带动偏心轮组件高速旋转,偏心轮组件产生强大离心力和弹簧支撑的配合下带动振动料斗进行一定频率的抖动运动,成团的存量垃圾被散开,振动进料斗在调至合适角度的状态下将物料排出。

利用一级滚筒筛11筛分打散后的垃圾物料,当物料进入一级滚筒筛11后随着滚筒筛的倾斜与转动,实现晒面上物料的翻转和滚动。粒径小于40mm的筛下物从一级滚筒筛11底部的出料口排出,其中大部分为腐殖土。粒径大于40mm的筛上物从一级滚筒筛11尾部的排料口排出,为砖头、石块和塑料等轻质物。一级滚筒筛11排出的筛上物进入碟式分选机12,粒径小于10mm的筛下物从碟式分选机12底部的出料口排出,其中大部分为细土。其余筛上物从碟式分选机12尾部的排料口排出,为颗粒骨料及轻量rdf。

一级滚筒筛11的筛上物和碟式分选机12的筛上物进入风力分选机13,筛上物进入风力分选机13后沿抛物线自由落下,在落下的过程中风以水平的方向穿透垃圾,垃圾中不同质量的物质在风的作用下按两个方向分流,一部分轻质物以水平方向向前运动,风力通过分选吹嘴将可燃物吹落在可燃物输送带,重质物靠自重落在人工分选平台14。风力分选机13末端出料口设置有旋风分离器16,用来分离细微可燃物。

落入人工分选平台14的重质物,由人工将难以破碎和难以分筛的可燃大件物挑选出来,例如橡胶、塑料和布类,人工挑选出的可燃大件物可供回收。剩余的重质物通过骨料输送带进入骨料坑。

风力分选机13筛分的可燃物汇入二级滚筒筛15,粒径大于60mm的筛上物从二级滚筒筛15尾部的排料口排出。粒径小于60mm的筛下物从二级滚筒筛15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汇入细土地,主要为细小塑料和腐殖土。

二级滚筒筛15的筛上物通过输送带汇入卧式捆扎机的箱体进行压缩打包,利用压力将垃圾的体积减小,压缩比为1:1.5至1:1.8,便于运输和存放。

该分筛方法致力于应对早期填埋场细土含量高、分筛过程中已成团、骨料分筛效率低下的难题,在传统筛分方法的基础上增设人工分选方式,去除易造成缠绕现象的物料和难以分筛的大块物料,并增设骨料再分筛环节解决分筛物骨料中杂质较多的问题,同时采用二级滚筒筛15,进一步将可燃物中的细土筛分出来,通过降低rdf中土含量以提高rdf的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化处理垃圾堆体,垃圾挖运,破碎大件垃圾,振动打散垃圾,利用一级滚筒筛(11)和碟式分选机(12)一级筛分细土,利用风力分选机(13)筛分骨料,人工挑选可燃大件物,可燃大件物包括橡胶、塑料和布类,利用二级滚筒筛(15)二级筛分细土,可燃物打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注气管和抽气管打入垃圾堆体,注气管加压将新鲜空气注入垃圾堆体,抽气管将垃圾堆体中二氧化碳气体抽出,每运行1~2小时候将注气和抽气方向对换,稳定化处理的时间为7~10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化处理过程中检测抽出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级滚筒筛(11)筛分打散后的垃圾物料,粒径小于40mm的筛下物从一级滚筒筛(11)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粒径大于40mm的筛上物从一级滚筒筛(11)尾部的排料口排出,一级滚筒筛(11)排出的筛上物进入碟式分选机(12),粒径小于10mm的筛下物从碟式分选机(12)底部的出料口排出,其余筛上物从碟式分选机(12)尾部的排料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滚筒筛(11)的筛上物和碟式分选机(12)的筛上物进入风力分选机(13),重质物靠自重落在人工分选平台(14),可燃物靠风力吹落在可燃物输送带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挑选出的可燃大件物后,剩余的重质物通过骨料输送带进入骨料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风力分选机(13)筛分的可燃物汇入二级滚筒筛(15),粒径大于60mm的筛上物从二级滚筒筛(15)尾部的排料口排出,粒径小于60mm的筛下物从二级滚筒筛(15)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汇入细土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滚筒筛(15)的筛上物通过输送带汇入卧式捆扎机的箱体进行压缩打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比为1:1.5至1:1.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典型简易堆场存量垃圾的分筛方法,具体步骤为:稳定化处理垃圾堆体,垃圾挖运,破碎大件垃圾,振动打散垃圾,利用一级滚筒筛和碟式分选机一级筛分细土,利用风力分选机筛分骨料,人工挑选可燃大件物,可燃大件物包括橡胶、塑料和布类,利用二级滚筒筛二级筛分细土,可燃物打包。将存量垃圾分选为细土、骨料和可燃物,并通过人工分选从可燃物中分选处可燃大件物,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整治目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亨益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