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森林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91950发布日期:2020-11-10 18:2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森林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森林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致酸物质的排放量已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继欧洲和北美之后,我国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酸雨分布区。研究表明,我国南方七省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为128.21×104hm2,由于森林生长量下降,每年由木材产量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6.0亿元人民币;同时考虑因森林生长衰退造成的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的生态效益经济损失,每年的总损失高达60亿元人民币。

尽管酸雨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存在多种途径,但是由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被认为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土壤酸化的大致过程是:酸雨中的氢离子与土壤胶体表面上吸附的盐基性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被吸附于土粒表面,被交换下来的盐基性离子随渗漏水淋失;土粒表面的氢离子又自发地与矿物晶格表面的铝迅速反应,转化成交换性铝,可能对植物的根产生伤害。因此,土壤酸化表现为ph值降低、盐基阳离子加速淋溶、活性铝加速淋溶和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活化移动等。

针对我国大面积的森林土壤已经发生酸化或者具有潜在的酸化可能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开展酸化土壤修复的工作。尽管土壤酸化的最终解决依赖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幅度削减,但对特定的地区(主要是森林地区)进行酸化土壤的修复,可以及时避免酸沉降所造成的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除了环境污染是森林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之外,森林本身也会导致土壤的自然酸化,特别是在为林业发展而人为提高森林生产力的情况下,因此为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很有必要重视森林土壤的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土壤修复方法,它通过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的使用,可以通过喷洒水雾,粘附修复粉粒,从而形成双行修复球,将其投放到酸化的森林土壤上,可以对森林土壤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并且在附着丝的设置下,能够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和修复粉粒之间的附着度,配合外延触角的作用,可以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森林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取样森林土壤,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土壤酸化的程度;

s2、按照酸化程度取石灰石矿和菱镁矿,将二者粉碎得到修复粉粒;

s3、将修复粉粒与包裹有蚯蚓幼虫的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相互混合,使其粘附在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外表面,形成双行修复球;

s4、将双行修复球投放到酸化的森林土壤上,对森林土壤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通过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的使用,可以通过喷洒水雾,粘附修复粉粒,从而形成双行修复球,将其投放到酸化的森林土壤上,可以对森林土壤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并且在附着丝的设置下,能够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和修复粉粒之间的附着度,配合外延触角的作用,可以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s3中投放修复球时森林环境温度为22-26℃,该温度下,适宜蚯蚓幼虫的生长发育,进而有效提高对于森林酸化土壤修复的效率,优选为春季,春季相较于夏季和秋季,温度适宜,且雨水较少,不易对双行修复球表面粘附的修复粉粒的流失,同时不易在对森林土壤进行修复时,不易受到雨水的影响,有效保证修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双行修复球内蚯蚓幼虫的个数不少于10个,数量过多,导致幼虫发育后双行修复球的内部空间不足,对于蚯蚓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数量过少,容易导致整体的蚯蚓密度较小,对于森林土壤的酸化修复效果不明显。

进一步的,所述双行修复球在森林土壤上的投放密度为150-200个/平方米,且双行修复球的粒径为1-2cm,投放密度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材料的浪费,投放密度过小,容易影响对于森林土壤的修复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包括粘性土壤球,所述粘性土壤球外表面包裹有外包裹网,所述外包裹网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延触角,所述蚯蚓幼虫随机分布在粘性土壤球内部,外延触角用于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外延触角之间均设有多个附着丝,所述附着丝与外包裹网外端固定连接,且附着丝向外延伸的长度不超过外延触角的中线,多个附着丝用于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的附着度,使得对于修复粉粒的粘附作用更好,使得修复粉粒在投放之前不易从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脱落,有效保证形成的双行修复球外部修复粉对于森林土壤的化学修复,以及内部蚯蚓幼虫发育后的生物修复,能够同步进行,显著提高森林土壤修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s3中修复粉粒在与多触角土壤颗粒球混合之前,对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进行喷洒水雾处理,有效提高多个附着丝的湿润性,进而提高其对于修复粉粒的粘附性,有效保证双行修复球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裹网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别与外延触角相对应的内引导杆,所述内引导杆外表面涂设有腐殖酸溶液,且内引导杆贯穿外包裹网并延伸至外延触角内,内引导杆连接外包裹网内外,在腐殖酸作用下可以引导蚯蚓向外蠕动,加速蚯蚓对于土壤的疏松作用,同时蚯蚓表面的黏液能够粘附一定的修复粉粒,使其能够随蚯蚓更加均匀的分散到土壤中,使得化学修复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裹网、内引导杆和外延触角均为淀粉全降解塑料制成,使得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能够在土壤内自行降解,不需要对其进行回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其还可以作为土壤内微生物的养料,提高微生物的活跃性,加快生物修复效率。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的使用,可以通过喷洒水雾,粘附修复粉粒,从而形成双行修复球,将其投放到酸化的森林土壤上,可以对森林土壤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并且在附着丝的设置下,能够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和修复粉粒之间的附着度,配合外延触角的作用,可以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2)s3中投放修复球时森林环境温度为22-26℃,该温度下,适宜蚯蚓幼虫的生长发育,进而有效提高对于森林酸化土壤修复的效率,优选为春季,春季相较于夏季和秋季,温度适宜,且雨水较少,不易对双行修复球表面粘附的修复粉粒的流失,同时不易在对森林土壤进行修复时,不易受到雨水的影响,有效保证修复效率。

(3)双行修复球内蚯蚓幼虫的个数不少于10个,数量过多,导致幼虫发育后双行修复球的内部空间不足,对于蚯蚓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数量过少,容易导致整体的蚯蚓密度较小,对于森林土壤的酸化修复效果不明显。

(4)双行修复球在森林土壤上的投放密度为150-200个/平方米,且双行修复球的粒径为1-2cm,投放密度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材料的浪费,投放密度过小,容易影响对于森林土壤的修复速度。

(5)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包括粘性土壤球,粘性土壤球外表面包裹有外包裹网,外包裹网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延触角,蚯蚓幼虫随机分布在粘性土壤球内部,外延触角用于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6)相邻两个外延触角之间均设有多个附着丝,附着丝与外包裹网外端固定连接,且附着丝向外延伸的长度不超过外延触角的中线,多个附着丝用于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的附着度,使得对于修复粉粒的粘附作用更好,使得修复粉粒在投放之前不易从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脱落,有效保证形成的双行修复球外部修复粉对于森林土壤的化学修复,以及内部蚯蚓幼虫发育后的生物修复,能够同步进行,显著提高森林土壤修复效率。

(7)s3中修复粉粒在与多触角土壤颗粒球混合之前,对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进行喷洒水雾处理,有效提高多个附着丝的湿润性,进而提高其对于修复粉粒的粘附性,有效保证双行修复球的形成。

(8)外包裹网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别与外延触角相对应的内引导杆,内引导杆外表面涂设有腐殖酸溶液,且内引导杆贯穿外包裹网并延伸至外延触角内,内引导杆连接外包裹网内外,在腐殖酸作用下可以引导蚯蚓向外蠕动,加速蚯蚓对于土壤的疏松作用,同时蚯蚓表面的黏液能够粘附一定的修复粉粒,使其能够随蚯蚓更加均匀的分散到土壤中,使得化学修复效果更好。

(9)外包裹网、内引导杆和外延触角均为淀粉全降解塑料制成,使得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能够在土壤内自行降解,不需要对其进行回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其还可以作为土壤内微生物的养料,提高微生物的活跃性,加快生物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通过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双行修复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粘性土壤球、2外包裹网、3外延触角、4内引导杆、5附着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森林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取样森林土壤,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土壤酸化的程度;

s2、按照酸化程度取石灰石矿和菱镁矿,将二者粉碎得到修复粉粒;

s3、请参阅他2-4,将修复粉粒与包裹有蚯蚓幼虫的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相互混合,使其粘附在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外表面,形成双行修复球;

s4、将双行修复球投放到酸化的森林土壤上,对森林土壤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s3中投放修复球时森林环境温度为22-26℃,该温度下,适宜蚯蚓幼虫的生长发育,进而有效提高对于森林酸化土壤修复的效率,优选为春季,春季相较于夏季和秋季,温度适宜,且雨水较少,不易对双行修复球表面粘附的修复粉粒的流失,同时不易在对森林土壤进行修复时,不易受到雨水的影响,有效保证修复效率,双行修复球内蚯蚓幼虫的个数不少于10个,数量过多,导致幼虫发育后双行修复球的内部空间不足,对于蚯蚓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数量过少,容易导致整体的蚯蚓密度较小,对于森林土壤的酸化修复效果不明显,双行修复球在森林土壤上的投放密度为150-200个/平方米,且双行修复球的粒径为1-2cm,投放密度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材料的浪费,投放密度过小,容易影响对于森林土壤的修复速度。

请参阅图2,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包括粘性土壤球1,粘性土壤球1外表面包裹有外包裹网2,外包裹网2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延触角3,蚯蚓幼虫随机分布在粘性土壤球1内部,外延触角3用于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相邻两个外延触角3之间均设有多个附着丝5,附着丝5与外包裹网2外端固定连接,且附着丝5向外延伸的长度不超过外延触角3的中线,多个附着丝5用于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的附着度,使得对于修复粉粒的粘附作用更好,使得修复粉粒在投放之前不易从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脱落,有效保证形成的双行修复球外部修复粉对于森林土壤的化学修复,以及内部蚯蚓幼虫发育后的生物修复,能够同步进行,显著提高森林土壤修复效率。

s3中修复粉粒在与多触角土壤颗粒球混合之前,对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表面进行喷洒水雾处理,有效提高多个附着丝5的湿润性,进而提高其对于修复粉粒的粘附性,有效保证双行修复球的形成,请参阅图3,外包裹网2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别与外延触角3相对应的内引导杆4,内引导杆4外表面涂设有腐殖酸溶液,且内引导杆4贯穿外包裹网2并延伸至外延触角3内,内引导杆4连接外包裹网2内外,在腐殖酸作用下可以引导蚯蚓向外蠕动,加速蚯蚓对于土壤的疏松作用,同时蚯蚓表面的黏液能够粘附一定的修复粉粒,使其能够随蚯蚓更加均匀的分散到土壤中,使得化学修复效果更好,外包裹网2、内引导杆4和外延触角3均为淀粉全降解塑料制成,使得多触角土壤颗粒球能够在土壤内自行降解,不需要对其进行回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其还可以作为土壤内微生物的养料,提高微生物的活跃性,加快生物修复效率。

通过多触角土壤颗粒球的使用,可以通过喷洒水雾,粘附修复粉粒,从而形成双行修复球,将其投放到酸化的森林土壤上,可以对森林土壤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并且在附着丝5的设置下,能够提高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和修复粉粒之间的附着度,配合外延触角3的作用,可以增加多触角土壤颗粒球在投放到森让内时的附着度,使其不易因风力或者雨水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进而有效避免多个多触角土壤颗粒球集中分布的情况发生,使得对于森立土壤的修复作用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