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7793发布日期:2021-01-24 06:2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阶段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自行处理生产所排放废水的力度,然而传统的处理废水仅能处理单一废水种类,如单独处理有机废水,或氮肥废水,再或煤化工废水。这会造成相关企业不得不针对不同种类的废水单独建立废水处理系统,由此势必造成土地用量面积增加、人工成本及设备数量成本的上升,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又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支出。
[0003]
故基于此,提出本发明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能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化工废水、有机废水和氮肥废水进行统一的混合处理。解决了最终废水参数不稳定(即氨氮和cod波动大)、废水处理现场异味重等问题。能够使最终废水达到稳定目标:氨氮≤0.8mg/l,cod≤78mg/l,减少了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0005]
本发明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斜管沉淀池、预处理系统、uasb反应系统、a/o系统、活性污泥池和沉淀池;其中,所述斜管沉淀池、预处理系统、uasb反应系统、a/o系统、活性污泥池和沉淀池依次相连接;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均质池、ph中和池和中间水池;所述a/o系统包括反硝化池和好氧硝化池。
[0006]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解释:
[0007]
首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化工废水经过计量进入所述斜管沉淀池,按照进入的煤化工废水重量配比絮凝剂(加入聚丙烯酰胺,添加浓度为9~12ppm),絮凝剂与煤化工废水中含有的悬浮物、氰化物及硫化物形成稳定絮状体后利用重力自行沉淀,上清液则经氨氮和cod检测后,由动力泵引入至所述预处理系统中的均质池。
[0008]
其次,当所述上清液进入均质池时,一并通入有机废水和氮肥废水进行混合。所述均质池主要起混合均匀的作用,也同时有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冷却、布氧的作用;然后混合废水再进入ph中和池,对酸碱度进行调节和稳定,为接下来进行微生物发酵做准备;所述混合废水再继续进入所述中间水池,以缓冲、储存、增加营养,待混合废水参数稳定后,进入uasb反应系统。
[0009]
再次,混合废水被引入uasb反应系统的底部,水流按一定的流速向上流经污泥床、污泥悬浮层至三相分离器及沉淀区,uasb反应器中的水流呈推流形式,混合废水与污泥床及污泥悬浮层中的微生物充分混合接触并进行厌氧分解,并产生大量沼气,沼气在上升过程中将污泥颗粒托起,污泥床明显膨胀,随着反应器产气量的不断增加,由气泡上升所产生
的搅拌作用变得日趋剧烈,从而降低了污泥中夹带气泡的阻力,气体便从污泥床中突发性地逸出,引起污泥床表面呈沸腾和流化状态。反应器中沉淀性能较差的絮状污泥在气体的搅拌作用下,在反应器上部形成污泥悬浮层,沉淀性能良好的颗粒状污泥则处于反应器的下部形成高浓度的污泥床,随着水流的上升流动,气、水、泥三相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中,气体遇到反射式档板后折向集气室而有效地分离排出;污泥和水进入上部的静止沉淀区,在重力的作用下泥水分离,污泥回落至污泥层,上清液则通过集水堰排入后续设备中。
[0010]
紧接着,上清液进入反硝化池(a池,发生厌氧反应),同时加入硝化菌,经厌氧处理后的混合废水的cod污染物已经绝大部分去除,但氨氮浓度没有变化,甚至因有机氮的氨化作用而提高;随后,混合废水进入好氧硝化池(o池),在常规好氧生化条件下,接种sg1001高效硝化菌,强化好氧硝化脱氮作用,将氨氮硝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沉淀池污泥回流至硝化池。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厌氧出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和回流硝化液中的硝基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总氮浓度。
[0011]
随后,从a/o系统流出的混合污水进入所述活性污泥池,在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0012]
最后,在沉淀池中使污泥与水分离,水经检测达标后即可排放,污泥则可烘干后外运。
[0013]
优选地,所述均质池内设置有两面折流墙。
[0014]
优选地,所述均质池内设置有空气曝气管。
[0015]
优选地,所述空气曝气管为50~60根。
[0016]
其中,所述均质池内设置两面折流墙和50~60根空气曝气管,可以充分搅拌混合废水,并延长废水停留的时间。搅拌空气由罗茨风机提供,消耗风量为580~620m
3
/h。
[0017]
优选地,所述ph中和池设置ph实时监测装置。
[0018]
优选地,所述ph中和池包括串联设置的ph粗调池和ph精调池。
[0019]
优选地,所述ph精调池的内部废水,ph为5~7。
[0020]
其中,所述ph中和池采用两级串联,即在ph粗调池内,先对混合废水的ph进行检测,检测信号能够传入主控dcs系统,由主控自动或操作员手动改变相应酸碱阀开度来控制加酸加碱量,从而实现对混合废水ph的初步调整;同样,在ph精调池内,经初步调整ph的混合废水经检测后,由主控控制,进一步将混合废水ph值精确调整并稳定在5~7(具体设定值与进水水质有关,调整主要视uasb出水ph值来控制)。
[0021]
优选地,所述a/o系统设置ph实时监测装置和溶解氧实时监测装置。
[0022]
其中,硝化过程中会使o池ph下降,通过ph实时监测装置和溶解氧实时监测装置对片ph、溶解氧进行监控,ph控制在7.5~8.5左右、溶解氧控制在2~6mg/l左右,使其在正常范围。
[0023]
优选地,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罐;所述污泥浓缩罐分别与所述斜管沉淀池、预处理系统、uasb反应系统、a/o系统、活性污泥池和沉淀池相连接。
[0024]
优选地,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污泥浓缩罐相连接。
[0025]
其中,在每个阶段的反应中,均会产生相应的沉渣或沉淀物,将其进行集中统一收
集和处理将使得各级反应的效率提高,故设置所述污泥浓缩罐。在所述斜管沉淀池、预处理系统、uasb反应系统、a/o系统、活性污泥池和沉淀池中,均会产生相应淤泥沉淀,所述淤泥沉淀经排泥泵统一收集于所述污泥浓缩罐进行重力浓缩,能够分离出污泥中的大部分空隙水。含空隙水量高的轻相,通过污泥浓缩罐的清液排放阀排放至滤液池;含水率在94~98%的重相污泥,经污泥切割机切碎长纤维,由污泥进料泵送出,与0.1%pam混合生成矾花进入所述污泥脱水机,离心机可将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分离出来,这部分水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25%。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7]
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能够将煤化工废水、有机废水和氮肥废水进行混合统一处理,解决了最终废水参数不稳定(即氨氮和cod波动大)、废水处理现场异味重等问题。能够使最终废水达到稳定目标:氨氮≤0.8mg/l,cod≤78mg/l,减少了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是本发明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30]
图2是本发明所述预处理系统。
[0031]
图3是本发明所述a/o系统。
[0032]
图4是本发明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处理得到的混合废水中cod含量的检测值。
[0033]
图5本发明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处理得到的混合废水中氨氮含量的检测值。
[0034]
图中附图标记:
[0035]
1-斜管沉淀池;2-预处理系统;21-均质池;22-ph中和池;23-中间水池;3-uasb反应系统;4-a/o系统;41-反硝化池;42-好氧硝化池;5-活性污泥池;6-沉淀池;7-污泥浓缩罐;8-污泥脱水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37]
实施例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参考图1,包括斜管沉淀池1、预处理系统2、uasb反应系统3、a/o系统4、活性污泥池5和沉淀池6;
[0039]
其中,所述斜管沉淀池1、预处理系统2、uasb反应系统3、a/o系统4、活性污泥池5和
沉淀池6依次相连接;
[0040]
参考图2,所述预处理系统2包括均质池21、ph中和池22和中间水池23;
[0041]
参考图3,所述a/o系统4包括反硝化池41和好氧硝化池42。
[0042]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均质池21内设置有两面折流墙。
[0043]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均质池21内设置有空气曝气管。
[0044]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曝气管为50~60根。
[0045]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h中和池22设置ph实时监测装置。
[0046]
参考图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h中和池22包括串联设置的ph粗调池和ph精调池。
[0047]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h精调池的内部废水,ph为5~7。
[0048]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a/o系统4设置ph实时监测装置和溶解氧实时监测装置。
[0049]
参考图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罐7;所述污泥浓缩罐7分别与所述斜管沉淀池1、预处理系统2、uasb反应系统3、a/o系统4、活性污泥池5和沉淀池6相连接。
[0050]
参考图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机8;所述污泥脱水机8与污泥浓缩罐7相连接。
[0051]
为表明本发明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对混合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52]
检测方法:取进口处混合废水进行检测,之后在定时取样处理后的出水口废水进行检测。
[0053]
表1水质检测结果(mg/l)
[0054][0055]
由表1可得:在本发明所述煤化工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稳定运行96h后,出水口处的废水其氨氮及cod指标均满足标准。
[0056]
且由附图4可以看出,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经处理后的出水口废水的cod始终维持于20~62mg/l,达到了良好的处理标准。
[0057]
由附图5可以看出,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经处理后的出水口废水的氨氮始终维持于0.05~0.8mg/l(仅有一组数据有较高波动,达1.4mg/l),同样达到了良好的处理
标准。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